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起源・長城地帶史前石城聚落址略說

BRM1甲:71玉戈

長7。8、寬1。8、內厚0。2釐米

青色玉質,區域性受沁白化。穿孔為雙向打孔而成。整體平直,上下刃等長,刃尖收攏在中點上﹔援部長直,兩側以砣具琢磨出凹槽,由此突顯出正中的稜脊;內部略短,齊整方正。玉戈出土於墓主人下腹部。相似外形的玉戈在三門峽虢國墓也曾出土(M2121 :6、7)。

《長城地帶史前石城聚落址略說》

曹兵武,《華夏考古》1998年第3期第59~61頁

本文對長城地帶史前石城聚落址所凝聚的社會和文化諸意義做了深入探討。距今5000年左右的氣候波動昭示著全新世氣候最佳期下坡路的開始,其幅度未必很大,但在文化繁榮飽和的中國大地上已足以引起一場由北而南的振盪,人口運動的模式由前此的拓荒性殖民式移民轉變為競爭性遷徙,各個地方特別是位於北方草原與南方低溼之大環境與大文化交匯地帶的傳統中原地區的文化和人們,都根據自己所處的不同情況,對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調整性適應,部族內的認同和祖先敬拜得到加強,守土衛族的觀念逐步確立起來,由此開啟了向由部族文化所代表的早期中國式國家文明邁進過程的競逐。城址作為這個時代應運而起的產物,既打上了時代與文化的烙印,又暗含著早期中國社會政治與文化運作所依據的世界結構圖式密碼。

文明起源・長城地帶史前石城聚落址略說

《從早期城址看華夏文明的起源》

馬利清,《內蒙古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1998年第3期第49~58頁

近年來,在田野考古中發現了一大批新石器時代晚期的城市遺址。其中以平糧臺城址為代表的一些城址已具備了高大的城牆、壕溝、宮殿建築、祭祀場所、手工業作坊、排水設施等一系列文明因素,集軍事防禦、政治、經濟、宗教中心為一體,明顯不同於一般村落遺址的土圍子,顯示出城鄉之間的差別。對照有關歷史記載和神話傳說,這些早期城址應是早期城邦國家出現的重要標誌,華夏文明的起源應從這裡去追溯。本文就此加以闡述。

中國古代的城市是集政治活動、經濟交往和軍事防禦為一體的,用城牆圈圍起來的居住空間。城市的發展體現著文明的程序,尤其是早期城市的發生,在很大程度上意味著文明的發生。城牆、宮殿和專門用於戰爭的武器的出現,是國家政權產生的重要標誌。龍山時期正是私有制和階級分化加劇的時期,而這一時期眾多城址的發現也反映出它們已具備了早期城邦國家的雛形。已知的新石器時代城址遍佈黃河流域中下游、長江中游、川西平原和北方草原地區,因為所處自然環境的不同,文化面貌也各不相同,具有鮮明的地區特色。上述城址基本都具備了高大堅固的城牆,有的夯築,有的石砌。城牆的出現說明:(1)為適應集團與集團之間的抗爭和戰爭的需要,發揮其軍事防禦的功能;(2)為適應集團內部階級分化和統治的需要,行使其政治機器的職能;(3)是以城牆為界線的地域關係對以血緣為紐帶的血親關係的衝擊,標誌著社會形態的變更和進步。

《史記·五帝本紀》以黃帝、顓頊、帝嚳、堯、舜為五帝。如果二里頭文化是夏文化這一判斷無大錯,那麼,五帝的下限是在二里頭文化之前。這一階段就是龍山文化時期。徐旭生把古史傳說中的五帝時期分為三大集團:華夏、東夷、苗蠻。他們互相鬥爭又和平相處,最終融合為後來的漢族。對照考古發現的眾多的、規模已相當大的城址就可得出這樣的結論——龍山文化時期,也就是傳說的五帝時期,正是古代城邦國家興起的最初階段,華夏文明史正是從這時翻開新的一頁。

文明起源・長城地帶史前石城聚落址略說

文明起源・長城地帶史前石城聚落址略說

文字來源《中國文明起源研究要覽》,文物出版社2003年12月出版

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 編

圖片及說明來源自圖書《國玉器》,北京大學震旦文明研究中心等編著,2010年出版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