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73)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73)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73)

不慮妄念 稱名必生

善導大師的淨土思想(73)

六、十念法要

下面學習法然上人的“十念法要”。這段文是在解釋《無量壽經》第十八願所說的“乃至十念”。總分四節。

(一)標宗

不顧妄念餘念,不謂散亂不淨,

唯口稱名號。

首先標宗,開宗明義,標顯宗旨,說明不顧妄念,只要口稱。

“不顧妄念餘念,不謂散亂不淨”:不顧妄念或其他任何念,也不用擔心散亂不清淨,這些根本不用管。

那做什麼呢?

“唯口稱名號”:只管開口唸佛。

(二)釋由

若常稱名者,以佛名之德,

妄念自止,散亂自靜,

三業自調,願心自發。

這是解釋為什麼可以不顧妄念:因為佛名有此之德,自然滅惡生善,滅妄顯真。

“若常稱名者”:如果我們經常口稱南無阿彌陀佛。

“以佛名之德”:因為阿彌陀佛名號本身就有這樣的功德。

“妄念自止”:妄念自然會越來越少。

“散亂自靜”:散亂的心自然會安靜下來。

“三業自調”:身口意三業也自然會調柔,順服。

“願心自發”:願生極樂的心自然會發起來,不必在唸佛之外再去找一個什麼強烈的願心。只要多念南無阿彌陀佛,願心自在其中。

上人又說:“厭穢欣淨亦在稱名之中。”厭離娑婆、欣求極樂也在稱名之中。

凡夫的心,遇境逢緣難免生生滅滅。比如說現在身體健康,四大無礙,兒女孝順,收入豐厚,別人對自己都很尊重,這個時候就覺得再活十年二十年也可以;一旦身體病老,逆緣擾亂,內心煩躁,兒子又失業,媳婦又吵嘴,自己又生病,到了醫院還不知道怎麼樣,又窮又困,這個時候就很厭離:“我要求生極樂世界!”我們的心都是如此。厭離娑婆也好,欣求極樂也好,這是我們的根本認識,根本心願,也不是說要達到某種程度。古德講的,厭離娑婆,就好像要離開牢房一樣,當然,應該這樣引導,但也不是每天都有這樣的心情,一般人也做不到;欣求極樂,就好像奔回家鄉一樣——應當如此,但是,也不是說每天都能如此,我們的心還是在起起伏伏。

阿彌陀佛如果要求我們時刻住於強烈的厭欣心境當中才能往生,那還是難行道,不容易做到。阿彌陀佛告訴我們只要願生淨土,只要在念南無阿彌陀佛就可以。所以法然上人就說:“厭穢欣淨亦在稱名之中。”只要“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陀佛……”就夠了,這樣就是“厭離娑婆,欣求極樂”。

當然,如果根本不厭離娑婆,只求下輩子做人享受富貴,或者唸佛為了死後投胎做鬼有錢用,那就不應該了,那就要發起厭欣之心。

總之,祖師大德所講的都好懂。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