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末特刊】張波:《橫渠書院》,一個不能不說的隱秘文化秘密

1

那天,從樓觀臺出來後,就直接去了寶雞。在寶雞文理學院新校區下車後,給張波打了個電話,沒想到,他住在老校區。等了一會,他才開著車過來。張波還很年輕,個子不高,但很精悍。到他的辦公室坐了一會,他把編入《關學文庫》的他的兩部著作送給了我,一本是《張載年譜》;一本是《李顒評傳》,我表示感謝。他的辦公室裡放著一塊大牌子,上面寫著“橫渠書院”四個,黑底黃字,十分顯眼。他解釋說,那是與眉縣合作的,原打算在眉縣徵地建校舍,後來擱淺了,現在只有這塊牌子,我自己只是個空頭院長。

坐了一會,張波問我來過寶雞沒,想去哪裡?我問大散關在哪裡?他說:“大散關有點遠,也沒啥看的。我們寶雞有不少好玩好看的地方,有個地方推薦給你,你不妨看看,就是中華石鼓園,在它的裡面還有一個青銅器博物館,很值得看的。”於是,張波帶我到了石鼓山,請我在那裡的小吃城吃了不少當地的小吃,又主動購票把我送進了那裡的“青銅博物館”。這時他才說他孩子感冒了,需到醫院去。我再次對他的款待表示感謝,對耽誤他為孩子看病深表歉意。

博物館有四個展廳,分別代表“青銅之鄉”、“周禮之邦”、“帝國之路”、“智慧之光”。國寶重器何尊也在第二展廳展出,它於1965年出土自寶雞境內,是被國家文物局認定的不得出國展覽的文物之一。何尊為周成王五年名何者所制,是西周初年第一件有紀年銘的銅器。何尊內膽底部刻有一篇一百二十二字的銘文,其中“宅茲中國”便是“中國”二字最早的文字記載。

出博物館,上石鼓山。山在渭河之南、市區中部,是秦嶺北坡的淺山餘脈伸入市區渭河南岸的一塊丘陵臺地,屬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天台山的入口部分。石鼓山山體海拔600多米,因曾出土春秋時期的文物石鼓而得名。石鼓山出土的石鼓具有文學、文物、書法、歷史等多種價值,石鼓文為中國現有最早的石刻文字,是漢字形體演變過程中的重要環節,為秦史研究提供了珍貴資料。

石鼓山地勢較高、視野開闊,城市風貌一覽無餘,秦嶺的“奇山”和渭河的“秀水”在這裡交相輝映,是城市的一處最佳景觀點,同時也是一處最佳觀景點。它和東側山脈及蔭湘河共同構成了天台山風景區旅遊的序曲。石鼓山地區背山面水、負陰抱陽,山體延伸之勢如同“龍脈”,片區以南群山綿延,使人能夠最大程度地接近自然、迴歸自然。

2

然而我還是想到大散關去。“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到了寶雞,豈可不到大散關,何況此關還是關中“四關”之一,秦蜀鎖鑰!

據介紹,大散關亦稱散關山口、崤谷,為周朝散國之關隘,故名散關。位於寶雞南郊秦嶺北麓大散嶺上,北連渭河支流,南通嘉陵江上源。當山川之會,扼西南、西北要衝。這裡山勢險峻,層巒疊嶂,大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因其扼南北交通咽喉,自古為“川陝咽喉”、兵家必爭之地。楚漢相爭時韓信“明修棧道,暗渡陳倉”就從這裡經過;三國時曹操西征張魯亦經由此地;據陳壽《三國志》記載:“(建興六年)春,亮復出散關,圍陳倉,曹真拒之。”是一個很重要戰略位置,也是交通樞紐。所謂“關控陡絕”,“北不得無以啟梁益,南不得無以固關中”也。今川陝公路、寶成鐵路由此透過。

公元1131年5月,南宋建炎四年、金天會八年(1130年),宋於富平之戰失敗後,宋將吳階收拾殘兵,屯據和尚原,剛立好柵寨,金兵已至原下。有人勸吳移屯漢中,保住入蜀之關口,吳認為:“我保此,敵決不敢越我而進!堅壁臨之,彼懼吾躡其後,是所以保蜀也。”果然打敗了來犯的金兵。次年五月,金沒立郎君及別將烏魯摺合,分兩路入寇。沒立出鳳翔,摺合自階、成、鳳州出大散關。當時,吳乏糧,故兵無鬥志。吳與弟吳麟召諸將,以忠義相激勵,並歃血而誓,使兵眾感奮。烏魯摺合兵先至,在和尚原北列陣,宋軍更戰迭休,大敗摺合。這時,沒立郎君正攻箭關,吳選兵奮擊,使金兵兩路不得會合,大敗而去。十月,完顏宗弼(金兀朮)自熙河移兵窺蜀,引兵眾十萬人,從寶雞造浮橋渡渭來犯,吳派吳麟、雷仲等,將勁兵用“駐隊矢”迎敵。並用騎兵斷其糧道,共交鋒三十多次,完顏宗弼中箭而敗退。此役宋軍大勝。

大散關是文人墨客、達官貴人及普通老百姓遊覽之地。據傳“老子西遊遇關令尹喜於散關,授《道德經》一卷;曹操過大散關留下了《晨上大散關》的詩;唐代王勃、王維、岑參、杜甫、李商隱等,特別是宋代陸游、蘇東坡有關大散關的詩最多,影響也最大。佇立關址,縱目遠眺,但見群山疊嶂,古木翁鬱,兩側的山峰如臥牛,如奔馬,又像密不透風的天然屏障。大散嶺下,清姜河激湍奔流。這裡的自然風光特別優美。

沒想到,大散關也在爭老子《道德經》的著作地。

然而問路人,卻說並沒有去大散關的專車,遂坐前往鳳縣的客車。

其實也不太遠,大約四五十里吧,司機說到了。下車後,冷冷清清的,幾乎沒人。兩邊都是山,中間一條小河,大概就是所謂清姜河,公路修在河的右岸,不寬,緊靠路右邊景區的大門上寫著大散關,進門後也只是上山而已,並沒有什麼關。我猜想古代的關就修在我下車的公路上,或者就是橫跨清姜河,不然怎麼守住這山口呢?於是我順著公路繼續往前走,見路邊有條小溝,就進去了。不久,就有一座橋出現在頭頂上,上面有列車經過,我想這一定是寶成鐵路了。

3

原路回到寶雞,再返回西安,和劉學智先生聯絡,他的確很忙,約了幾次,才定下見面的時間和地點。當我按時趕到時,劉老師臨時有事又改了地點,我匆匆趕到新的地點,見到劉老師,在附近的一個飯館裡坐了一會。我本想與劉老師商量與電視臺合作辦關學書院的事,見劉老師對此沒多大興趣,就談起《關學文庫》來。劉老師說,應送我一本他的書呢,但手頭沒有,說著他撥通了電話,好像是問他的書還有沒有,得到確定的回答,劉老師說:一會你到西北大學出版社,讓他們給你書,我的那本就不要錢了,送給你的。我表示感謝。

我去找劉老師的地方是西北大學的新校區,老校區還在市裡西門附近。告別劉老師,趕到西北大學出版社,找到劉老師打過電話的編輯,要到書,彷彿辦成了一件大事似的,長長鬆了一口氣。

4

休息了一會,我突然想到藍田去看看,是因為那是牛兆濂的故鄉嗎,還是因為那是藍田呂氏的故里,還是因為那是傳說中的華胥氏生活的地方,還是因為聽說蔡文姬的墓地在那裡,還是因為王維的輞川別墅在那裡?我說不清楚,總覺得那個地方很美,藍田的名字本身就很美,“藍田日暖玉生煙”讓她變得更加優美,而“雲橫秦嶺家何在?雪擁藍關馬不前”則讓她又變得壯美起來。

然而到了藍田卻不知該往哪兒走。車站的停車場上倒是掛著寫有“輞川”的牌子,但等了半天,並不見車來。問之,則曰,應在西門坐車。到西門要穿過大街,兩邊的商店幾乎都是玉器店,琳琅滿目這個詞用在這條街上最合適了。

然而趕到西門,卻說並沒有到輞川的車。那麼,有到呂氏家鄉的車嗎?回答是那地方不通車。怎麼辦呢?找縣文化館的人聊聊吧。文化館建得還不錯,不過空蕩蕩的,沒啥人。看門的老頭已睡著了,問館長在不,說在樓上。到樓上,見到館長,他好像不太歡迎我這不速之客,不論問什麼都是一問三不知。說輞川什麼也沒有,王維的別墅早就不見了,只有一棵樹,還有個溶洞,聽了就不想去了。問藍關何在?他說他也沒去過。算了,問他還不如上百度呢?於是告辭。

5

上百度,果然有介紹:藍關古道,又名丫頂關。位於龍川縣城東15。6公里,龍川與五華兩縣交界處。地勢險要,山丫間有6000米小道。唐憲宗元和十四年(公元819年)韓愈被貶嶺南經此處去潮州,韓愈出長安時曾經陝西藍關,此處地形與之類似,後人亦以藍關名之。藍關古道素有嶺東雄關之稱,藍關古道是秦王嬴政統一六國成其霸業後修建的九大馳道之一——秦楚大道的一段。

史載古之藍關道,北起咸陽,南極荊楚,經藍田縣城南七里火燒寨村上嶢山、登七盤,經亂石岔、蟒蛇灣、雞頭關、風門子、六郎關、下十二箏坡到古藍橋,再由藍橋經新店子、牧護關入商洛、出武關到達秦嶺東南各地。它既是聯絡關中與東南的唯一交通要道,防衛來自東南威脅的最後一道關隘;也是爭奪天下,發兵東南必經的第一要塞,具有極其重要的軍事戰略意義。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五次出巡,有兩次經過這裡。

古時的藍橋是當時古道中最重要的驛站,因此千百年來,藍橋便成為秦嶺深山中最負盛名的地方。藍橋距藍田縣25公里,北面是藍田八景之一的“玉山並秀”,杜甫“藍水遠從千澗落,玉山高並兩峰寒”的詩句便指此處;南面是藍田八景之一的“藍橋仙窟”,現叫“碧天洞”,也叫“湘子洞”,傳說韓湘子在此修道成仙。山青水秀的藍橋自古被譽為人間仙境和世外桃源。明李本固的《藍橋道中》詩云:“不盡青山綠水,都來鳥語花香。攬轡藍橋幽處,渾忘身在他鄉”。就連一些準備去長安應試的舉子也在藍橋發出“藍橋便是神仙窟,何必崎嶇上玉京”的慨嘆。

藍關古道從嶢山到藍橋段是一道綿延起伏的山嶺脊樑,古稱“青泥嶺”,因此也把古藍關稱為“青泥關”。藍關古道雄偉險峻、氣勢吞雲變幻。唐時皮日休曾在《藍關銘》中描寫:“天輔唐業,地造唐關。千巖作鎖,萬障為栓。難圖其形,莫狀其秀。雙扉未開,天地如鬥。軋然副啟,人濟入濟。似畫秦國,鋪於馬底。險不可侵,唯王之心,矧夫茲關,獨可規臨。”

韓愈灑淚過藍關後,龍川人民為了紀念這位學者、散文家、哲學家,就在藍關建起韓文公祠,供後人瞻仰、憑弔。

舊時龍川韓愈祠有一些佳聯,概括了韓愈的生平與學術成就,對聯對仗工整平穩,富有藝術感染力,往來學人看見,都有觸動。

祠裡有聯雲:“進學解成,閒官一席曾三仕;起衰力任,鉅制千秋本六經”(進學解:韓愈名篇;三仕:韓愈原為國子博士,後遷職方員外郎,又再貶為國子博士)。

又:“起八代衰,自昔文章尊八斗;興四門學,即今俎豆重東郊”(蘇軾《韓文公廟碑》“文起八代之衰,道濟天下之溺”)。

藍關除有韓文公祠,還有孔聖祠及寺院等古建築。千載以來,韓愈的影響很深遠。藍關所在的今登雲鎮,從古到今,民間對讀書入仕非常看重。登雲人寧願燒生石灰、割路基草、吃苦捱餓,都要供兒女讀書,傳出不少“一條草擔幹挑出一個今科狀元”的佳話。

6

秦嶺作為中國地理版圖的南北分界線,在交通運輸方面長久以來佔據著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歷史曾一次次證明一個帝業興替的規律,那就是“得關中者得天下”,但是更有“通秦嶺者得關中”一說。劉邦雄踞漢中,明修棧道、暗度陳倉,越過秦嶺從項羽手中奪過天下,建立大漢王朝;劉秀伐王莽,進軍路線走的是秦嶺七十二峪口的扯袍峪、湯峪一線,從而攻陷長安,光復大漢;諸葛亮七出祁山伐魏,屢戰屢敗,戰略上最大的敗筆是未曾採納魏延提出奇襲長安的“子午谷奇謀”,從而“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可以說,打通秦嶺交通要道,在政治、軍事等方面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

而今,205國道穿關而過,西商高速也已通車,藍關已成昔日陳跡。昔日的古道驛站人馬彙集,今日有高速服務區服務;昔日的古藍橋“撥雲尋古道,倚石聽流泉”,西商高速則是“車在路上行,人在畫中游”;昔日的古道“衣化客塵今古道,柳含春意短長亭”,今日的高速劈開秦嶺萬丈絕壁,跨越灞水滾滾長流。

古有《藍關古道》詩曰:秋風攜葉飛,溪畔染餘輝。彎月枝稍掛,伊人古道回。雲中清笛遠,樹下古箏微。盈袖桂香伴,繁星催我歸。

7

再查藍田呂氏,出現如下內容:

1、藍田呂氏四賢。其先祖為汲郡(今河南省衛輝縣)人,遷居京兆藍田(今西安市藍田縣)。祖呂通,太常博士。父呂蕡簡,比部郎中。呂大臨,呂大忠、呂大防、呂大鈞,並稱藍田呂氏四賢。其中呂大臨被譽為“中國考古學之父”。

2、藍田呂氏家族墓地。2006年3月~2009年12月,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研究所對藍田縣五里頭村北宋呂氏家族墓地進行了調查、測繪、勘探及發掘。共清理墓葬29座(成人墓葬20座、嬰幼兒墓葬9座)和東、西、北三側圍溝各一處,調查勘探家廟遺址一座。出土遺物700餘件組,磚、石墓誌銘24合。

家廟遺址位於墓地中軸線南500米,為北宋時期呂氏家族所建,名曰:呂氏莊雲閣寺。金代毀於戰亂,明朝藍田縣政府為紀念呂氏四傑,撥專款在其廢墟上建立呂氏祠堂。該建築經調查、鑽探後可確定為南北向三進院式磚木結構,門頂為拱形,現有寬2米青石門條為證。前院正中建五開間式正房,現遺留房屋殘址。中院仍居中設五開間正房,現房屋基址輪廓及柱礎仍模糊可見;後院呈四合院格局,應屬祠堂看護者、往來祭拜人住宿歇息之處。

清代文人牛兆廉是白鹿原上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祖上與呂大臨等兄弟淵源頗深,曾受其教誨。他本人亦致力於朱熹理學的研究與傳播,在呂氏祠堂中辦學授教,故該處自清代以來又是學堂所在。解放後五里頭村民辦小學順理成章建於此地。80年代中期,原房已破敗不堪,為確保學生安全,校方將其拆毀,並於中、後院間蓋就兩層磚混教學樓。中院後部、後院前部遺蹟被破壞殆盡。只有那些零散在角落草叢中的石條、柱礎、碑座和殘磚碎瓦,還有那歷盡滄桑依然挺立的兩株古柏,默述著這個古老家族的輝煌。

3、記者徐娟2015年07月13日寫在《華商報》上的報道《尋找藍田呂氏文化,重建鄉約》——

藍田縣橋村呂氏村民是當年藍田四呂(北宋時期儒家士大夫呂大防、呂大鈞、呂大臨、呂大忠)的後裔。在“四呂”創立鄉約900年後,這個日漸凋敝的鄉村,一個由橋村呂氏後裔們自發組成的“呂氏文化協會籌委會”,試圖尋回淹沒在時光裡的鄉約。

北宋神宗熙寧九年(公元1076年),由陝西藍田儒家士大夫呂大防、呂大鈞、呂大臨、呂大忠(下文簡稱“四呂”)兄弟四人發起制定鄉約,推行鄉里。宗旨是“德業相勸、過失相規、禮俗相交、患難相恤”。意思是說,一約之中,大家相互倡導善行,互相規勸過錯,推行良序美俗,約中如果有人遇到患難之事,其他人都應當提供援助。

根據呂大鈞的設想,鄉約由地方士紳倡立,鄉人自願加入或退出。到明清時期,鄉約發展到全國90%以上的縣以下地區,被中國現代歷史學家、國學大師錢穆譽為中國人的“精神憲法”。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藍田呂氏鄉約有一套與眾不同的完整體制,涵蓋組織機構、聚會時間與賞罰方式。這一點,使得它更多地表現為是一種富於中國儒家特色的民間基層組織,而區別於今天鄉村的鄉規民約。

呂曉亮是藍田縣橋村“四呂文化協會籌委會”會長。“這才是我的主業,尋找呂氏文化,重建鄉約,發揚祖先的榮光。”呂曉亮逐字逐句地說,“呂氏創下的這個鄉約,也叫藍田鄉約,是我國最早的成文鄉約,是鄉村自治體系的最初樣本,後來發展到全中國乃至日本、韓國和南亞。”

橋村人都確信村頭那幾塊已經被分割得七零八落的院子就是“四呂”的祖宅。在該村兩處青磚外牆的院落內,原來土木結構的前後三排老屋大部分已經垮塌或被改建為灶房和儲藏室,一位呂氏後裔還在倒塌的老房土堆上種上了西紅柿。呂氏祖宅或垮塌、或毀於大火,所剩無幾。唯有殘存於房頂的方形椽子和房頂鋪的青瓦、窗欞上大片的雕花顯示出房主當年的身份不俗。

作為宋代儒學重要學派、關學的代表人物,“四呂”當年曾留下大量的詩書文稿,但如今絕大部分已遺失。橋村走出的中醫呂良珊記得,“當年破四舊,家裡交出了一部分先人留下的書籍,後來形勢太緊張,讀了書的呂氏後人大部分都是鬥爭的物件,曾擔任陝西省和西安市人大代表的父親頂不住壓力,偷偷地拿書燒了炕。”

如今72歲的呂良珊依稀記得當年呂氏祖宅的規模幾乎佔據了大半個村子,最前排為馬廄,路上鋪了青石,門口有雕刻的下馬石,居住在呂氏祖宅上的呂氏後人們五世同堂,其樂融融。而他唯獨無法觸控的是父親當年的欲言又止。“1968年,父親在政治運動中去世,我25歲。很多話,他說的時候我不聽,後來長大了想聽的時候他已經閉口不提了。只記得他說過,我是呂氏的四十五世孫。

除了本村的呂氏後裔,還有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學者和呂氏後裔也曾到該村尋找“四呂”的遺蹟。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教授姚中秋便是其中之一。清明假期,他曾專程赴藍田尋找“四呂”的墓地。然而,當他按照村民的指引找到呂氏墓地時卻大失所望,“沒有碑,沒有墳冢,只有麥田。墓地是經過省裡考古發掘後回填的,土質明顯鬆軟,一下雨,塌陷了。”

這令姚中秋很傷感,“不論是對於關中還是全國,‘四呂’對於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發展都極為重要,但在家鄉卻連個墓碑都沒有。關中人太快地把自己的鄉賢給忘記了,只聽說有一個碑在當地的五里頭小學。”

據呂曉亮介紹,該“籌委會”已經為蒐集呂氏文化忙碌了近十年,結果“還在原地轉圈”。除了在村裡掘出一塊乾隆時期的石碑確認了該村呂氏為“四呂”的二十九世孫外,近代的物證少得可憐。

第一任會長、西安理工大學呂惠民教授去世後,呂曉亮於2012年受託擔任第二任會長。從當教授的堂兄手中接過會長的重任,高中文化的呂曉亮兢兢業業不敢懈怠,除了上網搜資料、去鄰近四鄉尋訪呂氏的手稿遺蹟、與全國各地的呂氏後裔聯絡,他還有一份重要的工作,向村裡的年輕人宣傳“鄉約”的意義。

8

再查牛兆濂,資料更多,也許是《白鹿原》及其影視的效果吧。原來牛兆濂字夢周,號藍川,是藍田縣華胥鎮新街村鳴鶴溝人。據說在他出生時,父親牛文博曾夢見宋代理學家“濂溪先生”周敦頤來到家中,便給兒子取名“兆濂”,字“夢周”。因其故居和講學的芸閣學舍皆在藍田灞水河川地帶,故取號藍川,他也是關中民間廣泛傳誦的“牛才子”。其《芸閣學舍記》曰——

天地之心,寄乎人者也,然必其人之學,有以深得乎天地之心。斯其人足重,即其人所居之地,亦與之俱重,天地之心,且因是而傳之,此芸閣學舍所以至今存也。

芸閣者,鄉賢宋呂與叔先生號也。呂氏昆仲,祀鄉賢者四人,而與叔,光緒中且升祀孔庭,其學源淵程、張,深見許於朱子,不可謂非得天地之心者矣。明成化十九年,巡撫阮公勤奏建專祠,著為令典祠後芸閣寺。弘治中,王提學雲鳳撤佛像建芸閣書院,以提倡正學,蓋特舉也。惜繼起無人,旋就傾圮,碑誌無考識者,憾焉。有清重道,列在祀典,繕葺罔替。官斯土者展,祠而後入,視事尊禮,亦云至矣,而書院卒未復,猶闕典也。

政變後,吾友茂陵張君元際,會講過此,謂此祠乃關學所繫,不可緩。偕季弟元勳,倡捐督修即祠宇為興學地,美哉!始基之矣。己未歲,兆濂伴讀其中,而李知事惟人蒞止,慨然以興學為先務,乃自捐廉俸。又請之上臺陳督軍樹藩,為撥鉅款。未及興工,劉省長鎮華,繼之先後撥款,數又倍焉。於是添建庠舍,式廓崇基,而芸閣學舍,於焉託始。遜書院之名,謙也。又將大辟門堂,為謀經久,未及訖工而解組以去,今且十餘年矣。

時事變遷,孔子之言為司教育者所不敢道。學舍一椽,賴先賢在天之靈,巋然如故。俾來學於此者有所藉,以誦法孔子而存天地之心,夫非其厚幸歟。則且進諸生而告之曰,學者,所以學為人也。人道,非聖人不能盡;為聖,非孔子不能至其極。天生孔子以明人道,此天地之心也。今孔子之學為世詬病,天地之心幾乎息矣。意者留此先賢讀書講約尋丈之地,為中原綿一線人道之傳,慎勿謂一二書生無與於家國存亡之故也。

尚其抱孔子之經,日夕熟誦而身體之,以淑諸身,以教諸人,期不失聖人立言之本意,庶經存斯道存,天地之心於是乎立焉。此呂氏之靈所默佑,亦肇事、增新諸賢達所禱祀而不敢必者爾,諸生勉乎哉!

又有《我明告你》曰——

今日中國,惟你與我。今日中國,非你即我。外人藉口,亦惟你我。外人利用,還是你我。你認得你,我認得我。

我不管你,你不管我。我想並你,你想並我。同一中國,何分你我? 你也非你,我也非我。有我有你,無你無我。

我能愛你,你能愛我。我不謀你,你不謀我。以我保你,以你保我。你為了你,我為了我。你我不分,中國一人。

中國有人,中國其存。

還有《鬩牆謠》雲——

兄兄弟弟偉兒郎,贏得門庭作戰場。

金液大江流不盡,和煙和雨過重洋。

本是同根一體親,朝朝煮豆餉東鄰。

卻愁枝葉凋零甚,顧影誰為禦侮人?

鬩牆弟兄本非他,外侮急時願止戈。

萬事到頭須自悟,算來畢竟不如和。

撤去籓籬即一家,同心禦侮福無涯。

眼看巨浪滔天起,況復中原盡散沙。

今人有到白鹿原者寫道:這白鹿原的變化日新月異,上白鹿登臨漢帝陵,南望秦嶺,北眺霸水,西俯古城,東覽古原新貌。駐足鯨魚湖,碧水盪舟,竹林穿行,遙望瀑布。步入四時的白鹿田野,分享著豐收的喜悅,走進農家小院,體驗農家的生活樂趣,聽老人講古老的傳奇故事和軼文舊趣,豈不是人生至樂。以篆筆書藍田“才子”牛兆濂的成語於春聯紅紙上:世長勢短,不以勢處世;人多仁少,須擇仁交人。

讀其文,心嚮往之。可見此地可去之處甚多,以待來日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