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是關山送別情”,王昌齡這首邊塞詩,情真意摯,蕩氣迴腸

邊塞詩人王昌齡寫的七絕,享譽千年,他也因此被稱“七絕聖手”,現今說起七絕,首先要提到的就是王昌齡。有人還會問,王昌齡和李白誰可為冠,自然李白在七絕上只能屈居第二了,也有為認為李白較王昌齡水平更高,但他們共同兩人代表了盛唐七絕的最高水平。

盛唐的七絕精品比比皆是,除王昌齡和李白,還有我們熟知的王維、王之渙、高適、岑參、常建等,全是響噹噹的七絕高人,當然,劉禹錫、李商隱、杜牧等人在中晚唐之後,也是成績斐然,感謝他們為我們留下了無比珍貴的精神財富。

王昌齡被冠“聖手”而獨佔鰲頭,自是有其獨到之處。王昌齡出身在一個非常貧寒的世代為農的家庭,在他所作的《上李侍御書》中寫道,“昌齡豈不解置身青山,俯飲白水,飽廣道義,然後謁王公大人希大遇哉?每思力養不給,則不覺獨坐流涕,啜菽負米。”家庭生活的窘迫可見一斑。

“總是關山送別情”,王昌齡這首邊塞詩,情真意摯,蕩氣迴腸

我們熟知的古今中外的大量才子幾乎都出自貧寒之家,他們除了聰明好學,還有以此改變命運的強烈渴求,王昌齡也如是,他邊在農田裡勞作,邊刻苦讀書,完全靠著自己的努力學有所成,王昌齡年長一些後,帶著詩文去拜謁京城高官名士,以求取仕途,但均未成功。最終還是靠著自己的本事,年近三十進士及第,開啟了自己的人生之路。

從貧寒之門走出來的王昌齡更具堅韌無畏的力量,他奔向邊塞,在荒涼的大漠與將士們同甘共苦,體驗他們的艱苦生活,也才有了至今為人讚歎的《從軍行七首》,也成就了他“邊塞詩人”的美譽。王昌齡的文字精緻健朗,剛正遒勁,有凌雲壯志,更有滿腔的愛國情懷,字裡行間中,顯現著王昌齡博大的胸襟與豪邁的氣概。

“總是關山送別情”,王昌齡這首邊塞詩,情真意摯,蕩氣迴腸

本文與大家一同欣賞他的《從軍行·其二》。這首詩作者重點放在了描寫邊塞的軍旅生活,戍邊者遠離繁華,久居邊塞,在荒漠黃沙中風餐露宿,堅守邊關,一呆就是數年,他們對家鄉和親人無比思念,作者把這種摯真的情感寫得蕩氣迴腸。

《從軍行·其二》

琵琶起舞換新聲,總是關山送別情。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

這首詩寫得極有特點,四句詩有三次轉折,每一次的轉折都是前一次的遞進,情深之處的默語,一次一次給讀者以強烈的震撼,這些邊關捍衛者,他們的坦蕩與豪情,振聾發聵,在歷史的時空久久迴響。

“總是關山送別情”,王昌齡這首邊塞詩,情真意摯,蕩氣迴腸

開篇是軍中的將領在營房中歌舞歡宴,普通的戍邊者在外可以聽到曲子在隨舞蹈的變化而不斷的轉換,但這並沒有讓他們產生新鮮和好奇,因為他們沒有心思聽琵琶演奏出來的曲子。

作者以一個“總”字進行了第一次轉折,在他們心裡都是滿滿的思念與牽掛。當年與親人依依惜別,跨過山川大河,來到了沒有人煙的荒漠,再遙遠的距離也無法割捨他們內心深厚的情感。

“總是關山送別情”,王昌齡這首邊塞詩,情真意摯,蕩氣迴腸

第三句是作者寫的第二個轉折,與前一句的轉折遞進一步,寫的是戍邊者內心複雜的情緒。作者以“撩亂”形容本是優美的琵琶曲,因為無論怎樣華麗的曲調,對他們而言都是煩躁繚亂之聲,更深地激起他們強烈的愁緒。

最後一句是第三次轉折,也是全詩升到一個新的高度。這一句寫的是邊關的景色,但見一輪皎潔的秋月高懸天空,照亮萬里長城。戍邊者心底是繁亂的思緒,但秋月高照著綿綿起伏的長城,是戍邊者更高的精神歸屬,那是對國家的深沉之愛。

《從軍行·其二》的特點尤為突出,作者將重點放在了寫普通戍邊者的情感之上,對他們的瞭解之深與王昌齡在軍營一段時間的生活有關,正因為他直接而深切的感受,才寫出如此飽含激情,謳歌愛國主義與英雄主義的壯美篇章。

“總是關山送別情”,王昌齡這首邊塞詩,情真意摯,蕩氣迴腸

歡迎關注“詩詞精品賞析”,一同感受中華詩詞之美……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