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孔子、老子、釋迦牟尼分別對林黛玉說一句話,他們會說什麼

作為經典名著的典型人物形象,林黛玉無疑是光彩照人的。然而,我們卻很難在她身上找到貼切的文化符號,有人說她入世,也有人說她出世,但都沒有可站得住腳的實證。

於是,我突發奇想,如果讓儒釋道三家文化的創始人分別對黛玉說一句話,一句引渡之語,他們會說什麼呢?

孔子會對林黛玉說:“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林黛玉最突出的特點是“

詠絮才

”,小小年紀就能出口成章,引經據典張口就來,而且喜歡用詩歌來表達思想和情感。

林黛玉出身於書香世家,父親是探花,老師是進士,五歲便讀儒家經典《四書》,那麼,她算不算是個具備儒家特色的才女?

孔子說:“不是!因為,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

如果要孔子、老子、釋迦牟尼分別對林黛玉說一句話,他們會說什麼

人之立世,都愛追求以才藝顯露於人前。什麼是才藝?孔子提出了“六藝”:禮、樂、射、御、書、數。

禮是禮儀,歷朝歷代,都非常注重禮儀,朝廷專門設有禮部,那麼在禮儀方面擅長且有研究的,則屬於禮儀方面的人才。

樂是音樂,孔子聞《韶樂》,三月不知肉味。音樂有淨化心靈、振奮人心的作用,無論是和平盛世,還是戰亂時期,音樂都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歷朝歷代都很重視音樂人才。

射是射箭,屬於武藝,戰時禦敵,平時健體,技藝傑出者,則為武藝人才。

御是駕車,相當於現代駕駛技藝,包括海陸空的國防駕駛,以及日常生活中的駕車代步。優秀的駕駛員,既可上戰場取勝,又可保出行平安舒適。

書是文書,所有與文字書籍相關的都屬於書,包括書畫、詩文等。優秀的文書人才,既可寫出行之有效的治國方略,又可用以吟詩作對,開風雅之文明。

數是術數,可簡單理解為現代的算術和數學,是基於《易經》的規律推演之術。這方面的人才,能有效地透過預見而規避風險。

此六藝,只要掌握其一,小則安身立命養家,大則富國強民,因此,每個人都應該有技藝在身。

林黛玉的“

詠絮才

”,即屬於“書”,是書文方面的才藝。

如果要孔子、老子、釋迦牟尼分別對林黛玉說一句話,他們會說什麼

然而,擁有傑出的才藝就夠了嗎?

孔子說:遠遠不夠,再傑出的才藝,如果缺乏“道、德、仁”的基礎,便會走向反面,小則害人害己,大則禍國殃民。

道,既是天道又是人道,在彰顯技藝之時,應上合天道,遵循事物發展規律;下合人道,遵循人文心理,不逆天也不逆人,並致力於運用技藝志存高遠,做更多對人類社會有益的事。

這就叫“志於道”。

林黛玉顯然沒能做到“志於道”。在相繼失去父母成為孤兒之後,林黛玉從賈府的寄養者成為收養者,這就是命運加諸於她的天道和人道,她必須接受這樣的命運安排。

然而,

林黛玉一直無法接受這樣的命運,始終做不到全身心地融入賈府,並用她的“詠絮才”,反覆表達內心的孤寂與痛苦

如果要孔子、老子、釋迦牟尼分別對林黛玉說一句話,他們會說什麼

再說“據於德”,德,是人們約定俗成的行為規範,在儒家社會,可以簡單理解為“禮儀”。

無論多傑出的人才,都不能違背禮儀規範,否則就是失德

林黛玉的海棠詩,就是因為失了德而被李紈打壓。

林黛玉的詩“風流別致”,違背了社會禮儀對閨中女子貞靜內斂的要求,“秋閨怨女拭啼痕”,“嬌羞默默同誰訴”,都有失大家閨秀的風範

這也是林黛玉所有詩作的共同特點,因此,

林黛玉的“詠絮才”,沒能做到“據於德”,在德行上失據

還有“依於仁”,也是林黛玉所欠缺的。“仁”是仁慈、仁愛,

“依於仁”指的是無論做什麼,都要抱著一顆仁慈仁愛之心,絕不能傷人

林黛玉的才華不僅體現在寫詩上,還體現在伶牙俐齒上。她思維敏捷,或戲謔,或刻薄,經常讓人下不來臺。比如對寶玉奶孃李嬤嬤的刻薄,讓李嬤嬤覺得“

比刀子還尖

”,重重地刺傷了李嬤嬤。還有她把劉姥姥形容為“

母蝗蟲

”,可謂刻薄之至,直接把劉姥姥劃歸為醜惡的害蟲。

林黛玉的才華之高,確實能夠“遊於藝”,在才藝的展現上游刃有餘,但她沒能做到“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終究只能算是一個文人,而非學者,文才傑出,卻不是一個真正有學問的人。

因此,即使林黛玉出身於出香世家,有探花父親和進士老師且熟讀四書五經,她也不是儒門中人。

“志於道,據於德,依於仁,遊於藝。”這句話說盡了儒家特點,要衡量一個人是否儒門中人,可看其言行是否符合此句。

如果一個人只想著炫技,無視道、德和仁,那麼他充其量只是一個技師,連讀書人都算不上。

如果要孔子、老子、釋迦牟尼分別對林黛玉說一句話,他們會說什麼

一心想要“大展奇才”的林黛玉,就是一個詩才突出的技師

老子會對林黛玉說:“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因為“

世外仙姝

”的定評以及來自仙界的前世,很多人便以為林黛玉是仙,具備仙風道骨。

“仙”是道家修行的最高境界,那麼林黛玉算不算得道之仙人呢?

老子說:“不算!因為,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

道家文化的精髓是“無為”,“不爭”則是無為的表現之一,

林黛玉恰恰是最愛爭的人,爭強好勝是她的主要性格特點

作者曹雪芹先生明確指出林黛玉“

孤高自許,目無下塵

”,這八個字非常值得推敲:孤高是自許,也就是自命清高,並非眾人眼裡的高。而她的“

孤高自許

”,則來自“

目無下塵

”,意即“世人皆下塵,唯有我最高”,所以她是

“孤高”,孤獨地站在自以為的高處

如果要孔子、老子、釋迦牟尼分別對林黛玉說一句話,他們會說什麼

其實,“

孤高自許

”並沒什麼不好,只要不在意別人的看法,完全可以活在自己的世界裡自娛自樂。然而,林黛玉看似孤高,實則不能免俗,她非常在意自己在別人心中的位置。因此,當薛寶釵“

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

”,“

黛玉心中便有些悒鬱不忿之意

”,這就

把黛玉從“孤高”的位置拉了下來,體現了她的爭強好勝:她所追求的高,並非“自許”之高,而是所有人公認的高

所以,元春省親命弟妹們作應制詩時,林黛玉只想“

大展奇才,將眾人壓倒

”;當湘雲說“

我算不如你,他(寶姐姐)怎麼不及你

”時,黛玉冷笑道:“

我當是誰,原來是他!我那裡敢挑他呢

。”其不忿之意溢於言表;當得知賈母專門為寶釵過生日,請戲班唱戲,她便在寶玉面前耍起了小性子:

“你特叫一班戲來,揀我愛的唱給我看。這會子犯不上呲著人借光兒問我

。”

林黛玉爭強好勝的結果是不強也無勝:從賈母到丫頭婆子,對她的態度多是疏離和抱怨,就連她所依賴的寶玉,也與她漸行漸遠。她所期望的木石姻緣,更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客觀地說,林黛玉有著“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優勢:“

心較比干多一竅

”的先天聰慧,無人可與之爭;書香世家探花女兒的出身,無人可與之爭;五歲就進學讀《四書》的求學經歷,無人可與之爭。

具備這些“天下莫能與之爭”的優勢,進入賈府的林黛玉,只需要安靜地做自己,不爭不搶,如邢岫煙那樣“濃淡由他冰雪中”,便能自然成為眾人眼裡的“仙”,超凡脫俗,一切都水到渠成

如果要孔子、老子、釋迦牟尼分別對林黛玉說一句話,他們會說什麼

正因為黛玉的爭強好勝,才使得她原本具備的優勢都不復存在,反而被眾人嫌棄——“

他們已經多嫌著我了

”。

“夫唯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來自仙界的黛玉,要想成為“世外仙姝”,必須流乾眼淚,完成世間的修行,懂得“不爭”,才能成就其仙風道骨,成為真正的仙子

釋迦牟尼會對林黛玉說:“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凡人想要跳脫出世俗,除了成仙,還可成佛,

仙佛是兩條並行的出世之法,這也是紅樓中設定一僧一道穿梭於天庭與凡間的原因

在“

聽曲文寶玉悟禪機

”一回,黛玉只用兩個問題就把自以為悟了禪的寶玉駁得“

竟不能答

”,並對寶玉的偈子進行了補充。因為這一情節,很多讀者便認為黛玉深悟禪機,是離佛最近的人。

釋迦牟尼說:“非也!因為,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

黛玉因為“

心較比干多一竅

”而擁有很高的悟性,但她的悟性僅體現於理解力,悟禪卻不是僅憑理解力就能做到的。

阻礙黛玉悟禪成佛的最大因素,是她強烈的分別心: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

如果要孔子、老子、釋迦牟尼分別對林黛玉說一句話,他們會說什麼

在佛的眼裡,眾生平等無差別,若有差別,即非菩薩,不能成佛。

黛玉的“孤高自許,目無下塵”是“我相”的體現:把“我”與眾人區分開來,且以等級劃分,自以為無人能及

細究之下,黛玉有什麼可引以為傲的?西施般的美貌、書香世家的出身、“

心較比干多一竅

”的聰慧、飽讀詩書的經歷,沒有哪一樣是她自己努力而得來的,要麼來自天賦,要麼來自父母先祖的賜與。世間萬物,有的生而為草芥,有的生而為犬馬,有的生而為帝王,這都是大自然的安排,並無高下之分。

如果一定要因此而高傲或自卑,那就是作繭自縛,從而離佛很遠

黛玉的“人相”也是很明顯的,具體表現為將身心都繫於寶玉一人,把寶玉和其他男人區分開來,以至於對北靜王所贈的鶺鴒香串“擲而不取”,並罵北靜王為“臭男人”。

在佛的眼裡,人並無香臭之分,因為“

本來無一物

”,萬物入眼,都如無物,又何來香臭之分?

在黛玉眼裡,只有寶玉這人男人是香的,其他男人都是臭男人,這就是強烈的“人相”

如果要孔子、老子、釋迦牟尼分別對林黛玉說一句話,他們會說什麼

黛玉的“眾生相”則體現在區別對待不同階層的人。

眾生本平等,階層的不同,非個人所能選擇,因此不應區別對待。然而,在“

孤高自許

”的黛玉眼裡,對眾生有著強烈的分別心,比如對年齡比外祖母還大的劉姥姥,她直接說出“

她算哪門子姥姥

”的話來,這就把劉姥姥和賈母區別對待了。

黛玉的“壽者相”也極為明顯,她對年華逝去的傷感,已成為了一種病態。

世間萬物,都有著固定的生命週期,不可更改。我們唯一能做和該做的,就是讓每一個生命週期都綻放出應有的光彩,

黛玉卻執著於少女週期,害怕“紅顏老死”,於是有了葬花這種怪異舉動

如果落花該葬,那麼世間萬物都該葬,因為鮮花與其它物種並無區別。花會落,葉也會落,人有青春消退期,犬馬也有青壯衰老期,這都是自然規律,為什麼一定要執著於葬花?

正是這種強烈的“壽者相”,增強了黛玉的傷感哀愁,耗損了她的健康。

如果要孔子、老子、釋迦牟尼分別對林黛玉說一句話,他們會說什麼

“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菩薩無相,有相即非菩薩,黛玉四相皆有且很強烈,因此,她雖然能解禪,卻並不能真正做到悟禪,是離佛很遠的俗人。

結語:

近儒近佛近道,卻又非儒非佛非道,這才是林黛玉的經典藝術形象

她站在入世與出世的門檻上,想進不能進,想退不能退,內心所想與言行表現不一致,活得極其擰巴而痛苦,這正是她淚盡而逝的根本原因

如果林黛玉能簡單一點,純粹一點,要麼從儒,要麼從道,要麼從佛,以她的先天條件,都能活得輕鬆自在且有一番作為。她的主要問題就在於:

什麼都想要,什麼都捨不得放下,最終什麼都得不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