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濱鄉風的書寫

海天相接的自然環境孕育著海濱人獨特的民風氣質與生活狀態,在文學作品的地域表達中,對海濱鄉土的書寫較之於內陸山鄉的書寫明顯偏少。在兒童文學的現實主義題材創作中,這一地域題材的書寫已經為一些作家所關注,近來也屢有海濱題材兒童文學作品問世。希望出版社出版的陳華清兒童文學短篇小說集《七彩珊瑚》是其中頗為典型的代表。

陳華清的海洋題材兒童小說創作有著鮮明的個人特色,表現為作家對海濱生活狀態的關注與具時代意義的當代呈現。早年曾細讀過陳華清描寫自閉症兒童生活狀態的長篇小說《走出孤島》,對她努力以文學介入現實、發出聲音、發揮功用的創作理念深以為然。近年來,生長於南海之濱的陳華清以自己真切的生活體驗,以多種文學形式對海濱生活做了多姿多彩的兒童文學書寫,如已出版的長篇小說《海邊的珊瑚屋》等,構成了陳華清的“海味童年”系列。此番,陳華清精選了自己近年創作的、反映海邊兒童生活的中短篇小說結集為《七彩珊瑚》,“海味”濃郁,內涵豐富。

對內陸生活的兒童讀者而言,這些作品呈現出新異的氣息;對生活於海濱的兒童讀者,則充滿了熟悉的親切感。作品生動地描繪了多姿多彩的珊瑚、迷人的紅樹林、神秘的火山島、晚霞映照的海水,還有令人生畏的颱風、巨浪,勾勒出雷州半島富有獨特魅力的海洋景觀,也真實呈現了海邊漁民的民風、民俗與日常生活狀態。文中多個比喻也富有海洋氣息,如《追颱風的秘密》中形容爺爺的脾氣:“爺爺性格很硬很猛,硬得像海邊的礁石,猛得像十二級颱風。”這樣的喻體可謂別有滋味,烘托出漁民在自然環境中孕育出的闊達剛烈的性情。

這部中短篇兒童小說集以兒童視角敘事為多,也有成人視角敘事,兩者的選擇及表現各有側重。兒童視角更多呈現了大海對孩子神秘的吸引力,呈現了海濱兒童內心的成長曆程。成人視角則側重了對海濱生活的描寫,尤其是海濱居民在當代努力向好的生活追求。《周小魚的故事》中,都市女子“艾明理”如仙女下凡,來到小小的仙女島小學做志願者,以個人的善心與發動群體的公益,改變著海島孩子的學習條件與生活條件,情感真摯,溫暖動人。作品既對海島相對封閉的生活做了正面描寫,同時又將海島生活與外部世界相交融,實現了對當代面貌的海濱生活的具體呈現。

陳華清對兒童視角的運用頗為嫻熟,幾個兒童視角的短篇都很出彩,如《追颱風的秘密》《“勇士號”海船》等,以兒童的眼光感受海洋,從懵懂的視角發現海濱生活的不同並加以形象化呈現,尤其對男孩間的遊戲、稚氣的勝負欲、真摯的情感互動與內在的心靈成長表現得細膩到位。《“勇士號”海船》中的兩個男孩子從相互調侃、對立,到互相理解、欣賞,再到成為好友,共歷風險,鋪墊自然,敘述生動。在臺風中共度的一天,從莽撞地挑戰颱風到對大海心生敬畏,更是給予了豐富的、人性化的心理動態描寫。登上夢寐以求的“勇士號”,也讓孩子們見識了父輩謀生的艱辛,“下海捕捉海洋生物不是我想象中那麼好玩,是拿命博取生活”。作家準確拿捏了描寫的尺度,真實呈現了海濱小小男子漢逐漸成長的過程。

技巧方面,短篇小說忌諱寫得過“平”,需努力在短小的篇幅中設定突然而至的衝突,觸動讀者心靈。陳華清努力去做了,她在短小的篇章中密植多層次的餘韻,並常常在尾聲的某個瞬間擊中人心,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追颱風的秘密》在尾聲處密織出多個餘韻層次:題目中的“秘密”初看似乎只是爺爺在臺風天捕魚的訣竅,然而尾聲處,當“我”和爸爸為滿足爺爺心願再次在臺風后出海捕魚時,颱風捲土重來,爺爺叫“我”趕緊割斷漁網,“我”卻因為害怕而“愣在那裡沒有動”。這個“秘密”壓在“我”的心底,如果當時能按爺爺說的去做,也許能迅速駕船逃出。然而,“秘密”也還不只是孩子的懊悔,還是爺爺隱瞞大家的“秘密”。早已知道自己得了絕症的爺爺放棄了救護員扔來的繩子,因為“他說過,死也要死在海里,他是真正的‘海龍王’”。這是一種對大海的執念,海邊漁民的剛烈氣質令人動容。

幾乎每個故事中,陳華清都會寫到海濱居民應對臺風的情節。颱風是距離海濱居民最近的自然威脅。然而這正是人類與大自然之間的相處狀態——心中無畏又心懷敬畏。人類挑戰大自然的勇氣在與颱風的較量中屢屢顯現;人類對大自然生態的保護,如《七彩珊瑚》中默默保護珊瑚、保護海洋生態的外公等,也是海濱人身體力行努力去延續的信仰。

這部小說集的關鍵詞被定義為:海洋、生命、成長、友誼、感恩、探險,是恰如其分的。陳華清對海濱鄉風地域的兒童文學書寫,呈現出豐富的生活樣貌,為兒童讀者拓展了獨具海洋韻味的閱讀體驗。

崔昕平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