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初七,閩 南“七孃媽生”

閩南習俗

“七孃媽生”

泉州民間關於七夕的傳說,一是牛郎織女的故事,一是七仙女與董永“百日緣”的故事,但後來泉州人把這兩個傳說混為一談,共同構成泉州特色的七夕故事。

農曆七月初七,閩 南“七孃媽生”

“七孃媽生”習俗傳說

泉州人都說織女是天帝的第七個女兒,在勞動婦女的心目中,“七孃媽”是美麗、善良、慈愛、吉祥的化身,她不僅能給小孩子帶來撫愛、溫暖和幸福,而且能庇佑孩子健康成長。泉諺有云:“七月初七七娘生。”民間把這天界定為七孃媽的誕辰,是日要舉行祈祥活動,稱“做七孃媽生”。因而,民間有七夕“拜天孫”的習俗。《泉州府志》記載:泉俗七夕“乞巧”、“陳瓜果”、“小兒拜天孫”。

農曆七月初七,閩 南“七孃媽生”

按照這一習俗,孩子出生後的第一年,頭一個“七夕”要做“新契”,意為新拜“七孃媽”為義母(“契母”),並於當天解去新生兒於端午節繫於手腕上的“續命縷”(用五色絲線搓成)。到了十六歲,當年的“七夕”要“洗契”,意思是對其長大成人、與“七孃媽”脫離關係進行洗禮。這一民俗相沿成習,隨著時代的進步,不少城市家庭現已摒棄,但在農村中仍可見其遺存。

農曆七月初七,閩 南“七孃媽生”

據說天帝原旨意是允許織女七日一會牛郎,但喜鵲“報錯喜”,錯傳為一年一度即七月七日相會,這是個不能原諒的過失,因此人們在七夕大清早把胭脂花粉用紅髻索捆紮起來,拋上屋簷頂,責罰喜鵲銜送到天河邊,讓織女梳妝打扮,以會牛郎。

農曆七月初七,閩 南“七孃媽生”

七夕中午,敬祀七孃媽,舊時人們要備瓜果菜餚七盤(如時令小芋頭,上面繞上紅紙,喻“芋仔芋孫”),胭脂花粉七件,剪刀七把,燃香七柱,酒盞七個,筷子七雙,小型紙橋七乘,把七孃媽的六位元姐姐也全部請來,共慶“七孃媽生”。

農曆七月初七,閩 南“七孃媽生”

掛“七孃媽燈”。“七孃媽燈”是一種長圓形的燈籠,上面畫著七仙女的圖,一般在下面還掛上一串有各種顏色的花串。如果當年哪家有小孩出生,或者有剛結婚的新媳婦,在農曆的七月初就開始懸掛燈籠,甚至是掛在剛結婚的夫妻的新房門口,有早生貴子的願望。

農曆七月初七,閩 南“七孃媽生”

牛郎會織女時,喜鵲會紛紛飛至天河上,為之搭橋,名曰“鵲橋”。人們說,七夕當天,天上不見喜鵲,是都去為牛郎、織女搭鵲橋了;七夕過後,喜鵲頭部皆頹頂,就是因為牛郎牽牛過鵲橋時,牛蹄子蹂踏所致。

“七夕”的晚上最好下點小雨,表示牛郎織女相會了,兩個人喜極而泣;或謂牛郎、織女於分手之際,彼此依戀不捨,揮淚告別。

“焚送七娘轎”

另一說:七孃媽指七娘夫人。

俗視七孃媽為婦幼保育神,七月初七是其神誕。七孃媽即鬥母、送子、催生、奶母、痘疹、眼光、引蒙七位娘娘,沒有專廟,僅東嶽廟附有七娘夫人祠,天后宮附有育子司祀之,民間信仰極廣。

因“七孃媽”是七個,因而都與“七”有關。主要有:七娘轎(七乘)、七娘亭(內有七個仙娘之像),其餘陳列的果蔬、糖果(煮熟的甜糯米丸)、酒樽、箸子等,一般也以七為數。

農曆七月初七,閩 南“七孃媽生”

每年七月初七,家家戶戶在家中設香案,面向天井空中,供祀“浥飯”(油鹹飯)、糖粿(甜米團丸)、婦女化妝用品(生花、熟花、胭脂、花粉、紅髻繩、剪刀等),並焚送“七娘轎”。

農曆七月初七,閩 南“七孃媽生”

凡該年有初生嬰兒者,要拜七孃媽為“契母”,稱“新契”,加焚送“七娘轎”。長到十六歲,宣告成年,於這天拜辭“契母”,稱“洗契”,也要加焚送“七娘轎”。

農曆七月初七,閩 南“七孃媽生”

“七娘轎”和“七娘亭”保留了民間紙紮藝術的精巧,尤其是“七娘亭”更是別緻,比較講究的亭中還扎有彩繪的“七娘”泥偶,煞是雅觀。據說,七娘亭的流傳源於宋代。《東京夢華錄》記載:“七夕以錦綠結成樓殿,陳設花果……設坐具以祀牛女二星。”七娘亭也許源自於此。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