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文學是垃圾嗎?

南方傳媒書院

作者:

李沁錚

一、網路小說什麼樣?

“也許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以為這世界都是為他一個人而存在的,當他發現自己錯的時候,他便開始長大。”

“鯤鵬大,還是蚍蜉大?物大物小,各自其用;有用無用,各盡逍遙。”

“這人命啊,比粟賤,比米賤,比布帛賤,比車馬賤。唯獨比情義貴一點,也算可喜可賀。”

“原來謊言真有無窮的魔力,只要堅持說謊,天天講、月月講、年年講,再堅強的人也會動搖,再荒謬的事也會變成真理,不僅能騙倒別人,連自己都會信以為真。”

這些,是網路小說。他們分別摘抄自《悟空傳》、《長安十二時辰》、《有匪》、《中國,少了一味藥》。

網路文學是垃圾嗎?

“她是天界帝女,生來仙胎無需歷練。他是魔界皇子,生來殘缺百鍊成魔。兩個原本天差地別的人,卻一腳踏空落入凡間。而當一件又一件奇怪的事情接踵而來,落凡塵的她才恍然大悟,一切不止註定,還有陰謀!”

這些,也是網路小說。他們分別摘抄自《極品神魔·仙女姐姐不要逃》、《二見鍾情·霸道總裁小逃妻》。

看看上面隨意蒐羅出來的句子,我們就能很容易的觀察到,萬千網路小說之間的差異。

與其稱之為網路小說亂象,不如說是網路小說永珍。

所以,如果問網路小說到底什麼樣,不如觀察網路小說其中永珍。

二、

網路文學是什麼?

想知道網路文學是不是垃圾,要先看看,什麼是網路文學。網路文學不同於“傷痕文學”、“尋根文學”,後者們常常帶著時代的烙印,有文革留下的傷痕,有對於民族傳統心理的挖掘;而網路文學之“網路”二字,代表的是平臺,是文字的載體。

所以網路文學其實沒有明確的型別區分,也沒有深刻的時代烙印,它僅指在網路平臺上發表或連載的小說。

既然是一個平臺,那麼內容本身又怎會被平臺賦予優劣之分呢?

明明是內容讓人不適,卻要怪到網路平臺上,到底是平臺錯,還是內容錯?

如果將網路小說一概而論,認為它們垃圾、低俗、幼稚無腦,那借助網路平臺而發表的優質作品,豈不是也無辜躺槍?

網路文學是垃圾嗎?

簡單的認為網路文學是垃圾,不僅會將其中優質的作品扔進人們心中的垃圾桶,還會把應該關注的物件從作品內容錯誤地轉移到平臺、載體。我們應該關注的是網路文學裡的低俗內容,而不是“低俗的網路小說”。

三、

網路文學為什麼這麼容易被蓋上“垃圾”的帽子?

因為良莠不齊得太明顯。

網路文學確實有太多不好的現象。

抄襲太容易,複製貼上又是另一篇“好文”。

融梗這種“高階”的抄襲手法在不為人所知時成為了寫手賺錢利器,當然現在也是。

現在人人都能當作家,找到一個文學網站平臺註冊一個作者賬號就能發表作品,內容只要不違法,都可以被人看到。

IP被吹捧得過高,人人都想分一杯羹,寫出來的東西都是為了贏得投資變現,而忽略掉作品的藝術性;而IP漸漸衰落的一大原因恰好就是作品的藝術性太缺乏。

可謂成也IP敗也IP。

網路文學是垃圾嗎?

雷人語句、清奇“邏輯”、固定人設、格局狹窄這些問題因為網路文學成為文學的門檻太低而被直接地看到,而抄襲融梗這些原創的死線又被不斷觸碰,類似現象也屢禁不止,甚至不知道用什麼來禁止。

我們不得不承認,有著種種亂象的網路文學,距離我們印象裡能夠被稱作“文學”的層次還低出不少。

但是網路文學發展至今就只能被看到這些問題嗎?網路賦予這些作品的優勢,也不應該被忽略。

比如互動。

網路文學裡的互動比紙質書的互動要來得頻繁快速得多。作者們在平臺上連載,當天就能看到對於這一章讀者們的反饋,也就能夠相應地做出一些調整;作者與讀者的關係也不再只用作品來聯結,微博、公眾號等個人賬號拉近了讀者與作者的距離,作者們有可能會上的節目也給了讀者更多瞭解他們的空間。

距離近了好不好再論,但起碼雙方都有了更多的選擇。作者可以選擇只用作品出現在讀者眼前,也可以像朋友一樣和讀者親密交流;讀者對於自己喜愛的作者可以只讀他們的作品,也可以更瞭解作者的人生、經歷。

網路文學是垃圾嗎?

比如關注。

原先一部作品要先經過出版社的校對、檢驗、編輯才能夠被放到市面上,被放到讀者眼前。如果出版社不接受這個作品,或者之前發表文章的平臺不接受(比如報紙、雜誌等紙媒),那麼讀者就無法看到。也就是說,這部作品被讀者看到之前,是經過了出版社的挑選的;那麼讀者看到的,是出版社為他們挑選的作品。如果一部作品沒能令出版社滿意,而又恰好有人喜歡這部作品,那麼這部作品從哪裡找自己的“有緣人”,找喜歡自己的讀者呢?

而文章被髮表在網路上以後,只要能上網的人都能看到,網路讓一部作品和它的有緣人之間的距離大大縮短,一些不受出版社鍾情的作品在網路上名聲大噪的例子也比比皆是。

所以,網路給予這些文學作品的不止有低門檻、無規範,也還有互動、關注。

這些是我們都應該一視同仁的特點,而不應該只看到低俗、幼稚,從而忽略了網路給予文學發展的廣闊空間。

四、

網路文學為什麼被蓋上了“垃圾”的帽子?

這個問題和第三點並不重複。網路文學容易被扣上帽子是因為很多不好的表象,而筆者想探討這些表象背後的原因。

筆者認為,原因有三。

其一:缺乏規範化的管理。

現在在網路上可以發表文章的平臺太多,門檻太低,只要不觸犯法律的內容都可以被看到;而平臺與平臺之間的管理不統一,也不夠規範。對於抄襲、融梗等基本紅線管理不夠嚴格,導致對自己有要求的作者輕則離開怒則封筆,沒什麼下限的寫手則在管理“寬鬆”的“素材”海洋裡暢遊。

長期如此,優質作者對於管理的失望會倒逼內容質量的下跌,網路文學就從內容質量這一根本上失去了挽尊的可能性。

其二:市場內容嚴重同質化

本人是在初中就開始看網路文學的老讀者,對於網路文學有著較深的感情,因為被打動過,被震撼過,被逗樂過。幾年前優質的小說還能比較容易找到,找到了看就是了。但最近一兩年都很少看了,一是因為專業書佔據了大部分的閱讀時間,但還有很重要的原因是發現現在網路小說看來看去就那麼回事兒。

要找本校園文除了談戀愛還是談戀愛,談戀愛就算了,還除了青梅竹馬就是學霸學渣,人設豈止是固定簡直是僵硬。古代懸疑破案的不是隱藏皇子公主身份就是有著天大冤情的罪臣之後,現代的破案也是心理側寫佔了大多數。

這個大市場的內容同質化嚴重,只追求輕鬆、爽、不用腦,又怎麼能從閱讀中有所收穫呢?別提收穫知識了,哪怕是收穫快樂也很難。

而為什麼內容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呢?因為這樣不太費力氣,來錢還快,找到現在主要受眾觀看的主要內容,創新不會,照瓢畫葫蘆還是很容易的。

但是創作的目的,寫作的目的,除了填飽肚子,還有表達。創作是為了表達作者的思想、立場、選擇,難道創作者們甘心讓自己的作品表達的是所有人都說過的二手貨嗎?

其三:原創保護的大環境亟待改善

為什麼管理不夠規範?為什麼內容嚴重同質化?筆者認為歸根到底還是因為原創保護的力度不夠。懲罰力度不夠大,原創的價值沒有那麼高,不值得為了保護一個原創失去賺錢的機會。這種不值得的觀念如果在市場中氾濫成災,那麼內容淺薄也就是遲早的事。

原創保護不到位,內容會同質化;內容大量同質化以後,管理無法規範;管理不規範,嚴禁抄襲這條原則也就被破壞得越來越嚴重,原創保護就更看不到明天。

追根溯源,環環相扣。

五、網路文學不是劣質作品的代名詞,也不能是

網路文學不是劣質作品的代名詞。

這其中有很多優秀的作品不應該被埋沒。

網路文學也不能是劣質作品的代名詞。

網路文學的發展空間廣闊可期,對於文學整體的發展也有著不可估量的作用。技術與藝術的結合應該促進發展,而不是讓人對網路這個平臺失望。

網路文學更不應該是劣質作品的代名詞。

作為與其息息相關的人,我們每個人都有保護、引導網路文學發展的責任,它深切地影響著我們的資訊環境,與我們的資訊接收息息相關。

我們不是沒有優質的網路文學作品。

暑期紅火的《長安十二時辰》的原著連載於17k小說網;《悟空傳》是由今何在最先在新浪網金庸客棧上面連載發表的長篇小說;慕容雪村的《成都,今夜請將我遺忘》、《中國,少了一味藥》連載於網路,引起廣泛關注與共鳴。

而早在2008年10月29日——2009年06月25日,在中國作家協會的指導下,中文線上旗下的17K網站與《長篇小說選刊》聯手承辦了網路文學十年點評活動。

這次活動被認為是中國網路文學裡程碑式的事件,甚至對於中國整體文學發展也有著一定的意義。

而就在不久前,2019年6月23日上午,2019中國“網路文學+”大會在北京亦創國際會展中心舉辦新聞釋出會。

網路文學是垃圾嗎?

連主流文學都對網路文學抱有期待。

網路文學是垃圾嗎?

我們應該做的是規範管理、內容創新、保護原創,而不是一昧的將網路文學和“垃圾“粗暴地聯絡起來。

但願有一天,網路文學能與紙質出版的書平起平坐,不會讓人覺得紙質書更高貴、網路文學更低俗。

END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