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故經典】《中庸》原文誦讀·第十六(附蕅益大師解)

【溫故經典】《中庸》原文誦讀·第十六(附蕅益大師解)

《中庸》原文誦讀·第十六

【原文】

大哉,

聖人之道!

洋洋乎!

發育萬物,

峻極於天。

優優大哉!

禮儀三百,

威儀三千。

【蕅益大師解】

惟聖人能以教修道,而證全性之理,故直名為“聖人之道”。洋洋、優優,俱是性具之道,故同是大。洋洋,亦入無間;優優,亦極無外,不可偏釋。

【原文】

待其人而後行,

故曰“苟不至德,

至道不凝焉”。

【蕅益大師解】

因至德方凝至道,所以道必屬於聖人。

【原文】

故君子尊德性

而道問學,

致廣大

而盡精微,

極高明

而道中庸。

溫故

而知新,

敦厚

以崇禮。

【蕅益大師解】

性雖具德,由修方顯,以修顯性,名曰“德性”。無修則性何足貴,修則性顯而尊,故欲尊德性,必道問學。然欲道問學,必尊德性,不尊德性,不名真問學也。廣大、精微、高明、中庸、故、新、厚、禮,皆性德也;致、盡、極、道、溫、知、敦、崇,皆道問學以尊之者也。若欲備知其義,具在《性學開蒙》。

[江謙補註]澫益大師《靈峰宗論》載大師《性學開蒙》答問一篇,最為詳盡,學者當求讀之。今錄其平論朱陸二公學說一段,

雲:

象山意謂不尊德性,則問學與不問學皆無用,但能尊其德性。即真問學。猶吾佛所謂勝淨明心,不從人得,何藉劬勞,肯綮修證;亦猶六祖本來無物。;又即孔子吾道一以貫之也。是將尊德性攝問學,非恃德性而廢問學,故得為名賢也。

紫陽意謂若不道問學,雖高談德性,如所謂理佛,非關修證。必道問學,以成至德,方可凝其率性之道。猶吾佛所謂菩提涅槃,尚在遙遠,要須歷劫辛勤修證;亦猶神秀時時拂拭;又即孔子庸德之行、庸言之謹,下學而上達也。是將問學尊德性,非徒問學而置德性,亦得為名賢也。

然則悟象山之所謂德性,問學已道;悟紫陽之所謂問學,德性自尊。可謂是則俱是。而象山似頓悟,較紫陽之漸修,當勝一籌。

然執象山之言而失旨,則思而不學,與今世狂禪同陷險坑,孔子謂之曰“殆”。執紫陽之言而失旨,則學而不思,與今世教律同無實證,孔子謂之曰“罔”。可謂非則俱非。而無實證者,尚通六趣;陷險坑者,必墮三途。象山之流弊,亦較紫陽倍甚。

若就二公之學,以救二公之徒,亦有兩番。一逆救,以象山之藥,治紫陽之病;以紫陽之藥,救象山之病。二順救,執象山之言者,為申象山真旨;執紫陽之言者,為申紫陽真旨。終不若向初義打透,則二病不生,二藥無用矣。

又云:

德性二字,已含性修因果旨趣;而廣大精微等,皆德性所具之義趣;致之盡之,乃至崇之,皆道問學者之妙修耳。尊此德性,方道其問學;道此問學,方尊其德性。否則性近習遠,淪於汙下,猶所謂法身流轉五道,為眾生矣。

然德性,廣大謂其洋洋發育也。精微謂其優優百千也;高明謂其位天育物也,中庸謂其不離子臣弟友之間也;故謂其稟自初生也,新謂其經綸參贊也;厚謂父子君臣等皆天性所定也,禮謂仰事俯育等皆人事應爾也。

世有廣大而不精微者,如海魚身長若干由旬,蕩而失水,螻蟻得意;有即廣大而精微者,如阿修羅王,變身與須彌齊,復能幻入蕅絲孔。德性亦爾,雖洋洋峻極,而復舉體攝入一威儀;隨舉一小威儀,全具德性,非德性少分也。世有精微而不廣大者,如玩器等,微妙精巧,不堪致用;有即精微而廣大者,如摩尼珠,圓明清淨,不過分寸,置之高幢,四洲雨寶。德性亦爾,雖百千經曲,而隨拈其一,皆全具位育功能,非少分功能也。

世有高明而不中庸者,如夏日赫盛,不可目視;有即高明而中庸者,如諸佛光明勝百千日,而觸者清涼。德性亦爾,上達即在下學,位天育物之極致,不離庸言庸行之家風。世有中庸而不高明者,如鄉黨善人,可狎可欺;有即中庸而高明者,如時中之聖,溫而厲。德性亦爾,下學全體上達,灑掃應對之節,即具旋乾轉坤之用。

世有故而不新者,如衣敝不堪復御;有故而嘗新者,如上古瑤琴,一番摩撫一番音。德性亦爾,出生一切道德文章、經綸事業,不可窮盡。世有新而不故者,如美食不可再列;有新而常故者,如春至花開,樹未嘗改。德性亦爾,雖出一切經綸事業、道德文章,而體嘗如故。

世有厚而非禮者,如牛犢相隨,殷然天愛,而罔知儀節;有厚而即禮者,如孝子事親,冬溫夏凊,昏定晨省,出於至性,匪由勉強。德性亦爾,雖率其天真,自有禮節。世有禮而非厚者,如六國事秦,勢不得已;有禮而即厚者,如孔子拜下,盡禮非諂。德性亦爾,雖百千經曲,絕非強設。

又致廣大而不盡精微者,亦自有博學多聞,與則半是,奪則全非,以既不精微,即於廣大不能致故。盡精微而不致廣大者,亦自謂一門深入,與亦半是,奪亦全非,以既不廣大,則於精微不能盡故。

極高明而不道中庸者,亦自謂豁達大度,然離中庸,而別擬高明,便不名極。道中庸而不極高明者,亦自謂言行相顧,然舍高明而安於卑陋,非君子之道。

溫故而不知新者,亦自謂守其德性,而德性豈如此之痴頑。知新而不溫故者,亦自謂日有增長,然如溝澮可立待其涸。

敦厚而不崇禮者,亦自謂率其本真,未免同人道於牛馬。崇禮而不敦厚者,亦自謂舉止有式,反為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故必了知廣大精微等,無非德性,皆須道問學以尊之,則全修在性,全性起修。既非二致,那偏重輕?斯為超出是非兩關,全收二公之長,永杜二公流弊者也。

【原文】

是故居上不驕,

為下不倍。

國有道,

其言足以興;

國無道,

其默足以容。《

詩》曰:“

既明且哲,

以保其身。”

其此之謂與。

【蕅益大師解】

不驕不倍等,即是時措之宜。又下同悲仰,故不驕;上合慈力,故不倍。機熟,則為聖說法,四悉益物,故足興;機生,則為聖默然三昧觀時,故足容。知實理為明,知權理為哲,自利利他為保身,猶《易傳》中“保合太和”之“保”。

相關文章

往期回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