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味中國人的“玩”:千年風雅今流連

對於中國人來說,“玩”是千百年來不變的主題與樂趣。在古代,上至皇帝,下至庶民,玩的語言是共通的。隨著時代的進步,中國人玩的也越來越高雅。更多的人開始追尋古代人淡泊明志的生活方式,學著揣摩古琴中的音律,靜下心來品味沉香中的寧靜。

如果說在之前國內經濟並不發達的時期,國人對玩的需求一度消退,以滿足基本溫飽,那麼在物質生活極為豐富的今天,追求玩的樂趣則是人們在生活與工作雙重壓力下的一種釋放。不僅如此,人們還希望透過玩來重組社交圈子,提升所謂的品格。本期的重磅專輯,就將為讀者帶來中國人當下最時興的十種“玩意兒”,分為“聽覺”“視覺”“味覺”三個部分呈現給大家。

養鳴蟲 玩匏器

品味中國人的“玩”:千年風雅今流連

民國 李六制 模製荸薺扁黑蟲葫蘆

品味中國人的“玩”:千年風雅今流連

模製四美圖雞心瓶葫蘆

鳴蟲,指善鳴叫的昆蟲。一般包括蟈蟈、油葫蘆、蛐蛐、蛉子等。自清代以來,從官宦到百姓,都喜愛聆聽鳴蟲嘶鳴,享受蟲鳴帶給人們的那份親近自然、享受生活的樂趣。真正玩鳴蟲的講究在冬季蓄養。蟈蟈、蛐蛐、油葫蘆,都在立冬以後開始蓄養直到來年立春之後,所謂“百日蟲”正是如此。中國傳統馴養玩賞的鳴蟲有蟋蟀、油葫蘆、金鐘兒、梆子頭、金鈴、竹鈴、蟈蟈、扎嘴兒、紡織娘等。蓄養鳴蟲有許多“傢伙式兒”,其中各式葫蘆必不可少,飼養蟈蟈、蛐蛐、油葫蘆所使用的葫蘆要符合鳴蟲的生存方式,利於鳴蟲發音,故大小制式都不近相同。

葫蘆諧音“福祿”,古稱“瓠”、“匏”、“壺”,漢以後稱“壺盧”、“蒲盧”、“葫蘆”。最遲在宋代,已出現透過栽培技術改變顏色和形態的觀賞葫蘆。匏器約創制於明末民間,養蟈蟈等鳴蟲的葫蘆罐是匏器的一種。此後傳至清代宮廷,康乾時達到鼎盛。乾隆以後,宮廷匏器的製作規模大減,這一培植風尚轉向王公府邸,且以蓄養冬日鳴蟲的蟲具為主。因這種匏器產於官府,所以它們與宮廷葫蘆統稱“官模”。官模葫蘆器形較規整,多有吉祥紋飾或文字,也有不加紋飾的,稱為“素範”。清中期以後,匏器開始盛行民間,除北京、天津外,還有著名的“民範”葫蘆產地河北三河和安肅(現徐水)。很多玩家喜歡“素範”葫蘆,認為它更利於鳴蟲出音。

由清康乾時期官模製成的葫蘆罐,品質最好。乾隆皇帝在圓明園的長春園中曾建含經堂,廣植葫蘆。近年在含經堂遺址就發掘出一批葫蘆蟲具的陶模,北京故宮博物院所藏康乾時期的葫蘆器上也多有“康熙(或乾隆)賞玩”款識。存世清宮葫蘆以康乾年間的居多,嘉慶之後不但數量少,工藝也較差。清中期以後,宮廷葫蘆罐製作衰落,而此技在民間興旺起來,範制鳴蟲蟲具和鼻菸壺等小件物品開始佔據主導地位。清代潘榮陛所撰《帝京歲時紀勝》記載當時京城養蟲習俗:少年子弟好蓄秋蟲……能度三冬,以雕作葫蘆,銀鑲牙嵌,貯而藏之……20世紀初,天津漸成匏器產地之一,出現了“旋大爺”、“李六”、“史老啟”、“陳擺設”等名家,稱為“天津四大家”。建國後,葫蘆器培植一度瀕於滅絕,20世紀80年代中期才在北京、天津、保定、聊城等地恢復。葫蘆色黃如金,時間愈久,顏色愈重,那些經過長期把玩摩挲的傳世葫蘆罐,更富古樸凝重的美感。

曾經絕跡的葫蘆種植

葫蘆的種植條件,除水澆園地外,還要具備制模的能力。種植葫蘆從秧苗、分栽、扎架、引條、選實、套模、系吊直至收穫,也需很多技術能力。解放以後,糧食種植在農村逐漸佔據了突出位置,被視為“玩物”的文玩葫蘆種植則逐漸趨於絕跡,即便在曾以範制葫蘆出名的天津和徐水等地,也無人再種。20世紀90年代初,王世襄出版了《談葫蘆》一書(1998年修訂再版時更名為《中國葫蘆》),天津的王強受此書啟發,開始以書中的記載和圖錄為依據,大規模範制葫蘆。由此,葫蘆種植範制技藝開始真正推廣開來。

市場行情

目前市場上,一個清代鏤空玳瑁蓋官模雲龍紋葫蘆,已超過8萬元。從功用上來講,文玩葫蘆大致可分為陳設器和蟲具葫蘆兩大類。陳設器葫蘆以模製葫蘆為主,一般認為起源於明末,到清康熙、乾隆年間,在宮廷中發展到第一個鼎盛時期。而蟲具葫蘆則可看作葫蘆作為實用器的自然發展,並受到清代宮廷葫蘆器的影響。宮廷葫蘆向民間流佈,相互影響,所以文玩葫蘆中也有官模(也稱官範)和民模之分。北京和天津長期流行的葫蘆就以官模葫蘆為主。

鑑別老葫蘆罐的真偽主要看三點:

一、色澤。老葫蘆顏色較重,偏暗紅色,也有黃色或淡黃色的,表面“包漿”生成一種由內而外的厚重油潤感。

二、聲音。老葫蘆以指輕彈,聲音清脆,而新葫蘆胎質疏鬆,聲音發悶。

三、查胎裡子。老葫蘆外壁和胎裡子渾然一體,做舊的葫蘆裡子用普洱茶浸泡,外表雖呈黑色或深褐色,但裡層仍為白色或淡米色,沒有厚重感。葫蘆罐的保養:平時要將葫蘆罐裝在套中,精品要訂製小匣,並定期置於通風乾燥處,以防黴變。經常摩挲擦拭的葫蘆罐,表面會愈加光潔,色澤深潤,價值也更高。

聽鳥鳴 賞鳥籠

品味中國人的“玩”:千年風雅今流連

清晚期 戴耀忠制紫檀金絲詩文鳥籠

品味中國人的“玩”:千年風雅今流連

民國 松藤鳥籠架配紫檀鳥籠

養鳥,一直是中國人的一項娛樂活動,養鳥之風,古已有之。史書曾有記載,唐代楊貴妃就喜飼鸚鵡。因養鳥而製作鳥籠,由鳥籠而衍生的籠鉤、籠爪、頂齒、頂圈、站圈、站槓、籠罩、食罐幾乎成了一個系列。到了宋朝,玩風興盛,為鳥配套的器具面廣量大,近乎成了一個產業。因養鳥而產生的相關詩書典故層出不窮,明清隨筆中有不少寫鳥的文章,還成為了名篇流傳至今。

北京人玩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初年,當時滿八旗入關,除了軍隊外還帶來了滿洲人的生活習慣,這其中就有“養百靈”。百靈也稱雲雀,滿人視其為“龍興之地”所產的“龍鳥”,只有皇親國戚才可飼養玩賞。也正因此,養鳥的風潮在清乾隆時期達到了頂峰。鳥籠,也以宮廷造辦處的作品為最佳。

品味中國人的“玩”:千年風雅今流連

鳥籠有實用和觀賞兩種功能,材質有竹、木、銅、銀、鐵、象牙等,用途分為百靈籠、畫眉籠、繡眼籠、八哥籠等。從外觀來看,鳥籠上頂是一個圓形木錢,為籠頂、籠條聚結之處,形如車輪軸心,為美觀起見用頂棚蓋布遮擋。那些粗製的鳥籠使用紫黃漆板或漆布,而高檔的全用布緞。靛頦、畫眉、百靈籠子,頂棚多用素布精繪花紋,粗製鳥籠多為白漆布上繪三個藍花。鳥籠蓋布多用牡丹紋等黑緞面。紅子鳥籠的頂棚蓋布,年代早的用鐵製,粗籠用薄鐵片,細籠精鐵細制,或磨刮光亮,或刻花紋。清末出現銅質刻花紋者,普通籠用紅銅,精品用白銅,鏨刻花紋。鐵質蓋布頂棚有花紋的很少。鳥籠除飼養南鳥以外,均有布制籠罩,為月白、深藍二色。紅子籠用白色罩。行籠多為單罩,定活籠為夾罩,冬天只有靛頦和葦柞子改用棉罩。夾罩頂幫為復層夾制,棉罩用黑色緞面,上緝苤藍罩。單罩為夾罩頂,罩幫分三截,只中截為單層,上下兩截仍用雙層,稱“貼邊”。

鳥食罐的講究

作為盛食之器的鳥食罐,在諸多養鳥器具中顯得更為講究,鳥食罐和水罐多為瓷質,斂口鼓腹,後有雙鼻卡在籠上。講究“五罐一堂”的配置,即兩食罐、兩水罐、一個吃軟食的“抹兒”,還有“單槓雙罐”、“雙槓四罐”或“兩罐加一抹兒”的。所裝硬食有穀子、蘇子、小米等,軟食為羊肉屑拌雞蛋、鴿食麵等。有些鳥在脫毛時加軟食,稱“加一抹兒”。靛頦和柞子都是“一罐一抹”。百靈籠另有一個水門子,籠外設一銅水罐,籠中的雙罐全盛食。畫眉籠內設兩個較大的鳥食罐,有枕形、鼓形等幾種。

鳥籠的種類

鳥籠按種類分為“定活籠”、“行籠”兩種。定活籠製作比較精細。飼養不同的鳥,需使用不同的籠子。現依老北京人的玩法,作簡要介紹:

品味中國人的“玩”:千年風雅今流連

一、靛頦籠:靛頦鳥以項下顏色得名。紅者為紅靛頦,藍者為藍靛頦,鳴聲亦有不同。定活籠皆用白茬水磨細竹,尤以多年陳竹為佳,另有漆籠。晚清有個專做紫漆籠的,姓傅行三,製作的靛頦籠最為有名,人稱“傅三紫漆”。傳世的靛頦籠,以直徑八寸五分者最早,清末為九寸,民國以後是九寸二三分。鳥籠豎著的竹棍稱“籠條”,必須雙數。橫用的圓竹謂之“籠圈”。有土擋的三道圈,沒土擋的四道或五道圈。土擋就是底部加一道柳木圈,寬寸許,用於夏日貯沙土。

二、紅子籠:“紅子”即“自自紅”,喜用嘴爪剝剔籠子,所以紅子籠須特製。清代紅子籠有鐵絲質地的,名“丘子籠”,據說丘姓所制最佳。但較好的仍是圓竹籠。在規格上,清末民初是直徑九寸,後改為九寸二三分。籠條分60根、64根、72根。早年多用條底,後為了兼養黃鳥,也有使用板底的。板底常用三合板,也有漆底(即“膩子底”)。

三、畫眉籠:養畫眉的籠子也有兼養鸚鵡或鷯哥兒的,所以又稱鷯哥籠。年代稍早的直徑一尺一寸二分,年代較晚的直徑一尺二寸,高度是靛頦籠的一倍,籠條更粗,條數在50至60根之間。畫眉籠是條底,條底下加活板底,有兩枚銅螺絲,可隨時將板底擰上或捻下。

四、百靈籠:百靈鳥較靛頦、紅子體大,所以百靈籠也稍大,三道圈加寬土擋,內無鳥槓,中心有一圓土臺。土臺為木質,有些土檯面上還加一層沉積岩質石片。因百靈籠的水罐在籠子外面,所以土擋上單留了一個上圓下平的“水門子”。

市場行情

目前清末、民國名家制作的材質貴重的鳥籠,在收藏市場上很走俏。如一張民國徐鍾明制竹鳥籠,四壁竹絲編制,掛鉤鏨刻花紋,籠身盤一口含寶珠的龍,掛盤銅託描繪三國故事,籠中帶原配鳥食罐、鳥食杯,其市場參考價已超過50萬元。而且名家制作的鳥籠,還以每年20%左右的幅度上漲,但普通鳥籠收藏價值不大。

品味中國人的“玩”:千年風雅今流連

有人會問:“一些玩家能準確地說出何籠為何人所造,而出自名家的鳥籠價格不菲。人家是怎麼透過一樣尺寸的籠腔看出來的呢?怎麼才能不‘打眼’呢?”這就要看籠腔的細部特徵了。所謂的細部特徵,是指籠門、籠條、介面、銷釘等處不同的安裝、加固方式。這些細微的不同體現了製作者的匠心獨運,也成為了他們的“名片”。老北京玩玩意兒自古就認“品牌”,清末民初時講究的是“老趙家的鉤子,王攥的籠兒”。“老趙家的鉤子”指的是清宮造辦處領班“老小趙”及其傳人所制的鉤子。“老小趙”則是因為其輩分、手藝值得人稱個“老”字,又因為在皇上眼巴前兒當差,任你多大也是“小”,於是就有了“老小”這種奇怪的稱號。“王攥”則因為他好琢磨玩意兒而得名。除了這兩派名家,還有“老小郭”、“老小張”、“涿州馬”、“老吉”、“三河喬”等不同時期造鉤、制籠的名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