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滄州運河兩岸消失了的舊時風俗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人有一方之俗。運河哺育著滄州人,滄州的風俗裡自然深深嵌著運河的影子。

開河鮮

乾隆八年《滄州志》卷四《風俗》於正月下旬寫到:“河泮取魚,以鯉為上,名曰開河鮮”。以前,滄州地面兒遍佈大溝小河,幾乎有水就有魚,直至上世紀七十年代還保留著這樣的地貌景觀。運河的水,不僅支撐著繁忙的漕運,還養育了大量的河鮮——魚蝦鱉蟹,同時也養活著靠水吃水的漁戶人家。古代的每行每業,其生產收穫的重要階段都有隆重的祭祀儀式,以求平安順利。漁家開河鮮,好比學校開課、商家開張、工廠開業的慶典,時間要在河冰開始融化的節候,至於以鯉為上,想來多半是出於“吉利”、“順利”之利的諧音。

話說滄州運河兩岸消失了的舊時風俗

賽龍舟

進了五月,老滄州一度舉行過端午賽龍舟。滄州運河上第一次出現龍舟,是在隋大業七年春天二月,煬帝御龍舟渡黃河入永濟渠,四月臨朔宮(在今北京大興),徵天下兵馬會於涿郡,討擊高麗。第二次,則在五代後周顯德六年,周世宗柴榮北伐,取乾寧軍(今青縣),乘龍舟,親率水軍向益津關進發,樓船戰艦,首尾相連數十里,運河上帆檣如林,浩浩蕩蕩順流北上。第三次,當在康熙二十三年第一次南巡迴鑾時。以後,康熙、乾隆兩帝多次南巡,但水路過滄的並不多,只有康熙三十八年南巡以及乾隆三十六年東巡和乾隆四十三年南巡等幾次。

五月初五端午節,為紀念屈原衍生出兩個傳統風俗:賽龍舟和吃粽子。今天吃粽子盛行全國,而賽龍舟則僅限於江南湖廣浙閩數省,在北方已成絕響。其實,北方早時也有賽龍舟。直到明代清初,黃河以北至少還有幾個地方在舉行。包括北京、天津靜海、任丘趙北口、滄州。北京在宮中的瓊海(即今北海、中南海等),靜海在南北澱泊,趙北口在白洋淀上,只有滄州在運河上面。民國《滄縣誌》卷十二《禮俗志》於娛樂一門“龍舟”條下生動地記到:“邑治西臨衛河,端陽節候,龍舟競渡。每舟沒人三五,革衣繪彩,蹲舷若獸,呼為水獸。傾城士女,夾岸而觀。雄黃攪酒,貯壇皮封,爭擲波心。各舟水獸,急沒探取。兩岸歡噪,聲聞數里。此清初滄江最盛之時,乾嘉而後,繁華消歇矣!”

話說滄州運河兩岸消失了的舊時風俗

放河燈

七月十五中元節,滄州運河上例有放河燈的習俗。今人劉玉身《大運河憶舊》寫到:“七月十五,天氣初肅,秋水澄澈。剛擦黑兒,岸邊已滿是人群。孩子搬來凳子,供大人們坐,然後跑前跑後,時聚時散,像河灣裡自在的小魚兒。河燈由上游南關開始,北至麻姑寺止。月亮升起,五顏六色的河燈從上游飄蕩而來。河燈由簡單的一方彩紙疊成,四角向上,底部塗上油,以免滲水,中置一燈碗,燈芯註上清油,點燃放進河裡,順水悠悠,倒影入水,煞是好看。皓月高懸,愈發明瞭,河燈也越來越多。移時,隱隱聽見笙管笛簫吹奏之聲,似從水中來,又象天籟鳴。慢慢等著,漸漸看見美麗的燈船順水駛來。原來是兩艘大木船卸去桅杆和篷帆,用鐵鏈連在一起。上面搭一座綵棚,中間設一法座,法座上坐一大和尚。和尚身披袈裟,頭戴大帽,口裡唸唸有詞。兩旁還有一些和尚,也都披著袈裟,敲著木魚,擊著銅磬,隨聲附和。最前排卻是倆道士,那絲竹正是他們演奏的。船前挑兩盞汽燈,照得船上如同白晝。從初見河燈,到大船北去,足有兩個小時。燈船駛過,遊人漸稀。路遠的,順手撈起一隻河燈照路。玩興未盡的孩子們還要隨船追逐,有的直追到麻姑寺,直看到油幹燈盡,才踏著滿堤的月色回家。”

民國《滄縣誌》上本有王培新《放燈行》一首,詩云:“中元之夕天冥冥,颯然兩岸松風泠。慈航渡世誰揚舲,無盡燈燃舍利熒。倏明倏滅浮回汀,蓮花開逐波上萍。八功德水滌羶腥,超拔幽魂朝帝廷……。”

話說滄州運河兩岸消失了的舊時風俗

藏冰

臘月初八,是各地進入十二月後的第一個頭等民俗日,其主要節目是喝臘八粥,還有做臘八醋和臘八酒的。這一天,運河邊上的滄州,還有一項重要活動——藏冰。

乾隆《滄州志》卷四:“十二月八日,食臘粥,兼飼貧。藏冰。”藏冰的歷史非常悠久,遠在春秋時期,朝廷就專門設有“司寒”一職,來負責冰的收儲與啟用。滄州的藏冰也由官府出面完成,冰取自運河,具體方法與皇家的差不許多,只是規模數量小很多。造冰機發明之前,滄州的藏冰習俗始終保持,直到解放後七十年代,滄州飲食公司等單位還在使用此法。冰要到第二年四月二十八日藥王爺廟會上才出。這天,滄州在東門內祭祀藥王,屆時商賈雲集,城鄉婦女結伴燒香逛街,因出了冰,街上各種新鮮冰鎮食品紛紛叫賣,趕在第一時間賺個好價錢。

話說滄州運河兩岸消失了的舊時風俗

滄州還有一個消失了的運河風俗,運河兩岸,咫尺之遙,通婚往來的不少。過去河上沒有橋,只有擺渡,大渡可過馬車,小渡只過單人。當迎親的隊伍過河時,要向河中拋灑錢幣,算是付給河伯、溺鬼的買路錢。

話說滄州運河兩岸消失了的舊時風俗

千百年來,生活在水上和在水一方的運河民眾,創造了豐富的民間風俗。今天,大運河已成功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積澱千年的運河民俗,亦將成為新世紀的熱點,重煥青春。

(摘自運河區政協《魅力運河》)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