駱玉明:讀詩,能夠讓我們更喜歡自己

編者按

今天分享的是駱玉明老師前不久應邀給復興實驗中學做的一次演講,因篇幅有限,全文有刪節。

老師們希望我今天講的一個話題是:讀詩,能夠讓我們更喜歡自己。知道了這個話題之後,我想起前不久遇到的兩件事。

一件事是我們跟一批朋友到青浦去遊玩,有個家長說起他的女兒,說學校裡有各種各樣的興趣小組,結果他女兒參加了詩歌興趣小組,他的臉上顯得有點憂心忡忡。他擔心的東西,我大概能夠想象得出來,怕讀詩會使人變得敏感,而敏感的孩子容易憂傷。如果孩子又敏感又憂傷又不切實際,在我們這個既複雜的、社會競爭又很多的生活環境裡,想想就讓人很擔心。當時我跟那位家長說,我們當然也需要培養小孩子在現實生活當中應對各種矛盾、處理各種關係、競爭、謀生的能力,但沒有必要把詩歌看成一個會使我們失去能力的東西。詩可以給我們很多東西,而且不一定妨礙我們在現實中的生活。

另一件事是一個媒體人,她說自己是復旦新聞系畢業的,也是我的學生,請我幫她做過幾期電視節目。她跟我談一些文學話題,突然有一次問我一個問題:人老是在詩歌裡生活,是不是生活得很虛假?我就反問她:你不覺得我們的日常生活是虛假的嗎?人整天忙忙碌碌,有時候還勾心鬥角,突然停下來的時候好像感覺不知道活了點啥。你不覺得這才是虛假的嗎?有可能詩歌才是真實的。

我曾經為我個人的公眾號“美麗古典”寫過十六個字的發刊詞——“流連雲水,遙想古今,叩問生死,把酒言歡”。今天我就拿這幾句話來說說讀詩:詩是一個什麼樣的世界?詩對於我們而言有什麼樣的意味?為什麼說讀詩能讓我們更喜歡自己?

詩怎樣改變我們?

喜歡自己,是一個比較難的事情。有時候想起我們走過的路,想起和別人的一些衝突和爭執,想起在某件事情上自己的舉措和態度,想起在某種情況下的不得已委曲求全等,覺得人要喜歡自己真的很難。但讀詩多了以後會有一些改變。

詩其實是一個文字構造的世界,在這個世界中我們描述的,是生活中更好的期待、更好的嚮往、更好的生活方式和更美的感情。它是一個虛構的空間,這個空間裡的生活是更符合我們期待的一種生活,因此我想,它會改變我們。

那麼詩是怎麼改變我們的呢?

詩的世界是比較輕鬆的、比較美好的、比較理想的,其中所表現的人性的狀態是更美的。當我們在這樣的空間中生活久了以後,它就會影響我們的生活,會讓我們在現實生活中也會變得比較輕鬆和自在。

一方面是學會放棄現實中的一些東西,放棄不必要的爭執、不必要的矛盾、瑣碎的利益等這些使人變得扭曲、灰暗和渺小的東西。

另一方面是學會放縱自己,所謂的“放縱自己”不是胡作非為,而是說不太講究,在日常生活裡變得比較隨意,不計較,從而能更多地滿足自己。

詩具有一種能把我們從現實的關係中解脫出來的作用。我們在世上奔波,生活在因果鏈中,被很多事件所驅使,在這個過程中,我們自己的選擇餘地很小。但是當我們讀詩的時候會發現,其實人可以不生活在因果鏈中,人可以從時間當中解脫出來;這不是我們必然的生活,至少不是我們唯一的生活。

當然,不是說讀了詩歌就不再回到我們現實的生活關係中去了。我們仍然有責任,必須要做我們應該做的事情,但是我們能夠真正地明白,詩歌裡描寫的很多片段的時間,其實就是永恆。

為什麼說詩裡的一些片段的時間是永恆呢?因為它不在時間的鏈上,它沒有前因後果,它讓你面對的一切關係在此刻停止了。這種體會真的很特別。

人類一個最強烈的、最基本的教育來自於生命的短暫。我們生命很短,在這個很短的生命中我們一直不安靜,很急躁,在爭奪很多東西,而爭奪到手以後,我們會覺得不值什麼。換句話說,在這個活得不久的有限的人生裡,我們淨做那些無聊的事。當感覺到生命既短暫又無意義的時候,人會受到非常大的教育。

陶淵明詩歌裡表達的東西,常常就是短暫的個體生命如何和永恆相關聯,他詩裡有一種對人和世界關係的描述。

陶淵明把人的生活分成兩種狀態,一種狀態是人在世俗社會中的生活,有最基本的得失和榮辱。在談論這些得失榮辱的時候,他表達出這樣的意思:所謂得失榮辱,是這個世界外加給我們的,是一種社會力量,又是在歷史的條件中變化的,不能由我們自己來決定。這個社會的變動和不安寧,使得身處其中的人充滿著焦慮。

但是人還有另外一種生存的可能,就是看到宇宙的存在以及生命和宇宙的關聯,從更高更遠的地方看待我們所面對的變化。我們都知道永恆,體會永恆的方法就是把自己和大自然融在一起,因為大自然是宏大的、永久的,是永恆力量存在的體現。

從陶淵明這個方向上推我們會看到,中國的詩歌裡,其實包含著這樣的一個態度或者說方向,就是讓我們從侷促的、充滿焦慮的因果鏈中擺脫出來,去看這個宏大而永恆的世界。

既然人的焦慮、不安、爭執等一點意義都沒有,那麼不如讓自己活得開心一點,去讀一點好的文字,哪怕只是在家裡練練字,唱唱歌。只要我們完成對社會、對家庭應負的責任,就可以回到另外一個更廣闊的天地裡去。

詩的生活,可能才是最本真的生活,因為它更符合於我們的理想。

在詩中“遙想古今”

我很喜歡法國作家也是哲學家加繆的一句話:“重要的不是活得最好,而是活得最多”。

我直到現在還記得一件事。我在日本九州大學的時候認識了一對夫妻,他們是某一個教派的,一直試圖向我傳教。有一次對話,他拿了張紙,紙上寫了各種各樣的東西,家庭、財富、權利、異性、榮譽等,問我覺得哪一個是幸福的鑰匙。我知道這是他循循善誘的一個方法,無論我寫哪一個,他都會告訴我這個東西不可靠。我說:“我沒有想到要幸福。你給我個鑰匙幹嘛?”他一下子蒙了,他從來沒想到我會這樣來回答問題。而我之所以會這樣回答是因為我覺得,幸福是一個不可靠的東西,一個虛假的東西。

我們在世界上,真的沒有必要硬要什麼幸福,如果我們足夠強大,就不需要幸福,而是需要獲得更多。所謂獲得更多,就是我們對這個世界和人理解更多。當然最好是經歷得多,但如果經歷有限,去過的地方少,可以從書本上獲得經歷,這是我的一個方法。我覺得讀各種各樣的書,從小說、哲學、歷史,到人類學和心理學,使我能具備比較好的理解人和理解自己的能力。

什麼叫“遙想古今”?其實就是擴大我們生存的世界,把它擴大到歷史中去,透過讀詩跟古人對話。一方面是讓我們對自己的歷史有一種親切感,另外一方面是使我們“成為”古人。

比如讀《詩經》的時候,我們就在體會祖先的生活方式、生活態度和他們對生活的選擇,在這樣和古人打交道的過程中,其實就是在擴大自己的生活。

再比如讀杜甫的《旅夜抒懷》:“細草微風岸,危檣獨夜舟。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名豈文章著,官應老病休。飄飄何所似,天地一沙鷗。”我一邊讀一邊就在想杜甫這個人。對於杜甫來說,他最高的兩個理想就是成為偉大的詩人和偉大的政治家。然而在那樣一個艱難的時代裡,他又到了西南這個邊緣化的地方,他感覺很多東西對自己來說都已經消失了。所以他說“名豈文章著”,自己作為一個寫作的人,一個詩人,會在歷史上留下名聲嗎?那時他是一個候補的國家建築部的副司長,一個名義上的副司長,雖然有一個官銜,但這個官對他來說是虛設,所以他又說“官應老病休”,自己又老又病,也許這個官最後也就不復存在了。

但是他不甘心,而他的不甘心就表現在這首詩所描寫的那個宏闊的世界裡。他感到沮喪、孤獨、無望、悲哀的時候,他會描寫一個宏大的世界,像“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像“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他之所以要描寫這樣壯麗的景觀,是因為他覺得自己應該有一個壯麗的聲音。

當我們跟古人對話的時候,我們能理解在各種各樣歷史條件、歷史環境、歷史狀態中人們的深沉,我們的生命會因此變得豐富。然後我們再回頭看自己的缺點時,相對來說就能夠容忍一點。否則你整天看著自己的毛病,看到最後真的會很難過。

在詩中“扣問生死”

“扣問生死”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一個真實的問題。我們為什麼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為什麼決定活下去?我們何以為人?這是一個哲學問題。但我們今天不講哲學,不講這個問題在哲學上的討論,我們講文學。其實這個哲學問題可以用文學的方法來回答:生活是很美的,美可以作為活下去的理由。美就是理由。

這就是藝術和哲學不同的地方。

我講一個例子,比如拿《金瓶梅》跟《紅樓夢》做比較。其實這兩部小說有很多相似地方,簡單地說,這種小說模式——以一個家庭為中心然後從家庭延展到社會,是《金瓶梅》開創的,後面到《紅樓夢》,再到巴金的《家》《春》《秋》,都是這個模式。除此之外,這兩部作品對人生的理解也非常相似,就是《紅樓夢》最後說的那句“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乾淨”,認為生命最後是一個虛偽。

但是兩部作品有一個非常不同的地方,簡單以閱讀感受來說就是,讀《金瓶梅》讀到那些人死的時候,比如陳敬濟死了,潘金蓮死了,西門慶死了的時候,我們會嘆一口氣,心懷放鬆起來:他終於死了!因為他活得太累了,太不值了,太沒有意義了。但是讀《紅樓夢》讀到那些人死的時候,我們覺得很難受,覺得一個一個的生命怎麼就在世界上消失了。

為什麼會覺得難受呢?我最近在給新民晚報寫一個《紅樓夢》的專欄,接下去要寫芳官,就以芳官為例說一說。芳官是一個非常驕縱的人,她這個小女孩長得很漂亮,也特別愛美,還特別驕縱自己,甚至連晴雯都看不下去。為什麼這麼一個小丫鬟卻這麼驕縱?其實作者寫芳官表達了這樣一種觀點:女性如果是美的,是因為她是自由的。你給她以自由,她就會很美。

當然,這還是從男性的立場上看,女性主義並不贊成這樣的看法,但我們必須站在曹雪芹的那個時代去看。曹雪芹從他的描述裡給出的這種狀態,完全不像孔子說的“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孔子認為女性是很難相處的,對她好了,她就會傲慢,對她不好,她就會抱怨。《論語》裡所有的話裡,這句話是最不好的,站在維護女性的立場上說,《論語》這句話說的是最討嫌的。但是把這句話引到《紅樓夢》,引到芳官身上來理解,我們就會知道曹雪芹寫了什麼——放縱一個女孩,她就會很美。所以芳官最後被賣到尼姑院去,我們會覺得很可惜。

其實《紅樓夢》關於生死的問題給我們的回答就是這樣:生命雖然沒有意思,但是生命是美的。因為它是美的,所以它值得。

如果我們能以一種藝術的態度去對待人生,使我們的一生以美好的方式度過,它沒有意義也很好,因為美根本就不需要意義,美本身就是意義。

這就是以藝術的方式去“扣問生死”。

讀詩對人來說究竟是什麼?

我們有時候會遇到一個問題,有的小孩子學詩,小時候家長讓背詩,到了初中還背詩,到了高中還背詩,隨著年齡的增長背的一直是那些詩,忘了再背一遍,忘了再背一遍……這種背詩的方式勢必會讓孩子困惑:讀詩對人來說到底是什麼?

曾經有朋友因為孩子的問題半夜打電話來問我怎麼理解讀詩,我說小孩讀詩可以簡單地分為三個不同的階段:

第一個階段,把詩純粹地當做歌謠來讀。小孩對於琅琅上口的歌謠是有興趣的,從中他會感覺到一種音樂性的美感,至於詩的意義是什麼,對他來說並不重要。

第二個階段,去尋求詩歌裡所體現的情感和趣味。尋求詩歌裡的情感和趣味,其實是一個體驗它的過程,也就是把我們的情感注入到詩歌中去。

第三個階段,用更廣大的手段去理解詩。因為每一首詩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條件、文化環境下產生的,受文化土壤和文化氣候的影響,其中包含的東西或許連作者都不一定知道,因為作者本身也受這些的影響。因此,我們可以調動自己對整個中國歷史、中國文化,乃至對人類各學科知識文化的理解和認識,以各種手段去解析它。

讀詩,至少可以分成這樣的三個階段。在讀詩的過程中,我們能享受到很多很多樂趣。

美麗古典

中國文學史二十講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