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志》名句精選

《三國志》名句精選

《三國志》是由西晉史學家陳壽所著,記載中國三國時代的斷代史,同時也是二十四史中評價最高的“前四史”之一。《三國志》主要善於敘事,文筆也簡潔,剪裁得當,當時就受到讚許。與陳壽同時的夏侯湛寫作《魏書》,看到《三國志》,認為沒有另寫新史的必要,就譭棄了自己本來的著作。後人更是推崇備至,認為在記載三國曆史的那些史書中,獨有陳壽的《三國志》可以同《史記》《漢書》相媲美。因此,其他各家的三國史相繼泯滅無聞,只有《三國志》一直流傳到今天。

《三國志》名句精選

下面,小編精選了《三國志》及裴松之《三國志注》(經典注本)中的精華語句,分

謀略篇、修身篇、處世篇、讀書篇、奮鬥篇

,並進行白話翻譯和現代解讀,期望讀者能夠從中實實在在地獲得智慧教益。

《三國演義》受到無數中國人的喜愛和推崇,不僅因為其中的故事精彩,更因為其中包含著無數深刻的人生智慧與慷慨激昂、壯懷激烈的中國精神。而《三國志》中這些精華語句,則堪稱三國智慧的正源和精華,是我們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人生智慧源泉!

《三國志》名句精選

——謀略篇——

1、當斷不斷,必受其亂

事留變生,後機禍至。

(卷六《董二袁劉傳》裴《注》引《九州春秋》)

【譯文】

事情滯留不辦就會發生變化,貽誤時機就會招來災禍。

【啟示】

當斷不斷,貽誤時機,致使生變而禍至,悔之晚矣!決策時當深以此為戒。

《三國志》名句精選

2、領導素質決定團隊成敗

權不失機,功在速捷。

(卷六《董二袁劉傳》裴《注》引《獻帝傳》)

【譯文】

權變而不失時機,成功在於行動迅速。

【啟示】

作為領導,一項大忌就是見事遲,臨機而不決。領導的素質,對於能否把握時機,採取正確的謀略,速捷以成事,具有決定性意義。

3、不懂權衡利弊,必因小失大

事固有棄此取彼者:以大易小可也,以安易危可也,權一時之勢不患本之不固可也。

(卷十《荀彧荀攸賈詡傳》)

【譯文】

事情確實常有拋棄這個而採取那個的情況:用大的換掉小的就可以做,用安全的換掉危險的就可以做,權衡一時的形勢而不必擔心根本不得鞏固就可以做。

【啟示】

凡謀劃中途易轍,棄此取彼,一定要權衡利弊、慎重考慮,切不可因小失大、舍安取危,甚至危及根本。

《三國志》名句精選

4、成大事=善於謀劃+把握時機

難得而易失者時也,時至而不旋踵者機也。

(卷十《荀彧荀攸賈詡傳》裴《注》引《九州春秋》)

【譯文】

難得到而易失去的是時,時候一到就不應再後退的是機。

【啟示】

凡想在事業上有所作為的人,都應當善於謀劃,並善於把握時機。時機一到,就要勇往直前而決不轉身退卻。

《三國志》名句精選

5、成功的關鍵,是把握先機

觀古今之成敗,能先見事機者,則恆受其福。

(卷二十一《王衛二劉傅傳)

【譯文】

考察一下古今成敗的例子,能先發現事機的人,就總是能得到好處。

【啟示】

自古至今,誰能先把握事機,誰就能取得成功或勝利。成功與失敗,往往只有一步之差。後知後覺,或時機到了還要左顧右盼、不敢行動者,將永遠處於被動挨打的位置。

6、靈活者活,教條者死

權變之時,固非一道能定。

(卷三十七《龐統法正傳》裴《注》引《九州春秋》)

【譯文】

權宜機變的時候,本來就不是一種辦事原則能定的。

【啟示】

當變則變,不可死守教條,否則只能坐失良機,而使自己陷於被動挨打的局面。

《三國志》名句精選

7、成功之道,就是進退屈伸之道

能屈以為伸,讓以為得,弱以為強,鮮不遂矣。

(卷二十七《徐胡二王傳》)

【譯文】

能夠以屈求伸,以讓求得,以弱求強,很少有不成功的。

【啟示】

有所失才能有所得,有所退才能有所進;善於進退屈伸,才能多獲成功。

8、成大事必備條件:認清形勢,等待時機

智者不為小利移目,不為意似改步,時可而後動,數合而後舉。

(卷四十二《杜周杜許孟來尹李譙郤傳》)

【譯文】

有智慧的人不被小利與似是而非的狀況矇蔽,時機成熟、條件具備後才開始行動。

【啟示】

要想成大事,一不能目光短淺,二不能昏昧妄動,而是要把握形勢、等待時機,否則不但不能成事,還會壞事,而陷身困頓危機之中。

《三國志》名句精選

——修身篇——

1、堅持自己的操守

經危蹈險,不易其節;金聲玉色,久而彌彰。

(卷十一《袁張涼國王邴管傳》)

【譯文】

雖經歷危險,而不改變其節操;如同金聲玉色般的高貴品質,時間愈久愈能顯現出來。

【啟示】

烈火煉真金。歲寒然後知松柏之後凋。只有經危蹈險,而永不易其節,才能顯出一個人真正的偉大和高尚。

2、君子慎獨

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弗聞。

(卷二十《武文世王公傳》)

【譯文】

在別人看不見的時候知道戒慎,在別人聽不見的時候知道警惕。

【啟示】

人要加強自身修養,應該時時處處警惕自己,特別是在無人而獨處時,更應知道戒慎和恐懼。如果當著人面是一套,揹著人又是一套,那就成了偽君子,早晚會被人發覺和鄙棄。

《三國志》名句精選

3、吃苦就是修行

但知樂,不知苦;不知苦,必將以驕奢為失。

(卷二十《武文世王公傳》)

【譯文】

只知道享樂,不知道艱苦;不知道艱苦的人,一定會因為驕奢而犯過失。

【啟示】

只知樂而不知苦,必容易追求奢侈享樂而犯過失,甚至誤入歧途。所以,不要害怕吃苦,沒有吃過苦的年青人更要引以為戒。

4、打好基礎,根基才牢

物速成則疾亡,晚就則善終。

(卷二十七《徐胡二王傳》)

【譯文】

事情成功得快就敗亡得快,成功得晚就能始終保持長久。

【啟示】

這句話,對於那些不立根本、不務實際,而希望靠僥倖取巧以求儘早成名的人來說,確實值得引以為戒。所謂欲速則不達、大器晚成。速成的,往往根基不牢。

5、讓別人閉嘴,先要自己閉嘴

救寒莫若重裘,止謗莫如自脩。

(卷二十七《徐胡二王傳》)

【譯文】

解除寒冷沒有比多穿一件皮衣更好的了,讓別人停止對自己的誹謗沒有比加強自身修養更好的了。

【啟示】

自修以止謗,既是止謗的良法,又是一個人教養的表現。

《三國志》名句精選

6、一切都是自己的錯,就是修養的體現

人或毀己,當退而求知於身。

(卷二十七《徐胡二王傳》)

【譯文】

如果有人說自己的壞話,應當回過頭反省自己。

【啟示】

聽到別人說對自己不利的話,能夠退而反省自身,有則改之,無則加勉,更不對別人進行報復,這是使自己不斷進步以及處理好人際關係的一條重要經驗,也是自身修養的最好體現。

7、不斷積累,是壯大自己與持久保持的唯一法門

君子之行,皆積小以成高大。

(卷二十八《王冊諸葛鄧鍾傳》)

【譯文】

君子的品行,都是積累小的德行而後成為大的德行。

【啟示】

高尚的人格和修養,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而是由平時一言一行注意修養、長期積累而成的。注意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是加強自身修養的重要途徑。

8、善惡在乎一心,不在乎大小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卷三十二《先主傳》裴《注》引《諸葛亮集》)

【譯文】

不要認為是害處很小的事就去做,不要認為是好處不大的事就不去做。

【啟示】

如果每個人都能勤於做好事,哪怕只是很小的好事;而嚴防做壞事,哪怕只是很小的壞事;不但自身的修養品性在日積月累之下能夠得到極大提升,我們的世界也會更加美好。

9、往事、歷史是一面看清自己與世界的鏡子

畜德之厚,在於多識往行。

(裴松之《上三國志注表》)

【譯文】

蓄積德行而使之深厚,在於多瞭解往事(歷史)。

【啟示】

鑑往知來。多識往事,可以明道而養德,少犯錯誤,而多為自己、家人、社會、國家做有益的事,並反過來獲得來自他人和社會的回饋。

《三國志》名句精選

10、一言一行,都是修養的體現

立身之根本,莫大於言行。

(卷十六《任蘇杜鄭倉傳》裴《注》引《杜氏新書》)

【譯文】

在社會上立身,沒有比言行更重要的了。

【啟示】

一個人的歷史,就是用自己的言行來撰寫的,所以一個人的言行,是最緊要的,是在社會上立身的根本。言行得體,則需要修養深厚,因為言行本是修養自內而外的展現。

11、棄己之短,學人之長

事不可自謂己長。

(卷二《文帝紀》裴《注》引《典論》)

【譯文】

凡事不可自以為比別人強。

【啟示】

是優是劣、是短是長,要靠做事來檢驗,而不是靠自吹自擂。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有謙虛謹慎,不斷地棄己之短、學人之長,才能不斷進步而立於不敗之地。

《三國志》名句精選

12、錯了就改,沒得商量

聞惡必改,而不矜過。

(卷三十五《諸葛亮傳》裴《注》引《漢晉春秋》)

【譯文】

知道了自己的缺點錯誤就一定改正,而不堅持過錯。

【啟示】

一個真正聰明又對事業負責任的人,不在於不犯過錯,而在於知錯必改。如果一個人喜歡文過飾非,知錯而不改,還總想把自己打扮成真理的化身,擺出一副一貫正確的姿態,那才是真的愚蠢,不但對德行有害無益,還早晚會把自己栽進去。

13、人是否賢達,就看他能否聽進逆耳忠言

良藥苦口,惟疾者能甘之;忠言逆耳,惟達者能受之。

(卷五十九《吳主五子傳》)

【譯文】

良藥吃到嘴裡很苦,只有得病的人甘願吃它;忠告的話聽起來很不順耳,只有明達的人能接受它。

【啟示】

人有缺點、犯錯誤是難免的,怎樣改正缺點和錯誤?只靠自己不行,很多問題自己可能意識不到,意識到了也可能遷就自己。這就需要別人的提醒和監督,自己則需要有真誠接受批評監督的心態,這樣才能進步。

《三國志》名句精選

14、懂得揚長避短,才是智者

能知其所短而不用,此賢者之大也,知所短則知所長。

(卷三十五《諸葛亮傳》裴《注》引《袁子》)

【譯文】

能夠了解自己的短處而避開不用,這是賢者中的大賢;知道了自己的短處就知道了自己的長處。

【啟示】

能夠自知其短而又善於揚長避短,這正是賢人之所以賢,而智者之所以智的關鍵所在,也是一般人應該努力學習和力爭做到的地方。

15、做人的最好策略,永遠是外圓內方

外同乎俗,內秉純潔。

(卷十一《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裴《注》引《傅子》)

【譯文】

表面同一般人一樣,而內心堅守純潔的美德。

【啟示】

世事複雜,需要我們和光同塵、入鄉隨俗。心中的是非觀、原則和操守,卻是萬萬不能丟的,如此我們才能在世間遊刃有餘,並心中安定、不受外物左右。

《三國志》名句精選

——處世篇——

1、大丈夫當以德性為原則

士之出處,宜度德投趾,可不之節,必審於所蹈。

(卷十二《崔毛何邢鮑司馬傳》裴《注》引孫盛曰)

【譯文】

士人出仕或處世,應該先用德的標準來衡量然後再決定自己的行動,當遇到可行與不可行的抉擇時刻,一定要審慎地做出選擇。

【啟示】

為人處世,應當有一個正確的原則,可處不可處,當行不當行,都應當慎重考慮,三思而後行。切不可見利忘義,更不可損人利己,這樣才能為自己求得最佳的人際關係,並更好地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2、厚道是最高的精明

志士不探亂以僥倖,智者不詭道以自危。

(卷十四《程郭董劉蔣劉傳》)

【譯文】

志士不混跡亂世中意圖投機,智者不用欺詐手段使自己陷身危險。

【啟示】

形勢混亂的時候就喪失原則,不顧道義,以圖僥倖取利,甚至不惜用欺詐的手段以達到個人目的,這絕非志士或智者所為。這樣做,最終危害的必將是自己。

3、懂得知足,不受屈辱

知足不辱。

(卷十四《程郭董劉蔣劉傳》)

【譯文】

人知道滿足,就不會遭受屈辱。

【啟示】

知足不辱與貪得無厭恰成鮮明對比。人如果不首先看看自己的才能和貢獻究竟有多大,而只知一味向上伸手要,或挖空心思與同行爭,想要得到與自己的付出不相符的回報,最終必將為人所鄙棄而遭受屈辱。

《三國志》名句精選

4、做老實人

巧詐不如拙誠。

(卷十四《程郭董劉蔣劉傳》裴《注》引《傅子》)

【譯文】

善於巧詐,還不如拙笨誠實。

【啟示】

人無誠實之心,不踏踏實實、盡心竭力去幹事情,而只知玩弄小聰明,挖空心思去迎合上司、排擠同事,以討歡心、爭利益,一旦其巧詐的面目被識破,不但其人會遭受千夫所指,也不可能再混下去了。

5、善意是與人相處的最大秘訣

以善相待,無不致快也;以不善相待,無不致嫌隙也。

(卷十六《任蘇杜鄭倉傳》裴《注》引《杜氏新書》)

【譯文】

對人以善意相待,沒有不愉快的;以不善意相待,沒有不造成矛盾的。

【啟示】

善意待人,而不惡意相傷,這應當是為人處世的基本原則。也只有這樣,人與人才能愉快相處,外在環境才能和諧。

《三國志》名句精選

6、謹慎做人,不吃虧

凡人行事,年少立身,不可不慎,勿輕論人,勿輕說事。

(卷十八《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裴《注》引《晉書》)

【譯文】

人從年輕時候起,立身行事,不可不謹慎,不要輕易議論別人,也不要輕易評論事情。

【啟示】

大凡論人論事,皆當謹慎,絕不可不負責任地信口開河,這樣就能避免造成很多不必要的矛盾和不快,影響交際和合作。看準了的,該說的時候當然應該說,但要注意說話的方式和分寸。否則,就決不可亂說。

7、不可好為人師

有南威之容,乃可以論於淑媛;有龍淵之利,乃可以議於割斷。

(卷十九《任城陳蕭王傳》裴《注》引《典略》)

【譯文】

有南威(春秋時晉國美女)那樣的容貌,才可以議論美女;有龍淵劍(戰國時韓國寶劍)那樣的鋒利,才可以議論寶劍。

【啟示】

人不可好為人師,有其才而後可論其事。才陋而不知謙下,喜歡輕易詆譭他人,只能招人反感憤恨。

《三國志》名句精選

8、命裡有時終須有,命裡無時莫強求

勢可得而我勤之,此重得也;勢不可得而我勤之,此重失也。

(卷二十一《王衛劉傅傳》)

【譯文】

根據形勢可以得到的東西我努力爭取,就可以獲得重大成功;根據形勢不可以得到的東西我去努力爭奪,就會遭到重大失敗。

【啟示】

應該得到而又能得到的東西,就可以努力去爭取;不應該得到而且也不可能得到的東西,就不要覬覦。人往往會遭到兩種型別的失敗:一是可以得到的東西沒有努力去爭取,以致錯過了時機而導致失敗;二是不可能得到的東西拼命去爭奪,結果碰得頭破血流而遭受重大損失。

9、知人+自知=賢達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凡在賢達之流,固必兼而有焉。

(卷三十五《諸葛亮傳》裴《注》)

【譯文】

能知人的人稱智,能自知的人稱明。能在賢達之列的人,一定兼具這兩種能力。

【啟示】

知人難,自知更難。就算不能成為賢達,也應儘量向著知人知己的方向努力修養自己,如此才能更好的自處和與人相處。

《三國志》名句精選

10、多想想別人的好

記人之善,忘人之過。

(卷三十八《許麋孫簡伊秦傳》裴《注》引《益都耆舊傳》)

【譯文】

只記別人的好處,而忘記別人的過失。

【啟示】

記人之善則能取人之長以益己,忘人之過則可與人無隙而容人。

《三國志》名句精選

11、有多大碗,有多少飯

非才而據,咎悔必至。

(卷五十三《張嚴程闕薛傳》)

【譯文】

不是那樣的人才而佔據那樣的位置,一定會招致災禍和悔恨。

【啟示】

人當有自知之明,自知非其才,就不要據其位,否則不但會自取其咎,還將給別人造成損失。

12、多跟好人在一起

素絲無常,唯所染之。

(卷三十三《後主傳》)

【譯文】

尚未染色的絹沒有顏色,給它染什麼顏色它就是什麼顏色。

【啟示】

這句古訓,說明客觀環境對人的影響巨大:接近好人可以使人變好,接近壞人可以使人變壞,所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所以人不能不慎於交友,家庭教育與社會影響也不能不注意。

《三國志》名句精選

13、爬得越高,越要懂得謙卑

功高而居之以讓,勢尊而居之以卑。

(卷三十一《劉二牧傳》裴《注》引習鑿齒曰)

【譯文】

立了大功知道禮讓,地位高貴能夠謙卑。

【啟示】

滿招損,謙受益。即使功高位尊,也應當謙卑自下。居功自傲,必招致失敗,曹操赤壁之戰的失敗就是例子。

14、待人要真誠

開誠心,布公道。

(卷三十五《諸葛亮傳》)

【譯文】

對人以誠心相待,公正無私地發表自己的見解。

【啟示】

為人處世,做事、待人都能做到開誠佈公、坦白無私,而不虛情假意,那麼事情就會好辦得多,人與人的關係也能和諧得多。

《三國志》名句精選

15、一定要提防花言巧語

信言不豔。

(卷四十七《吳主傳》)

【譯文】

誠實的話不玩弄辭藻。

【啟示】

信言不豔,貴在誠實。花言巧語,實藏詐偽。

《三國志》名句精選

——讀書篇——

1、讀書要循序漸進

升堂入室,究其閫奧。

(卷十一《袁張涼國田王邴管傳》)

【譯文】

由表及裡,由淺入深,是探究學問的奧秘所在。

【啟示】

凡讀書,要想有所成就,必須如此,而決不可浮光掠影、淺嘗輒止。

2、多讀是最好的法子

讀書百遍,而義自見。

(卷十三《鍾繇華歆王朗傳》裴《注》引《魏略》)

【譯文】

書讀多遍,意思自然就明白了。

【啟示】

書讀得遍數多了,自然會有豁然開朗的時候。多讀,是學習的一個重要方法。不肯勤讀苦鑽,是讀書的一大忌。

3、時間是擠出來的

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陰雨者時之餘。

(卷十三《鍾繇華歆王朗傳》裴《注》引《魏略》)

【譯文】

冬季是一年的多餘時間,夜晚是白天的多餘時間,陰雨天是四季都有的多餘時間。

【啟示】

讀書學習,要善於自己找時間、擠時間。

《三國志》名句精選

4、讀書貴在專精

學猥則倦,倦則意怠。

(卷二十八《王冊丘諸葛鄧鍾會傳》裴《注》)

【譯文】

讀書多而雜亂就會失去興趣,失去興趣讀書的意志就會懈怠。

【啟示】

書海無涯,學必專精,專精才能有所得,有所得而後愈增學習的興趣。如果學無專攻,雜亂涉獵,雖可增加知識,但終究難有所成,無所成自然也就很容易懈怠了。

5、學習方法很關鍵

盲者欲視黑白,聾者欲聽清音,苦而無功。

(卷二十九《方枝傳》裴《注》引《管輅別傳》)

【譯文】

瞎子而想看見顏色,聾子而想聽到聲音,再苦也終不可得。

【啟示】

任何一門學問都有其學習的方法和門徑。如果學而不得其門,就會事倍功半,甚至勞而無功,就像盲人終不辨顏色、聾人終不辨聲音一樣。所以學習方法,不能不重視。

6、興趣是最好的門徑

書籍之事,患人不好,好之無傷也。

(卷四十八《三嗣主傳》)

【譯文】

關於讀書,就怕人不喜歡,喜歡就絕沒有壞處。

【啟示】

讀書最怕不喜歡讀,只要喜歡讀,對所讀之書再有所篩選,多讀有品味的書,讀書就是有百利而無一害的。所以對於讀書,興趣是第一位的,培養自己的興趣是最關鍵的。

《三國志》名句精選

——奮鬥篇——

1、人活世上,要靠自己努力

居世間,當自為之,而但觀他人乎?

(卷十二《崔毛徐阿邢鮑司馬傳》裴《注》引《吳書》)

【譯文】

人活在世上,應當靠自己努力,怎能只看他人呢!

【啟示】

美好的前程要靠自己努力去創造,而不能只羨慕他人的成功,或者與不努力者攀比,否則是永遠不會有出息的。

2、志向決定高度

有其志,必成其事。

(卷十八《二李臧文呂許典二龐閻傳》)

【譯文】

有那種志向,就一定能成就那種事業。

【啟示】

有志者,事竟成。上面曹操那句話,也是此義。

3、好男兒志在天下

良田百傾,不在一畝;但有遠志,不在當歸。

(卷四十四《蔣琬費禕姜維傳》裴《注》引《雜記》)

【譯文】

我已有百畝良田,心不在一畝;我只有遠大志向,心不在歸家。

【啟示】

心懷遠大志向,不在歸家,年輕人應當有這樣的幹雲豪氣和思想境界。勇敢地去走自己的路,為自己、家庭和社會做一番事業。

4、最怕志氣小,最忌半途而廢

志行萬里者,不中道而輟足;圖四海者,匪懷細以害大。

(卷五十八《陸遜傳》)

【譯文】

志在遠行千里的人,不中途而停足不前;有天下大志的人,不計較細小的事情以免損害大計。

【啟示】

心懷大志,胸懷遠慮,排除瑣碎干擾;勇往直前,堅韌不拔,絕不半途而廢。如此,人生便沒有到達不了的目的地。

《三國志》名句精選

5、努力要趁早

少壯真當努力,年一過往,何可攀援!

(卷二十一《王衛二劉傅傳》裴《注》引《魏略》)

【譯文】

少壯的時候真應當努力,年華一過,還怎麼可以留得住!

【啟示】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人年輕時就要奮發上進,否則年華老去,一事無成,只能悔之晚矣。

6、人有氣魄,事業才會成氣魄

行非常之事,乃有非常之功。

(卷十四《程郭董劉蔣劉傳》)

【譯文】

只有幹非常之事,才能取得非常的成功。

【啟示】

因循守舊,畏首畏尾,瞻前顧後,不敢越雷池一步,是幹不成大事的。只有非常之人,才敢於行非常之事,而創造出非常的事業。

《三國志》名句精選

明倫書院——“全國十佳國學教育機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