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李公麟:專注人物畫,作品被宋徽宗瘋狂收藏,成就怎樣藝術巔峰

漫談李公麟:專注人物畫,作品被宋徽宗瘋狂收藏,成就怎樣藝術巔峰

撰文/趙超然

北宋中後期的大宋雖然逐漸走向疲憊,但是在藝術界卻出了位“沉於下僚,不能聞達”,卻“襟度超軼,名士交譽”的大人物,此人就是日後的著名畫作家李公麟。由於專注人物畫,在當時產生重要影響,成為被廣泛認可和模仿的典範。

李公麟,字伯時,號龍眠居士,據說其先祖是南唐先主李昇的後裔。公元1070年,他中了進士,先在州縣做尉、錄事參軍一類的小官,後被薦入京,出任的仍是中書門下省刪定官、御史臺檢法等卑品閒職。或許正是這種長期無關緊要的宦海讓他有了更多精力去專注於繪畫。

漫談李公麟:專注人物畫,作品被宋徽宗瘋狂收藏,成就怎樣藝術巔峰

李公麟畫像

《宣和畫譜》說他“仕宦居京師,十年不遊權貴門。因此 儘管仕途蹭蹬,但李公麟活得很瀟灑,很超脫。

“得休沐遇佳時,則載酒出城,拉同志二三人,訪名園蔭林,坐石臨水,翛然終日。當時富貴人,欲得其筆跡者,往往執禮願交,而公麟靳固不答。至名人勝士,則雖昧平生,相與追逐不厭,乘興落筆,了無難色。從仕三十年,未嘗一日忘山林,故所畫皆其胸中所蘊”。這段並不十分晦澀的記載可以看到他當年的瀟灑風度,大意就是每次休假就找上朋友們去野外作樂,並對藝術進行廣泛的交流和探討。

從李公麟的交遊的名單便可看出非同尋常,幾乎雲集了當時所有政壇和文化藝術界的大人物。

這其中就包括蘇軾、蘇轍、黃庭堅、王詵等當代俊傑都是他的朋友,連“拗相公”王安石也與他友善,對他十分讚賞。這種讚賞,顯然來自於對李公麟才華傍身的高度認可。

漫談李公麟:專注人物畫,作品被宋徽宗瘋狂收藏,成就怎樣藝術巔峰

李公麟畫作

李公麟博雅到什麼程度呢?首先是“長於詩”,“其文章則有建安風骨,書體則如晉宋間人”。其次在金石刻畫上又有著其他人不能比擬的地方。

有宋一代,金石學昌盛,李公麟便“多識奇字”,精於鑑定,“ 當世無與倫比”。他重金搜求了不少三代禮器,並將之循名考實,摹繪成圖。在金石學的發展中,他是早期的重要人物。然而,令李公麟名揚千古的還是繪畫,儘管宋人已在抱怨,其博學多才竟為畫名掩蓋。

謝赫“六法”中已列出“傳移摹寫”,李公麟的繪畫也由此入手。他的父親是位“ 喜藏法書名畫”的官僚,李公麟自幼便受濡染,兼以天資極高,“凡目所睹,即領其要”, “凡古今名畫,得之必摹臨,蓄其副本,故其家多得名畫,無所不有”。古畫題材很多,廣泛的臨摹使公麟成了罕見的全能畫家,釋道、人物、鞍馬、山水、花鳥,無一不精。這種從生活上的對於藝術的耳濡目染自然讓李公麟胸中藏有藝術巔峰的風雲,吞吐出不一樣的文化氣度。

漫談李公麟:專注人物畫,作品被宋徽宗瘋狂收藏,成就怎樣藝術巔峰

李公麟作品

要知道,北宋最不缺的就是頂級藝術家,從皇帝到大臣,哪個不是文化高峰的參與者,此後的宋徽宗自不必提,他的最大亡國原因被後世認為就是太有文化所造成的。他的書法和繪畫,無不代表了宋朝的一個高峰。

當數的畫家如林,風貌各異,李公麟則“集眾所善,以為已有,更自立意,專為一家,若不蹈襲前人,而實陰法其要”。元夏文彥《圖繪寶鑑》評他“鞍馬愈韓幹,佛像追吳道玄,山水似李思訓,人物似韓滉,瀟灑如王維,當為宋畫中第一, 照映前古者也。”

漫談李公麟:專注人物畫,作品被宋徽宗瘋狂收藏,成就怎樣藝術巔峰

宋徽宗

以創作、才學、性情、交遊論,李公麟自屬文人畫家。一般文人畫家的創作題材較窄,大多不出山水樹石、梅蘭竹菊的範圍。而公麟不同,雖也不免寄興由心的遊戲翰墨,但創作較多的則是鞍馬、道釋和人物,令他揚名飲譽的也是這類題材。起先,李公麟致力頗多的是鞍馬,宋人都稱讚他畫馬入神,這首先受益於對古代名家的臨摹師法。

在李公麟的傳世畫跡中,有一幅《臨韋偃放牧圖》,摹繪出駿馬千餘、牧人逾百,頗有唐人的氣韻。初唐的江都王李緒善畫馬,李公麟借出一幅,著迷觀看幾天,以至於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因此學習和提升是李公麟創作的重要基礎。

漫談李公麟:專注人物畫,作品被宋徽宗瘋狂收藏,成就怎樣藝術巔峰

李公麟作品

“不惟畫肉兼畫骨”。光有臨摹師法當然不夠,李公麟還特別注重對馬匹的觀察體會。太僕寺的馬廄裡,養著皇家御馬,他常在那裡流連竟日,傾心專注,簡直到了痴迷的地步。

因此在不斷揣摩後,李公麟畫出的馬,筆力俊壯、博採眾長,神采飛揚。

當時的黃庭堅還給大家講過這樣誇張的事: 公麟去畫御馬滿川花,畫畢,馬也死了,宋人以為,這是由於“神駿精魄皆為伯時筆端取之而去,實古今異事”。 以至於引得迷信的養馬人來央求不要再畫,怕的是“併為神物取去”。顯然這是一種杜撰,或者是一種藝術手法的誇讚,說明了李公麟的畫法超越了外在,更多的是專注於畫作的精氣神的提煉。

漫談李公麟:專注人物畫,作品被宋徽宗瘋狂收藏,成就怎樣藝術巔峰

相關畫作

此外還有一個段子,那時計程車大夫愛同僧人談禪證理,李公麟也“學佛悟道,深得微旨”。某日,一位禪師對他說:“您畫馬太久,朝思暮想的都是馬,日後轉世,必入馬胎。”公麟聞言大驚,從此便不再畫馬,繼而轉向專意於佛陀觀音。公麟與眾不同,“其佛像每務出奇立異,使世俗驚惑,而不失其勝絕處。這種傳言的真正意義在於,李公麟已經將畫馬達到巔峰,不必再繼續創作,因此轉向其他風格和方向的轉變。

當時的文人大部分都參與到佛教理論的創作之中,或是寫詩,或是研究禪理,而李公麟所作的就是用畫筆描述這裡面的宗教形象和神韻。

“嘗作《長帶觀音》,其紳甚長,過一身有半。又為呂吉甫作《石上臥觀音》,蓋前此所未見者。又畫《自在觀音》,跏趺合爪,而具自在之相,曰:“ 世以破坐為自在,自在在心,不在相也。”顯然這是他的重大主題上的嘗試和轉身。

漫談李公麟:專注人物畫,作品被宋徽宗瘋狂收藏,成就怎樣藝術巔峰

相關畫面

李公麟所作的佛陀觀音已經徹底消失,索性還有《維摩天女圖》《維摩詰像》《維摩演教圖》傳世。維摩詰的形象在中國佛教藝術中一再出現,處理手法也在不斷髮展,南北朝流行的是“清贏示病之容,隱几忘言之狀”,唐代則大多“鬚眉奮張,目光如炬,激揚慷慨”,李公麟又獨出心裁,把他畫得斯文儒雅、閒散從容,處處表現著不一樣的佛像風度。

李公麟便“尤工人物”,他筆下的人物刻畫深入,性格鮮明,民族、尊卑、善惡、美醜等一望即知。北宋王朝強敵環伺,北有遼,西有夏,戰戰和和,萬分棘手。李公麟畢竟是儒家本色,傾向於“修德以來遠”,如《昭君出塞圖》《蔡琰還漢圖》已透露出這種意向。

他畫過西漢的飛將軍李廣單騎擒匈奴。現今傳世的還有《免冑圖》,表現的是唐朝大將郭子儀說降回紇的著名故事。畫中的郭子儀隻身出陣,溫文爾雅,畫家著力表現其鎮定安詳,不怒自威,而回紇可汗則已拜倒塵埃,惶恐驚戰,背景則有唐軍嚴整戒備,番騎躍馬奔騰。李公麟選取的是戰爭轉為和平的關鍵一刻, 前可聯想大唐的危殆險惡,後能接續雙方的“歡言如初”,共破吐蕃,滿滿的家國情懷。

漫談李公麟:專注人物畫,作品被宋徽宗瘋狂收藏,成就怎樣藝術巔峰

免冑圖

此外,將詩歌的意蘊納入到畫中來,堪稱王維之後的“畫中有詩”。蘇軾說“龍眠居士本詩人”,黃庭堅稱“李侯有句不肯吐,淡墨寫出無聲詩”,《宣和畫譜》贊他“深得杜甫作詩體制,而移入畫”,他的夫子自道則是“吾為畫,如騷人賦詩,吟詠性情而已”。因此他的畫在詩人看來也是一首好詩和一幅好畫,這一點因此被蘇軾給出了高度讚譽。

一種生命體與藝術融合之後,就變成了一種最高境界的追求,顯然繪畫是李公麟摯愛的事業,儘管晚年病臂,仍在呻吟之餘,以手於被中比比畫畫,若執筆揮毫。家人勸他,他說:“餘習未除,不覺至此。”稍愈,又作畫贈人。這種創作的艱辛不為任何功利而是一種生命與筆墨的契合難捨。

漫談李公麟:專注人物畫,作品被宋徽宗瘋狂收藏,成就怎樣藝術巔峰

相關畫作

李公麟一生創作勤奮,儘管不在皇家畫院供職,但作品仍被宋徽宗時的內府收藏107幅,而散存宮外的尚應數倍於此。宋徽宗堪稱識貨的大家,正是在他的操持下,將藝術的紙上江湖推向最高境界,然而卻最終造成了另一種浩劫和災難。李公麟的畫作在當時便非常走俏,生前已有“ 都城黃金易得,而伯時馬不可得”的說法。他患病後,他又用重金收回自己的作品,致使在他死後,畫跡更加珍貴,價格幾乎與已成古董的吳道子作品相等,甚至有不少人以李畫一二幅換得美官 。因此引起許多人對他的臨摹,甚至出現了有的以假亂真的地步。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