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英文】多讀古書(外一篇)

用文字記錄生活

多讀古書(

外一篇

文/方英文(陝西鎮安)

【方英文】多讀古書(外一篇)

人,是遲早要死的。一切偉大的建築,也會緩慢地被掩埋、被風化掉。但是書,卻似乎與天地同壽。熱愛讀書,無異於擴充套件了熱愛者的生命,領略到不同時空的景觀,在假想中扮演了迥異的角色,或帝王或樵夫,或情種或俠士,從而使閱讀者的心靈世界雜花生樹一片燦爛。一個不大讀書的人,他即便拜將封侯錦衣玉食,“豐富多彩的人生”這句話,還是不能送給他的,因為他的心靈生活是單調的,因為他不曾享受過絕對的,遠遠大於他實際閱歷的書中風光。“熱鬧”二字人皆嚮往,但“熱鬧”有不同的形式,“熱鬧”的對應詞是“寧靜”。讀書這種寧靜的狀態,恰是心靈的最熱鬧。

人要生存,總要根據自身的條件,選擇士、工、農、商之類的行當,為的是謀生。謀生之後,方可言事業志向。所以讀書的基本層次,便是功利性的讀書,即所謂讀“有用的書”。學生在課桌下讀的書,講臺上的老師,大致認為那是些“沒用的書”。偏是這些“沒用的書”,恰如那隔岸的風景、遠處的山嵐、別人的老婆,怎麼看怎麼讓人聯想翩翩。實則所有的書,皆有用場,關鍵在於對誰而言,什麼情景下而言。就是真的垃圾書,賣給廢品站,換兩根油條也不錯的。

我是比較散淡的人,什麼都可以放棄,唯獨每天讀幾頁書,是不能改變的。愛讀書,如同愛釣魚、愛當官、愛打牌、愛拍馬屁、愛傳播政壇黑幕一樣,不存在高尚或者不高尚,總歸是一種天性,一個嗜好而已。過去老慨嘆生也有涯而好書無限,現在不這麼想了,因為如果只讀經典原著,也約略可以讀完的。經典是個限量,否則不成其為經典。大量的書,什麼專家學者的東西,無非是對經典的詮釋、歪解,如注水的雞肉、膨爆的米花,基本喪失了經典的原味,不讀它應當是遠災避禍,善莫大焉。讀三十本紅學家的研究專著,不如讀三頁《紅樓夢》原作。

比如倫理道德,研究的成果有多少啊,卻讓人越讀越犯傻。而《呂氏春秋》裡說:“天無私覆也,地無私載也,日月無私燭也,四時無私行也,行其德而萬物得遂長焉。”可見大自然是不講什麼倫理道德的,倫理道德僅僅是人類為自身的設定。如果日月有德的話,它們就不應當照耀貪官或者賣國賊。所以世界不僅“無德”,還呈現出無數種模樣。人眼裡的世界跟狗眼裡的世界不可能一樣,狗眼裡的世界跟狐狸眼裡的世界又不一樣,世界在甲狐狸眼裡與在乙狐狸眼裡也不盡相同。有多少雙眼睛,便有多少種世相。我們人類一向自戀,總感覺世界是自己獨享的菜園子,想怎麼折騰就怎麼折騰,毫無敬畏心,更不要說感恩情懷了。宇航員從飛船上看地球:多美麗呀!宇宙中,就這個地球能住人啊!可是人類,居然在上面相互欺詐,甚至屠殺!我常想,假如地球是一頭大象,我們不過是寄生在大象身上的,一些比蝨蟣還小萬倍的玩意兒,渺小之餘,可笑復荒誕……

最見效的讀書,當然是讀古書,尤其唐、宋以上的古書。這好比河中取水,越往上游越是清醇。我寫了兩部長篇小說,兩個主人公分別姓唐,姓宋,正表達了我對於唐宋年代的神往。古書之所以能夠傳承至今,本身就是一個大道理。五四時期譴責古文、提倡白話,依當時的情景看,好像有些道理;不過現在回望,就覺得混帳了。偉大的漢唐盛世,難道用的是拉丁文希伯萊語?國勢衰微了民生凋敝了,居然選擇漢字古文來當替罪羊!分明是“生不出孩子怪炕欄”、“拉不出屎來怨茅坑”嘛。導致如今,六十歲以下的國人,大多數看不懂古書了。說白了,不認識漢字了,或者以為一個漢字就一個讀音、就一個意思。《康熙字典》收錄漢字五萬(一說六萬)個,我們常用的,也就兩千五百來個吧。英語呢,我不懂,雖然二十六個字母,卻據說組合了二十多萬個字(詞),還在以每天幾十個的速度增加,因為新生事物每天都要誕生幾十個。面對新生事物,漢字是不怕的,隨便抽出兩三個,一拼裝,成了。可能初開始不明白所指何物,但起碼能念出口,比如刷卡、愛立信、航空母艦,等等。遍世界的語言文字,孰可媲美?當然沒有。所以作為一箇中國作家,我為自己能夠運用漢字、漢語言來寫作,真是倍感榮耀。

會讀能用,並且弄懂了兩千五百來個漢字,大概就知道了我們的祖宗和我們祖宗的非凡智慧,知道了五千年的歷史是怎樣地一路走過來的。因為漢字,是由象形文字演化而來的,每一個漢字都具備特定的繪畫美與建築美,每一個漢字都記載著祖先的或一種血緣關係、或一段動人故事、或一場生死戰鬥、或一樣禮儀秩序、或一類自然現象。就比如這個“祖”字吧,衣服遮擋著(或者表示祭祀與崇拜)男性器官,直指本質。不是嗎?難道我們的祖先是用胳肢窩釀造出我們的嗎?又比如“玩”字——來不及查閱《說文解字》——我琢磨它呀,就指佩戴玉器這檔子事(元者,首也),更可理解為國王玩玉、不理朝政。瞧,誰能玩、誰配玩、誰有條件玩?當然是有權有錢人啦。所以許多漢字本身,就是如此這般一目瞭然地,揭示出一個生活真理。“男”“女”,一看就明白——前者從事流動性強的體力活兒,後者比較穩定,紡織一類的輕體力活兒,這是多麼地和諧!而“和諧”二字,更是一個理想的社會狀態——有飯大家吃(分配平等),人人言論自由(政治文明)。“和諧”二字,只這二字,我看比《美國憲法》的精髓還精練……這種由漢字組合的語言,是我們民族的文化基因,是我們的心靈密碼,是我們的詩與夢想,神奇,堅韌,源遠流長。

今天由昨天而來。要想弄清現在,就得摸透過去。這是要讀古書的一個原因。另一個原因呢,是為了應對全球化。我在感情上是挺厭惡全球化的,各過各的日子好了,幹嗎要他孃的“化”呢!但是所謂“世界潮流浩浩蕩蕩”,沒法子迴避嘍。有句諺語說:如果不能戰勝敵人,那就同流合汙吧。心卻不甘,因為丟了氣節。所以說,全球化如果以喪失民族之個性為代價,那絕對是一個災難。

怎樣才能重新整理一個民族的獨特個性,及其高雅悠遠的文化品格呢?這是一個天大的問題。破解此問題的途徑,可能很多;政治家也許早就有了偉大的錦囊妙計。作為一個書呆子,我能想到的僅僅是:多讀古書。

同道如同母

國是最大的家,家是最小的國。所以大凡為妻者,皆有皇后風範,四季與孃家人保持血肉聯絡。有姐妹五人,當然一母所生,又同居一城,於是每週至少召開一次喜鵲會,主題是嘰嘰喳喳柴米油鹽枕套襪子拉絨褲,以及網購電卡獨生子女證找不見了之類。你這次從日本回來給我兒子帶條圍脖,下次我去杭州一定給你女兒買條絲裙。多數時候,那五個連襟如同保鏢般跟隨著扎堆兒。他們坐在外圍抽菸閒扯淡,由於職業不同,就儘量搜尋共同話題,努著力要往一個壺裡尿。他們之所以離不開老婆,是因為懶惰無能,經過十年二十年的婚姻打磨出一條真理:跟著老婆有飯吃……姐妹裡的一位當著處長,常得些免費票券,水果啦小電器啦,自然是一一分贈眾姐妹。若她是個大官,大約早就直接或者曲線提拔了姐妹們。孃家來人,那是要管飯且留宿的;婆家人來,則要看其是否空手,眼珠再旋轉出相應的資訊。這是女子生來統領家庭、珍重血緣的天性,談不上道德瑕疵。就連武則天那樣的聖君,不也是差點兒將皇位傳給了孃家人麼!

巧的是同城另有五兄弟,當然也是一母同生,卻多半不往來。只有到了每年的清明節時,五兄弟才在父母墳前相會。匆匆一飯,鳥獸散去。前說“多半不往來”,意思是其中有兩兄弟,夫妻四個都是教師,卻是經常走動的,每年兩個假期都要結伴兒出遊,這便是人親道亦親。實際上道親是勝過血親的,我們一有閒暇,或者需要尋找物件分享快樂、傾訴煩惱,那麼首先想到的並不是親兄弟,而是志趣相投的朋友。當然親兄弟間若能志趣相投那是再好不過了,可惜極為罕見。歷史上確乎有那麼一對同胞兄弟,蘇軾蘇轍兩兄弟,一生相知復相愛,遂成為千古美談。

蘇軾齒長蘇轍兩歲,一同啟蒙於文學家的父親蘇洵。後來一塊兒被父親帶往首都東京(現開封)科考,雙雙中舉,由此走上領導崗位。雖然異地為官,但因都是詩人作家書畫家,所以信函往復十分頻繁。兄愛弟來弟敬兄,根本原因在於兄弟政見相同,基本儒家中庸,主張既不能墨守成規,又不宜改革過激,因此仕途不順常遭貶謫。蘇軾更因心直口快不善藏拙,因幾首信口詩被政敵上綱上線入了大牢。這可急壞了蘇轍,連連上書皇帝,為兄辯誣,願意替兄坐牢。可是奔走呼號無果,於是精烹鮮魚送進獄中。蘇軾見魚大驚,頓覺此命休矣!原來他與妻子有約,外面傳聞沒事的話,就照常送些粗茶淡飯;若事態惡化則送魚。蘇軾不知道魚是蘇轍送的,見魚悲絕,卻首先想到蘇轍,遂吟詩一首《獄中示子由(蘇轍字子由)》:

是處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獨傷身。

與君世世為兄弟,更結人間未了因。

蘇轍是頗為君子敏於行而訥於言的,所以官做得大於兄,詩文也是一流。只因兄長如太陽般耀眼,自個便被遮蔽了。但他毫無怨言,能有的全是自豪與竊喜;何況給蘇軾遮蔽的人也實在是太多了,所以他老是捱整,一輩子倒黴蛋。但是需要特別提醒一下,假使沒有蘇轍,那麼我們很可能讀不到蘇軾那首美妙非凡的中秋詞啦!月到中秋我們照例是濫飲一通,斷然不會千古一問“明月幾時有”!因為那首曠世傑作有個副題:兼懷子由。

宋神宗熙寧九年的中秋節到了,蘇軾想起親愛的弟弟蘇轍,兄弟倆已有五年未見面了,於是醉酒以援筆,愁腸江海傾瀉一闋:“……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如此貫通天地,將人類普遍的相思難圓的缺憾感傷,無比美麗地描繪出來,從而獲得無限的昇華、永恆的慰藉。

兄弟姐妹若能同道,算是幾輩子修來的福氣。俗話說一母生九子,子子不相同,所以才有“四海之內皆兄弟”一說。其實應該是,“四海之內,可能有兄弟”。同一個家族,除非重大的紅白喜事,一般情況下是不怎麼往來的。時常走動的,多半是些狗皮襪子沒反正的朋友。有次聚會,朋友擺出筆墨讓我寫字。寫什麼呢?厚德載物?惠風和暢?實在寡淡乏味。於是即興打油一首,雖然粗俗得就那種“薛蟠體”,卻也似乎寫出了某種普遍性。不妨照錄在茲,博看官一粲:

城中人千萬,與我何球幹!

無非幾個鬼,不見常想念。

相見有何事?喝酒扯閒蛋。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