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這個老兵身份不簡單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這個老兵身份不簡單

古詩云: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

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舂穀持作飯,採葵持作羹。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出門東向看,淚落沾我衣。

《十五從軍徵》講述了一個悲愴的故事:一位老兵,少年從軍征戰一生,直到耄耋之年終於得以退役還鄉;但是當他回到夢瑩魂牽的故鄉時,卻發現親朋故舊不是早已過世,便是離散不知所終,田園故居也化為一片殘垣斷壁;只剩他孑然一身,在廢墟中茫然四顧。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這個老兵身份不簡單

一、十五從軍徵,從的什麼軍

看到老兵的悲慘遭遇,我們不禁要問:什麼樣的軍隊,會這樣殘酷對待士兵?

《十五從軍徵》,出自《樂府詩集·橫吹曲辭·梁鼓角橫吹曲》,一般認為是漢朝樂府詩。既然是漢詩,那麼就可以大致認定老兵參加的是漢代軍隊。

西漢是古典軍國主義體制,國家實行普遍兵役制,男子二十歲成年登記入籍開始服役(西漢景帝前為十七歲,昭帝后又推遲至二十三歲,在此取中間值),至六十歲到齡免役(有爵位者提早至五十六歲)。

雖然成年男子役期前後長達四十年,但是在役不等於現役,法定現役入伍是兩年:第一年為“車騎材官”,通常安排在始役年,在本郡國擔任地方軍,除巡邏捕盜等治安任務外,主要進行軍事訓練,培養基礎軍事技能,以便在退出現役後,經緊急動員可以迅速成軍。另一年時間不定,要離開本鄉承擔較多軍事任務,或為“衛士”到京城擔任宿衛,或為“戍卒”到邊境地區防禦外族入侵。在不服正規兵役的年份,男子自動轉為預備役,每年承擔一個月的無償勞役,其實等於徭役;只有在緊急情況,如外敵入侵或國內叛亂,才臨時應徵入伍。

也就是說,按西漢法制,正常情況下朝國家不會強徵未成年人“十五從軍”,更不至於抑留至八十歲才放歸。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這個老兵身份不簡單

當然,有法可依還要有法必依,法定不等於現實,現實中超期服役的情況比比皆是。有時候是因為突發變故,情況緊急不得已而為之;更多時候不過是皇帝權貴想要找一批現成的免費勞力而已。所謂京師“衛士”感念皇帝恩遇自願延長服役期的“佳話”,細究下來更可能是“被自願”。而那些遠征邊陲的“戍卒”,因為交通不便往返困難,超期服役幾乎是普遍現象,甚至不乏被迫連續戍邊十餘年的情況。李白詩云:“萬里長征戰,三軍盡衰老”(《戰城南》),就是殘酷現實寫照。

然而再怎麼超期,“八十得歸”還是不可想象的。漢法規定六十免役是經過深思熟慮的:古代物資匱乏,生活條件艱難,絕大多數人根本活不到六十歲,極少數的幸運者也因為長期勞作氣血衰竭而不堪驅使。既然這把老骨頭已經榨不出油來,那麼主事者何必繼續扣留徒增罵名惑亂軍心?

東漢時期因為戰亂,大量人口被豪族侵吞隱瞞,國家能夠掌握的戶口大大減少,古典軍國主義難以維繫,舊有兵役制度趨於瓦解。為滿足防務需求,東漢朝廷開始推行募兵制,軍隊逐漸轉變為僱傭軍。東漢軍大多為臨事招募,事罷遣散,但為緊急應變也保持一支較大規模的常備軍;這些士兵大多長期服役,有可能存在一些年紀很大的基層士兵。

但是那種老朽不堪的人員,依然是沒有價值的,留下來只能白白消耗糧餉。即使將領吃空餉,也應該留用聰明伶俐之輩,風燭殘年的老卒因為明顯不合格,反而容易招人注意,給將領惹麻煩。

漢代軍中還有刑徒從軍的情況,這些人屬於走投無路只能選擇當兵贖罪,他們的役期往往漫長沒有盡頭。但是未成年刑徒一般都是株連所致,“十五從軍”就意味著他的家族幾乎破滅,僥倖偷生的老兵還有親人可以懷念嗎?

所以,“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的老兵,參加的一定不是兩漢穩定期的軍隊,更大可能是他在兩漢之交或者漢末三國,群雄爭霸諸侯割據時期,被裹挾入某支軍閥部隊。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這個老兵身份不簡單

在亂世中,老兵麻木跟隨首領南征北戰,背井離鄉數十年。

二、八十始得歸:天幸得迴歸

亂世軍閥戰爭技術水平其實很低,甚至說只是大規模械鬥群毆。因為混戰嚴重破壞社會結構,也摧毀了古典軍國主義,造成兵員素質極大下降。

所幸大家彼此彼此,菜雞互啄不需要太高素質。在軍閥看來,士兵不過是一些“低值易耗品”,能壯聲勢即可,年歲幾何並不需要太在意;反正亂世人命賤如狗,只要有兵有糧,擴大隊伍沒什麼難度。在這種大環境下,無論“十五從軍”還是“八十從軍”,都是炮灰,不足為怪。但是“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就很不正常了。老兵服役不是十年二十年,而是65年!注意細節“始得歸”,就是說老兵65年軍旅生涯中是沒有休假的,一次家都沒回過!在危險艱苦的軍事崗位上幹滿65年,身經百戰是基本配置,身經千戰也不是全無可能!這樣能熬得下來,需要何等神勇?何等運氣?

退一步說,即使說詩歌數字多有誇張,不能太當真,但是至少也有五十年之久,這個時間段同樣非常漫長。對於具體的某個士兵來說,戰死的可能性是一個機率問題,在某場戰鬥戰死的機率不算太大,存在一定偶然性;但是如果他參加了很多場戰鬥,那麼戰死機率會積累疊加,偶然便成為必然。就如王昌齡詩云:“十五役邊地,三回討樓蘭,去時三十萬,獨自還長安”(《代扶風主人答》),至於說經過50年還是65年,對機率沒有多大影響。

有人說:也許老兵是火頭軍之類後勤人員,不用上戰場?這不可能,戰爭變數很多意外頻發,輜重部隊經常成為敵人奇襲目標,到那個時候誰還管你是不是戰鬥人員,能喘氣就得給我上!在那種情況下,如果平時少上戰場,砍人業務不熟,反而會死得更快!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這個老兵身份不簡單

也可能說老兵後來當上了軍官,不需要經常參加一線戰鬥?這種可能性倒是存在,五六十年戎馬生涯堅持下來,混個一官半職也是應有之義,在缺少背景的情況下,憑勇力當到指揮數百到千餘人的中級軍官比較正常。

但是,這樣的中級軍官真能脫離前線戰場嗎?

我看懸。如果老兵真是以勇力得到提拔的,恐怕還得身先士卒衝殺在前,危險程度並沒有降低。

只有一種可能:老兵不是士兵,而是校尉、將軍級別的高階軍官!

廉頗黃忠為什麼寶刀不老,關鍵不在於他們勇力超群,而是他們身為大將,主要任務是指揮戰鬥,衝鋒陷陣只是偶爾激勵士氣的手段罷了。

三、遙望是君家:我家不尋常

老兵竟然是一員老將?他有可能晉升高位嗎?

老兵“十五從軍”,初入伍時年齒尚輕,必須從基層幹起,可能要在一線拼殺二三十年,才有機會當上高階將領。在此期間他要面對極大危險,能堅持下來要有非常強的氣運。

除非說他有貴人賞識,年紀輕輕便身居高位。但貴人憑什麼看重他一個介粗鄙武夫呢?

也許是專家教授的影響,我們下意識認為:老兵遭遇如此悲慘,必定是勞苦大眾一員。

其實真不見得。請仔細讀詩: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這個老兵身份不簡單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老兵故居儘管破敗,“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但建築規格並不差。“中庭”的存在意味著老兵的家絕並非茅屋三兩間,起碼是十數間廂房圍成的院落;而光照並不充分的“中庭”竟能生長“旅谷”,可見其面積相當大,必須是小康以上人家才有可能建造。他家中還有自己的井臺,這也不是等閒之家所能置辦,在鑿井技術不高且地下水資源有限的古代中原地區,農村貧民是很難自家打井的。

所以老兵出身並不很低,至少也是個中等地主。

“道逢鄉里人:家中有阿誰”,看似平淡,其實資訊量很大。我們試著模擬一下,一個葉落歸根的遊子該怎麼向路上遇到的同鄉探聽家中情況。

首先要確定這位同鄉的身份,如果是當年發小,那再好不過了,直接就問“俺爹俺娘俺哥俺姐怎樣了”。不過未必有那麼湊巧,也可能本人並不相識,但沾親帶故,那也好辦,先認識一下確定關係,接下來就大同小異了。如果僅僅是同鄉,而且先輩並無交往,那就麻煩了,他未必知道“村東頭大槐樹下老王家”是怎麼回事,得花許多口舌說明,到最後仍然不清不楚。

老兵碰上的那位“鄉里人”會是舊時相識嗎?別忘了,老兵已至耄耋之年,當年故舊有幾個能像他一樣老而不死?即便有個把長壽的,又怎麼那麼巧能碰上?就算無巧不成書,真的撞上一個舊日玩伴,那個風燭殘年的老人能不能認出老兵,回憶起60餘年前的陳年往事,也很成問題。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這個老兵身份不簡單

既然是當年故舊的可能性很小,那麼問題就來了:這位素昧平生的“鄉里人”怎麼知道老兵究竟何許人?還能張口對答“遙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只有一種可能,老兵的家並非我們想象的“村東頭大槐樹下老王家”那種底層貧民,而是強宗大族;那個可以“遙看”的“家”十有八九是豪族莊園,甚至可能是塢堡。可以想象一下那位“鄉里人”的答話:六十年前那個老王家?知道知道,五里外就是他們過去的莊園,塢堡還看得見!

既然老兵很可能出身豪族,那麼“十五從軍”就很詭異了,不管在什麼時代,15歲都是未成年,沒有任何人正式立法規定兵役應該從15歲服起,強徵入伍是另一回事,屬於實踐操作,並無法律支援。就正常情況看來,豪族也許不能完全避免兵役,但是似乎不至於淪落到未成年子弟被抓壯丁的程度。即使是在亂世,軍閥們也是需要豪族支援,“抓革命”還要“促生產”,殺雞取卵終歸不是長久之計,還是得建立秩序讓大家交糧納稅,細水長流才是王道,而這些是離不開地方利益代表豪族們配合的。

當然,也可能說老兵只是“先前闊”,後來家道中落,實際淪為貧民。甚至存在這樣的可能性。老兵的家族被軍閥亂兵擊破,老兵作為俘虜被強徵入伍。這樣一來,老兵只能是炮灰,在軍閥首領刻意安排下一再參加最危險的戰鬥;他在殘酷廝殺中永無出頭之日,幾乎不可能撐過五六十年。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這個老兵身份不簡單

四、淚落沾我衣:我命不由天

既然這位老兵很可能出身豪族,又在年紀不太大的時候成為高階軍官,那他無疑是首領信重的大將,政治待遇應該很高。

老將軍轉戰多年,故土可能淪為其他勢力掌控,沒法告老還鄉,但起碼可以解甲歸田,在人生晚期享一享天倫之樂吧?為什麼他的上級如此苛刻,竟不能體恤下屬一二,非要把人壓榨到八十歲?

之前的討論,都是建立在一個預設前提上,老將軍從軍是在為別人賣命,這個別人也許是皇帝,也許是軍閥。

其實這只是想當然自行腦補的結果,實際上存在另一種可能——老將軍是在為自己,或者為自己的家族打拼呢?

怎麼可能?

當然可能。

兩漢之交、魏晉六朝時期,有一種特殊性質的武裝集團——流民軍。

正統教科書認為,流民軍不過是農民起義的一種表現形式,其主體是無法忍受階級壓迫的情況下起來鬥爭的貧苦大眾,其中雖有少數豪族出身成員,但不起進步作用,屬於“混進革命隊伍的階級異己分子”。

其實不然,流民軍是漢晉時期的一個特定稱謂,並不能與失地農民武裝,即後世所謂“流寇”簡單劃等號。所謂“流民”,並不僅指失去土地的底層農民,只要是被迫放棄土地遷移的人群都屬於流民,哪怕他們是曾經家財萬貫的豪族。

流民們背井離鄉的根本原因並非不堪階級壓迫,而是因為天下大亂,政府沒有能力提供安全保障;他們的最終目標是追尋一個地方,可以停留下來安居樂業。由於社會混亂,個體遷移風險極大,流民們只能組織起來集體行動。當然,這有一個由自發到自覺的過程,為了自我保護,他們不得不武裝起來,於是就形成了流民軍。

流民軍是被時代大潮丟擲主流社會的,他們的社會組織結構並未完全瓦解,仍然接受主流價值觀。他們吃苦耐勞珍視家庭,願意為自己所愛戰鬥,這與“一人吃飽全家不餓”,只關心自家性命的流寇完全不同。流民軍是有信念的軍隊,敢戰所以能戰,進而善戰。冷兵器時代勇氣和意志才是決定性的,至於說技戰術,狠狠打幾場惡戰,死上一票人自然就磨礪出來了;曹魏“青州兵”,東晉“北府兵”,西魏早期府兵,還有後世著名的岳家軍都是其中佼佼者。

流民軍的首領就是所謂“流民帥”。作為社會精英人士,豪族們掌握著較多社會資源,有較強組織能力,容易在流民集團中佔據優勢。而流民軍原先的社會組織還在,他們也認同主流精英,願意接受指揮。事實上,那些相對穩定的流民軍,幾乎都以強宗大族為核心,以其部曲為骨幹,再吸收零散流民形成的。

豪族一方面組織流民武裝保護自己,另一方面又憑藉這支武裝謀求政治發展。因此,流民帥的命運是與其麾下流民軍緊密結合的,具體表現就是流民軍的統帥權往往在宗族內部傳承。

這種情況廣泛存在於漢晉亂世:東漢開國之君光武帝劉秀,率宗族參加綠林軍,算得上廣義的流民帥;其麾下功臣大將也不乏類似出身。三國時期曹氏夏侯氏以宗族為核心,收黃巾餘部成“青州兵”,早期曹操當為流民帥;蜀漢先主劉備早期部眾多為饑民,也算是流民帥;孫吳大將陸遜、徐盛統率宗族南渡江東,長期把持並世襲部曲武裝,無疑也是流民帥。至東晉衣冠南渡時,這種現象更為普遍,連祖逖、蘇峻、郗鑑、桓彝這樣有士族背景的名士,都自覺不自覺的成為流民武裝首領,並把軍隊統帥權傳給自家子弟(祖逖弟祖約,郗鑑子郗愔、郗曇、孫郗超,桓彝子桓溫、桓衝)。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這個老兵身份不簡單

老將軍與他的家族,很可能就是這樣一個典型流民帥家庭,在朝不保夕的亂世中,他們被迫武裝起來保護自己。由於敵對勢力(軍閥或外族)強大,他們無法在故土立足,被迫遷移流浪。

讓我們還原一下“十五從軍徵”的場景;少年時代的老將軍,因家族面臨滅頂之災,拿起武器追隨父兄轉戰四方;在漫長的征戰生涯中,老將軍逐漸成長起來,終於成為這支部隊的主要領導者;也許因為老將軍個人能力太過出色,也許因為他的家族後繼無人,總之,他從軍一直到了80歲。

五、出門東向看:鐵衣還鄉來

儘管流民軍敢戰能戰,但是天下大勢非人力所能挽回。絕大多數規模較小以及一些運道不佳的流民軍,在一場場戰鬥中傷亡殆盡,最終瓦解消散;另一些流民軍在殘酷戰鬥中迷失了本心,沉湎於殺戮劫掠,淪為他們原先痛恨的流寇;只有極少數武力值幸運值雙優的流民軍,取得立足之地安頓下來,終於可以喘一口氣。

即使是這極少數幸運者,依然步履維艱。從他們起兵開始,便走上了半軍閥的不歸路。儘管很多流民軍最終接受了政府番號,但是他們有很強獨立性。他們有獨立於主流社會的組織結構,可以自己組織生產生活;他們掌握著自己的暴力機器,可以自我保護甚至對外攻略;朝廷能下發糧餉賞賜固然好,沒有也能過得下去。正因為大體上可以自給自足,流民軍遊離於體制之外。不管他們有沒有顛覆想法,在朝廷看來,他們存在本身就構成不穩定因素。

雖然弱勢政府經常需要借重流民軍武力,但是始終對他們存有戒心,不僅不能信任,還一直著力進行限制打壓分化瓦解。青州兵為曹魏政權南征北戰功勳卓著,曹操一死就遭到官方清算,就此泯滅;北府兵是劉裕起家之本,為劉宋王朝建立盡心竭誠,卻被劉氏二代宋文帝劉義隆強力清洗(殺北府主將檀道濟父子全族),元氣大傷分崩離析;岳家軍的悲劇自然更不必說。

流民軍的困境還不僅在於政府敵視,主流社會對他們也持排斥態度。原因很簡單:儘管流民軍最終奮鬥目標是打回老家去,但他們還是需要一定資源暫時安身立命,而資源不會從天而降,只能憑藉武力威脅佔領,甚至要兵戎相見才能取得。這樣一來,自然要侵犯一眾地頭蛇的利益。

十五從軍徵,八十始得歸,這個老兵身份不簡單

所以流民軍上不得朝廷中樞庇護,下不為地方豪族支援,處於老鼠進風箱兩頭受氣的孤立狀態。世上沒有救世主,一切只能靠自己,所以流民軍沒有退役一說,活到老戰鬥到老,直至生命終結。(沈亮)啟太祖(宋文帝劉義隆)陳府事曰:“西府兵士,或年幾八十,而猶伏隸;或年始七歲,而已從役”(《宋書·列傳六十》);西府,一般指東晉南渡後僑置的豫州,治所在歷陽(今安徽省和縣),是拱衛京城建康府西面的重要軍鎮,駐軍大多招募自中原流民。

老將軍此次回鄉很可能不是我們想象中告老還鄉。

老將軍六十餘年不得返鄉,有理由相信,他的故鄉長期淪陷於敵對勢力之手,否則作為一位高階軍官,不至於如此。

因此,老將軍的故鄉,很可能是剛剛收復的;由於朝野敵視,未必有人幫忙,他親愛的故鄉,十有八九是他親自率軍收復的。

注意到了嗎?

“舂穀持作飯”,收割莊稼再舂穀成糧,不是一個八十老翁自己搞得掂的。即使他還有些膂力,再有三兩個同伴,一時又到哪裡找舂穀工具呢?“兔從狗竇入,雉從樑上飛。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這是整個村落破敗的景象,根本不可能有什麼臨近人家。只有大軍營地,才有足夠人手工具,才能“咄嗟便辦”。

老將軍不是悽悽慘慘的獨自回鄉,而是率領著他的宗族大軍,雄赳赳氣昂昂的打回老家來!

六、結束語:悄悄地我走了

既然這是一場煊赫的“衣錦還鄉”,為什麼總體格調卻那麼悲涼呢?

“羹飯一時熟,不知貽阿誰”當然讓人悲愴,但他不是已經回來了嗎?還是帶著宗族勝利歸來!

回來了就好,回來了就有希望。雖然眼前故園荒廢,但這算不了什麼,“心若在夢就在,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六十年顛沛流離,老將軍戰勝了多少苦難,不會被這點困難嚇倒。

問題是故鄉雖然收復,但地處前沿四戰之地,歷經多方反覆絞殺破壞,完全不具備復興條件。希望只能寄於新家園,只是該地雖經千辛萬苦取得,但宗族居住不久紮根未深基礎不實,四周多有心懷叵測之輩,前路縹緲迷茫。

所以,老將軍回來了,然後又悄悄地離去,灑下一腔英雄淚,埋葬了舊日情懷。亂世圖存,必須有所取捨,容不得軟弱遲疑思想混亂。

老將軍戎馬一生見慣生離死別,對於故鄉破敗情形早有所料,近鄉情怯一時脆弱或有,但不至於多沉湎離愁別恨不能自拔。他特意舂穀採葵造飯作羹,就是“為了忘卻的紀念”,一方面和自己的青春緬懷做一個總告別;另一方面對子侄進行憶苦思甜教育,增強宗族凝聚力,齊心協力應對吉凶難卜的未來。

老將軍一生為親人打拼,垂暮之年還在憂慮家族前途,心中沒有位置留給所謂“勞動人民在當時黑暗的兵役制度下的不平和痛苦”。“我心傷悲,莫知我哀”,太多人不知老將軍為何傷感空拋同情淚,只是拿別人酒杯澆自己塊壘。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