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泉玉峰觀:在歲月的洗練中璀璨美好

禮泉玉峰觀:在歲月的洗練中璀璨美好

陝西禮泉“玉峰觀”始建於魏晉南北朝時期,古稱“玉仙觀”(昭陵圖舊志雲:世傳王子喬結廬居此,有玉像一尊今失矣)。為紀念仙人王子喬,唐僖宗乾符元年(公元874年)賜封,俗稱“御封觀”,後民間訛傳稱為“玉峰觀”。重修於金大定六年(公元1166年)碑文記載主持道士張志佑。道觀位於縣東北煙霞鎮韓窯村光五山下,西伴九嵕山(唐昭陵),東鄰谷口遺址(秦鄭國渠),北靠光五山、朝陽山。南望秦嶺終南山,同唐代皇家道觀“天齊宮”齊名。“玉峰觀”原佔地八十畝和農用地四十畝。觀西五里有“甘河”、“醴泉”和“煙霞洞”系道教全真祖師王重陽在此修行和遇仙之處。

禮泉玉峰觀:在歲月的洗練中璀璨美好

據當地文人在“文革”前所記載中道:“玉峰觀”原有元代石碑八通,石獅四對,石羊十二對。道觀形貌為方地圓形圍牆(天圓地方)如金龜狀。正南方山門內西側豎有一通龜跌石碑記述觀史。觀內古木參天,前殿為:“玉皇殿”大五間重簷斗拱式,中間塑玉皇大帝,左右山牆塑有文三司和武三司,每年正月初九為九皇聖誕法會。東、西為“祖師殿”和“聖母殿”。“聖母殿”塑像有:驪山聖母、九天聖母、送子娘娘,每年農曆六月初六為聖母法會。“祖師殿”塑像有:關聖帝君、呂祖、藥王,每年三月十五為祖師法會。玉皇殿後為“三清殿”神像高11米,中間為元始天尊,左為靈寶天尊,右為道德天尊,跌坐於須彌覆蓮花座上,身後牆壁上繪圓形火焰背光,有四個大力士抬須彌座四角。座臺上東、西兩側有兩尊侍從神像立站拱手。“三清殿”後為“六十花甲殿”(大梵鬥殿)中間有鬥姥元君像高八米,東西內側塑六十花甲太歲。東院有救若殿內塑救苦天尊駕九頭獅子,雷神殿內塑九天應化普化天尊,太白殿內塑太白金星。院門外有石羊一對。西院有文昌閣,當地人稱“文昌樓”又曰“魁星閣”、“百子樓”。文昌閣樓高三層,為水磨青磚砌築而成。一樓為空,供仕庶人等供奉獻食叩拜,二、三層東西兩側各有圓形通風采光,樓頂為張口吻獣,千角挑簷掛吊風鈴四個。二樓為魁星(文曲星)掂鬥彩色泥塑神像,三樓內建一神龕,龕內奉孔子及其弟子顏回、子路、曾參、公治長等七十二賢人和孟軻,漢董仲舒等神位。神龕前有石供桌,龕置三樓中心,謂之“樓中樓”。西院內有“聚仙閣”為道侶講經之處,院門外有石羊一對。

禮泉玉峰觀:在歲月的洗練中璀璨美好

禮泉玉峰觀:在歲月的洗練中璀璨美好

道觀山門前並有兩根石鬥旗杆和華表、石獅子,山門結構全為石雕,門埻為兩個大青石鼓側立。道觀山門正南方(澇池西邊)有一座雕樑畫棟,斗拱交錯,飛簷凌空頂覆琉璃瓦的高大戲樓,供道觀法會期間唱大戲所用。舊社會時期道觀廟會香菸繁盛,鑼鼓喧天十分熱鬧,曾為當地經濟發展和物資交流起了促進作用。但可惜這些建築古蹟和雕像壁畫、碑石書法等文物均毀於1968年至1976年“文革”期間,其拆毀磚瓦、木材、石材、等被運輸到禮泉縣趙鎮修築了鋼鐵廠和趙鎮棉絨廠圍牆、廠房、屋舍等,其餘遺物散落當地民間遺址荒廢。

禮泉玉峰觀:在歲月的洗練中璀璨美好

禮泉玉峰觀:在歲月的洗練中璀璨美好

禮泉“玉峰觀”在金元時期達到昌盛,歷代仙祖、文人和全真教徒多有來往足跡並且留下詩詞歌賦。現發掘出元代石碑兩通,碑座三尊,明代琉璃獅子一尊,明代琉璃磚瓦數件,明石碑頭一尊,清石碑頭兩尊,石槽兩口,民國鐵磬兩口,石材數百件,古磚數量,其餘有關玉峰觀遺物有待發現。

禮泉玉峰觀:在歲月的洗練中璀璨美好

金正隆五年(公元1160年)庚辰中秋月,全真祖師王重陽在禮泉“玉峰觀”西南五里甘河橋遇呂洞賓祖師顯化授以內煉真訣和五篇靈文(錄《鍾南山祖庭仙真內傳》)。金大定壬午歲(二年1162)全真祖師王重陽在禮泉“玉峰觀”度化陝西關中第一位弟子史處厚(1102-1174),字公密,教以全真性命之學,並賜道號(洞陽子)人稱“史瘋子”,並寫下《喜再到醴泉》、《蘇幕遮·又思化醴泉人》、《武陵春》、《邀客賞清明》、《述懷》、《玉女搖仙佩》、《又醴泉覓錢》等詩詞。金大定十四年(公元1174年)六月十五史處厚(洞陽子)焚香辭眾,羽化登真,享年七十三,葬於禮泉“玉峰觀”仙塋。全真七子馬丹陽來禮泉參拜以四言詩讚之:“史公得遇,得遇重陽,重陽傳授,傳授玄黃;玄黃至理,至理不忘。內持修煉,外絕炎涼;水火既濟,日月交光;龍吟離位,呼嘯坎房;木金間隔,奼女圓房;刀圭爛飲,知味聞香;神丹結正,晃耀晶陽;風仙未度,顯出嘉祥;歌舞三日,辭別街坊;惟雲歸去,趨撲蓬莊;復入庵內,奄然坐忘;觀者雲集,事理匪常;一靈真性,班列仙行。”(錄《鍾南山祖庭仙真內傳》) 禮泉“玉峰觀”在金元時期達到昌盛,歷代仙祖和全真教徒多有來往足跡並且留下詩詞歌賦。現發掘出元代石碑兩通,清代石碑一通,碑頭四個,碑座三尊,明代琉璃獅子一尊,明代琉璃磚瓦數件,石材數十件,其餘文物有待發掘。

禮泉

稽核:郭 瑞

編輯:張國帥 楊園園

@禮泉縣文物旅遊局宣傳科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