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作家】張衛國 釣鱔

釣鱔

作者:張衛國

【洞庭作家】張衛國 釣鱔

家鄉的老屋距縣城三里,且與其隔河相望,位於汩羅江畔一個名為金窩塅秀野坪地方的餘家大屋。

昔日的餘家大屋:青磚黛瓦,雕樓畫棟,飛簷趐角,雨落天井,曲巷清幽,石獅守門,佔地寬廣。這座晚清時期建造,贛湘民系的江南民居建築群,在當地曾經是那樣氣勢恢宏,富麗堂皇,聞名遐邇,鶴立雞群。她原屬於平江縣清代名人武將,官晉:喀什噶爾提督,皇授:精勇巴圖魯和二等男爵的鄉人餘虎恩,俗稱:餘蠻子,以皇賜官銀並恩准其在老家建造的爵帥府第。也是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在那暴風驟雨的社會變革時期,祖父和一十九戶翻身農民,土改時各自分到的勝利果實。

上世紀六十年代,我那好奇、追夢、貪玩、天真的童年時光,就是在這座深宅大院中度過的。在餘家大屋的大門前,有一口人工營造,橢園形狀,景觀與消防並重的大水塘,塘的四周都以麻紋巨石壘成,塘岸之上有精美雅緻的青色條石砌成臨塘護欄,把屋場與水塘隔開,長輩們稱之此塘為:欄關塘。源頭活水依勢而入的涓涓細流;塘中生長旺盛的蓮藕蓤角;使得欄關塘終年碧波盪漾,水沃魚肥,荷蓮飄逸,清香怡人。

那時的欄關塘呀,真成了我和夥伴們童年時代的樂園:初春我們在塘邊垂釣;盛夏我們在塘中戲水;仲秋我們下塘採蓮;寒冬我們在塘畔踏冰!我的愛好在這裡形成;我的勇氣在這裡施展;我對家鄉故土的依戀也在這裡萌發。但更有趣的是我與兒時的夥伴們一道,在欄關塘的麻石塘邊釣鱔,至今都成為我揮之不去,對家鄉故土眷戀之魂牽夢縈的情結。

在那個年代裡,每到春末夏初,學業之暇,我總是與福生,勤根,鳴放等小學同學的玩伴,興趣盎然地通力合作,自制鱔鉤,作好赴欄關塘釣鱔的準備:我們先從廢舊的雨傘中擷取一支鋼絲傘架,用磨刀石把鋼絲一頭磨得鋒尖,然後把磨尖部分,放在點燃的煤油燈芯上燒紅,當燒得通紅後,再用磨刀石壓實鋼絲,露出燒紅的頂尖,迅速用尖嘴剪絲鉗,夾住燒紅的頂尖向長鋼絲方向對摺,捏彎成鱔鉤,然後放入水中碎火,以增強鱔鉤的硬度,拉力、韌勁;同時又把鋼絲另一端用鉗子把其纏在一根小木棍上,作為拉釣的手柄;與此同時我們還用楠竹片分別削成許多又細又長的篾扦,一頭用來穿蚯蚓,另一頭插上乾枯的高梁穗杆做浮標,做成誘鱔的引子。釣具準備到位後,夥伴們便從農家菜園的沃土裡,挖來那又肥又大黑青色的“臭蚯蚓”,帶上自制的釣鱔工具,來到欄關塘邊,開始有趣的釣鱔之營生。我們先把穿好蚯蚓的誘鱔之引子,分別插入多處塘邊水中的麻石縫中,再用拇指和食指把岸邊塘水,彈得“拍拍”作響,蚯蚓的誘惑和彈水的聲波,喚醒了深藏在塘邊石縫中的黃鱔,當誘鱔引子的浮標在水中微微擺動,那是黃鱔發出的搶食之訊號,我便輕輕地抽出誘鱔的引子,拿著掛好蚯蚓的鱔鉤,慢慢伸入石縫之中,全神貫注,屏住呼吸,當手感黃鱔咬鉤時,憑藉手碗發力,把鱔鉤稍微往下一壓,讓其釣鋒刺進並鉤牢黃鱔之下頜,然後迅速用力往外一拉,一條又一條黃中帶黑,黑中略麻的黃鱔就釣上了塘岸……

收穫豐盛之後,夥伴們便興高采烈地把戰利品裝進魚簍,赤著腳板,乘著古老的船渡,橫渡汩羅江,又跨越石碧潭的木質浮橋,來到縣城月池塘農貿市場。黃鱔的藥用與營養價值甚高,現代醫學界和營養學界已普遍達成了共識,黃鱔:性溫味甘,多食之,則有益氣血,補肝腎,強筋骨,祛風溼之效;民間也有:小暑黃鱔賽人參的說法,因而鮮活的黃鱔是城裡人餐桌上食補之美味,也成了縣城農貿市場的搶手貨,買賣成交後,眾夥伴們在概算留足在學校搭蒸中餐的搭蒸費和少許菜金之後,總是忘不了到縣城臨街露天的租書攤位,如飢似渴地租閱幾本喜愛的連環畫,也一定會到縣城北街的李家巷口,那時縣城裡唯一的冰廠,財大氣粗地每人喝上一杯夢寐以求的廉價冷飲,貪婪享受著那個時代城裡的同齡人,那種怡然的歡愉與瀟灑。

【洞庭作家】張衛國 釣鱔

作者簡介:

張衛國,湖南財經學院畢業,湖南省平江縣人,多年從事銀行工作,文學與筆耕愛好者,常有銀行論文,散文作品見諸報刊。現為農發行退休員工。

圖片:網路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