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開敦煌佛爺廟灣五涼時期的神秘面紗

在敦煌東南佛爺廟灣有一處規模較大的古墓葬群,東西長20千米,南北寬約5千米。在這個範圍內,分佈著數以萬計的古墓葬。其中除零散埋葬者外,有許多聚族葬。過去,我國考古工作者曾對佛爺廟—新店臺墓群做過許多發掘工作。1980年5月,甘肅省敦煌縣博物館在縣城東南9千米,北距安敦公路7千米處的鳴沙山北麓佛爺廟灣頭層臺子又發掘了三座墓葬(編號為80DFM1—3)。

敦煌佛爺廟—新店臺墓群位置及發掘地點示意圖

揭開敦煌佛爺廟灣五涼時期的神秘面紗

隨葬器物有哪些?

如下圖,M1和M2在同一墳圈內,M3在另一墳圈內。M1最大。封土形成高大的沙丘,墓道堆成長形沙稜。三座墓均為沙礫岩洞室墓。

揭開敦煌佛爺廟灣五涼時期的神秘面紗

M1、M2所在墳圈東西長85、南北寬80米。墳圈壁寬約2米,南面開門。圈內依次排列墓葬七座,墓道均向西。在第三四墓之間地面上平擺著2。7×2。7米的礫石一堆,疑為祭臺。

隨葬器物主要是陶器,另有銅錢、鐵鏡、琥珀珠、石硯和織物殘片等。銅錢有五銖和貨泉各一枚,分別出土於北棺內和墓室中部。陶器多集中放置在墓室西南角南棺的頭前,另一些放在兩棺之間靠近後壁處。朱書或墨書的陶罐都放在棺內死者的頭前或足下。在南棺死者的腹部還發現一些帶朱書的陶片,經復原系陶缽,可能是當時有意打碎後放入的。在北棺中也有類似的墨書陶缽碎片。

三座墓葬共出土隨葬器物65件,貨幣6枚。包括陶罐、陶瓶、陶灶、陶釜、陶瓶、陶倉、陶缽、陶燈座、陶盤、陶果盒、陶盆、陶碗、陶碟、陶井等。

揭開敦煌佛爺廟灣五涼時期的神秘面紗

M1墓室內部器物分佈圖

1。碎陶片2、13。小陶缽3、4。琥珀珠5。石板6、9、17、18、21-24、26、28、30、32、33。陶罐7。五銖錢 8、34。陶缽10。草編織物11。陶果盒12。陶碟14。陶燈座15。貨泉16。陶灶19。陶甑20。陶碗 25。陶盤27。陶瓶29。陶倉31。殘鐵鏡35。絲綢殘片36。藍色絞纈絹殘片37。織錦殘片(棺板內側)

其他還包括小石板(青灰色,表面光滑,有墨跡,疑為硯);琥珀珠(棕黃色,半透明,略呈圓形,當中有穿孔);鐵鏡;銅飾(均呈長條,內有織錦殘片一件,淺赭石色,織有深赭色梯形圖案);草編織物殘件(中間鏤空呈六邊形,疑為馬蘭草編織);夾苧漆多子盒(分三檔,共十六格);雲母片(中有圓孔)等。

揭開敦煌佛爺廟灣五涼時期的神秘面紗

80DFM3墓室內部器物分佈圖

1、2。 陶直腹罐 3。陶雞首灶 4。陶倉 5。陶罐 6、13、14、15。朱書陶罐 7。陶果盒 8。陶盤 9。陶盆 10。陶燈座 11。陶碟 12。漆多子盒殘跡 16。雲母片 17。五銖錢 18。陶罐殘片 19。陶缽碎片

揭開敦煌佛爺廟灣五涼時期的神秘面紗

墓主人是何身份?

M1墓主人張輔枕前出土一件小石板,板上有墨跡;左右兩手各置一顆琥珀珠,棺內還殘存絲綢、織錦,其他隨葬器物也不少,考古人員推測墓主人可能屬於士族。

M2隨葬器物較少,墓室形制也較簡單。從墓葬排列來看,墓主人似為張氏第四代,即張輔的重孫。此墓即使與M1相隔百年,亦應為北朝時期墓葬。

M3的西棺的朱書陶罐(M3:13)寫著次“死者〔姬〕令熊自注應之……”,疑墓主姓“姬”名“令熊”。此墓也是夫妻合葬墓。從墓葬形制結構及出土器物來分析,認為M3和M1的墓主身份相近。

陶器紀年

從陶器上的紀年來看,M1和M3起自前涼張天錫太清十三年(375年,即鹹安五年),終於北涼沮渠蒙遜玄始十年(421年),歷時47年,其間雖然戰爭連綿,改朝換代,但葬俗並無多大變化。所出的隨葬器物,如果盒、陶燈、雞首灶、陶罐等,與這一地區晉墓出土器物基本相同。

揭開敦煌佛爺廟灣五涼時期的神秘面紗

M1:6陶罐朱書銘文

揭開敦煌佛爺廟灣五涼時期的神秘面紗

M1:34陶罐朱書銘文

揭開敦煌佛爺廟灣五涼時期的神秘面紗

M1:8陶罐朱書銘文

陶文可對這一時期的歷史記載做某些補證。如《晉書·涼武昭王李玄盛傳》載:“義熙元年,玄盛改元為建初。”李暠改元在義熙元年的哪一月,《晉書》並未明確記載。陶器銘文有“庚子六年正月水未朔廿七日”,庚子六年即義熙元年,說明改元當在義熙元年正月以後。

M1:6墨書有“玄始十年八月丁丑朔廿六日”,說明公元421年以前北涼已滅西涼,敦煌歸北涼所轄。《宋書·沮渠蒙遜傳》載北涼蒙遜水淹敦煌,西涼李恂被滅,是在宋武帝永初三年(422年)三月。《通鑑》宋武帝永初二年三月條載此事在永初二年(421年)三月。陶罐所書的年代證明《通鑑》所載正確。

M1南棺內所出的絲織物殘片,當屬西涼時期。西涼絲織品在敦煌境內出土還是首次,這為研究“絲綢之路”和五涼時期敦煌地區絲織工藝提供了實物資料。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