鞦韆能有多高?陝西農村架的這個鞦韆改變認知,看看是啥樣子

鞦韆能有多高?陝西農村架的這個鞦韆改變認知,看看是啥樣子

盪鞦韆是個老少咸宜的運動,也是一個存在上千年曆史的傳統娛樂專案,很多人都玩過。在大多數人的認知中,將一根繩的兩端綁在樹杈上就是鞦韆了,如果需要“豪華”一點,則是在鞦韆上再綁塊木板,這樣就可以或坐或站在上面悠來蕩去,聽耳旁風聲了。然而,筆者於近日來到陝西合陽一村莊,看到幾十個千奇百怪的鞦韆後,頓時覺得很多人的認知需要改變了:鞦韆真的不是一根繩子和兩個樹杈的事兒。

鞦韆能有多高?陝西農村架的這個鞦韆改變認知,看看是啥樣子

“華夏秋千數關中,關中秋千數南社。”筆者所到的村莊就是合陽縣黑池鎮的南社村。在南社村西的一條深谷中,有著一個世界上類別最多、品種最全、規模最大的原生態木質鞦韆體驗園,當地人稱為鞦韆谷。鞦韆谷長約兩公里,谷內安裝有30多個品類、40多架各式傳統鞦韆和現代鞦韆。這些鞦韆都是南社村的能工巧匠們利用生產、生活中的各種用具,採用木頭嫁接術、鐵匠包紮技術等製作而成。圖為在鞦韆谷盪鞦韆的人們。

鞦韆能有多高?陝西農村架的這個鞦韆改變認知,看看是啥樣子

一個黃河邊的普通村莊,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鞦韆和製作鞦韆的技藝呢?經過了解得知,南社村共有480餘戶1600多人,以雷、鄒兩姓為主。雷姓為宋代名臣雷德驤、雷簡夫的後裔。據說當年在外地做官的雷簡夫非常喜愛鄉土文化,對鞦韆尤其感興趣,每到一處,他都把當地的鞦韆繪成圖樣,因而收集了很多鞦韆品種。

回到家鄉後,雷簡夫把這些圖樣全部交給了村中父老,讓模仿製作。聰明的南社人經過不斷構思和革新,反覆加工改進,使南社鞦韆“始於宋,完善於明,興盛於清”,逐漸形成了現在的規模。圖為孩子們在石制鞦韆上玩耍。

鞦韆能有多高?陝西農村架的這個鞦韆改變認知,看看是啥樣子

千餘年來,南社村獨具特色的鞦韆不僅在當地久居盛名,盪鞦韆還成了村民年復一年、世代傳承的民間遊樂活動。特別是每到清明時節,四鄰八鄉的百姓都會攜家帶口到村裡盪鞦韆,休閒娛樂,感受春意。村子也時常舉辦盪鞦韆比賽,比比誰蕩得高,誰的花樣多,每到此時,全村空巷,人們紛紛湧到比賽地點觀看助威。鞦韆已然成了南社村的一種傳統文化,2011年被列入陝西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圖為一對年輕人在盪鞦韆。

鞦韆能有多高?陝西農村架的這個鞦韆改變認知,看看是啥樣子

在鞦韆谷內,鞦韆型別分為狀元秋、門式秋、天平秋、旋跌秋、輪兒秋、過樑秋、長板秋、獨繩秋等多種形式,可以一人蕩、兩人蕩、三人蕩和多人蕩。種類有“水幕秋”、“三狀元”、“綜輪秋”、“鴛鴦秋”、“蓮花秋”、“軍工秋”、“順板秋”、“木杆秋”、“屬相秋”、“過樑秋”等,多得讓人眼花繚亂。圖為當地民眾在順板秋上盪鞦韆。

鞦韆能有多高?陝西農村架的這個鞦韆改變認知,看看是啥樣子

南社的鞦韆造型美觀、綁紮牢固且晃動時起伏感強,很容易蕩高。據瞭解,其綁紮技藝歷史悠久、源遠流長,所用器具多取材於農具,綁紮過程分為擺形、扎繩、逼楔、墊礅、起架、扯繩固定等環節,加上插花、系鈴、插旗等裝飾,好看又實用。

鞦韆能有多高?陝西農村架的這個鞦韆改變認知,看看是啥樣子

在眾多的鞦韆中,有兩個鞦韆尤其引人關注,常常吸引很多人體驗遊玩,這就是豐祈鞦韆和扛旗鞦韆。豐祈鞦韆為全木質獨杆百尺鞦韆,主骨架採用優質的進口木材,木材用料10餘立方米,重10餘噸,秋繩長40米,蕩幅40米。秋繩為兩組,可供兩人同時玩耍。圖為人們在豐祈鞦韆下盪鞦韆。

鞦韆能有多高?陝西農村架的這個鞦韆改變認知,看看是啥樣子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