妖魔鬼怪之妖怪是怎麼來的?

妖魔鬼怪之妖怪是怎麼來的?

在西方的鬼故事裡,驅趕惡魔的關鍵一步是找出魔鬼的名字來,這意味著驅魔人擁有了命令魔鬼的能力。

民俗學者做神話研究,和這也有點兒像,他們努力找到神話傳說最初的形成過程,分析它背後的意義是什麼?神話傳說裡的東西,被文化研究者稱為下層文化,不是低階,而是藏得很深,不見於文字記載。下層文化來自遙遠的古代,儲存得很穩定,能揭示一個民族的深層次特質。

上個世紀初,日本民俗學的創立者柳田國男,為了研究日本的文化特質,投入很大精力去探索日本的妖怪傳說。這個工作量不小,日本的鬼神可是特別多啊。比如他從小知道一個獨目小僧,也就是一隻眼的和尚,他聽的那個傳說版本還挺可愛:話說一天夜裡,下起綿綿細雨,一個小和尚戴著斗笠獨自走路。有人覺得他可憐,過去關照了一聲。那小和尚一回頭,竟然在臉正中只長著一隻眼睛,還伸著細長的舌頭。這人嚇得大叫一聲,扭頭就跑。

妖魔鬼怪之妖怪是怎麼來的?

柳田國男發現,關於這個獨眼和尚的傳說,幾乎遍佈整個日本,這說明它傳播了很久,攜帶著一些古老資訊。在有的傳說裡,這不是和尚,而是個一隻眼一條腿的禿頭妖怪。就這樣,他開始了一場如同破案的偵察。最後,他發現了一種不見於文字的日本原始信仰:獨目小僧的原型是上古時代一個已經被忘掉的神。神話有個規律,古老信仰被拋棄,原來的神不只是被淡忘,還會淪為妖怪。西方傳說裡的妖魔,很多都是滅亡文明曾信仰的神。

柳田國男他分析,在上古日本人還信仰那個神的時候,存在活人獻祭的風俗,人們為了防備祭神的人牲逃走,就弄瞎了他的一隻眼,弄斷了他的一條腿,之後再把這個人當成神的替身來恭恭敬敬地供奉。這人被弄殘廢以後,也相信自己被獻祭後會成神,開始負責地執行類似祭司的工作。我們看,鬼故事是能揭開原始人類生活資訊的。

在中國的妖怪傳說裡,也能發現類似的東西。

曾經講過一個戰場上屍體變異的故事叫《野狗》,背後是明末清初民間對戰爭的恐怖記憶。不過,那篇小說裡的殭屍不算典型,我下面來講一個標準格式的,出自清中期文學家袁枚的《子不語》。

話說有個販布的商人叫李九。路過安徽霍山時天色已晚,店客都住滿了,不得已住在了廟裡。他半夜睡得正熟,夢見韋馱尊者——韋馱一般在寺廟進門的地方,是降魔護法——拍著他的背說:“快起來,快起來,你有大難了!躲到我身後,我可以救你。”李九一下子驚醒,踉蹌著起來。只聽得床後面的棺材裡有聲音。寺廟裡停放棺材,這是自古的風俗。有的是因為人死在外地,在運回去之前寄存;有的是家裡沒錢安葬,可能一放就是多少年。

隨後,這棺材裡跳出來了一具屍體,我不是故意嚇你,是直接轉述原文,因為這段外貌描寫很關鍵,不能省略:只見這具殭屍渾身長著白毛,像反穿著銀鼠做的大衣,臉上也長滿了毛。它的兩隻眼是深黑的,瞳仁發著幽幽的綠光,直著胳膊,伸著爪子來撲李九。李九慌忙跳上供桌,躲在韋馱像背後。殭屍伸出兩臂,抱著韋馱像就咬,能聽到嗒嗒的聲音。李九大叫救命,把廟裡的和尚們都驚醒了,紛紛拿著棍棒火把趕來。殭屍聽到聲音,就跳回了棺材,蓋子又合上了。

天亮了大家檢視,只見韋馱像被咬壞了,神像手裡那支降魔杵也斷成了三截。和尚們報告官府之後,把棺材連屍體一起燒掉了。李九為了感激韋馱的救命之恩,為雕像重塑了金身。

這個故事不算離奇,我選它是因為它集中了清代志怪小說裡殭屍的典型特徵。

在志怪小說裡,它的標準名字就一個字,叫僵。先明確一點,它不是鬼,鬼攜帶著死者的魂,也就是記憶和意識,而僵屬於屍體變異,所以把它定義為怪。有的說法是,人死後,魂魄會從屍體上消散,假如無意識的魄被留下了,就會遇到外氣感染作怪。民間有個習俗,貓狗不能走進死屍,否則陰陽二氣交感,會發生“詐屍”。我經歷過一件事,在農村,老人昏迷了幾天,遲遲不咽最後一口氣,就有人提議把家裡的狗處理掉,理由就是這個——估計這些人就是煩了。但是這麼做之後,果然老人很快就嚥氣了。

我為什麼要一本正經地胡說八道呢?因為這套說法對古人的真實生活形成了很大沖擊。

不光我愛胡說八道,紀曉嵐也喜歡,他認真地搞過殭屍的分類。他在《閱微草堂筆記》裡說,殭屍分兩種,一種是剛死沒有入殮的,會起來撲人。《聊齋》裡還有一篇《屍變》,也屬於這個型別,比上面這篇緊張。

我插播一條關於古代文學的話題。我們讀《聊齋》會發現兩種風格的篇目,一種篇幅比較長,細膩曲折,這來自唐代傳奇小說的筆法,今天的名篇大多屬於這一類。另一種相當短,筆法簡練,故事也不怎麼完整,但這一類才是清代筆記的正宗。古代文人覺得,寫筆記該像魏晉人那樣古樸簡潔。紀曉嵐就不認可蒲松齡的細膩寫法,說這太俗氣,太不含蓄,他的《閱微草堂筆記》在當時代表著正統典範。文學史有個現象:後人並不一定知道當年的風尚是什麼,當時的人也不一定能猜準未來誰會流芳百世。

咱們再說回來,紀曉嵐總結的另一類殭屍,就是被埋葬後長時間不腐爛的屍體,他們會在夜裡出來作怪。這類殭屍主要是襲擊人,還有去找其他殭屍談戀愛的,我覺得這就屬於古人的惡趣味了。

妖魔鬼怪之妖怪是怎麼來的?

但這個分類還是比較粗,其他筆記記得更精細。我們剛說的那個渾身長白毛就是最主要的特徵。這些毛的顏色裡,白色的叫白毛僵或白僵,比較初級,只能直立撲人。更厲害的還有紅毛、綠毛、黑毛的僵。

再變異的話,僵會生出鳥的羽毛,四處飛行,稱為飛僵。那就是傳說裡製造乾旱的鬼了,這種鬼叫魃,字兒還挺難寫的,反正我們一般也用不到。據說魃飛到哪裡,哪裡就會糧食絕產,顆粒無收。後來,它又和佛教故事裡的夜叉結合在一起,南方文人的筆記是這麼說的:毛僵會變成飛天夜叉,只有雷擊才能殺死,再就是用鳥槍去打。這種怪物力氣大得像熊,夜裡能出來襲擊人,毀壞莊稼。它們常常在福建山區出沒,獵戶們會被組織起來拿著鳥槍進山圍獵。說得還有鼻子有眼的。

後面還有更離奇的版本,魃還能進化出最終形態,就是古建築中常常出現的一種怪獸形象,長得有點兒像麒麟,這種怪獸叫犼,能吐火,能領著殭屍與龍搏鬥,只有神佛能把它收服當坐騎。

你可能說了,這都什麼亂七八糟的啊?你想啊,古代人的生活多麼無聊,沒有這些離奇的故事裝點,怎麼渡過漫漫長夜?

把妖怪的故事講到這個程度,就開始影響人的生活了。我下面要說的材料,主要來自學者欒保群的書,他長期做古籍校勘工作,業餘研究鬼神,號稱“當代談鬼第一人”。

根據他對古籍的調查。民間把殭屍和造成旱災的

妖魔鬼怪之妖怪是怎麼來的?

聯絡到一起,是從明代開始的,這演變成了一種叫“打旱骨樁”的惡劣習氣,盛行於黃河流域。就是每逢乾旱,浪蕩子和惡少就糾結起來,走鄉串鎮,揚言說又有下葬的屍體變成了旱鬼,必須挖出來燒掉。

注意啊,這就不是鬼故事了,是實實在在的歷史。這件事對民間的干擾,我們不難想象:這夥人擁有冠冕堂皇的“抗旱”理由,常常能糾集起來幾千人,他們懷疑誰家,就可以公然去挖誰家的墳,不找到他們心目中那個長毛的屍體就不罷休。帶頭者當然會借這個機會敲詐勒索,挾私報復。跟隨的人們也獲得了刺激,看了不少熱鬧。

明代有記載,地方官曾經上奏過朝廷,進行整治,充軍流放了帶頭的幾個人。歷史記載是“其風稍戢”,就是這個風氣稍微有了些收斂。咱們讀歷史材料得懂官方語法,這麼說,意思就是根本沒有效果。

官府為什麼不敢管?因為民間出現了這種事,說明乾旱已經嚴重到了民怨沸騰,矛盾一觸即發,地方官不敢引火上身。結果只是頒佈了一條政策:如果挖出長毛的殭屍來,必須先到官府申報,驗明正身才能焚燒。咱們還是得讀這條政策的背面:這等於承認隨意挖墳的“打旱骨樁”合法了,只是要了個自我安慰的事後備案,刷刷存在感。至於那些墳墓被挖的受害者利益,當然就被放棄了。

在我們剛才講的那個故事裡,和尚們先報官再焚燒,就是走法定流程。所以,真不只是我一個人在胡說八道,古代是把這些事兒寫進政策的。

剛才那個故事裡,還有一點很值得注意:它沒有發生在墳地,而是停放在寺廟的棺材裡。欒保群發現,到了清代,志怪故事裡的殭屍越來越多地發生在棺材沒有入土的時候。他的分析是這樣的:編故事的人想確立一個道德主題,就是警告那些親人去世後遲遲不埋葬的人:屍體長期不入土會化作妖怪。我覺得很有道理,就像我們昨天說的,中國的宗教現象和鬼神故事,不是編著玩兒的,而是攜帶著以懲罰為主的道德使命。結果這次的效果不理想,可能因為那些不執行安葬義務的人覺得,殭屍要鬧也是鬧和尚,不怎麼在乎。

好,今天的鬼話先說到這兒,期待你的不同感悟。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