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力 談談怎樣讀書

王力 談談怎樣讀書

《王力全集》(中華書局2015年)

我們指定研究生要讀兩本書: 一本是《說文段注》, 一本是《馬氏文通》。同學們希望我講一次課, 談談怎樣讀書。今天我就來講一講, 分三部分講: 第一部分論讀書, 泛泛地講關於讀書的一些問題; 第二部分講怎麼讀《說文段注》; 第三部分講怎樣讀《馬氏文通》。

先講第一部分,論讀書。

首先談讀什麼書

中國的書是很多的, 光古書也浩如煙海, 一輩子也讀不完,所以讀書要有選擇。清末張之洞寫了一本書叫《書目答問》, 是為他的學生寫的, 他的學生等於我們現在的研究生。他說寫這本書有三個目的: 第一個目的是給這些學生指出一個門徑, 從何入手; 第二個目的是要他們能選擇良莠, 即好不好, 好的書才念, 不好的書不念; 第三個目的是分門別類, 再加些註解,以幫助學生唸書。從《書目答問》看, 讀書就有個選擇的問題,好書才讀, 不好的就不用讀。他開的書單子是很長的, 我們今天要求大家把他提到的書都讀過也不可能, 今天讀書恐怕要比《書目答問》提出的書少得多, 我們沒那麼多時間, 因此, 選擇書很重要。到底讀什麼不讀什麼? 拿漢語史來說, 所有有關漢語史的書都讀, 那也夠多了, 也不可能。而且如果是一本壞書,或者是沒有用處的書, 那就是浪費時間, 不只是浪費時間, 有時還接受些錯誤的東西, 所以選擇書很重要, 如對搞漢語史的來說, 倘若一本書是專門研究六書的, 或者專門研究什麼叫轉註的, 像這樣的書就不必讀, 因為對研究漢語史沒什麼幫助。讀書要有選擇, 這是第一點, 可以叫去粗取精。

第二點叫由博返約。對於由博返約, 現在大家不很注意,所以要講一講。我們研究一門學問, 不能說限定在那一門學問裡的書我才念, 別的書我不念。你如果不讀別的書, 只陷於你搞的那一門的書裡邊, 這是很不足取的, 一定念不好, 因為你的知識面太窄了, 碰到別的問題你就不懂了。過去有個壞習慣,研究生只是選個題目, 這題目也相當尖, 但只寫論文了, 別的書都沒念, 將來做學問就有很大的侷限性, 如果將來做老師,那就更不好了。作為漢語史的研究生除了關於漢語史的一些書要讀, 還有很多別的書也要讀, 首先是歷史, 其次是文學, 多啦, 還是應該從博到專, 即所謂由博返約。

第三點, 要厚今薄古。這是什麼意思呢? 這是因為從前人的書, 如果有好的, 現代人已經研究, 並加以總結加以發揮了。我們念今人的書, 古人的書也包括在裡邊了。如果這書質量不高, 沒什麼價值, 那就大可不念。《書目答問》就曾提到過這一點, 他說他選的大多是清朝的書, 有些古書, 也是清朝人整理並加註解的, 比如經書, 十三經, 也是經清朝人整理並加註解的。從前, 好的書, 經清朝人整理就行了, 不好的書, 清朝人就不管它了。他的意思, 也就是我剛才說的那個意思。他的話可適用於現在, 並不需要把很多古書都讀完, 那也做不到。

其次談怎樣讀書

首先應讀書的序例, 序文和凡例。過去我們有個壞習慣,以為看正文就行了, 序例可以不看。其實序例裡有很多好東西。序例常常講到寫書的綱領、目的, 替別人作序的, 還講書的優點。凡例是作者認為應該注意的地方。這些都很好, 而我們常常忽略。《說文》的序是在最後的, 我建議你們念《說文段注》把序提到前面來唸。《說文序》, 段玉裁也加了注, 更應該念。《說文段注》有王念孫的序, 很重要。主要講《說文段注》之所以寫得好, 是因為他講究音韻, 掌握了古音, 能從音到義。王念孫的序把段注整部書的優點都講了。再如《馬氏文通》序和凡例也是很好的東西, 序裡邊有句話: “會集眾字以成文, 其道理終不變。” 意思是說許多單詞集合起來就成文章了, 它的道理永遠不變。他上面講到了字形常有變化, 字音也常有變化, 只有語法自始至終是一樣的。當然他這話並不全面, 語法也會有變化的, 但他講了一個道理, 即語法的穩定性。我們的語法自古至今變化不大, 比起語音的變化差得遠, 語法有它的穩定性。另外, 序裡還有一句話: “字之部分類別, 與夫字與字相配成句之義。” 這句意思是說研究語法, 首先要分詞類, 然後是這些詞跟詞怎麼搭配成為句子。語法就是講這個東西, 這句話把語法的定義下了, 這定義至少對漢語是適用的。《馬氏文通》的凡例更重要, 裡邊說, 《孟子》的兩句話“親之慾其貴也, 愛之慾其富也”, “之” 是“他” 的意思, “其” 也是“他” 的意思, 為什麼不能互換呢? 又如, 《論語》裡有兩句話: “愛之能勿勞乎?忠焉能勿誨乎?” 兩句格式很相像, 為什麼一句用“之”, 一句用“焉”? 《論語》裡有兩句話: “俎豆之事, 則嘗聞之矣; 軍旅之事, 則未之學也。” 這兩句話也差不多, 為什麼一句用“矣”,一句用“也” 呢? 這你就非懂語法不可。不懂, 這句話就不能解釋。從前人唸書, 都不懂這些, 誰也不知道提出這個問題來,更不知怎麼解答了。這些問題從語法上很好解釋, 根據馬氏的說法, 參照我的意見, 可以這樣解釋, “親之慾其貴也, ……”,為什麼“之、其” 不能互換? 因為“之” 只能用作賓語, “其”相反, 不能用作賓語。“之、其” 的任務是區別開的, 所以不能互換。“愛之能勿勞乎? 忠焉能勿誨乎?” 為什麼“愛之” 用“之”, “忠焉” 用“焉”? 因為“愛” 是及物動詞, “忠” 是不及物動詞, “愛” 及物, 用“之”, “之” 是直接賓語; “忠” 不及物, 只能用“焉”, 因為“焉” 是間接賓語。再有, “俎豆之事,則嘗聞之矣; 軍旅之事, 則未之學也”, “矣” 是表示既成事實,事情已完成; “未之學也”, 是說這事沒完成, 沒這事, 所以不能用“矣”, 只能用“也”。凡沒完成的事, 只能用“也”, 不能用“矣”。從語法講, 很清楚。不懂語法, 古漢語無從解釋。他這樣一個凡例有什麼好處呢? 說明了人們為什麼要學語法, 他為什麼要寫一本語法書。不單是《說文段注》和《馬氏文通》這兩部書, 別的書也一樣, 看書必須十分注意序文和凡例。

其次, 要摘要作筆記。讀書要不要寫筆記? 應該要的。現在人們喜歡在書的旁邊圈點, 表示重要。這個好, 但是還不夠, 最好把重要的地方抄下來。這有什麼好處呢? 張之洞《書目答問》中有一句話很重要, 他說: “讀書不知要領, 勞而無功。” 一本書,什麼地方重要, 什麼地方不重要, 你看不出來, 那就勞而無功,你白唸了。現在有些人唸書能把有用的東西吸收進去, 有的人並沒有吸收進去, 看了就看了, 都忘了。為什麼? 因為他就知道看, 不知道什麼地方是好的, 什麼地方是最重要的, 精彩的, 即張之洞所謂的要領, 他不知道, 這個書就白唸了。有些人就知道死記硬背, 背得很多, 背下來有沒有用處呢? 也還是沒有用處。這叫勞而無功。有些人並不死記硬背, 有些地方甚至馬馬虎虎就看過去了, 但唸到重要的地方他就一點不放過, 把它記下來。所以讀書要摘要作筆記。

第三點, 應考慮試著作眉批, 在書的天頭上加自己的評論。看一本書如果自己一點意見都沒有, 可以說你沒有好好看, 你好好看的時候, 總會有些意見的。所以最好在書眉, 又叫天頭, 即書上邊空的地方作些眉批。試試看, 我覺得這本書什麼地方好,什麼地方不合適, 都可以加上評論。昨天我看從前我念過的那本《馬氏文通》, 看到上邊都寫有眉批。那時我才二十六歲, 也是在清華當研究生。我在某一點不同意書上的意見, 有我自己的看法, 就都寫在上邊了。今天拿來看, 拿五十年前批的來看, 有些批的是對的, 有些批錯了, 但沒有關係, 因為這經過了你自己的考慮, 批人家, 你自己就得用一番心思, 這樣, 對那本書的印象就特別深。自己做眉批, 可以幫你讀書, 幫你把書的內容吸收進去。現在我們自己買不到書, 也可用另外的辦法, 把記筆記和書評結合在一起, 把書評寫在筆記裡邊, 這樣很方便。筆記本一方面把重要的記下來, 另一方面, 某些地方我不同意書裡的講法,不管是《馬氏文通》還是《說文段注》, 我不同意他的, 可表示我的意思, 把筆記和眉批併為一個東西。

另外, 要寫讀書報告。希望你們唸完指定的兩本書後寫個讀書報告。如果你作了筆記, 又作了眉批以後, 讀書報告就很好寫了。最近看了一篇文章, 一篇很好的讀書報告, 就是趙振鐸的《讀》, 可以向他學習。《廣雅疏證》沒有凡例, 他給它定了凡例, 《疏證》是怎麼寫的, 有什麼優點, 他都講到了。像這樣寫個讀書報告就很好, 好的讀書報告簡直就是一篇好的學術論文。

下面講第二部分,論讀《說文段注》。

為什麼要選《說文段注》給大家讀呢? 為什麼不單讀《說文解字》? 因為《說文》太簡單了, 而且不容易讀懂, 經段玉裁一註解就好懂了。《說文段注》我們一向認為是很好的著作, 念《說文》必須同時念《段注》。清代語言學者最有名的是段、王,二人是好朋友, 段寫《說文注》, 王寫《廣雅疏證》, 都是很好的書, 把古書加以註解、發揮, 所以我們讀《說文解字》同時要讀段注。下邊講幾點應注意的地方:

第一點, 注意段所講的《說文》凡例。許慎自己沒定凡例,那時也不興寫凡例。段在注裡邊給他講凡例。比方說, 《說文》頭一個字是“一”, 段說“一” 在六書中屬指事, “弌” 是古文,他就解釋什麼叫古文。“元” 字下說“從一兀聲”, 這是形聲字。“天” 字下說“天, 顛也”, 段說是轉註, 說轉註不大妥當。不過他下邊解釋了很多轉註, 如: “元, 始也。” “考, 老也。” 可以互相轉註。但是“天, 顛也”, 不能倒過來說“顛, 天也”,什麼道理呢? “考, 老” 今天說起來是形容詞, 講抽象東西, 不那麼具體, 所以能轉註。但“天, 顛” 就不同了, 它們是兩樣具體的東西, 不能轉註。段常在頭一卷的註解中講凡例, 如“丕” 字下。還在《說文序》的註解中也講了不少凡例, 這些都須要特別注意。在這一點上, 可以說是他在讀懂了《說文》以後教別人怎樣讀。

第二點, 要注意段的發明。段寫《說文注》不單是許慎功臣, 替許書作注, 而是有自己的創造, 也就是說, 不單是幫助你讀懂《說文》, 而且有很多好東西超過《說文》本身。他的發明很多, 講四點:

(1) 最大的優點是“因音求義”, 也叫“以音求義”, 從聲音求意義。王念孫在《廣雅疏證》序文裡說: “竊以詁訓之旨,本於聲音。故有聲同字異、聲近義同, 雖或類聚群分, 實亦同條共貫。” 底下還有一段: “今則就古音以求古義, 引申觸類,不限形體。” 王念孫是這樣做的, 段玉裁也是這樣做的。他的偉大成就就在他這幾句話。可以說, 清人研究語言文字成功也就成功在這兒。從聲音求意義, 不是光從形體來看。《說文解字》一向被人認為是講字形的書, 段玉裁也說, 《說文》“形書也”。因此, 研究《說文》的人常常為字形所束縛, 同形的他懂, 換一個寫法他就不懂了。段是從聲音來求, 不同字形, 他也說二字實在是一個字, 至少是同來源的字。“引申觸類, 不限形體”,整個語言文字的研究都應依據這個原則, 因為並不是先有文字後有語言, 而是先有語言, 後有文字, 語言是根本的東西, 而文字是隨人寫的, 抓到語音就抓到了根本。《說文段注》最大的優點就在這裡。

(2) 他講了些同源字, 這是跟第一點因音求義有關的。比如在“辨” 字下講, “古辨判別三字義同也”。怎麼知道這三個字意思一樣呢? 他看到《周禮》有的把“辨” 寫成“判、別”。因為三字意思一樣, 同一來源。為什麼同源? 聲音相同。大家知道, 我寫了一部《同源字典》, 本來段玉裁很會寫同源字典的, 不過, 段那時還主要是研究文字, 因為念古書特別是經書主要要看字是什麼意思, 所以, 他重視聲音, 還不是從語言來研究, 如果從語言來研究, 同源字典他是會寫得很好的。

(3) 段對假借的解釋很好。六書中最難懂的是轉註、假借,段說的轉註恐怕是不大好的。轉註怎麼講合適, 可以不管它。跟大家講過了, 弄清楚什麼是轉註對漢語史研究毫無幫助。對假借他有個很好的解釋, 《說文序》中講到假借: “本無其字,依聲託事, 令長是也。” 《說文》這個定義非常好, 本來沒有這個字, 依聲記事, 借別的字來表示。定義非常準。底下例子舉得很不好, 他說, “令” 本來是“命令” 的“令”, 後用作“縣令” 的“令”; “長” 本是“長輩” 的“長”, 後用作“縣長” 的“長”。這樣, 意義上還是有關聯的, 不應叫假借, 意義上沒什麼關係的才是假借, 所以後來朱駿聲把“令長是也” 移到轉註去了, 他說的轉註就是我們今天說的引申。許氏說“本無其字”很重要, 朱駿聲把這個也改了, 這就錯了, 他說“本無其義,依聲託字”, 朱這樣說就規定了凡假借都必有一個本字。朱的《說文通訓定聲》最大毛病就在這兒。段講假借講得很好, 他說“假借有三變”, 也就是三個階段: 開始所謂假借, 就是本無其字, 借一個同音字, 他舉了“難、易” 為例, “難” 本是鳥名,“易” 本是“蜥蜴”, 借為“困難” 的“難”、“容易” 的“易”,古人沒有特別為“困難” 的“難”、“容易” 的“易” 造字, 這是最初的假借, 叫“本無其字”。他說這是第一個階段。第二階段是有了本字, 但還借用另外的字, 就像我們寫白字、別字。本有這個正字, 但還要寫個同音字, 結果就是本有其字, 還要假借。到第三個階段, 假借的不對。古人沒有這個假借, 就是寫錯了字, 這也像我們今天寫別字。但段認為這是第三個階段。其實二、三階段可併為一個, 但段玉裁認為古人假借就是對的,後人假借就是錯的, 所以他把這個階段分為兩個階段, 總共成三個階段了。這三個階段最重要的是他講的前兩個階段。有很多假借字本無其字, 到後來也沒給它造個正字。這個很重要,我們要研究通假、同源字, 都很有用。

(4) 段有歷史觀點, 注意到這一點對我們研究漢語史很重要。可惜他講的不多, 但是他講的這一點就足可以啟發我們了。這個字在什麼時代有什麼意義, 什麼時代才產生這個意義, 他講到了, 比如“履”, 又叫“屨”, 他說先秦二字有別: “履”,動詞, 走路; “屨”, 名詞, 鞋(他沒說動詞、名詞, 這是我說的)。二者完全不同。《詩經》有“糾糾葛屨, 可以履霜”, 不能說“葛履屨霜”。段玉裁說漢代以後才混同起來。現在查一查,到戰國時代, “履” 可以當鞋講了。但段玉裁著重唸的是經書,他的話也沒什麼錯。可見, 他注意了詞義的時代性。再舉一個例子, “僅” 字表示“只有”, 唐人文章甚言多, 我們現在極言少, 杜甫詩有“山城僅百層”, 百層已很高, “僅” 表示達到那麼高。例子還有很多, 如韓愈的《張中丞傳後序》, 有“士卒僅萬人”, 意思是說張巡認識很多士卒, 而且能叫出名字來, 這些士卒多到一萬人。能叫出一萬名士卒的名字, 可見是夠多了。“僅” 用今天的意思去解釋就不對了, “僅僅一萬人”, 完全不是這個意思。還有白居易的《燕子樓》詩序, 與燕子樓主人分別“僅一紀”, 意思是說分別好久了, 用今天的意思解釋就不通了。

第三點, 要看些批評段注的書。段玉裁的書寫得很好, 但有沒有缺點錯誤? 當然還是有的。一切好書都有缺點, 不能說好書就沒缺點。段還是有一些地方講錯了或講得不夠妥當。後來就有人寫批評段注的書, 其中有一本徐灝的《說文解字注箋》, 他對段注加以補充、糾正。補充的地方也有, 糾正的地方多一些, 我看徐灝的書很好, 從前我寫的《中國語言學史》好像沒提他, 以後修訂時要把徐灝提出來介紹。他雖是替段注作箋, 好像不是自己寫的著作, 其實他的學問很好, 我看凡是批評段的地方, 十之八九是對的, 並且能提出自己的意見來。如果你有時間, 可以找來看看, 《說文詁林》收進去了, 借不到《詁林》再想辦法, 圖書館是否有單行本? 給《說文段注》作箋, 並不是看不起段, 而是尊重他。段玉裁自己就說了, 希望後來人給他糾正錯誤。我們清朝這些學者們有一個很好的優點,就是很謙虛, 他們都認為自己的東西還不夠好, 希望後人給他糾正。所以徐灝這個作法是段氏的功臣, 並不是看不起段。如果段的書沒有價值, 就根本沒必要給他作箋, 給他作箋就表示他的書已經夠好的了。

最後講第三部分,論讀《馬氏文通》。

大家知道, 《馬氏文通》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語法書。從前的人把語法書推到王引之的《經傳釋詞》。《經傳釋詞》也可以勉強算是語法著作, 但還不是完整的語法著作, 因為他專講虛詞,而且也不是純粹從語法觀點講, 另外, 他沒有語法的名詞術語。利用語法術語來講語法, 那就從《馬氏文通》開始。還有人說中國語言學家應把他數在第一個。

馬建忠在清末是革新家, 主張政治改革, 使中國富強。另外, 還寫了這樣一本書, 叫《馬氏文通》, “文通” 就是語法的意思, 當時還不叫語法, 就叫“文通” 了。

讀《馬氏文通》, 要注意幾點:

頭一點是要看懂文言文。《馬氏文通》是用文言寫的, 他的文言還相當古。他認為古代文言文是通的, 到後代不通了, 所以有些地方要仔細看, 要看懂, 不懂最好問問老師, 舉幾個例子來說:

術語經常說“讀”, 其實“讀” 不念dú, 應該念dòu (豆)。古代所謂句讀, 句是句子, 讀是中間稍微停頓, 就是現在所謂分句。所以他有時提到一個詞放到全讀後面, “全讀” 就是整個分句。還有他講到數詞時, 講疇人講數詞不帶名詞。我們一般認為數詞都要帶名詞, “一個人、一匹馬”。“疇人” 即古代數學家。他講到“之” 字, 他認為是一個介詞, 他講了這樣一句話:“偏正之間蓋介之字, 然未可泥也。大概以兩名字之奇偶為取捨。” 他的意思是說, “之” 字是放在形容詞和名詞之間, 比如“好書” 也可以說“好之書”。現在北大講語法還講偏正結構,是從《馬氏文通》來的。什麼叫“蓋介之字”? 蓋是一般的意思, 一般是把“之” 字放在偏正之間。“然未可泥也”, 意思是說但是你不要太拘泥了, 有時也可不放, 並不一定非放不可,“大概以兩名字之奇偶為取捨”, “大概” 也是一般的意思, “以兩名字之奇偶為取捨”, 就是說字是雙數還是單數, 如果是雙數就常用“之” 字, 單數就不用。比如“好書”, 我們很少說“好之書”, 但如果說“善本之書”, 常加“之”, 為什麼? 因為“善本” 是兩個字。這些地方好像很簡單, 但不懂文言文就看不懂。

第二點, 要弄懂《馬氏文通》裡邊的名詞概念。《馬氏文通》裡模仿西洋的那個grammar, 他序文裡也說grammar在希臘文原意是“字學”。他的術語全是外語語法書中的名詞概念,因為出得早, 與現在翻譯的不一樣, 所以不好懂。比方開頭講“界說”, “界說” 是什麼呢? 英文叫definiton, 原意是劃個界,翻譯過來就成為界說了, 但後來譯成“定義”, “界說” 就是“定義”。也有容易看懂的地方, 比方名字就是名詞, 靜字就是形容詞, 動字就是動詞, 狀字就是副詞, 這比較好懂, 但有些地方不那麼好懂, 如書裡有“散動”, 要好好體會, 否則就不懂。“散動” 在英文中是infinitive, 現在翻做“原動詞”, 曾有一度翻作“無定動詞”, 《馬氏文通》叫散動。剛才說讀書的讀,念dòu, 英文叫clause。我說英文, 是因為比較好懂, 其實據說馬建忠是從拉丁文來的, 因為馬建忠是天主教徒, 拉丁文很好。他所謂接讀代字(代字即代詞), 即在讀中間用代詞把它接起來, 英文叫relativepronoun, 後來翻譯為“關係代名詞”, 馬氏叫接讀代字。弄清楚這個很重要, 要不你《馬氏文通》就讀不懂。你要把裡邊的名詞概念一個一個譯成英文, 每個概念等於英文什麼, 如果你念的是俄文, 就要知道他等於俄文什麼。說到這裡想到一件事, 為什麼漢語史研究生還要念外語? 不念外語, 《馬氏文通》能念嗎? 你就唸不懂了。讀《馬氏文通》應該拿英語語法來對照, 然後你才能看得懂, 《文通》裡邊講到的名詞術語, 等於英文什麼, 章錫琛的校注本都注了, 我從前唸的本子沒有校注, 校注本是解放後出版的, 但還要注意, 如果對英語語法懂得不透, 他注等於什麼你還是不懂, 所以你還要了解英語語法這個詞起什麼作用。比方說, 《文通》所謂散動, 等於英文infinitive, 章錫琛校注本已經講到了, 但是如果對英語語法的那個infinitive不懂或懂得不透, 你還是沒法理解, 所以要知道英文作什麼用, 詞性什麼, 比方為什麼叫infinitive; 現在好像叫原動詞, 最初叫不定式。原動詞好懂, 但不確切。原動詞是說它原先就是那麼寫的, 在字典裡查也是查到那麼個動詞, 但這不符合原文的意思, 原先翻作“不定式” 或“無定動詞” 就符合英文原意了。為什麼叫不定式? 因為英文動詞要隨人稱的變化、數的變化、時態的變化而變化, 在謂語中, 謂語動詞是要有這些變化的。英文infinitive不須要有這些, 在句子裡也不須有任何變化, 有變化是定下來的形式, 沒有變化就是不定式了。不定式動詞主要有兩種用法: 一種用作主語, 當名詞用, 所以不須要有動詞的變化。另一種還是動詞, 但也不須要變化。那是在什麼情況下呢? 是在謂語動詞後還帶有動詞,那就不須要變化了。英語常在動詞後加一個to, to後再加一個動詞, 那個動詞就不須要變化了。《馬氏文通》所謂散動並不是不定式動詞當主語用的那類, 而主要是後面那一類, 動詞後再有動詞的叫散動。這個問題很重要, 首先要把《文通》的名詞概念弄清楚, 要知道這個名詞概念是從哪裡來的, 在西洋語法裡邊等於什麼。否則, 這書就沒有念懂。這是基本功, 這是最重要的, 要不《文通》就白唸了。

第三點, 人家都批評馬建忠拿西洋語法作為框框, 按西洋語法辦事。這話怎麼理解? 如果《文通》真正拿西洋語法作框框, 也不能怪他, 因為他首先拿西洋語法來搞我們漢語語法,是中國語法學的創始人。世界各個語言的語法也有同有異, 不能說各種語言的語法都完全不同, 除極少數特殊語言外, 一般語言都還有很多語法的共同點, 所以如果按西洋語法來搞我們漢語語法, 特別是在創始的時代, 我們不能太責怪他。現在的問題是我們要仔細看《馬氏文通》是否真正完全拿西洋語法作框框, 這個很重要。關於實詞的劃分, 他大概是拿西洋語法作框框的。叫名字的就是名詞, 叫動字的就是動詞, 叫靜字的就是形容詞, 叫狀字的就是副詞, 那是按西洋語法辦事, 這有什麼不好? 現在一般語法書還是這樣叫的, 只不過名稱改了改。關於虛詞, 《馬氏文通》有其獨創性。虛詞中有一種所謂“助字”, 我們現在叫語氣詞。馬氏自己說, 助字是西洋沒有的, 中國特有的。西洋語法中有所謂語氣, 我們沒有, 但我們有助字。

這個觀點相當正確。助字是漢語特有的東西, 這就沒照抄西洋語法。所以不能說他照抄西洋語法。還有拿西洋語法作對比,不能說是框框, 有些對比很巧妙, 如接讀代字, 要是別人抄西洋法不會這樣抄的。接讀代字有三個字: “其、者、所”, “所”字用的地方與英文所謂關係代名詞用的地方不完全相同, 結構也不完全一樣, 但他能悟得出來這個等於西洋的關係代名詞。當然是否完全等於關係名詞, 大家有爭論。比如“所” 字, 我也曾批評過他, 不應叫關係代名詞, 楊樹達更批評過他, 說“所” 字不應叫代名詞, 舉的例是“衛太子為江充所敗”, 但後來編《古代漢語》時, 我還是接受了《文通》的說法, 認為“所” 是代詞。“衛太子為江充所敗” 是後來的發展, “所” 字虛化了, 失掉了代詞性, 而“衛太子為江充所敗” 這種形式, 先秦是沒有的。

這些地方的“所” 拿來比西洋關係代名詞, 還是有他的道理的。如果是拿西洋語法作框框, 就絕不會想到這些地方。另外, 《馬氏文通》對具體語法問題的分析有創造。如他舉了三個例子: “親之慾其貴也, 愛之慾其富也。” “愛之能勿勞乎, 忠焉能勿誨乎?” “俎豆之事, 則嘗聞之矣; 軍旅之事, 則未之學也。” 如單純拿西洋語法作框框, 可能分析不出來, 你想到西洋語法, 還要想到具體在漢語中怎麼解釋這些問題。“之”和“其” 比較好懂, “之” 用作賓語, “其”, 他認為用作主語,其實還不大對, 應該是“名詞+ 之”。

“之” 不能用做主語, “其” 不能用作賓語, 這個他是對的。底下, “愛之” “忠焉”,不是有分析能力的人, 這個地方就講不清楚了。他就能想到及物、不及物, 想到“愛” 是及物, “忠” 是不及物。你要拿西洋語法作框子, 碰到具體問題就解決不了了, 你不懂這個是怎麼個語法關係。“矣” 和“也” 也有分別, 這在前邊已經講過了。我們不要用拿西洋語法作框框來說他, 其實用西洋語法作框框,在漢語語法學初創時期, 也是不容易的事。碰到具體問題, 你能解決好那就是好。

還有一點, 要看些批評《馬氏文通》的書。可看楊樹達的《馬氏文通刊誤》, 所謂刊誤, 是指出《馬氏文通》錯誤的地方,我看楊的水平跟我也差不多, 有些地方批評《文通》是批評錯了的。

比方說, 他說這個地方應說省掉個“於” 字, 《文通》沒講, 但照理應有個“於” 字。這個就是楊的錯誤了。為什麼有“照理” 呢? 語法即語言習慣, 每個民族, 每個時代都有不同的語法, 為什麼說照理應有而省掉了呢?

昨天看到一部字典的稿子, 說《詩經· 伐檀》的“ 寘之河之幹兮” 的“之” 是“之於” 的合音, 應該是“寘之於河之幹”。他不說省掉“於” 字而說“之” 是“之於” 的合音, 也是錯的。說“諸” 是“之於”的合音, 因為“之於” 兩個字作反切成為“諸”, “之” 怎麼能叫“之於” 的合音? “之於” 反切不出“之” 字來。這怎麼行呢? 那麼, 他為什麼說“之” 是“之於” 的合音?

因為他認為“寘之河之幹” 的“之” 下沒有“於” 字是不合理的, 他不知道有很多語言裡邊就是可以把底下的名詞短語當間接賓語。間接賓語不加“於” 字也可以, 不管古代漢語還是西洋古代語言裡邊, 都有無數例子, 不能說“照理” 應怎麼樣。語言不是照什麼理的。所以有些地方, 他批評《文通》其實他本人就錯了。當然, 有些地方楊還是說得對的。

為什麼現在介紹讀《文通》? 這跟漢語史很有關係, 因為他講的是古代語法。《馬氏文通》有個缺點, 就是他沒有歷史觀點, 以為符合古代語法的就是正確的, 後來語法有所發展, 他認為是不正確的, 錯誤的。他認為唐代韓愈稍微知道些文法,不過連韓愈他也覺得不大行了。所以他舉例到韓愈為止, 底下的就不再舉了。如有歷史觀點就不會這樣, 不但韓愈、蘇東坡是對的, 直到後來《水滸傳》《紅樓夢》都是對的。因為語法已隨時代發展成這個樣子, 你就不能用上古語法來衡量他了。在這一點上, 馬氏有很大的錯誤。

還有, 要認識到《馬氏文通》是一本好書, 一本很有價值的書。他不但開創了中國的語法學, 而且他裡邊有很多東西,現在回頭再看看, 還是應該吸收的, 就是原來認為不好的, 現在仔細想想, 也還是有用的。黎錦熙先生用杜詩“不廢江河萬古流” 來稱讚《馬氏文通》, 這絕不是過獎。

這是作者1979年9月給研究生的一次講課

原載《大學生》1981年第2期

轉引自公眾號學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