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蘭英姐妹:“女追男”隔層紗

薛蘭英姐妹:“女追男”隔層紗

1、畫樓上飛出才華橫溢的富家女

在古代社會,若看到有某一位女孩,在眾目睽睽之下向男方求婚,人們會覺得很驚恐,“女追男”似乎成為他們不可接受的一道風景。然而,在元朝就出現過類似的案例,並且有過之而無不及,人家女孩不僅長得漂亮,是典型的“富家女”,還很有才華,更令人驚奇的是,非“一女追男”,而是“二女同追男”,追的也不是“官二代”、富豪,而是有一點文化的窮書生。可喜的是,這個書生答應了倆女孩的追求,最終他們走進了婚姻的殿堂,成就了一段愛情佳話。

薛蘭英姐妹:“女追男”隔層紗

那麼,這兩個倒追男的女主角是誰呢?她們不是別人,正是元朝著名的詩人薛蘭英、薛蕙英兩姐妹。她們的運氣很好,沒有降生在窮人家庭,而是投胎給一個富商當了女兒。薛蘭英姐妹的父親是江南名城蘇州賣米的老闆,由於經營得道,很快就成了蘇州的超級富豪。人有錢了,就想擺點譜,於是薛老闆也附庸風雅,想弄些和文化沾邊的事,顯得自己也很有素養。不過,這也值得理解,一般人在物質條件達到一定水準後,都想有一些精神層面的追求。薛老闆用錢買文化只是一種再普遍不過的心態。

當時,薛老闆為了躋身知識分子家庭,便努力培養自己的兩個女兒,出了高價請最好的老師教她們琴棋詩畫,希望讓她們擺脫小家子氣,成為像書香門第家庭出身的小姐一樣具備高貴的氣質。這樣,薛老闆才覺得自己很有面子。為了讓女兒專心讀書,薛老闆專門在自己的豪宅後蓋了一座畫樓,還花重金邀請了善畫水墨花卉的承天寺僧在粉壁上繪上巨幅的蘭蕙,並取名為“蘭蕙聯芳樓”。兩個小姑娘就像養在閨中的嬌豔鮮花,盡情地盛放,常常吟詩作畫,過著幸福而快樂的生活。

在小樓中,薛蘭英姐妹創作了許多詩詞,共計百餘首,薛老闆還出錢為其刊印了集子,並題名為《聯芳集》。薛蘭英姐妹的詩集刊印後,全城轟動,就連當時最著名的文學家楊維楨也十分歎服,並主動結交,可想兩女子當時的影響力。

2、二姐妹大膽追求心上人

二姐妹的名聲廣為傳播,上她們家提親的人絡繹不絕,幾乎都讓薛老闆挑花了眼,但兩姐妹一個也沒看上,這可急壞了薛老闆。兩個女兒長得漂亮,又有才華,總不能就這麼一直單身下去吧,總得儘快嫁出去才好,最好嫁一個權貴人家。

不過,薛老闆的期望很快就被打破了。某年的一個春天,兩姐妹正在小樓上欣賞岸邊盛開的桃花,以及如絲絛般柔順的柳條,心情格外舒暢,她們希望自己能捧住陽光,留住美麗的春天。

這時,剛好有一艘小船從小樓下經過,船上站著一個俊朗的書生,相貌白皙,身材偉岸,特別是那一雙憂鬱的大眼睛,真讓人著迷。

這書生是什麼人呢,為何如此令薛蘭英姐妹著迷呢?原來,他姓鄭,家住崑山,做一些小本買賣,此次來蘇州是找薛老闆進購點大米回去銷售。然而,大米還沒進購,就被老闆家的兩位千金給看上了,這不是天上掉下餡餅,讓他措手不及麼?

兩個女孩對姓鄭的帥哥一見鍾情後,也顧不上封建禮教約束,立即主動出擊。她們的手法其實很老套,就是大聲向鄭生打招呼,並挑逗性地往樓下投荔枝。到了晚上,鄭生又從樓下經過,於是她們兩姐妹就用鞦韆索套著竹兜,把鄭生勾引到了繡樓,三人吟詩喝酒,談得十分盡興,酒足飯飽,當晚就一同進了閨房。

這件事很快就被薛老闆知道了,當他發現自己女兒和鄭生的畸形戀愛,生米已經煮成熟飯後,薛老闆也是無可奈何,索性打包把兩個女兒買一送一全嫁給了鄭生做媳婦。當年,鄭生才22歲,薛蘭英20歲,薛蕙英18歲,從此三人過上了幸福的生活。

但是,出嫁之後,兩個女孩就再也沒有寫過新的詩作,或許是因為太幸福從此輟筆了,也或許由於生活太過平淡,她們淪為了俗人庸人,也寫不出什麼作品來了。

關於兩姐妹倒追鄭生的故事,明朝有個叫瞿佑的作家專門寫了部短篇小說集《剪燈新話》,其中有一篇《聯房樓記》就根據薛蘭英、薛蕙英姐妹共事一夫的傳聞編寫的。這本書寫得很黃,可能當時瞿佑經濟條件不太好,為了多掙點稿費,便在其中加入了不少男女之間的性愛情節,嚴重影響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後來這本書在明代被列為禁書。

3、愛情終歸土,詩詞代代傳

至於後來,薛蘭英兩姐妹的生活到底怎樣,史料和文學作品均沒有再介紹了,但她們年輕時所寫的文學作品,卻依舊流傳到了現在,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那首最著名的《蘇臺竹枝詞》。寫這首詞時,兩姐妹還是十三四歲的少女。她們當時把一切都不放在眼裡,這有點類似於年輕時的杜甫,年少輕狂的他認為才華天下第一,連司馬相如也不是對手。因此,薛蘭英兩姐妹狂妄地喊出:“西湖有竹枝曲,東吳無竹枝曲乎?”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西湖有竹枝曲,難道我們東吳人就寫不出來嗎?於是,兩姐妹便親自操刀,共同寫出了赫赫有名的《蘇臺竹枝詞》十章,這組詩也成為女性竹枝詞的開山之作,內容如下:

姑蘇臺上月團團,姑蘇臺下水潺潺。

月落西邊有時出,水流東去幾時還?

館娃宮中麋鹿遊,西施去泛五湖舟。

香魂玉骨歸何處,不及真娘葬虎丘。

虎丘山上塔層層,靜夜分明見佛燈。

約伴燒香寺中去,自將釵釧施山僧。

門泊東吳萬里船,烏啼月落水如煙。

寒山寺裡鐘聲早,漁火紅楓惱客眠。

洞庭餘柑三寸黃,笠澤銀魚一尺長。

東南佳味人知少,玉食無由進尚方。

荻芽抽筍楝花開,不見河豚石首來。

早起腥風滿城市,郎從海口販鮮回。

楊柳青青楊柳黃,青黃變色過年光。

妾似柳絲易憔悴,郎如柳絮太顛狂。

翡翠雙飛不待呼,鴛鴦並宿幾曾孤。

生憎寶帶橋頭水,半入吳江半太湖。

一鳳髻綠如雲,八字牙梳白似銀。

斜倚朱門翹首立,往來多少斷腸人?

百尺高樓倚碧天,欄杆曲曲畫屏連。

儂家自有蘇臺曲,不去西湖唱採蓮。

看到上面薛蘭英姐妹寫的竹枝詞後,各位讀者有什麼感想呢?筆者認為,該詩語言流暢,情感充沛,意境深遠,將人性中最美好的男女之情寫得淋漓盡致,屬於上乘之作。雖然,仔細琢磨,其中個別詩句顯得有些稚嫩,但總體上是清麗純情,令人回味的。當時,這首詞寫完之後,著名的文學楊維楨對此擊掌叫好,並在她們的詩後面手題二詩:

錦江只見薛濤箋,吳郡今傳蘭惠篇。

文采風流知有日,連珠合璧照華筵。

難弟難兄並有名,英英端不讓瓊瓊。

好將筆底春風句,譜作瑤箏弦上聲。

除了這首《蘇臺竹枝詞》,兩姐妹還寫了另外的詩作,其中姐姐薛蘭英寫了一首詩:“玉砌雕欄花兩枝,相逢恰是未開時。嬌姿未慣風和雨,吩咐東君好護持。”妹妹薛惠英也不示弱,隨後也和詩一首:“寶篆香菸燭影低,枕屏搖動鎮帷垂。風流好似魚游水,才過東來又向西。”

不過,代表薛蘭英姐妹文學成就的還是她們共同寫的《聯芳集》,可惜由於年代久遠,不幸丟失,現已無法找到,目前只有《蘇臺竹枝詞》流傳於世,但這並不影響她們兩人的文學地位和成就,《玉鏡陽秋》就高度評價:“二女《蘇臺》十章,字字竹枝,妙鏡鼎足曹、張間,了自不讓。”能得到這樣的評語,我想,對於薛蘭英姐妹來說已經足夠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