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廣西藤縣城南約10公里的中和村,位於珠江支流北流河的東岸,舊稱老鴉塘。村裡綿延兩公里的二十來個隆起的小山丘上,燒瓷器的匣缽殘片和陶瓷殘片,隨處可見。

長久以來,當地村民形象地稱之為“瓦模山”。用匣缽鋪鑄的巷陌,和用匣缽建造的老宅,靜靜地講述村莊的不凡。如此多的燒瓷模具和陶瓷碎片,怎麼會出現在中和村?它們又是什麼年代燒造的?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1963年夏,連日不斷的暴雨襲擊廣西北流河沿岸,不少地方被洪水淹沒,其中,藤縣受災尤為嚴重。當梧州抗洪救災工作組到藤縣瞭解災情時,意外地看到了被洪水沖刷出的漫山遍野的陶瓷碎片。工作組將這個情況連同災情一併向上級部門做了反映。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當年冬天,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和梧州地區文物考古訓練班前來藤縣採集標本,在中和村發現了一處瓷器燒造遺址,器形以碗、盤、碟、盞為主。陶瓷碎片上的紋飾有纏枝花卉紋、海水纏枝嬰戲紋和少見的摩羯紋。

試掘

令人奇怪的是,有如此規模的一個古窯,卻在當地的史料中查無此事。藤縣地方誌中僅有記載:中和村委駐地老鴉塘於1716年始建村。

為了弄清楚中和村古窯的分佈範圍和燒造年代,1964年9月和10間,自治區文物管理委員會進行了複查和試挖掘。在村民們習以為常,堆積如山的瓦缽碎片中,專家們清理出很多燒製精美的陶瓷標本和一些儲存完好的殘次品以及印花模具,中和窯址的身世之謎,逐漸露出冰山一角。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第一次試掘採集各種標本800餘件。其中,這件儲存完好的蘑菇狀蓮池鷺鷥紋盞模,意義非凡。盞模印背刻有“嘉熙二年戊戌歲春季龍念叄造”。“嘉熙”為南宋理宗趙昀的年號,“嘉熙二年”即公元1238年,“龍念叄”是工匠的名字。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同時,一號窯火膛附近出土了數枚銅錢,以元豐、元祜錢為多,最早的為鹹平通寶,最晚的是元祜通寶等,均是宋代使用的錢幣。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綜合出土標本各方面所帶有的時代特徵,考古人員推斷,中和窯存在的年代應在北宋中期至南宋晚期。

考古學者把這個史籍文獻沒有記載的神秘民窯,以發現地命名為“藤縣中和窯”。這些出土於中和窯的瓷器,經證實屬於青白瓷。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中和窯的青白瓷器釉勻瑩潤,透光度好,白中泛青,胎薄而堅硬,有的積釉處則呈水綠色。即使經過了數百年光陰的掩埋,也絲毫不減它令人沉醉的豐富質感。經專家鑑定,完全可與同時期景德鎮生產的青白瓷器媲美。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廣西文物保護與考古研究所考古研究室主任中國古陶瓷學會理事何安益:中和窯它有個最大的特徵就是說,青白釉瓷,它釉最好的部分會青出於藍,有部分超過或者達到,超過景德鎮或者湖田窯那種水平,薄、溼釉很好,有那種光澤透明的感覺。】

較大的規模和較好的瓷器品質,也吸引了國內許多專家學者的關注。1975年冬,中山大學歷史系考古專業師生對窯址又進行了一次試掘。1981年、1983年北京故宮博物院陳列室主任李炳輝兩次帶隊,前來考察發掘。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在中和窯出土的瓷碗中,不少以波浪為裝飾,這是東南亞地區常見的瓷器形式。

中和窯的工匠們以細密的篦紋作波濤洶湧的海水,海水中的孩童,穿越千年的可愛與天真,讓人心生憐愛。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摩羯是印度神話傳說中的河水之精、生命之本,公元4世紀末傳入中國,隋唐時其形象融入龍首的特徵。中和窯瓷器出現的摩羯紋印花模和青白釉摩羯印花盞,則表明這些瓷器的歸處可能是未知的遠方。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纏枝花卉紋,則遵循簡單的S形,不斷重複、變形,它均勻、連續,延展纏繞,優雅迷人。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經過調查,中和窯窯址所在的丘陵地帶,屬於桂東雲開山和大容山的餘脈,在北流河東岸中和村附近,兩條分別叫古遼河和貓兒河的小溪之間,狹長低矮的土丘上,南起芝麻坪北至黎山口,長約兩公里,寬約半公里。在這個確定的保護範圍內,一共發現了13個窯,考古工作者清理挖掘了其中2個坡式龍窯。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考古工作者從地表採集的標本分析,各窯址的燒造年代,南北兩端及中段,在造型、裝飾、燒造技術等方面存在明顯的差異,中段稍早而南北兩端較晚。

這些在中和村隨處可見的圓形墊餅和漏斗型匣缽,說明中和窯普遍採用北宋時期流行的一缽一器的仰燒法。這種燒製工藝起源於宋初,又稱“支燒”或“墊餅燒”。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不過,考古發現二號窯還使用了一缽多件的裝燒技術。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廣西民族大學科技史與科技文化研究院教授科技考古實驗室主任汪常明:“到南宋之後,中和窯也採用了疊燒。它可能是一個匣缽裝很多個器物,疊起來燒,那麼這樣的燒製方式可能是為了適應當時大量的生產,就是用這個碗疊在一起燒,為了防止它們燒結,碗與碗之間就用支釘隔開,這樣疊燒就可以一次燒多個。”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疊燒出現於南宋,而盛行於元代,因此,專家推測二號窯的燒造年代應屬於南宋後期。

分佈廣泛的窯址,堆積豐富的廢品,依稀讓人感受到中和窯當年延續綿長的窯火和窯場的興旺景象。那麼,這些精美的瓷器被誰製造,又被誰擁有?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在宋代的藤縣,為何會出現如此大規模的窯廠;中和窯生產的瓷器如何與同時期的景德鎮媲美;中和窯生產的碗,有很多是淺喇叭形的,從實用性來看,與當地用碗習慣不符,在國內其他窯址裡也比較少見,這些產品的最終去處又是哪裡;如此大規模的生產又為何突然消失?

曾與景德鎮媲美的青白瓷器,為何再無蹤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