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公元1368年朱元璋推翻了以蒙古族為主體的元朝政權,建立以漢族為主體的大明王朝。為了恢復漢族文化傳統,朱元璋採取了一系列措施重新恢復華夏文化,如對元代蒙古族的各種生活習俗加以否定,摒棄原先元朝制定的衣冠服飾制度,重新易回華夏之服的傳統,恢復漢族各種服飾形制及禮儀制度,在服制上上採周漢,下取唐宋,結合古代中原服飾形制從多方面恢復和完善漢族王朝的衣冠服飾文化體系,《明史》有載:“壬子,詔衣冠如唐制”。

主要針對宮廷及官宦階層以法令的形式從服飾的面料、形制、尺寸、色彩等四個方面做了明文規定,初步形成了明代的服飾制度。另一方面,服飾制度從服飾各細節角度區分了社會各階層的貴賤等級,不同階層不能混穿, 更不能僭越,民間士庶服飾的基本造型也來源於統治階層規定的形制,以及官宦階層燕居後自上而下的仿效。隨著明代經濟的進一步發展,新興的紡織織造與手工裝飾技術達到空前的工藝水平,使民間各階層的服飾在款式造型、 材料質量、工藝技術、裝飾藝術等方面都有很大提高,形成了漢族民間服飾的獨特風格。

明朝初年明太祖對民間服飾做出種種規定,制訂了嚴格的服飾制度,服裝形制簡潔樸素,因此官民士庶,衣食住行皆受身份品級之限定,不敢輕易僭越。如江南地區,“明初風尚誠樸,非世家不架高屋,衣飾器皿不敢奢侈;若小民,鹹以茅為屋,裙布荊釵而已。”明代男子多穿著袍服。婦女的衣裳豐富多樣,主要有襖、褙子、比甲、襦、裙等,普通女子多以紫花粗布為衣, 不許金繡。褙子與大袖衫、霞帔、鳳冠、絲履組合為禮服形制。明中葉逐漸突破這些禁忌,民間流行穿著比甲,無領袖、無衣襟、下襬過膝。民間衣裳審美趨向“新穎、奇異、特別”,如男裝女性化傾向,女子常穿用各色布料拼接而成的“水田衣”。

明代對於婦女服裝的顏色也有明確的規定,“庶民妻女用袍衫止黑、紫、桃花及諸淺淡顏色,其大紅、鴉青、黃色悉禁勿用。”但是隨著僭越和服妖之風的盛行,萬曆後,江浙小康之家“非大紅繡衣不服”,大戶婢女“非大紅裡 衣不華”;都城北京,“婦人尚炫服之飾,……遇有吉席,乘轎,衣大紅蟒衣”。整體而言,明代前期與後期的衣裳風格呈現較大的差異,其主要品類有襖、衫、裙、褙子、比甲、襦裙等。

明代的襖

明代襖裙成為衣裳的主流,所謂 “花冠裙襖,大袖圓領”,成為後來漢族 民間女裝的基本原型。《明史》記載:“凡婢使,高頂髻,絹布狹領長襖,長裙。” 說明襖是官方給予普通平民女性 的服裝規制,形制多樣,領有交領、立領、圓領等形式,門襟為交領右衽或者 對襟,衣身左右開衩,袖較肥寬,並有收口,如《三才圖會》中繪製的襖。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三才圖會》中的襖

在《金瓶梅》中,各類女性人物也是喜穿襖,區分等級和地位主要在襖的用料和裝飾手法上,富裕人家都為精美的絲綢錦緞織物或者貴重的裘皮, 普通女性使用的質料較差,製造得較為粗陋,色調也較單一。如第五十六回描繪眾婦人的秋裝:“月娘上穿柳綠杭絹對襟襖兒,淺藍水綢裙子,金紅鳳頭高底鞋兒;孟玉樓上穿鴉青緞子襖兒,鵝黃綢裙子,桃紅素羅羊皮金滾口高底鞋兒;潘金蓮上穿著銀紅縐紗白絹裡對襟衫子,豆綠沿邊金紅心比甲兒, 白杭絹畫拖裙子,粉紅花羅高底鞋兒;只有李瓶兒上穿素青杭絹大襟襖兒,月白熟絹裙子,淺藍玄羅高底鞋兒。”可見富貴人家用料之講究。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明代女子容像

左圖女子容像中穿著的便是早期的交領短襖,而右圖女子容像中穿著的便是立領長襖。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鑲綾格紋邊絹對襟女短襖

(中國絲綢博物館整理修復)(單位:釐米)

無錫錢樟夫婦墓出土明代中早期的鑲綾格紋邊絹對襟女短襖與鳥銜花枝紋緞女交領夾襖,雖已看不出衣服的具體顏色,但質料精美、紋樣典雅,是明代士大夫家庭女性短襖的代表,也可與史志中的記載相印證。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鳥銜花枝紋緞女交領夾襖

(中國絲綢博物館整理修復)(單位:釐米)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鳥銜花枝紋緞女交領夾襖紋樣復原

(中國絲綢博物館整理修復)

明代的衫

衫也是明代女性常見的上衣形態,一般為立領、圓領或者直領,對襟居多,胸前繫帶連線,寬肥大袖,袖口略收,衣身兩側開衩,有長短衫之分, 長衫蓋過臀部,短衫齊腰。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明代蟹青綢女長衫

(山東省博物館藏)

山東省博物館藏明代蟹青綢女長衫,形制為立領、對襟、寬袖,兩側開衩至腋下,領、襟邊、袖口、下襬、側邊等處緣飾有織金緞寬邊,為上流社會貴族婦女的外衣形制,主要為大袖衫。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明代黃羅短衫

(山東省博物館藏)

明代女性日常所穿的衫一般為短衫,山東省博物館藏黃羅短衫,形制為對襟直領,寬肥大袖,衣長齊腰,領口與袖口有深色寬邊緣飾, 胸前繫帶。《明史》記載:“小婢使,雙髻,長袖短衣,長裙。”《金瓶梅》中 各類女性人物服用名目繁多的各類衫也可為佐證明代的衫是當時的流行衣裳 之一。《金瓶梅》中提到“對襟衫兒”多達數十次,按面料分有:妝花衫,白紗衫,白銀條紗衫,綃金衫,夏布衫等。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明代傳世人物容像

上圖容像中內穿長袖短衫,外穿短袖衫(半臂),下著褶裙是明初江南地區的經典搭配。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明初女性套裝

(中國絲綢博物館藏)

中國絲綢博物館收藏的明初錢姓女子的三件套套裝可與之相印證,此套裝上衣裡層是方格紋綺的長袖衫,對襟、直領,袖緣用絹貼邊,以平紋地上起萬字田格斜紋花製成。外套為絹短袖衫,對襟、直領,領緣貼有刺繡花卉紋邊,門襟處有兩根系帶結系,兩邊腋下開衩,用平紋絹製成。

明代的裙

關於明代女性的裙裝,明末清初史學家葉夢珠所著的《閱世編·內裝》 一卷中有明確記載:“裳服,俗謂之裙。舊制:色亦不一,或用淺色,或用素白,或用刺繡,織以羊皮,金緝於下縫,總與衣衫相稱而止。崇禎初,專用素白,即繡亦祗下邊一二寸,至於體惟六幅,其來已久。古時所謂裙拖六幅湘江水是也。明末始用八幅,腰間細褶數十,行動如水紋,不無美秀,而下 邊用大紅一線,上或繡畫二三寸,數年以來,始用淺色畫裙。” 這裡既講述了明代女裙的演變:由期初的色系多、裝飾多樣,變為素白並且只在裙子的下邊繡花,也提到了六幅裙依然在明代適用。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淺色刺繡褶裙

(山東博物館藏)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四季花鳥紋織金妝花緞襴裙區域性

四季花鳥紋織金妝花緞襴裙

(中國絲綢博物館藏)(單位:釐米)

中國絲綢博物館藏無錫錢樟夫婦墓出土的明代中早期的四季花鳥紋織金妝花緞襴裙,此裙與容像中的女裙形制類似,皆為滿褶,共分兩片, 裙長93。5釐米,裙腰長139釐米,裙襬長170釐米,門幅共八幅。雖然已經褪色,但仍能看出其裝飾之華美,可與上文《嘉靖太康縣誌》中載的“裙用金彩膝襉”相印證。

據載,明代還出現過一種“風吹裙動,色如月華”的“月華裙”。《月令廣義·八月令》中有記載:“月之有華常出於中秋夜次,或十四、十六,又或見於十三、十七、十八夜。月華之狀如錦雲捧珠,五色鮮熒,磊落匝月,如刺繡無異。華盛之時,其月如金盆枯赤,而光彩不朗,移時始散。蓋常見之而非異瑞,小說誤以月暈為華,蓋未見也。”這種裙式最大特點在於腰間抽細褶,且每褶各用一色。《閱世編》中載:“有十幅者,腰間每褶各用一色,色皆淡雅,前後正幅,輕描細繪,風動色如月華,飄揚絢爛,因以為名。然而守禮之家,亦不甚效之。”

另外,明代也已出現“馬面裙”的裙式,這種裙式由明代產生一直延續至民國初年。最早是在明朝太監劉若愚的《酌中志》中有這樣的描寫:“其制後襟不斷,而兩旁有擺,前襟兩截,而下有馬面褶,從兩旁起。”明代馬面裙的基本形制為前片和後片的中間開衩,並留有大於其他褶一倍以上的一大褶, 成為一個矩形,因其形似馬面而得名,“馬面”兩側打活褶且褶襉較大,也增加了下半身的活動空間,裙款式簡單,整體給人一種清新淡雅的感覺。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寧靖王夫人吳氏墓出土折枝團花緞馬面裙

寧靖王夫人吳氏墓出土的折枝團花緞馬面裙,該裙長78釐米, 裙為兩片布交疊共腰而成,每片布由三幅半的織物拼縫而成,幅寬60釐米。

《嘉靖太康縣誌》載:“弘治間,婦女衣衫,僅掩裙腰;富用羅、緞、紗、絹,織金彩通袖,裙用金彩膝襴,髻高寸餘。正德間,衣衫漸大,裙褶漸多, 衫惟用金彩補子,髻漸高。嘉靖初,衣衫大至膝,裙短褶少……”記錄了明代上衣與裙的流行變化,也側面證明了馬面裙在嘉靖年間的流行。

明代的褙子與比甲

明代褙子,用途更廣,但形式與宋大致相同。一般分為兩式:合領、對襟、大袖,為貴族婦女禮服;直領、對襟、小袖,為普通婦女便服。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三才圖會》中的褙子

《三才圖會》中的“褙子”,圖下的文字雲:“即今之披風,實錄曰:秦二世詔朝服上加褙子,其制袖短於衫,身與衫齊而大袖,宋又長與裙齊, 而袖才寬於衫。”此處講的即大袖褙子。

明初《輿服志》規定:“樂妓帶明角冠,穿皂褙子,不許與庶民妻子相同。”說明各個階層的女性皆可穿著褙子。我們從傳世畫作中亦可看到不同等 級女性穿著褙子的造型。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明代穿著大袖褙 子的傳世人物畫像

唐寅《孟蜀宮伎圖》

比甲是一種無領無袖的對襟長至膝下的馬甲,生於元代,本為蒙古族服式,後傳至中原,漢族女子也多穿用。《元史·世祖後察必傳》載:“又制一衣,前有裳無衽,後長倍於前,亦去領袖,綴以兩襻,名曰‘比甲’,以便弓馬,時皆仿之。”至明代則是女性穿的較多,且衣長越來越長,《萬曆野獲編》 中說:“(比甲)流傳至今,而北方婦女尤尚之,以為日用常服。”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比甲款式圖

傳世畫作中著比甲的女性形象

明代中葉著比甲成風,樣式類似背心,無袖,多為對襟,胸前襟多用錦繡緣飾,兩邊開衩,穿時罩在衫襖之外,長度一般齊裙。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三才圖會》中的比甲

《三才圖會》中稱之為“半臂”,實則其與前代的半臂已有較大差別。

明代的襦裙

上襦下裙的服裝形式,在明代婦女衣裳中仍佔一定比例。上襦為交領、 長袖短衣。裙子的顏色初尚淺淡,雖有紋飾,但並不明顯。腰帶上往往掛一根以絲帶編成的“宮絛”,宮絛一般是一條絲帶在中間打幾個環結,然後下垂至地,有的還在中間串上一塊玉佩,藉以壓裙幅,使其不至散開影響美觀。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穿襦裙的樂女(傳世繪畫《漢宮秋》區域性)

明代女裝的基本樣式主要延承宋元之制,上襦通常是交領、長袖,下裙裙幅有所縮小,所以更為貼體。腰間以細帶束腰,凸顯黃金身材比例。再加上輕薄柔軟的面料裹體,勾勒出女性婀娜、優雅的獨特氣質。

明代襦裙最大的特色就是在長裙外再圍一條相對短一些的腰裙,以便民間婦女們家務勞作。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琵琶記》插圖

明刻本《唐詩豔逸品》樂舞圖

上圖中的舞伎、歌伎、樂師們大都穿著保守的右衽交領襦裙,且在腰間圍了上述的腰裙,裡面的長裙及地,外層的腰裙過膝。

水田衣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晚明水田衣

水田衣是用各色布料拼接而成的一般女子衣裳,不同色彩及圖案花式的衣料呈交錯縱橫的拼接形態,形如其時的星羅棋佈的稻作水田地分佈,故而得名。翟灝《通俗編》載“時俗婦女以各色帛,寸翦間雜, 以為衣,亦謂之為水田衣。”它的歷史淵源甚至可以追溯到唐代僧人的袈裟衣,範燈《狀江南·季夏》詩中描述:“蚊蚋成雷澤,袈裟作水田。”這種袈裟即是現在我們通常所見的大小相仿的布條規則拼接縫合而成的僧衣,而明代婦女吸收了這種面料的拼接方式,卻打破了原來工整、勻稱、均衡的格局,只採用不對稱的布條或餘下邊角料的隨意形狀進行相對應的拼接,具有極強的不對稱和隨和的形式美感、交錯的色彩間隔的視覺衝擊,突出地彰顯個性風格,在明清婦女中間贏得普遍喜愛。我國少數民族苗族的百衲衣也是突出了這樣的特殊視覺藝術效果。

華服時課|明代漢族民間的衣裳

晚明穿著水田衣的女子(《燕寢怡情圖》)

水田衣在明代流行之初尚注意拼制的均勻,將各種顏色的面料裁剪成統一的長方形,然後有規律地縫合。發展到後來便不再拘泥於傳統的形式。與 戲臺上的“百衲衣”(又稱富貴衣)十分相似。“到了明末,奢靡之風盛行, 許多大戶人家為了做一件好的水田衣,經常會裁破一件完整的錦緞,只為得到一小塊材料。”水田衣作為明代盛行一時的婦女衣裳,從中也可以看出明 代衣裳風尚的變遷。

END

閱讀海量服飾文化資源

想了解更多華服知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