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丨陳忠實 :兒時的原

兒時的原(節選)

文丨陳忠實

出生在農家屋院裡的男孩子,從小小年紀就幫父母幹農活了。我卻記不準自己究竟是從幾歲開始動手幹活的,按鄉村人歸結的普遍規律,說男娃子一頓能吃完一個饃饃,就是好幫手了。我據此判斷,可能是在我六七歲的時候。我同樣記不清先學會的哪一種農活,卻籠統記得我能幹的農活有拔草、割草、摟柴火、摟麥穗、掰包穀和剝包穀等。幼年從事的這些農活,有的是我喜歡乾的,留下了愉快的記憶;有的是難以承受的不想幹卻不得不幹的,便鑄成一種傷痛。

我最喜歡乾的農活是割草。我家和隔壁一家同族本門人家合養一頭黃牛。牛喜食青草。每當春天青草長出來,我便背上柳條編織的小號籠子提上割草的短把兒鐮刀,下到灞河河川或上到白鹿原坡去割草了。當時不知白鹿原的名稱,只說上坡割草。割草總是結伴去,幾乎沒有一個人獨自行動的行為,除了結伴搭夥兒熱鬧有趣,還有至關重要的一條,便是安全。那時候溝梁縱橫的原坡上還有狼族活躍其間,常常就有某人在某道坡梁或某條溝谷裡撞見了狼,甚至還有某村的小孩被狼叼走的駭人聽聞的災禍發生。父親總是在我出門割草時提醒,不要單個上坡,找倆伴兒一搭去。

村子裡和我同齡或不差上下年歲的夥伴不過三四個,今日我找他,明日他會來找我,三四個人聚齊了,便商量確定到哪一條溝或哪一道梁去割草,說著諞著嘻嘻哈哈便走出村子了。麥子收罷進入伏天的酷熱季節,陽光如噴火,夥伴們不約而同在坡梁下的溝道里遮蔽了陽光的背陰處坐下來,玩一種抓擲石子的遊戲,或者打撲克,直玩到太陽西斜,才抓把短把鐮刀去割草。最富誘惑的快活事兒是逮螞蚱。螞蚱有麥螞蚱和秋螞蚱,前者是生長在麥穗上發出吱吱吱的叫聲,我曾和小夥伴們在麥子地裡逮螞蚱,著急處就忘記了已經黃熟的麥子,踏倒了麥子,招來麥田主人的叫罵。不過,這種麥螞蚱叫聲很單調,很快就把興趣轉移到秋螞蚱這靈蟲上來了。所謂秋螞蚱,是相對麥螞蚱而言的,在麥螞蚱完成一次脫殼可以鳴叫的時候,秋螞蚱才從埋在地皮下的卵蛋裡化育成蟲鑽出來,滿體嫩綠如同剛剛脫殼的綠豆。秋螞蚱生長在長滿酸棗刺棘的田坎上荒坡上和墳地裡,捕捉很難。我和夥伴們根本等不得它完成三次脫殼羽化完成為可以鳴叫的螞蚱,就在刺棘叢中尋找,常常被刺棘的尖刺刺得腳面和小腿佈滿血印也不在乎。逮著小小的秋螞蚱,裝進竹篾編的螞蚱籠子裡,每天餵它野穀苗的內芯。眼看著它在小籠子裡一天天長大,完成三次脫殼成為一隻羽翼豐滿的螞蚱,發出鈴鐺一樣響亮有節奏的歌唱,我常常陷入一種沉醉。這種秋螞蚱生命力很強,如果餵養精到,往往可以鳴叫到深秋以至霜凍時節才會完結,給平靜也顯孤寂的農家院子添一縷歡樂的聲響……逮秋螞蚱太專注也太投入,往往忘記了割草,無論逮著秋螞蚱的興奮或逮不著的懊喪,都會在拾起短把鐮刀開始割草不久便淡化了,只畏怯草割得太少父親那責備的眼色。

名家丨陳忠實 :兒時的原

印象裡最不願幹卻不得不幹的農活是摟麥子。我家有十六七畝土地,絕大多數分散在原坡上,只有三五畝可以澆灌的水田分作四五塊散佈在灞河川道里。養牛積攢的土肥,單是施到一年可收兩料的麥子和包穀的水田裡都不夠,原坡上的單料麥子根本施不上一次土肥,那麥子長得黃不啦唧的樣子,收割時幾乎搭不住鐮刀,散落在麥茬地裡的遺穗就很多了。村子裡鄉民把這種成色的麥子稱作猴毛,把小小的麥穗稱作蠅子撒(蒼蠅頭),把割這種麥子稱作薅猴毛。父親把一塊又一塊全是猴毛似的麥子薅過,我緊跟其後用粗鐵絲做耙刺兒的大耙子把遺落的猴毛摟起來。至今印象最深的是在離村子最遠的稱作唐家坡頂的那塊地,這是我家在原坡上最大的一塊地,大約兩畝還多,周邊沒有一棵樹。我拖著足有一米寬的粗鐵絲作耙刺兒的大耙子,一耙緊挨著一耙從東往西摟過去,再從西往東摟過來,確也如同為這塊剛剛薅過猴毛的猴子梳頭又梳身。這個鐵絲耙子倒也不太重,拖起來也不太累,關鍵是坡地上滾動的熱浪太難忍受了,火盆似的太陽就在頭頂噴火,被曬了大半天的麥茬子熱氣蒸騰,拖著耙子過去再拖著耙子過來的過程,是被翻來覆去的炙烤。儘管頭頂戴著草帽,頭皮和臉皮仍然感覺到難耐的烘烤的灼傷,身上和裸露的小腿更不用說了。從家裡帶來的沙果葉茶水早已喝光,汗水似乎已經淌幹流盡,口乾到連一口唾沫兒也吐不出,看著還有一大半尚未摟過的麥茬地,有種想哭卻哭不出來的無奈。看到遠處一塊坡地上有一個同齡的夥伴也在摟著,心裡似乎有一種安慰,農家娃娃都得做這種活兒,且談不到勞動的單調和無趣,那時候還不懂這些高雅的詞彙,儘管切實地承受著……而當某天晚上和父親坐在院子裡吃晚飯,抓起母親剛剛蒸熟端到跟前的白麵饃饃咬下一口時,父親順口便會說,白麵饃香不香?香。愛吃不愛吃?愛吃。明年摟麥子,再甭噘嘴吊臉的了。摟麥子受苦招架不住的那陣兒,想到吃白麵饃饃,你就有勁了……這是我最初接受的關於勞動的教誨。

(來源《大家》)

名家丨陳忠實 :兒時的原

陳忠實

(1942-2016),曾任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陝西省作家協會名譽主席。著有《到老白楊樹背後去》《初夏》《四妹子》《告別白鴿》等作品。曾獲全國優秀短篇小說獎、全國優秀報告文學獎等全國重要獎項,《白鹿原》獲第四屆“茅盾文學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