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籍│二十四節氣初始的模樣

典籍│二十四節氣初始的模樣

開篇的話

在沒有天氣預報的古代,中國先民總結出二十四節氣,來把握時序與農耕。幾千年來,它浸潤在我們的節日裡,流淌進雄傲百代的詩詞經典中,已成為全球極具辨識度的習俗文化和“時間簡史”。翻閱典籍,我們恍然,首次將二十四節氣進行完備記錄和闡述的雖說是漢代《淮南子》,但是,二十四節氣並非《淮南子》首創,而是先人腳踏厚土,仰望星空憑肉眼觀察積累起的一套體系。其間,經歷了太多年的記錄與統計,它不是哪個朝代研發的,也不是哪個人原創的,是中國古人集體智慧的結晶。那麼,為什麼要把一年分成這麼多個“季節”?中國哪些典籍中記載了二十四節氣?從今天開始,我們陸續推出6篇報道,仔細梳理、搜尋典籍中二十四節氣的吉光片羽,努力拼接出二十四節氣的形成脈絡。期望讀者能從我們這些有趣又充滿考據意味的記述中,感悟古人的智慧,領略中華傳統文化的持久魅力。

提 要

有關二十四節氣早期萌芽的記載,出自《尚書》。作為我國最早的天文學文字,《尚書·堯典》清晰地記載了二分二至的特徵,這是二十四節氣的最初萌芽。二分二至的發現,來自於先民發明的圭表測影。透過測量一年之中日影的長度,最早確立了二十四節氣中的夏至(日影最短)和冬至(日影最長)兩個節氣,隨後日影相等的春分和秋分也被確立。從觀察星空到圭表測影,華夏先民歷經了漫長的摸索過程,《竹書紀年》《山海經》《周禮》等先秦古書對此均有記載。節氣形成之後的農耕影響,則被農人傳唱在了《詩經》之中。

典籍│二十四節氣初始的模樣

記錄二十四節氣初期的典籍。

《竹書紀年》提及的觀天象

公元280年,也就是晉武帝司馬炎逼迫魏國皇帝曹奐禪位的時候,有一個叫不準的盜墓賊,在汲郡(今河南省衛輝市)盜發了戰國時期魏襄王的陵墓,在裡面發現了一批竹簡,記載了上自五帝下至戰國魏襄王的歷史。司馬炎下令把這些竹簡整理出來,就是《竹書紀年》。

《竹書紀年》裡,記載了不少先秦時期奇異的天象,最著名的當數“懿王元年,天再旦於鄭”這一條。“鄭”地大致在周朝京畿附近的陝西華縣或鳳翔一帶,“天再旦”是說天亮了兩次。所謂亮了兩次,就是清晨天光初亮之後,突然發生了日全食或日環食,過了一會兒再次天亮。這種神奇的天象,對於3000年前的周人來說,那得是多震撼的畫面。於是,時刻關注天象的周王史官,就把這件事情鄭重地記錄下來。這條歷史上唯一的“天再旦”記錄,讓已能準確推算日食時間的今人,算出這是公元前899年4月21日凌晨發生的一次日全食,早6點20分食甚,正在當天的日出時間前後。

《竹書紀年》裡面的天象記載不止這一條,如“周昭王十九年,天大曀,雉兔皆震,喪六師於漢”,指的就是公元前976年5月31日的日全食,不過這一次發生在陰天日中時分,天地突然“大曀”,陷入了昏暗之境。在其他先秦古書之中,類似的天象記載也有很多。這些記錄,除了傳述著遙遠的歷史,更鮮明地記錄了華夏祖先觀察星空的努力。

《山海經》描述的追日夸父

觀察星空並記錄天象,不是周朝先民才有的事情。作為農耕之國,我們的祖先不知道在此之前多少年,就開始關注天象了,新石器時代出土的彩陶上就能見到太陽、月牙和星星的圖案。而觀測星象大概是我國古代釐定方位、推算歲時的主要依據之一。這種觀測發生的時間,想必非常久遠。有不少學者認為甲骨文中的甲、中等字的本意都取自“立表測影”。

另外,上古奇書《山海經》裡,除了各種虛無縹緲的名山大川和奇人異獸,也記載著當時的先民透過確定太陽昇起和落下的位置,來釐定季節的嘗試。《山海經·大荒東經》記載了六座日月所出之山:東海之外,大荒之中,有山名曰大言,日月所出……這些分居於不同方位的日出日落之山,雖然現實位置多不可考,但不少學者如呂子方、陳久金等,都認可這些記錄之中隱藏著濃厚的節氣意義。

相較這些繞口令式的記錄,《山海經》中更為知名的與節氣形成相關的故事,是夸父逐日。這則故事廣為流傳,夸父也被視為一個悲劇英雄。但在《山海經·大荒北經》中,記載了略有不同的版本:“大荒之中,有山名曰成都,載天。有人,珥兩黃蛇,把兩黃蛇,名曰夸父。”兩則故事大致相同,但《大荒北經》中的夸父一方面更為具象,是一個喜歡玩蛇的巨人;另一方面則明確指出夸父追的是“日景”,也就是太陽的影子,而不是廣為流傳的太陽。

夸父追逐的是日影,這一點在當前已基本成為定論。也就是說,夸父逐日,實際是對華夏祖先逐步摸索出來的立表測影的形象描述。馮時先生說“這則神話似乎正暗示著中國古代天文學家測度日影方法的起源”,洵非虛言。

《周禮》記載的圭表測影

夸父逐日畢竟只是一段故事,雖有測影之貌,並無測影之實。明確記載著導致節氣誕生的圭表測影,是在另一部典籍《周禮》之中。

《周禮》中有不少關於測影的記述。《周禮·夏官司馬》中記載:“土方氏,掌土圭之法以致日景。”這被視為周代已經有專人掌管土圭測影或者圭表測影的證據。土是測量的意思,圭是平放在地上的土版或玉版,表是直立的竿子。當圭表放在太陽之下,太陽照射“表”而形成的日影,其長短可以顯示在平放的圭上。透過測量圭上日影的長短來確定時令,就是著名的圭表測影或者土圭測影。除了記載測影制度,《周禮·考工記》還記載了圭表的尺寸,可見當時圭表測影的標準化程度。

最著名的圭表測影人,是《周禮》的作者周公。相傳周公曾想找到天地之中的位置,以建設新的國都。透過他的觀察,認為陽城(今河南省登封市告成鎮)一帶就是大地之中。周公在這裡建了一個測影臺,《周禮·地官大司徒》記載說:“以土圭之法測土深,正日景,以求地中。”

當然,到周公時期已經如此成熟的圭表測影之術,並不只是為了尋找宅基地,更重要的功能是測定節氣。有了圭表,就能夠比較準確地確定“二分”。立竿測影又稱土圭測影、圭表測影。表是直立的竿子,圭是平放在地上的玉版。日影長短就從平放的圭上顯示出來。土,度也,測量的意思。土圭,就是度圭,測量圭上日影的長短以測時令,算出四季時間。

從觀察星空到發明圭表,古人的天象觀測從直觀感受上升為使用工具,是跨越式的進步。在長時期的記錄中,商周先民成功地確定了日影最長和最短的日子,後來又發現還有兩天的日影一樣長,於是,二十四節氣中最初的四個節氣——冬至、夏至、春分和秋分出現了。

典籍│二十四節氣初始的模樣

圭表。

《尚書》初現二分二至

二十四節氣最早的書面記載,可以追溯到《尚書》。

《今文尚書》的第一篇《堯典》,在開篇對堯帝略作恭維之後,第二段開始敘述堯帝制定曆法的工作:乃命羲和,欽若昊天,曆象日月星辰,敬授民時。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暘谷。寅賓出日,平秩東作。日中,星鳥,以殷仲春。厥民析,鳥獸孳尾。申命羲叔,宅南交,曰明都。平秩南訛,敬致。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厥民因,鳥獸希革。分命和仲,宅西,曰昧谷。寅餞納日,平秩西成。宵中,星虛,以殷仲秋。厥民夷,鳥獸毛毨。申命和叔,宅朔方,曰幽都。平在朔易。日短,星昴,以正仲冬。厥民隩,鳥獸鷸毛。帝曰:諮!汝羲暨和。期三百有六旬有六日,以閏月定四時,成歲。

這段話讀起來有點詰屈聱牙,卻是目前所見較早論及二十四節氣的文字,值得敬錄。對堯帝來說,治理天下的首要任務便是制定曆法,他命令羲和總負責,又命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住四方,測定日出日落。《堯典》中“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這四句話,被認為是二分二至的最早記載。其中“日中”指春分,“宵中”指秋分,“日永”指白天最長的夏至,“日短”指白天最短的冬至。

《詩經》呈現的早期節氣

作為我國最早的天文學文字,《堯典》不但記載了二分二至的形成,還測定了一年的天數366日,同時以閏月來均衡不同年的長短。二分二至可以由圭表測影直接得出,但來自於農耕週期的春夏秋冬四季以及更為繁雜的節氣區分,還要經過先民們長期的實踐觀察才能形成。不過,在較早的詩歌總集《詩經》之中,已經能看到節氣建立的影響。

《詩經·豳風·七月》,是一首著名的農事詩,記載了周部落先民一年四季的勞動生活。詩的首段“七月流火,九月授衣。一之日觱發,二之日栗烈。無衣無褐,何以卒歲。三之日於耜,四之日舉趾。同我婦子,饁彼南畝,田畯至喜。”從歲寒寫到春耕,總括了先民的穿衣需求。其中“七月流火”的火,便是“日永,星火”的火,即心宿大火星,每年夏曆六月出現於正南方,位置最高,到了七月之後大火星逐漸偏西下沉,故稱“流火”。《詩·七月》是一首沉鬱的詩,先民農耕生活之苦,在詩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呈現。而按月鋪排的敘事彰示出來的早期節氣意義,現在看來也是同樣清晰。

(作者:河南大學教授 王鵬飛)

書 目

《尚書》

《尚書》內容來自商周以來積存的政府檔案,一代一代的史官對其進行了潤色彙編,孔子也曾對其進行過系統整理。“焚書坑儒”之時,《尚書》難逃厄運。幸而有位秦國博士伏生暗將《尚書》藏在牆壁之夾層內,漢初廢除“挾書律”,伏生破壁取書,開始在家鄉聚徒講授,後來漢文帝徵求典籍時,90多歲的伏生口授,年輕的晁錯筆錄,得以殘篇流傳。《尚書》分為《今文尚書》和《古文尚書》兩版。

《周禮》

又名《周官》,與《儀禮》和《禮記》合稱“三禮”,是儒家經典“十三經”之一,相傳是是周武王姬發的弟弟周公姬旦所著。和我國大多數先秦古書一樣,這樣的說法不無附會之嫌,因此《周禮》的成書日期也有著從春秋戰國直到漢初甚至王莽偽作的說法。

《竹書紀年》

是春秋時期晉國史官和戰國時期魏國史官所作的一部編年體史書,也稱《汲冢紀年》。該書共13篇,記載夏朝至春秋戰國的歷史。現存《竹書紀年》分為“古本”和“今本”。“古本”為輯佚本,紀事起於夏代,終於公元前299年。“今本”紀事起於黃帝,終於公元前296年,體例較為完整。書中有不少上古先民觀察星空的天象記錄。

掃碼

關注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