蕪湖最美地名故事之荊山:身邊的“石頭記”

荊山寒壁 山水相映

蕪湖荊山是兩座隔水的山

自古以來為人們所熟知的大、小荊山

是蕪湖古景之一

“荊山寒壁”乃出於此

蕪湖最美地名故事之荊山:身邊的“石頭記”

荊山自然文化

荊山,屹立與水邊,屬荊山河和青弋江合圍城區。宋代司馬光編寫的《資治通鑑》把它叫著“蕪湖山”,而且是蕪湖先民早期的落腳點。

在歷史文物考古發掘上,荊山也有過引人注目的重要發現。上世紀五十年代初負責地方文物收集的胡樸老人就親眼目睹過荊山周圍的魚化石,在蔣公山(荊山峰北側)河臺地,發現了一處新石器人類活動遺址,一舉推翻了蕪湖地區沒有新石器遺址的說法。出土石器總共百餘件,有石斧、石刀等,表面光滑,石質堅硬,刀部有鋒利的切口。

荊山是蕪湖上下幾千年文明滄桑的歷史、文化沉澱,是城市發展的一個縮影和見證。在荊山老人中間至今流傳著“先有荊山街,後有蕪湖城(縣),再有蕪湖市”的說法。因為古時,荊山周圍一片沼澤,由丹陽湖水南支浸漫而成,荊山立於湖中,所以古人亦稱荊山為“蕪湖山”,以此形容這裡特殊的水文地理與自然環境。

現住荊山西73歲錢忠華老人回憶:“父親曾告訴他荊山門一帶過去是荒無人煙,荒灘之上雜草叢生。宣統年間外地來了兩個石匠在此採石燒窯,後來才添了幾戶人家”。

1976年時,他是荊西大隊文書,為了擴大水稻種植面積,圍湖造田,蕪湖縣萬春公社號召各大隊選派幾十名強壯勞力,穿行圩堤,在荒灘挖土方時發現好幾處散落的鹿角、鹿骨以及虎骨和一些不知名的動物骨骼。足以說明過去這一帶,也是野生動物聚集地。

蕪湖最美地名故事之荊山:身邊的“石頭記”

大荊山在蕪湖市東南八公里處,高約95米,周長九華里。

民間傳說距今兩千多年春秋戰國時期,楚國(當時蕪湖屬於楚國)樵夫卞和,在山中找到一塊璞玉,於是拿去獻給楚厲王,厲王是個糊塗人,以為卞和用一塊普通的石頭欺騙他,就叫人砍去卞和的左腳。

不久,厲王死了,武王接位,卞和跛著腳帶了璞玉再去奉獻,武王也認為卞和存心欺詐,又叫人砍去卞和的右腳。卞和遭到如此酷刑傷心透了,日夜哭泣,哭著哭著,哭幹了淚,流出了血。

文王接位後,卞和這次再不去獻玉了,文王知道後派人把卞和找進宮裡,問道“你為何這麼傷心?”卞和說:“我傷心的不是我的雙腳被砍斷,悲傷的是那些昏庸的人把真寶當成石頭,把我的好意當做欺詐,可惜這塊玉將永遠埋沒了。”文王聽後,命人琢開石塊,果然發現是塊極為珍貴的玉,並封卞和為雲陽候,但卞和卻不辭而別。

從此這塊玉被稱為“和氏璧”,引起當時各國的爭奪,歷史上有名的藺相如“完璧歸趙”說的就是這個故事。

蕪湖最美地名故事之荊山:身邊的“石頭記”

大荊山飛峰浮南,舉一方之文學,又名“文筆峰”。小荊山高不及大荊山三分之一,“居六秀之方,位太乙璇宮之地”又稱“貴人峰”。兩山各有奇石一塊,大荊山奇石稱“鶴跡”,相傳古仙所遺;小荊山怪石稱“龜文”,石下有洞穴,相傳是神龜棲息之地。隔著歐陽湖形成對峙,成八字形,看上去似飛蛾的眉毛,又稱“峨眉山”。但荊山一帶的說大門八字開,這就是荊山大門,便稱之為“荊山門”。

民間傳說“荊山”就是“金山”。山洞裡有條金牛,若把荊門開啟便可把金牛牽出來。

傳說,有一天,一個道士到地主家討飯,遭到拒絕,轉向一家貧農,卻得到熱情接待。道士臨走時告訴農民漢子:“八月十五夜裡,月掛中天,抱著地裡冬瓜去撞荊門,金門就慢慢地開啟,看見金光一閃便把金牛牽出來。但要注意,一過子時門便又關來”。這話不知咋的被地主聽見了,八月十五這天夜裡,趕在月亮當頂前便去荊門等候。貧農漢子來到時,地主正在撞荊門,撞著撞著,忽聽到嘩啦一聲荊門開了,金光一閃,金牛一陣風似的衝出,把地主衝到在地,貧農漢子趕忙前來牽住,金牛一溜煙跑走了,接著轟的一聲響,荊門關閉而又倒塌了。

所以,此後蕪湖又有“犀牛望月”一景。地點就是現在上二街附近的湖濱街,過去一灣湖水叫“西池”,池中有一條金牛,每到半夜便從水中伸出頭來望月,月光淡淡,金光閃閃,這條金牛便是從荊山跑出來的。

蕪湖最美地名故事之荊山:身邊的“石頭記”

大、小荊山之間是一彎湖泊,即歐陽湖,這裡碧水盈盈,鷗鳥翔集,青峰倒影,兩岸紅花,充滿著詩情畫意。湖是以元代蕪湖知縣歐陽玄命名。

歐陽玄,字元功,號圭齋,祖籍江西吉安,生於湖南瀏陽。延佑進士,曾為蕪湖縣尹。為歐陽修之後裔,元代史學家、文學家,延佑年間任蕪湖縣尹三年,不畏權貴,清理積案,嚴正執法,注重發展農業,深得百姓擁戴,有“教化大行,飛蝗不入境”之譽。

在任蕪湖期間,對蕪湖名勝古蹟多加保護修葺,據傳“蕪湖八景”是在其任時所形成的,且每景都題寫七律一首《赭山》、《荊山》、《白馬山》、《解任別蕪湖父老》等。

歐陽玄尤其迷戀荊山的山光水色,他經常登山放眼,下湖泛舟,在他眼裡荊山就是一副迷人畫卷,他在《荊山》詩中寫到:“青翠松杉一帶長,雪峰倒影浸湖光。一蓑晴絮收菰米,滿經天花睬玉舫。涇水東流冰滓白,淮山西借夕春黃。三年楚客江東寓,每見荊山憶故鄉。”抒發了自己的家鄉荊州與蕪湖荊山同名思念之情。另一首七絕雲:“一山西出一山東,八字分明在水中。古往今來多少恨,客愁無不在眉峰”。

明代詩人黃禮更以一首七律《荊山》把卞和得玉美麗傳說描寫的淋漓盡致“兩峰相對鬱嵯峨,下瞰湖波勝慨多。練帶平鋪橫翠影,峨眉淡描照蒼波。雲連石澗蛟龍宅,雪壓叢林鶴鸛窩。夜半白虹光彩發,誰知碧玉在山阿”。

據史書所載,明御史駱駸曾(蕪湖縣人)到荊山遊玩為這裡險崖懸石所感嘆,追憶歐陽縣令,豪興頓發,在荊山南峭石揮毫大書“寒壁”二字,字大如鬥,從此“荊山”和“寒壁”並稱蕪湖一景。

時間過去二百年,至道光十年(1830年)蕪湖詩人黃鉞遊荊山時還看到“寒壁”二字仍很分明,只是年月、姓名因風雨剝蝕莫辨,他在《遊荊山寒壁》詩中雲:“是日寒光照午晴,寒壁二字猶分明,歲月漫漶姓名蝕,略存馬足偏旁形“。這足以證明今日再現“寒壁”二字確係明御史駱駸曾所書寫無疑,詩人只是受當時條件所限,未能細辨。

1995年7月31日,蕪湖荊山建材廠在大荊山南開採石區附近,清理一批荒石時,無意中挖出人們一直認為不可尋找的“荊山寒壁”名勝遺址,這一僅存的文化遺產未被炸山開石所毀,值得欣喜的是,“荊山寒壁”遺址重見天日。

荊山,飛峰浮巉,怪石嶙峋,古樹蒼鬱,氣魄雄偉,景色秀麗。湖水清澈如鏡,山影碧透水底,山水相映,樹木蔥鬱,夏可避暑,冬可賞雪。元明清時荊山是蕪湖著名風景區之一,成為文人騷客遊吟之地,寫下許多優美詩篇“平蕪一望天連水,峭壁千尋宿暮雲”。

蕪湖最美地名故事之荊山:身邊的“石頭記”

明人盧宗哲的《荊山文筆峰記》說:“擅荊山之勝者曰石壁,削刻精持,如半壁倚空”。在水天相連的雲水涯,峭壁高竦,半壁倚空,令人觀止。即使炎夏乾旱,赤地千里,壁下也有滴水下注,人立壁下,頓感涼爽。

明末清初,小荊山有朱孝廉讀書處,“朱園”更是景色迷人的地方。蕪湖畫家、詩人肖雲從常來朱園遊覽做客,寫下了幾首難得的詩篇。其中一首《舟過寒壁》雲:“寂寂寒壁隔渺茫,舟人無語聽寒螿。平湖日落孤帆遠,聳壁天開千尺強,菱實幾家共歲飽,荷花隨櫓散秋芳。無魚尚欲頻牽網,枯草橫空不忍望”。

清乾隆十三年邑人愛荊山之秀,在小荊山南坡築“奎星閣”和“荊山書院”作為士子講學所,在封建社會里雖是士大夫宴遊之所,但荊山也是勞動人民遊樂之地,每年五月初五男女老少歡聚在一碧萬頃的歐陽湖之中歡樂,共慶佳節,後來也成為市民清明踏青郊遊之地方。

荊山寒壁佛刻

荊山寒壁由四個部分組成:即荊山寺、荊山湖、寒壁佛刻和朱園。

荊山寺,有名荊壁禪寺,為蕪湖重要的佛教勝蹟。明嘉靖年間(1522—1566)地方富紳集資在荊山上建造一座三開間,三進兩廂的“荊壁禪寺”。橫跨12米,進深20多米,頭進有天井,二進為大殿,供地藏菩薩坐像,旁立一尊二米高立體觀音大銅像,左右兩邊列十八羅漢。山門向西,下臨壁譚,後壁靠荊山寒壁,按自然山勢始雕佛像,陡坡無路可通,南側有三間廂房為寺僧起居處,旁邊有兩百米臺地,由此可拾級登山。

據清末翰林洪鎔收藏《蕪湖縣誌·廟祀志》載:石壁佛像“色相莊嚴”,氣象宏偉。尤其是半壁雕刻技藝精湛,造型生動逼真。待造像全部落成“荊山寺”亦“逐成巨剎”。清同治年間曾兩次重建,光緒七年造中進大殿。直到文革前,三間兩廂殿宇,包括左右半壁二百多尊露天佛龕(除壁頂兩隻石鴿、十八羅漢,基本完好)。尤其是一對鴿子,造型優美,翹首舉翼,躍躍欲飛,白毛紅喙,碧眼閃光,栩栩如生。民間傳說:原來雕塑的一對鴿子,佛像開光時也為鴿子點睛,點睛後,當天夜裡就飛走一隻,另一隻正欲起飛時,天亮了未飛成。那隻飛走的鴿子竟飛到青弋江北岸濮家店一位石匠家中。因此,人們把“濮家店”又叫“白鴿店”。

蕪湖最美地名故事之荊山:身邊的“石頭記”

民國初年,有一位法國藝術家來此遊覽,驚歎地說:“荊山寒壁”可與敦煌石窟、龍門石窟和雲崗莫高窟媲美!當年寺宇四周,樹木蔥鬱,濃蔭覆地,茂林竹修,長夏生寒。每當春秋假日,遊人紛至沓來,吹竹彈絲,吟賞煙霞,此樂何及。

解放以後,人民政府為了保護歷史文物,將“荊山寒壁”列為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省文化局派人前來檢視,撥款一千餘萬元修繕寺宇,蕪湖縣人民政府還特地出了“文告”號召保護這一古蹟。

1963年3、4月間中央文化部曾派文物組專門對“荊山石刻造像”作鑑定,確認右半壁佛雕始於明代,左半壁鑿於清初,整個經歷一百四十多年,他們對右半壁佛雕精湛的技藝極為讚賞。錢忠華老人深有感觸地說,在荊山保護史上荊山人民至今仍然記得安徽省委書記李葆華同志,1962年春寒料峭,風塵僕僕親臨“荊山禪寺”,那次視察和語重心長的談話,沒有忘記他在當時財政十分拮据的情況下特別指示,撥出維修專款,全面粉刷,鋪築石階為遊客上山提供方便。臨別時對主持法旺說:“把古蹟保護好,就是你的功勞!”

這精美的佛雕石刻富有深厚的佛教文化內含,明人朱衡陽的《千佛石壁歌》說的最清楚,描寫得也極為生動。歌曰:

昆吾之刀巨靈掌,剖開萬仞千芙蓉。

搜剔苔癬出生面,莊嚴法象羅天宮。

牟尼全身擁六丈,蓮臺絡繹吹香風。

文殊普賢髻螺綰,吼獅怒象騰高空。

魚籃白衣落伽頂,潮音日射天門紅。

暹邏老衲貌奇古,伽籃列坐分西東。

諸天廿四盛劍佩,應徵五百殊顏容。

冕旒赫棄秉圭壁,閻浮老子膺王封。

頭形者牛面者馬,橫戈持槊相追從。

我來此間一瞻眺,頓廣目力開心胸。

崟崎玩石莫可斧,乃能曲折雕玲瓏。

有唐崇佛興寺剎,搏泥塑像誇神工。

試以此壁靜特較,惠之技術猶兒童。

誰興鑿者不可考,令我訪古心忡忡……

這樣的石壁,這樣的浮雕,不僅是荊山人民的驕傲,也是長江中下游地帶絕無僅有。然而在“文革”中以“破四舊”被人炸山取石毀掉了,每及思之,慨嘆扼腕不已!所幸,我市著名老攝影家胡榮培先生1963年7月所攝的一組極為珍貴的荊山石壁浮雕佛像,歷經50多年精心儲存完好,以及蕪湖市文物局編著《蕪湖舊影 甲子流光》(1876—1936)荊山浮雕佛像照片。目睹荊山石壁造像原貌,彌補視角不足。

蕪湖最美地名故事之荊山:身邊的“石頭記”

據荊山鎮唐家山何繼東老人說:早年他們常去荊山寺遊玩,至今記憶猶新,大殿柱上懸掛著長4米,寬45公分黑底金字巨幅長聯“九載被兵戎,上有雨,旁有風,暴露金身,撐不開兩朝聖蹟;十方開社元,修其廟,塑其神,輝煌重振,自因垂百代馨香”。傳說這幅精心製作長聯,古時蕪湖荊山出了一名新科狀元,聲名遠揚,十里八鄉,紛紛祝賀,他特為荊山禪寺書寫此聯,以作紀念。

這裡再敘述一件令人驚喜的故事。荊壁禪寺在文革中遭到毀禪寺,炸石窟的嚴重破壞,所存的一方銅印也失落多年。所慶幸的是這方銅印,當時被一位年逾古稀的好心老人精心收藏。近日其子女為了了卻老人心願,特將這方珍藏多年銅印完完整整地送至荊壁禪寺主持果定,終於重見天日。

此印系元代年間紫銅澆鑄,用手提起似有沉甸甸之感。重約三市斤,邊長98㎝×98㎝,邊寬10㎝,銅印厚15㎝,印高約110㎝,印紐雕坐獅一隻,大小45㎝,鑄工精巧,玲瓏剔透,獅身線條清晰,雄姿勃勃。謂之佛家說法音聲震動世界,如獅子作吼。印文有十六個篆字“古剎石壁,露身雨曬,元代昊智,寺建荊山”。距今約700多年,可謂及其罕見的珍貴文物,極具文物研究價值。

本文來源於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領導小組辦公室根據《蕪湖市第二次全國地名普查實施方案》,開展了蕪湖最美地名故事網路徵集活動。作者徐之先。

如果文章內容涉及侵權,請私信小編予以處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