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傢俱收藏:景泰藍、清代掐絲琺琅、清代銅胎掐絲琺琅的鑑定方法

| 明清傢俱研習社 |

01 初識景泰藍

600多年前,蒙古人的鐵蹄踏平了歐亞大陸,中西文化交流增多,許多身懷絕技的工匠紛紛來到中國,他們帶來一種銅胎掐絲琺琅的工藝,這便是“景泰藍”的前稱。

但是銅胎掐絲琺琅的工藝極為複雜,由於燒造技術的不成熟,元代生產規模並不大,產品並不多。

到了明朝景泰年間 ,這種工藝取得極大發展,很多藏品帶有“大明景泰年制”的款識,故而有了“景泰藍”的稱謂。

清三代時期,景泰藍的製作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工藝亦比明朝有極大提高。

不過,明代至清早期的景泰藍存量極其稀少,很難在交易市場見到,且價格高昂,因而有“找不著的明重器,惹不起的清三代”的說法。

楊伯達《景泰款掐絲琺琅的真相》

辛亥革命爆發後,清皇宮裡的造辦處隨之消失,宮中能工巧匠四處散落至民間,民間作坊如虎添翼,一些軍閥大鱷也興辦起作坊,使民間的景泰藍藝術得到噴發式發展,這一時期的景泰藍不僅繼承了宮廷藝術的華麗雍貴,保持了造辦處嚴謹的工序,在題材上又與民間文化有了深邃的結合。

02 景泰藍的製作步驟

景泰藍的製作工藝相當繁複,一件純正的景泰藍作品是由純手工製作完成的,整個過程一般需經歷

選圖、描圖、掐絲、點藍、壓模

等幾個步驟。

景泰藍製作的第一步是

制胎

將事先裁好的銅片緊緊覆蓋在木質的胎模上,然後用手錘輕輕敲打,使銅片變薄、變大、變形,直至最後變成一個器物的形狀。

裁剪銅片

敲制銅胎

製作銅胎

第二步就是

掐絲

古人稱掰花,是用掐、折、盤、繞等手法,將銅絲做成想要的花紋形狀,然後燒粘在銅胎上。

掰花和粘絲

第三步是

點藍

。點藍就是將琺琅釉料填塗在掐絲空格中。

把天然礦石燒製成粉狀顆粒,然後加色粉、溶劑和水調和成琺琅釉料。再依照圖案所標示的顏色將琺琅釉料填充入焊好的銅絲紋飾框架內。

點藍

第四步是

燒藍

琺琅點藍完成後,拿到爐溫大約800℃的高爐中烘燒,色釉熔化融合,取出待冷卻後固著在胎體上,形成絢麗的色釉。

燒藍

第五步

磨光

反覆打磨,最後用木炭、刮刀將沒有藍釉的銅線、底線、口線刮平磨亮。

磨光

最後一步是

鍍金

,使磨光後的器物表面更顯豔麗。

火鍍金是我國一門非常古老的技術,據說早在春秋戰國時已經出現。《本草綱目·水銀條》引用梁代陶弘景的話說:水銀“能消化金銀使成泥,人以鍍物是也。”圖7所示,正是將金和水銀合成金汞溶劑,塗在銅器表面,然後加熱使水銀蒸發,金就附著在器物表面上了。

鍍金

03 北京故宮藏景泰藍精品欣賞

明宣德 掐絲琺琅纏枝花紋盞託

掐絲琺琅工藝原為“舶來”之物,應是元明之際中國工匠借鑑阿拉伯半島的“大食窯”製作工藝並在其基礎上發展起來的。

明清兩代,琺琅工藝受到統治者的重視,明代御用監和清代造辦處均設有專為皇家制做琺琅的作坊。

於是,琺琅工藝在中國發展的時間雖不長,卻很快地成熟起來,並形成自身的民族特色,一躍而成為宮廷工藝品之大類。

清乾隆 掐絲琺琅爵杯

故宮博物院現藏金屬胎掐絲琺琅器四千餘件,紛繁多彩,琳琅滿目,自元明以迄晚清民國,各個時期的琺琅作品大備於此,從中可一覽中國琺琅工藝盛衰發展之狀況。

1. 元末明初

元末明初的掐絲琺琅器釉質細膩潔淨,表面晶瑩若水晶,紅、藍、紫、草綠等色琺琅鮮豔醒目。

此時期圖案多為纏枝蓮花紋,花朵碩大,枝葉肥厚舒展,佈局疏朗大方,間襯以或仰或俯的小花苞。

明 掐絲琺琅花卉紋玉壺春瓶

御用監製造

高27.1cm,口徑7.4cm,足徑9cm

清宮舊藏

元 掐絲琺琅纏枝蓮紋鼎式爐

高28.4cm,口徑17.1cm

元代掐絲琺琅器的圖案裝飾多以盛開的纏枝蓮為主題紋飾,其特點是纏枝蓮花朵舒展飽滿,枝葉肥厚,並襯以小花苞。圖案佈局疏朗,掐絲線條奔放有力。

琺琅質地細膩潔淨,釉面光亮,有水晶般的透明感,尤其是葡萄紫、草綠、絳黃等幾種顏色更為耀眼奪目,似用進口琺琅釉料燒造。此爐是元代掐絲琺琅器的代表作。

元 掐絲琺琅纏枝蓮紋象耳爐

通高13.9cm,口徑16cm,足徑13.5cm

清宮舊藏

明早期 掐絲琺琅纏枝蓮紋梅瓶

御用監製造

高21cm,口徑4cm,足徑5.5cm

清宮舊藏

元末明初 掐絲琺琅纏枝蓮紋龍耳瓶

高36.8cm,口徑10.7cm,足徑12.9cm

2.明宣德

目前所見掐絲琺琅實物中時代款識最早者即為宣德款製品。

宣德時期的掐絲琺琅器琺琅色澤純正、濃郁、沉著,表面光澤溫潤,但與元代琺琅相比,水晶般的透明效果已失。纏枝蓮花紋仍然為主要的裝飾題材,且沿襲元代風格,以單線勾勒枝蔓,花葉碩大飽滿。

明宣德 掐絲琺琅纏枝蓮紋出戟觚

御用監製造

高28.4cm,口徑16.4cm,足徑9.6cm

清宮舊藏

明宣德 掐絲琺琅龍鳳紋爐

高23.5cm,口徑37.5cm,底徑36cm

清宮舊藏

明宣德 掐絲琺琅獅紋雙陸棋盤

御用監製造

通高15.7cm,長53.3cm,寬33cm

清宮舊藏

3. 明中期

明代中期(15世紀中期-16世紀初),銅胎掐絲琺琅器的製作在花葉紋飾和琺琅質地上都產生了一些新變化。纏枝蓮紋之外,海馬紋、獅戲球紋、花鳥紋等也頗為流行。

掐絲線條愈加纖細,圖案佈局亦顯繁密。作品大多表面光澤度低或不具備光澤,砂眼增加,反映出琺琅質量的下降。

明中期 銅胎掐絲琺琅獅戲球海馬紋碗

御用監製造

高10cm,口徑22.2cm,足徑9.1cm

清宮舊藏

明中期 掐絲琺琅八獅紋三環尊

高28.7cm,口徑21.4cm,足距15.6cm

明中期 掐絲琺琅獅戲球紋藏草瓶

高20cm,口徑7.5cm,足徑8.2cm

清宮舊藏

4. 明晚期

16世紀中期以後,我國的掐絲琺琅器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其中以明萬曆時期(1573-1619年)的作品為代表。

這種變化主要表現在“仿生”造型掐絲琺琅器的製造;琺琅顏色品種的增加和運用;各種吉祥圖案和宗教題材的流行。

此外,這一時期掐絲琺琅器的花紋裝飾更盛行雙線勾勒技法。

明嘉靖 掐絲琺琅龍鳳紋盤

高5.1cm,口徑24.2cm,足徑16cm

明萬曆 掐絲琺琅甪端

通高36.5cm

清宮舊藏

明萬曆 掐絲琺琅八寶紋長方燻爐

御用監製造

通耳高9.1cm,蓋面26.8×14.4cm

底面25.5×13.2cm

清宮舊藏

明萬曆 掐絲琺琅雙龍珠紋花口盤

御用監製造

高8cm,口徑51.8cm,足徑31.8cm

清宮舊藏

明晚期 掐絲琺琅鴛鴦式香薰

高20cm,長17.3cm

清宮舊藏

明晚期 掐絲琺琅福壽康寧字圓盒

通高10cm,口徑16cm,足徑11.4cm

清宮舊藏

5.清早期

清康熙朝的琺琅器可以代表清早期掐絲琺琅工藝的發展狀況,是清代琺琅器生產承前啟後的時期。

康熙初期主要以遺存於宮內的明代御用監製造的掐絲琺琅器為樣板製造琺琅作品,經過不斷的實踐與積累經驗,所成器物的琺琅色彩純正、表面光潔、掐絲細而規整,直接影響著後世琺琅工藝的發展。

康熙十九年(1681年)以後,隨著琺琅作的設定,御用掐絲琺琅器開始了大規模和規範化的生產。

清康熙 掐絲琺琅纏枝蓮紋球形香薰

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製造

直徑16.2cm

清宮舊藏

清康熙 掐絲琺琅菊石紋小圓盒

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製造

高2.9cm,口徑8cm,足徑8.3cm

清宮舊藏

清康熙 掐絲琺琅纏枝蓮紋膽瓶

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製造

高12.3cm,口徑1.2cm,腹徑6.7cm,足徑5cm

清宮舊藏

清康熙 掐絲琺琅夔龍紋暖硯盒

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製造

高5cm,長14.7cm,寬11.5cm

清宮舊藏

6. 清乾隆

乾隆皇帝對金屬胎琺琅器可謂偏愛有加,積極支援並推動中國金屬胎琺琅器的製作工藝,取得了空前的成就。

當時琺琅器的主要產地以北京和廣州最為著名。乾隆時期的掐絲琺琅器數量繁多,形制不斷翻新,用途也十分廣泛,涉及宮內典章、生活等各個方面。

這一時期的琺琅製作工藝精益求精,成型規整,胎壁厚重,鍍金光亮。“金光燦爛、厚重堅實”的乾隆朝掐絲琺琅器顯示了清盛世殷實的國力。

清乾隆 掐絲琺琅錦紋扁壺

內務府造辦處琺琅作製造

高12.4cm,口徑3.8cm

清宮舊藏

清乾隆 掐絲琺琅牧羊人筆架

高15cm,長16cm,寬7.8cm

清乾隆 掐絲琺琅出戟兕觥

通高11.4cm,長13.5cm,足徑7 x 5.2cm

清宮舊藏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