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新銳作家林棹:使一瞬的珠江擁有永恆面容

文/羊城晚報記者 朱紹傑

歲末年初,國內各大出版文化機構紛紛推出自己的年度書單、榜單,其中深圳作家林棹的第二部長篇小說《潮汐圖》頻頻入選,備受矚目。

出道三年,林棹憑僅有的兩部長篇已獲得多個文學獎項的垂青。但在2019年出版長篇處女座《流溪》之前,她其實沒有做過與寫作相關的工作。

百家|新銳作家林棹:使一瞬的珠江擁有永恆面容

2022年1月16日《羊城晚報》A8

林棹自擬的簡介中說,她“1984年生於廣東深圳,中文系畢業,從事過實境遊戲設計,賣過花,種過樹。”

但在進入21世紀後,甚至有十多年她一個字也沒有寫。她從開始寫作,到成為職業作家,是一次不期而遇。

2018年,林棹因病在家休養期間,媽媽在收拾家裡物品時發現了一個硬碟,這個硬盤裡儲存著13年前她創作的一部小說,也就是她的長篇處女作《流溪》的初稿。這個意外的收穫,似乎啟示她要回到文學創作這條道路上。

經過三四個月的改寫,林棹將此前原本獨屬於青春期才有的“深情”語調完全顛覆,換成一種反諷的語調,因為這更適合年已而立的她對於人生或命運的思考。最終, 《流溪》像一份疑點重重的獨白,記敘女孩張棗兒在廣東沿海小城出生,在暴力的家庭關係中成長,周旋於浪蕩的情人、破碎的母親、暴戾的父親之間,敏感少女轉而成為兇手。

在《流溪》中,讀者可以輕易捕捉到納博科夫的影子。林棹前後讀了二十遍《洛麗塔》,自言是那種“願意隨時隨地向納博科夫致敬的讀者”。她像納博科夫一樣大肆發揮多聲部敘事手法,寫出諸如“風長久地吻水,使它老了、起皺紋”這般令人驚奇的修辭。

百家|新銳作家林棹:使一瞬的珠江擁有永恆面容

林棹這個名字由此為專業和大眾讀者所留意。其實這個筆名也和她的故鄉有關。

“棹”是多音多義字,既指槳和船,又同“桌”。林棹解釋,“棹”在過去是一個頗為常見的字,在古詩裡也頻繁出現,比如“隱隱歌聲歸棹遠”“白鳥飛來風滿棹”等;而粵語老詞“棹忌”(“忌諱”之意)來自水上人家,含有“不要衝撞了船槳”的提醒。

在廣東沿海沿江地區,船曾經是最重要的交通工具,但隨著時代變遷,船與“棹”字都漸漸退隱。因此,在她看來,這個字和故鄉、往昔緊密相連,有親近感。

如果說《流溪》編織了一張關於私人記憶的心靈巨網,那麼新作《潮汐圖》則繼續在嶺南這塊土地上落地生長,朝向遠方,並向歷史深處回溯。

小說用一個卡夫卡式的設定,帶讀者遊歷19世紀的珠三角,主角是一隻19世紀的雌蛙。

1820年代蘇格蘭博物學者H遊歷世界,登陸廣州,在當地蘆竹林中捕獲了這隻巨蛙。這隻奇異的巨蛙從珠江水上人家,到廣州十三行,再到被豢養於澳門奇珍園,又幾經流轉,最終歸於萬物有靈的海洋,它感寰宇新知,看四海眾生相,親歷著世間的悲喜。

百家|新銳作家林棹:使一瞬的珠江擁有永恆面容

《潮汐圖》的創作契機來自一次邂逅,2017年林棹翻畫冊偶遇了一幅水彩花蝶。關鍵的靈感則降臨於2018年底:

一是1824年的粵英詞典《通商字彙》,這“無疑是一口方言生態缸、一個幽靈魔盒,其中最生猛強勁的詞破殼而出,嘯叫著,脅迫我開闢一段時空供它們稱霸”;

二是一系列“中國貿易畫”收藏,將她的目光引向19世紀的中外畫家,包括對中國外銷畫產生了深遠影響的廣州關氏兄弟、留下了珠江通商港埠肖像的喬治·錢納利、以畫集《中國和中國人》轟動巴黎上流社會和文化界的奧古斯特·博爾熱等以及更多四海飄零的畫作……“執筆者用光陰稀釋顏料,使一瞬的珠江擁有永恆面容”。

從畫冊出發,林棹開啟了珠江和廣州的“溯源”之旅。2019年夏天,林棹在廣州十三行路上看人來車往,沿花地河岸慢走。她來回搭輪渡,從西堤碼頭到昔日的河南島,從黃沙到金沙洲……但她覺得,即便依靠橡膠輪胎、數字地圖,依然難以遍歷珠江。

因為了解這個千年古城,僅憑當下是遠遠不夠的。林棹在為她首發這部作品的《收穫》雜誌所寫的創作談中說:

我們遊歷“內城”、“西城”並養殖一種新地層,它是《廣州城坊志》(黃佛頤)和2019年廣州的乘積,或二者間的液態夾層。受惠於《粵海關志》(梁廷枏)、《廣東十三行考》(梁嘉彬)、《廣州貿易》(範岱克)等著作,我遠眺過一種“十三行”,一種蜃景。

評論家們認為,長期以來以廣東為背景的粵語文學似乎處在文學場域的邊緣,《潮汐圖》的意義恰恰在於衝擊了過往成見,讓讀者看到南方文學的新可能。

【訪談】

百家|新銳作家林棹:使一瞬的珠江擁有永恆面容

林棹

我們更新增長,世界就更新增長

羊城晚報:《潮汐圖》呈現你所生長於斯的嶺南。當熟悉的事物成為講述的物件,如何突破這種熟悉,如何發現“視而未見”的角度和細節?

林棹:地球歷史超過40億年,智人歷史幾十萬年,廣州建城幾千年。我們一生區區幾十年,實在很難“熟悉”什麼。J。B。傑克遜曾經討論過景觀的“可視性”,提出這種“可視性”是相對的——同一個物件,對甲而言也許毫無意義,在乙眼中卻飽含資訊。

因此物件是否“可見”、“可見”到何種程度,和觀看者的個體經驗、目標意圖、知識結構、知覺能力等諸方面息息相關。世界一直在那裡,我們更新、增長,我們的世界就更新、增長。

羊城晚報:在《潮汐圖》的後記裡,你列出了若干與嶺南相關的文獻與研究。這些閱讀體驗是寫作的因還是果?

林棹:閱讀也是一種經驗和體驗,或者我們可以把生活稱為另一種閱讀。我們閱讀城市、山河、群星、他人……閱讀和寫作是相互啟發、相互激發的。

羊城晚報:在《潮汐圖》中,可見豐富的地方風物和歷史背景。在寫作前,你會做怎樣的準備?

林棹:視具體題材而定。準備工作也需要一些新意,讓頭腦保持好奇、持續興奮。角色早早開始在你身體裡生活,寄生著,慢慢長大或慢慢枯萎。我想方設法尋找養分,供應給角色,也供應給那個正在慢慢形成的世界。

羊城晚報:小說的講述者設定為雌性的蛙。為什麼選擇他者、女性、動物這樣的視角展開?

林棹:起初我設計的主人公,第一人稱敘述者,是一個生活在19世紀上半葉廣州、過分現實主義的女性。但她的行動會非常受限,無法像同時期的男性那樣,用軀體和行動推展空間。直到某天,想到主人公可以“不是人”——於是角色和視角都被釋放。

一切都是為題材服務的。考慮到珠三角水網密佈、珠江八門入海的實際情況,兩棲類生物是特別能夠施展得開的選擇。巨蛙承載著視點,承載著敘述聲音,可以儘可能多面地介入那個特定時空。

全情寫作是一種“五星快樂”

羊城晚報:你多次提及對納博科夫的閱讀,《流溪》中也有對《洛麗塔》的“學以致用”。那麼你現在找到自己的風格和創作路徑了嗎?

林棹:我經驗太淺,風格不是現在該關心的事。第一要務是認真寫。創作路徑則多多益善,“技多不壓身”。

羊城晚報:雖然當下兩部作品都備受矚目,但是從打工人到專職寫作可能需要更多勇氣。是什麼原因讓你下了決心?

林棹:三十五歲之後漸漸有一種“開始明白過來”的感覺。每個人“明白過來”的時間節點是不一樣的,就我而言,這個節點差不多是在三十五歲。勇氣、信心、安全感,家人、師長、朋友的鼓勵和支援,這些要素結成一個堅強牢固的地基,再遇上特定的契機,轉變就有了發生的可能。

可以在三十五歲前後實現這個轉變是幸運的。全情投入地寫作,只是寫作,我在另外的場合將這個形容為“五星快樂”(滿分即五星)。寫作像一種核心,萬事萬物圍繞著它旋轉,自成秩序,合奏樂音。

羊城晚報:你的文字大量使用粵語,會考慮其他地區讀者的體驗嗎?

林棹:我主要考慮的是怎麼把小說完成好,每一個具體的計劃如何實現,比如,如何虛擬出19世紀上半葉的廣州?可以從哪些方面摹擬當時當地的情境?方言是達成目標的一個關鍵因子。

羊城晚報:當下的年輕作家中,有不少以短中篇小說起步,而你目前的作品都是長篇小說。這可能是一個不小的挑戰,你是怎麼考慮的?

林棹:文體各有脾性,寫作者也有各自的“文體舒適區”。短篇、長篇,最關鍵的區別不在長度,而在於內在的“時間性”。對我來說短篇更難把控。

羊城晚報:你正在進行的第三部作品也根植於嶺南。自我經歷、身邊環境是一個作家重要的源泉。您希望如何保持自己的創作力?

林棹:鍛鍊身體。善待好奇心。寫。

責編 | 鄧 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