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劇意識》:正視悲劇意識,在生存的悲劇性中找回生命的尊嚴感

悲劇意識算不上一個新鮮的話題,但卻是一個常談常新的話題。

若要細思深究,人們往往不假思索張口就來的悲劇意識中,究竟蘊含著怎樣的多元底蘊?

實話實說,很少有人能夠清楚地說出個子醜寅卯來,大多都只不過就一般性或者偶發性的具體悲劇事件義憤填膺泛泛而談,在誇誇其談口口是道的喧囂聲中流於一地雞毛,耀武揚威的流量和澎湃激盪的情緒背後,其實掩蓋了對悲劇意識的理性探究和哲學思考。

一浪接一浪的眾說紛紜大聲喧譁之中,悲劇意識對無數的國人來說,看起來近在眼前但實際上遠在天邊。就像哲學家鄧曉芒教授在談到程亞林的《悲劇意識》這本書時,毫不客氣的指出這樣的困境:中國最大的悲劇是沒有悲劇意識,也就是對現實悲劇的反省能力。從某種意義上說,這震耳發聵的聲音並非危言聳聽,這確實是需要認真補上的人生一課。當然,程亞林在此書中也清醒地認識到:

找回生命的悲劇意識不一定能予人世俗意義上的幸福,但拒絕正視生命悲劇意識的人在人格精神上必然不幸。

《悲劇意識》:正視悲劇意識,在生存的悲劇性中找回生命的尊嚴感

而說到程亞林的《悲劇意識》,這是一本閃爍著真知灼見的哲學類普及性讀物。與一般的雞湯類讀物迥然有異的是,書名就顯得端莊周正,尤其是

對悲劇意識這一人人皆知的問題思考的深度與廣度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毋庸諱言,就我們傳統文化主流來看,悲劇意識確實是缺席的,或者說是含混不清的,這種先天性的缺憾從某種意義上說更像是傳統文化中“聖潔的原罪”,是造成傳統社會弊端的一個重要因素。以一種雲遮霧罩的樂感文化去稀釋了對生命存在的本質意義上的追尋,而最後更是蛻變成那種被魯迅先生詬病的瞞和騙的文化,或者說柏楊先生提到的醬缸文化,往好處說是一團和氣,反過來說則是一團稀泥,最終只能淪落為在“舞洋洋,笙鏘鏘”的皆大歡喜中,以一種名士風流的虛張聲勢的姿態在原地踏步自得其樂。

《悲劇意識》:正視悲劇意識,在生存的悲劇性中找回生命的尊嚴感

純粹的批判不是目的,而建設性的批判和開放性的探究才有意義。

很顯然,

程亞林的這本《悲劇意識》正是秉承著這樣一種自我期許,在中西方文化的橫向比較和縱向剖析中,致力於廓清悲劇意識的真正內涵,以及如何以悲劇意識去重新塑造現代意義上的人格精神。

在書中,程亞林開宗明義指出“悲劇意識是對人類生命在世生存的悲壯性的意識”,而且聚焦於“悲劇意識是人類生命的根基性意識”這樣的一個判斷,從而將這個命題引入了更本質的探討空間,在回溯歷史坎坷來路和前瞻未來嶄新契機中,真正從生命本原層面上去探究和思考人在廣袤的宇宙中的方位感。

《悲劇意識》:正視悲劇意識,在生存的悲劇性中找回生命的尊嚴感

在討論悲劇意識這一命題時,作者旁徵博引、縱橫排闔,整體上環環相扣,但在具體某一單元的展開上又層層遞進步步為營,沿著清晰的時間脈絡追尋各位前賢大師在時代的風雲變幻中的艱辛求索過程,並在這樣的評述中穿插如自己的觀察和思考。全書的四個章節中,第一章《黎明前的吶喊》和第二章《新文化陽光下的思索》,從近代戊戌變法起,沿著梁啟超的發軔之論,漸次遞進到王國維等學者的剖析,並簡述了魯迅、胡適以及朱光潛等人關於悲劇意識的認知和思索。在第一章中,尤其是對王國維以《紅樓夢評論》為起點,闡述的解脫論悲劇觀、審美道德自覺論、以“憂生憂死”為文化心理基礎的“大事業”論等論點有著精闢的分析和論述,讓人豁然開朗。而在第二章中,對魯迅那種入木三分直的“瞞和騙”的點穴之論和朱光潛的《悲劇心理學》的周密之論的慎思明辨,並藉此觸類旁通討論了西方哲學史上經典的哲學大家亞里士多德的道德、正義論立場,黑格爾的“整體進步”說,尼采的“日神和酒神”論等悲劇觀,從而在窮思極想中進一步闡明瞭命運感悲劇和過錯感悲劇這兩類悲劇之間的分野和特質,最終將本書的核心要義和精妙要旨一語道破:

“思考悲劇問題,必然使人從建立在一般善惡判斷上的世俗關懷走向建立在同情基礎上的終極關懷,從而提高人的精神層次,使人類的共存共榮具有合理性。由此也就必然引匯出以同情為基礎的平等、博愛、自由等概念。而使這三大概念深入人心,變成人不可抑制的內在欲求,是走向近現代必具的文化心理條件。”

論述至此,令人眼前一亮。但程亞林沒有止步於此,而是在接下來的第三章《回望傳統》中,從傳統中國十大古典悲劇到古代詩文特別清代詩人黃仲則的哲理詩一路論述下來,在鉤古稽沉中旁敲側擊地論述了傳統社會中那種本土化的悲劇意識所蘊含的三重意識,進一步加固了這一新穎論點的根基。而對悲劇意識的深度思考最終還是要回歸到對現實的觀照和解讀,這點在最後一章《考量西方新學》中借他人酒杯澆自己塊壘,提出了一種全新的可能的實現方式,意即破除一切悲劇性現實合法化的誤解,真正正確辯證地看待日常中所面臨的悲劇性現實,從而選擇最不差的社會體制和生存方式,竭盡所能地創造並承受可能的生活。唯有此,

才能“借我殺死庸碌的情懷”,在世事的紛紜亂象和聒噪雜音中,體面而從容地找回並保持生命尊嚴感。

《悲劇意識》:正視悲劇意識,在生存的悲劇性中找回生命的尊嚴感

關於悲劇和悲劇意識,直至今日依然有著許多人類思維並未感知或到達的維度和角落。

好書不厭百回讀,要讀,更要悟。讀完程亞林的《悲劇意識》,並不能給你一個想象中的完美無瑕的清晰答案,也沒有讓你感受到那種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理論架構,但循著他的思考深度、思維向度所展現的思想底色,在他引人入勝的論述和鞭辟入裡的剖析中,一定會在某一瞬間啟發你在有所思中有所得有所獲,偶爾會在不自覺中感受到一種“偶開天眼覷紅塵”的欣然領悟,竊以為這才是閱讀本書的最大的愉悅之處。

《悲劇意識》:正視悲劇意識,在生存的悲劇性中找回生命的尊嚴感

換句話說,在如今這個“到處全都是正確答案”的時代,所謂的答案並不重要,解答方式和解答思路才是最值得推崇和借鑑的,就像他在書中引用的克爾凱郭爾的日記中所說的那段話一樣:“許多人對生活作出自己結論的方式像小學生一樣,他們只從書本上抄襲答案以欺騙老師,而不是自己去解答習題。”而程亞林對此的批註也頗有意思:

“一切不重視個人精神體驗的人,或多或少都會用抄襲的答案自欺欺人”。

再談開點,與程亞林基本上屬於同齡人的當代英國著名文化學者特里 伊格爾頓的關於悲劇和人生的哲學觀點可謂與之不謀而合,而且更直截了當:

“在所有的藝術形式中,悲劇最徹底、最堅定地直麵人生的意義問題,大膽思考那些最恐怖的答案。最好的悲劇是對人類存在之本質的英勇反思,其源流可追溯至古希臘文化……最有力的悲劇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句,刻意撕掉所有觀念形態上的安慰。”

這樣的殊途同歸,倒也各美其美、美美與共。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