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五色繩,掛香囊,古代濟南人這麼過端午,還有一種雅緻的飲酒方式

在很多人的認知中,端午節起源於紀念詩人屈原在這一天抱石投汨羅江。實際上端午節的形成是各地風俗融合的產物,南北方也有不同。在古代,五月稱為“午月”,五日常寫作“午日”,“端”即初之意,所以五月初五稱作端午。

系五色繩,掛香囊,古代濟南人這麼過端午,還有一種雅緻的飲酒方式

南方起自越民族的龍圖祭祀和龍舟競渡,北方起自五月五日是惡月惡日,端午是驅鬼辟邪日的傳說。所以在古代濟南,很長時期內端午節不是愉快的節日,相反它帶著幾分禁忌、神秘等氣氛。

據《史記·孟嘗君列傳》載,齊國孟嘗君田文生於五月五日,其父田嬰告誡其母曰:“勿舉也。”意思是讓其母親不要養活他長大。其母不忍心,偷偷把他養活下來。田嬰發現時,孟嘗君已經長大了。田嬰大發雷霆說:“五月子者,長與戶齊,將不利其父母。”認為五月出生的孩子,長大了身長跟門戶一樣高,會害父害母。東漢應劭《風俗通·佚文·諱篇》雲:“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據《濟南通史·隋唐卷》記載,從先秦到魏晉南北朝,山東這一民俗禁忌很流行,除孟嘗君外,十六國前秦丞相、北海郡劇縣(今山東壽光東南)人王猛的孫子王鎮惡五月五日出生,父母想要把他送到家族之外的人家收養,王猛將他留了下來,取名“鎮惡”以壓制生辰在“惡日”。

系五色繩,掛香囊,古代濟南人這麼過端午,還有一種雅緻的飲酒方式

可見在當時,五月五日還不完全是今天含義的端午節,而是人們深信不疑的“惡日”。除了這一天之外,五月也一度被人們視為“惡月”。唐代濟南人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俎》記錄了山東流行的有關五月的說法:“俗諱五月上屋,言五月人蛻,上屋見影,魂當去。”五月份蓋房子是不吉利的,民間諺語也流傳說“五月蓋屋,令人頭禿”。另外,農曆五月開始北方地區的天氣逐漸變得炎熱起來,而酷夏是各種蚊蟲多見和瘟疫多發的季節。所以很長時期內,人們一直以為五月是不吉的月份。

也正是由此,才逐漸產生了端午的種種風俗。北朝隋唐時期,濟南流行的懸掛五時圖、佩戴長命縷、宛轉繩就是由此衍生的民間習俗。《酉陽雜俎》記載,北朝婦人“五月進五時圖、五時花,施之帳上。是日又進長命縷、宛轉繩,皆結為人像帶之。”所謂“五時圖”,就是在紙上畫蛇、蠍、蟾蜍、壁虎、蜈蚣,也稱“五毒符”。據說這五種有毒的生物只有同時存在時才不會互相鬥爭,得以和平共處,所以將五時圖掛在床帳之上可以防止毒蟲作怪。此外人們還會把五彩繩系在手臂上以辟邪:“五月五日,以五彩絲係臂,闢兵及鬼,令人不病瘟。”

唐宋以前,端午節這個傳統節日的氣氛籠罩在惡日惡月、邪鬼瘟疫的禁忌之中。人們的這些過節方式,說明古人在以感性的、質樸的認識來改造自然,頑強生存。雖然今天用科學的眼光來看這些並不具備科學道理,卻也應該尊重古人的這種文化精神。唐宋以後,節日才逐漸從禁忌、禳除等神秘氣氛中解放出來,變成了真正禮儀型、娛樂型的“良辰佳節”。莊嚴神秘的巫術變成了喜聞樂見的文娛活動,驅除邪鬼瘟疫的逐儺變成街頭演出的小戲,有關節日的神也不再猙獰可怕,變得浪漫而有詩情畫意起來。

系五色繩,掛香囊,古代濟南人這麼過端午,還有一種雅緻的飲酒方式

明清時期,濟南人過端午的形式更加豐富。人們會把“五毒”形象的剪紙貼在門上,認為這種門符可以驅“五毒”,防瘟疫。《濟南通史·明清卷》載,給孩子戴香包、手腕上系五彩絲線,也是濟南端午節普遍流行的習俗。香包是用棉布和絲線繡成的,包裡除了裝人們認為可以驅蟲除穢的雄黃、蒼朮之外,還會裝香草配成的香料,戴在身上起驅蟲除穢的作用。五彩絲線則象徵著五彩龍,系五色絲線可以降服妖魔鬼怪。濟南有些地區還有“踏百草”和“焚故藥”的習俗。

系五色繩,掛香囊,古代濟南人這麼過端午,還有一種雅緻的飲酒方式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高雅的文人士大夫還會在端午節作碧筒飲,這是濟南地區文人特有的頗為雅緻的飲酒方式。端午時節,大明湖上的荷花嬌豔盛開,文人們到湖邊避暑,他們把湖中的蓮葉折下來盛上美酒,然後用簪子將蓮葉的中心部分刺開,使之與空心的荷莖相通。文人們從荷莖的末端吸酒喝,這就是至今都被人們傳為美談的“碧筒飲”。

系五色繩,掛香囊,古代濟南人這麼過端午,還有一種雅緻的飲酒方式

到了近現代,在端午節時吃粽子、吃鹹鴨蛋、賽龍舟等習俗也逐漸在濟南流行開來。端午節逐漸褪去了禁忌、不吉的氣氛,成為一個富有文化意義的祈願安康的傳統節日。

文字:徐敏

編輯:徐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