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志剛:夙夢作伴好還鄉

作者簡介

餘志剛:夙夢作伴好還鄉

餘志剛,中國作家協會會員,系象山縣傳媒中心資深報人、主任編輯。1994年創辦“象山港”副刊,培養了大批本土作家;2000年後,出版有散文、隨筆集《餘志剛散文》《滿紙菸嵐》。他的作品散見於《人民文學》《花城》《美文》《散文》《江南》等國內重要期刊,先後在《新華文摘》《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等核心刊物轉載16篇次,獲得“大紅鷹文學獎”“《飛天》十年文學獎”“中國新聞獎複評銀獎”等省級以上獎項9次,9度入選《中國年度最佳散文》等知名選本。

引子

《陌生的孔子》出版,恰逢我快要到齡退休,報刊部策劃讓我“上一期角色”。盛情難卻,又不想過多佔用採編資源,遂自吹自擂,順便說一說自己的文字緣、文學夢。

餘志剛:夙夢作伴好還鄉

情不知所起

有一幅畫面在記憶中時常閃現。幽暗的老屋,一片竹簟隔開了床邊潮溼的山牆,一少年日復一日地趴在床頭,在糊牆的舊報紙上歪歪扭扭地寫下了一個詞:“齒冷三天”;又寫了一個詞:“髦得合時”;然後依次寫下“醉眼矇矓”“略有知覺”“驚詫莫名”……

那一年我13歲,隨母親住在一個典來的屋子裡,把書籍裡看來的詞語一一轉錄在“護壁”上,睡覺前瞻仰,起床時凝視,覺得這一個個詞語都是見情見性的精靈,是可以吐露心事、推送懷抱的知己。這樣的情愫與日俱深,手裡的筆,神使鬼差地開始了傾訴……

這是文學夢開始的地方。

隨著“四人幫”垮臺、高考制度重啟,一所師範專科學校接納了一個出身陋巷的平民子弟和他顛三倒四的文學夢想。在圖書館呼吸著《青春》《萌芽》《奔流》的油墨香味,我如痴如醉地閱讀、廢寢忘食地寫作,隔天跑郵局投寄稿件,一日無數次地去傳達室“靜候佳音”。雜誌社的退稿函總是“熱情洋溢”:作者同志,尊作拜讀,如捧琬琰;近因編輯部稿擠,不敢雪藏,故忍痛割愛、仍以璧還……最後是編輯部鮮紅的大印,像春風裡燃燒的一叢杜鵑。

某年寒假,揹著沉甸甸的退稿回家過年。嘈雜的車廂裡,我把雜亂的行李歸攏在腳邊,目光透過車窗、盯視著渺無一物的深闊天空。喜歡搭訕的鄰座發現了我的沉默,繼爾看到我手邊搭著一個網兜——網格里露出一角《青春》編輯部的紅字信封,嘩嘩的語流隨之一滯,滿肚子閒話凝在了嘴邊。這大抵就是我當年的“人際環境”——眼高於頂,孤僻高冷,完完全全生活在另一個維度裡,頭翹尾翹,以為鴻鵠之將至也。

鴻鵠真的飛來了嗎?

1983年初夏,是我下海島教書的第三年。某日晨課,我在給學生們講冰心先生的《小橘燈》,忽然看到妻子抱著襁褓裡的女兒來到教室門口的一株大榆樹下,向著講臺頻頻張望。我投去探詢的目光,她卻低下頭,對著女兒“嗯啊”“嗯啊”地逗笑;待我拾起課本繼續講課,她又抬起明亮的眸子,對著講臺一眼一眼地張望。下課鈴響起時,她笑盈盈地迎著我急步走來,伸手從襁褓裡摸出一張匯款單,細聲說:你的小說發表了。

《東方》,浙江人民出版社編輯出版的一本大型文學雜誌。1982年第3期,它的小說“處女作”目錄裡赫然跳出了“餘志剛”三個字。

後來我得知,這期延遲出版的《東方》,竟是它向讀者告別的終刊號!

餘志剛:夙夢作伴好還鄉

把頭埋進歷史的“沙”裡

四十年筆耕,我在《人民文學》《花城》《美文》《散文》《山花》《隨筆》發表了不少作品,以《江南》《飛天》《福建文學》為多見;轉載的作品見於《散文選刊》《散文海外版》《新華文摘》《讀者》等,《散文選刊》頻次較多。得過獎也受過“不情之譽”,茲不贅述。創作的過程,痛苦多於快樂。

前陣子著名詩人榮榮來象山做新書分享,說“寫作是件快樂的事”,並提醒聽眾席的朋友,“如果你覺得痛苦就不要再寫了”,因為生活已經很不容易。我不相信開開心心、輕輕鬆鬆的寫作能寫出好的作品,當然這裡有水平問題、資質問題,也有個人的情感、性格等特殊因素在起作用。

因為生活底子薄,或者說不夠“接地氣”,我感覺寫小說比較“痛苦”,所以在這個領域點到即止,很快轉入了散文創作;後來因為閱歷增長,發現自己的心地已不再“純淨”,思想已不那麼單純,在散文裡“說真話”愈來愈假、愈來愈累,以致陷入長時間的“掙扎”而輟筆投閒。

於是投綸文史,把頭埋進歷史的“沙”裡。

歷史散文,在我的創作裡“三佔其二”,拉長了感光時間,也虛化了空間景深。螺螄殼裡做道場,這是歷史的殼也是文化的殼,就憑據它安置一下心靈吧。讀古人書,與古人遊,毋須入門問諱,多了幾分隨意率性:與孔子抬槓,說他臉上有個痦子;與韓愈摔跤,發現他腋下有個暗疾;與李叔同“過招”,揪住了他的“一截蜥蜴尾巴”。人性就是鐵律,即使他們的思想(學問)大放異彩,血管裡同樣遊蕩著嗜酸細胞。他們是賢人也是凡人,我們才能沐浴清化、“見賢思齊”;如果遇到“超人”、神人,騰雲駕霧、飄飄欲仙之人,吾輩除了望塵而拜,還能再做什麼呢?

這是“批判”,其實也是內省。韓昌黎卓然大家,文章炳炳烺烺,治學孜孜矻矻,尚且難免要昧良心、說假話、落詞柄,像我等小作家、小公知、小文化人,扯著文化的大旗趨名逐利博眼球,說過多少違心話,做過多少虧心事?

反躬自問,過程依然是痛苦。

餘志剛:夙夢作伴好還鄉

夙夢作伴好還鄉

我的新書《陌生的孔子》剛剛上架,這是繼2004年出版《滿紙菸嵐》以後,我精心結集的第二本歷史散文。相隔18年,又適逢我耳順之齡,它的出現,固然已有“灞橋折柳”之意。這本書未做任何裝飾,紙張、墨色、膠裝卻在上乘,版式上留了較多空白,方便讀者在瀏覽時隨意批註——文章交由讀者來批評,是這個“批註版”的設計初衷。

我有志於建設“最好的中文”,在語文修辭上下了一番笨功夫。書卷氣的普通話表述是這本書的語言主流,字裡行間受文言浸潤,兼之以地方熟語、俗語、俚野之語,乃至被語言學教授詬病不已的網路用語,亂雨跳珠,自成淺池。我追求自由、縱放、闊達的敘述空間,鐘意百川奔流、濟濟洋洋的語言樣貌,雖不能至心嚮往之吧。除此之外,韓愈的驅字成陣、硬語盤空是我的學習範本,謝靈運的“得意忘言”、言不盡意是我想望的美學境界。文章寫得太直白已然無趣,寫得太順溜、太好讀、太朗朗上口是分外需要警惕的。

這也可能是,使我陷於“痛苦”的原因之一。

想起年少時在“家壁”上囤集詞語的可笑經歷,我說不清到底是熱愛詞語還是熱愛文學。語文語文,是講語言文字的運用,而“文學”還得好生侍候著百變小櫻般的詞語,愛著它寵著它、熬著它消磨它,且要把它做成“經國大業”之學問,這是怎樣的狼子野心啊!

真像是一場單相思。

撫摸《陌生的孔子》簡淨的封面,就像看到老妻的那張臉,原裝的,啞光的,老有老相的——心裡湧起莫名的親切。

這就夠了。

一審:應霞豔

二審:方子龍

三審:吳啟超

餘志剛:夙夢作伴好還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