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韓詩外傳之曾子仕莒1.1》

詳解《韓詩外傳之曾子仕莒1.1》

作者:嫏嬛散吏

【原文】

曾子[1]仕於莒[2],得粟[3]三秉[4]。方是之時,曾子重其祿而輕其身。親沒[5]之後,齊迎以相,楚迎以令尹[6],晉迎以上卿[7]。方是之時,曾子重其身而輕其祿。懷其寶而迷其國者,不可與語仁。窘其身而約其親者,不可與語孝。任重道遠者,不擇地而息。家貧親老者,不擇官而仕。故君子橋褐[8]趨時,當務[9]為急。傳[10]雲:不逢時而仕,任事而敦其慮,為之使而不入其謀,貧焉故也。《詩》曰:“夙夜在公,寔命不同。”

【譯文】

曾子曾經在魯國的莒邑做官,官俸只有三秉粟米。當這個時候(父母尚在人世),曾子看重俸祿,而不在意他自身的操守(因為要靠俸祿來贍養父母)。他父母亡故之後,齊國迎他去做丞相,楚國請他去做令尹,晉國也聘他做上卿。在這個時候,曾子看重自己的操守,而不貪圖什麼爵位俸祿。擁有超世才能和高尚德操,卻被國家許出的高官厚祿所迷惑,這樣的人不可以和他談什麼是“仁”。使自身陷於窘迫之境,而導致父母得不到好的贍養,這樣的人,不可以和他談什麼是“孝”。肩負重大責任,且路途遙遠的人,不會講究歇腳的地方舒適與否,而能做到隨遇而安。家境非常貧苦,且父母老邁的人,不會考慮領受的官職是否合宜,而是什麼官都可以做。所以說有品德的人會審時度勢,當機立斷,先做眼前最緊急的事。古籍上記載:(賢良的人)在沒有遇到清明時代的情況下做官,往往擔任具體事務能夠盡心竭力,聽受命令驅使卻不會出謀劃策。這只是因為境況貧苦(才願意出來做官的)。《詩經》上說:“日夜為公事操勞忙碌,實在是因為命運不同(的緣故)啊。”

【題解】

《韓詩外傳》,顧名思義,定是與《詩經》有關。而名之《外傳》,則意味著必與一般解詩的註疏不同。用心的朋友大概會發現,在《韓詩外傳》中,每則短文的結尾處都會引用一句《詩經》裡的話,這句詩就是每則短文的綱要,也是每則短文的論點。本章引用的詩句是“夙夜在公,寔命不同”,整篇短文就是圍繞著這句詩去論述的。這句詩出自《詩經·召南·小星》,全詩以一個小吏的口吻道出,表達了對起早貪黑,疲於奔命這種生活狀態和自身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悲嘆。

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自古至今,都是得志者寡,失意者多,真正能實現自己理想的人,實在太少了,這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王充說:“賢不賢,才也;遇不遇,時也。”左思說:“世胄躡高位,英俊沉下僚。”杜甫說:“文章憎命達。”蘇轍也說:“夫鳳凰有雌雄之異,而人有遇不遇之變。”種種事例告訴我們,面對命運要有一個平和的心態。得志固然好,但須多想失意時的窘迫,這樣才能不忘初心,踴躍奮揚,轟轟烈烈幹一番事業;失意固然令人沮喪,但亦須涵養平生志意,韜光養晦,以一份出世之心等待時變。

《周易》雲:“君子藏器於身,待時而動。”

這句話的重點不在“待時”,而在“藏器”,我們得把自己的本事修煉到爐火純青,這樣才不至於辜負機遇的到來。悔莫悔於“遇而無才”,縱有機遇萬千,終不得引為我用。世人皆笑朱泙漫,三年技成,時無所用。而我卻問,倘若東海起蛟,閣下可有屠龍之能?

【評析】

人們常說,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與言者無二三。人生在世,難免會經歷種種逆境,讓人不得不違心去做一些自己本不欲做的事情。而在這逆境之中如何作為,則關乎一個人的道德操守。

春秋亂世,諸侯爭霸。各國君主往往為了一己之利殺人掠地,致使流血漂杵。孔子門人就連五尺的童子,說起春秋五霸都會覺得羞辱,這是因為諸侯之間進行的,往往都是靠狡詐和武力征服別人的不義之戰。試想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代聖人的曾子,怎麼可能願意出仕呢?然而文章裡卻稱“曾子仕於莒”,這是為什麼呢?從下文我們可以清楚地瞭解,他這樣做是為了要贍養父母。

《後漢書》裡有句話,“

有所不為,亦將有所必為者矣;既雲進取,亦將有所不取者矣

”,後來簡化成“有所為而有所不為”,這就是告訴我們,凡事要學會變通,兩相權宜之後,再決定該怎麼作為,懂得這個道理就不難理解“曾子仕莒”了。如果只是自己,為了堅持操守,不受世俗染汙而不去出仕,即便日子過得清貧些,哪怕疏食飲水,並日而食都無所謂。可是父母老邁呀,年老體弱的人,本來就是動輒染疾,再若照顧不周,陪著自己一起忍飢挨餓,豈不是罪過?要是說自己沒有能力,實在沒有辦法也就算了,可現在你明明有能力入仕做官,明明可以換些官俸照顧家裡,卻因為固執所謂的操守,致使父母陷入饔飧不繼的境地,卻如何狠下心來?

中國自古以來,都是注重孝道的社會。父母在世時,不管做什麼事都要有所顧慮。《禮記》裡講“出必告,反必面”,還說“父母在,不許友以死”。說到這裡,又有一個故事,也是在春秋末世,有個叫專諸的刺客,和伍子胥是八拜之交。伍子胥逃亡到吳國,做了公子光的門客,因為要謀刺王僚,伍子胥就向公子光推薦了專諸。但專諸因為老母在世並未立即應允,直到他的母親去世,他才執行刺殺王僚的事。

與專諸不同,在主觀意願上專諸是欲為而不為,曾子卻是不欲為而不得不為。既然是不得不為,難道就要助紂為虐嗎?當然不是,文中說了,“任事而敦其慮,為之使而不入其謀”。你讓他做具體的事還可以,他也能認真去做,但你休想讓他為你出謀劃策。就像三國時期的名士徐庶,曹操用一些手段逼著徐庶加入了曹營,但徐庶從來不幫曹操謀劃計策。最後曹操就讓他教自己的兒子讀書,他卻能盡心盡力,這就是有所為而有所不為。如果打著孝養父母的名號,裝出一副不得不委曲求全的面孔去助人為惡,其本質就是陷父母於不義,不但無絲毫孝道可言,而且更是極大地羞辱了自己的父母。

真正有操行的人,往往從全域性著眼,即便有種種不得已,也不會做出妨害仁義的事。

而不像有些鼠竊狗偷之輩,假借“權變”之名,行苟且之事。《公羊傳·桓公第十一》中說:“權者何?

權者反於經,然後有善者也。

權之所設,舍死亡無所設。行權有道:

自貶損以行權,不害人以行權

”意思是說,“權變”說到底只是窮於“常經”而出,其最後還是要反到“常經”上來。運用“權變思維”也有一定的準則且不得違背,那就是隻能自損行權,不能害人行權。以曾子為例,他行的權變就是屈節入仕,這件事於他自己或有損,而對別人卻無半點妨害。在本書後文中也有提到關於“權變”的論述,即“

常之謂經,變之謂權。懷其常道,而挾其變權,乃得為賢

”,也就是說,所有的“權變”都要以“常經”為前提,離開了這個前提,便是私慾,便是殘賊,便不可謂之為“權變”。

【註釋】

[1] 曾子:名參,字子輿,春秋時魯國人,中國古代傑出的思想家,著有《大學》、《孝經》等,與其父曾點同師於孔子門下,為孔廟四配之一,後世尊奉為“宗聖”,以孝名著稱於世。

[2] 莒(jǔ):古邑名,春秋時為魯邑,即今山東莒縣。

[3] 粟:小米。

[4] 秉:計量單位,古時一秉十六斛,一斛十鬥。

[5] 沒:通“歿”,死。

[6] 令尹:古官名,楚國最高官職,相當於“相”的級別。

[7] 上卿:古官名,卿分“上、中、下”三等,上卿官階較高,相當於“相”的級別。

[8] 橋褐:俞樾認為,“橋褐”即“揭驕”,有著急趨赴的意思。

[9] 當務:當前應該辦理的事情。

[10] 傳:古籍所載,古書所傳,古人所說。

【內容下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