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江臨泛》即寫在襄陽城外漢水中泛舟的觀感,勾勒出漢水的雄姿

《漢江臨泛》,漢江即漢水,發源於陝西,流經湖北襄陽等地,至漢陽長江。詩人於開元十八九年間(730-731)知南選至襄陽,這首詩即寫在襄陽城外漢水中泛舟的觀感,鮮明地勾勒出漢水的雄姿,具有陽剛之美。

《漢江臨泛》

楚塞三湘接,荊門九派通。江流天地外,山色有無中。

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

——王維

《漢江臨泛》即寫在襄陽城外漢水中泛舟的觀感,勾勒出漢水的雄姿

首聯“楚塞”與“荊門”,均指漢水流經之地。“三湘”與“九派”,則約言漢水相通之所。“楚塞”指湖北北部古楚國險要之地,漢水流貫其中;“三湘”,湖南湘江的總稱,於湖南北部入長江。漢水、三湘既皆入長江,則一水相通,故言“接”。“荊門”指湖北中部荊門縣南之荊門山,漢水流經其東。“九派”,古稱長江至潯陽分而為九,即今江西九江一帶。漢水既入長江,則與九江亦一水相通,故言“通”。

《漢江臨泛》即寫在襄陽城外漢水中泛舟的觀感,勾勒出漢水的雄姿

詩本寫在襄陽城外的漢水中泛舟但不僅就眼前所見落筆,而是在漢江的地理形勢上構想,就其所經所通之地,用四個地理名詞有力地展現出漢水的雄姿,它流經湖北的楚塞、荊門,南通湖南三湘,東連江西九江,境界之開闊,氣象之宏偉,搖人心目。是善於狀景者,也是善於開篇之筆。頷聯轉寫江中眺望之景。泛舟江中,向源頭望去,水與天接,江似從天而降;向下遊瞻視,茫無盡頭,江水又似流出大地之外,故云“江流天地外”。

《漢江臨泛》即寫在襄陽城外漢水中泛舟的觀感,勾勒出漢水的雄姿

而透過陽光輝耀下的江面水氣遙望,遠山迷濛隱約,似有似無,時有時無,故云“有無中”。二句寫漢水之綿長,岸外景色之浩莽,畫面雄渾闊大,堪與首聯媲美。而寫景之真切傳神,亦入木三分。心頸聯寫漢江的水勢。“郡邑浮前浦,波瀾動遠空。”“郡邑”指襄陽城。江面遼闊,舟隨江濤起伏,瞻望郡邑,在視覺上,有似郡城漂浮水上,隨波上下;遙望遠空,亦搖晃不定,似隨波浪蕩簸。

《漢江臨泛》即寫在襄陽城外漢水中泛舟的觀感,勾勒出漢水的雄姿

此聯不直接描寫波濤水勢形態,而從泛舟水上的視覺感受落筆,寫江水洶湧之狀,筆路新穎,靜景被置於動態之中,分外引人,與前兩聯之寫漢江雄渾闊大,亦十分相應。前三聯將漢水的雄姿、美麗的風光寫足,尾聯以山簡的典故作結,表現詩人的陶醉,由景至情,銜接自然:“襄陽好風日,留醉與山翁。”前句是一聲點贊,“好風日”,襄陽的美好風光,盡括於三字之中。

《漢江臨泛》即寫在襄陽城外漢水中泛舟的觀感,勾勒出漢水的雄姿

“山翁”指晉代山簡,他為徵南將軍時,鎮襄陽,好酒,常至習家園池,對景痛飲。這裡以山簡自喻。詩意說,襄陽如此美好風光,自應對景開懷,一醉方休了。語中洋溢著對漢江美景由衷讚賞之情。這首詩以境界開闊,畫面雄渾,氣勢勁健,與詩人寫靜謐之境的篇章,堪稱雙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