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瓷器作為中國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在世界的舞臺上散發著獨特的魅力。英文中“瓷器(china)”一詞已成為了“中國”的代名詞。從青瓷到彩瓷,瓷器的不斷進化也讓它成為了一種獨具特色的藝術盛品。

除了著名的青花瓷外,各色彩釉瓷器同樣多姿多彩。今天就為大家盤點一番瓷器中的“彩虹”,看看這七種釉色的瓷器究竟有多美。

紅釉的出現可以追溯到北宋初年,但真正純正、穩定的紅釉是明初創燒的鮮紅釉;到嘉靖時,又創燒了以鐵為呈色劑的礬紅;宣德時燒製出了祭紅。鮮紅為高溫色釉,礬紅為低溫色釉。

紅釉的誕生,結束了青瓷獨佔鰲頭的局面,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大事,為陶瓷的裝飾工藝開闢了一個新的境界。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明宣德·鮮紅釉盤 清宮舊藏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清雍正·胭脂紅釉盤 藏於故宮博物院

紅釉的種類很多,除鮮紅外,以濃淡變化而演變為各種不同的品種。深者有寶石紅,硃紅、雞血紅、祭紅、抹紅等;淺者有桔紅、棗紅、粉紅、豇豆紅、胭脂紅等。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清康熙·霽紅釉梅瓶 藏於故宮博物院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清康熙·豇豆紅釉洗 藏於故宮博物院

紅色端莊淡雅,高貴大方。這種充滿吉祥寓意的器物一發明,便成為了歷代皇帝的至愛,而皇親國戚、達官貴人、文人雅士也以能得到一件紅釉瓷器為榮。

這種紅,也在向世界訴說著,什麼是“中國紅”!

黃釉最早出現於唐代,當時安徽淮南壽州窯、河南密縣窯等都燒造黃釉。

隋唐以來黃色成為皇帝的御用色,黃釉瓷器也從諸多色釉瓷器中脫穎而出,成為皇室的御用瓷。民窯不得生產.違者重罰。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遼·黃釉鳳首瓶 藏於故宮博物院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明弘治·黃釉描金雙耳罐 藏於故宮博物院

到了清代,黃釉器的使用有了更為明確的規定。《國朝宮史》卷十七記載:“皇太后、皇后用裡外黃釉器.皇貴妃用黃釉白器,貴妃、妃黃地綠龍器,嬪用藍地黃龍器,貴人用綠地紫龍器,常在用五彩紅龍器。”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清雍正·蛋黃釉盤 藏於故宮博物院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清乾隆·淡黃釉蓋盒 藏於故宮博物院

這不僅說明黃釉瓷器是皇室的專用瓷器,同時說明黃釉瓷器在皇室中還是等級制度的象徵,這為黃釉瓷器燒造奠定了深厚的歷史背景。

綠釉為中國古代傳統陶瓷釉色之一,經歷了漢代伊始階段、唐宋發展階段和明清繁盛階段三個時期。伊始階段的綠釉器物為陶器;發展階段的綠釉器物陶、瓷並存;繁盛階段的綠釉器物絕大多數已經是瓷器了,這也正與中國陶瓷工藝發展的基本歷程相一致。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明正德·孔雀綠釉碗 藏於故宮博物院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清雍正·綠哥釉小橄欖瓶 藏於故宮博物院

綠釉在古代不是很受歡迎,原因有二:

其一是綠色在古代被認為是間色。《廣韻》言:“綠,青黃色”,這種不純粹的間色並沒有得到古人的重視。

其二是綠色在古代有卑賤的含義。漢代常以綠幘為賤者之服飾;唐代亦有所沿用,按唐制,六、七品低階官更穿綠衣;元、明兩代規定娼妓及樂人家的男子,裹青碧頭巾。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清康熙·淡綠釉暗花螭紋杯碟 藏於故宮博物院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清雍正·秋葵綠釉如意耳瓶 藏於故宮博物院

正因如此,綠釉一直被大眾所忽視,綠釉的造燒,也直到明清時才發展到了巔峰。

青瓷以瓷質細膩,線條明快流暢、造型端莊渾樸、色澤純潔而斑斕著稱於世。作為歷史最為悠久的瓷器之一,早在商周時期就出現了原始青瓷,歷經春秋戰國時期的發展,到東漢有了重大突破。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東漢·青釉原始瓷四系洗 藏於故宮博物院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東漢·青釉刻花三足瓷樽 藏於故宮博物院

三國兩晉南北朝後,南方和北方所燒青瓷開始各具特色。南方青瓷,一般胎質堅硬細膩,呈淡灰色,釉色晶瑩純淨,常用“類冰似玉”來形容。北方青瓷胎體厚重,玻璃質感強,流動性大,釉面有細密的開片,釉色青中泛黃。

“青如玉、明如鏡、聲如磬”是青瓷的生動寫照。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宋·龍泉窯青釉弦紋三足爐 藏於故宮博物院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明·龍泉窯青釉凸花纏枝蓮紋尊 藏於故宮博物院

而在中國青瓷歷史長河中,將青瓷推向巔峰的當屬南宋時的浙江龍泉青瓷。龍泉青瓷始於南朝,興於北宋,盛於南宋。古代龍泉名窯是宋代“官、哥、汝、定、鈞”五大名窯之一,歷史悠久,馳名中外。龍泉青瓷蜚聲海內外,是中國瓷器史上一顆璀璨的“瓷國明珠”。

藍釉最早見於唐三彩中,但這時還是低溫藍釉,只有綺麗之感,缺乏沉著色調。

元代出現了高溫藍釉;明以後,特別是在宣德時,藍釉器物多而質美,被推為宣德瓷器的上品;至清康熙時,更出現灑藍釉、天藍等多種新品種。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元·鈞窯天藍釉罐 藏於故宮博物院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北宋·鈞窯天藍釉碗 藏於故宮博物院

高溫鈷藍釉瓷器是元代景德鎮窯的新品種之一,它是明代霽藍釉的前身。明代霽藍釉盛於宣德朝,《南窯筆記》中把它和霽紅、甜白相提並論,推為宣德瓷器的上品。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清康熙·天藍釉獸面紋螭耳尊 藏於故宮博物院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清雍正·霽藍釉小杯 藏於故宮博物院

康熙時,創燒了天藍釉瓷。它是從天青釉演變而來,釉色淺而發藍,瑩潔淡雅,像蔚藍的天空,故名“天藍”。

天藍釉因其色彩淡雅清醒,有凝神沉著之感,一直被作為小件文房用器。直到雍正、乾隆兩朝,才見瓶、罐等器型,且大部分都是官窯產品。

宋代五大名窯分別為鈞窯、汝窯、官窯、定窯、哥窯,其中鈞窯的玫瑰紫釉十分出名。玫瑰紫釉又稱“海棠紅釉”,是鈞窯窯變的精品釉色,色調紅、藍、紫交錯輝映,絢爛綺麗。

鈞瓷以窯變為神,“入窯一色,出窯萬彩”。鈞瓷乃皇室的傳世寶,唐玄宗立令“鈞不隨葬”,所以墓葬出土的文物甚為稀少,有“黃金有價鈞無價”之說,倍加珍稀。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北宋·鈞窯玫瑰紫釉海棠式四足花盆 藏於故宮博物院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清雍正·雍正款仿鈞窯變釉海棠式花盆 藏於故宮博物院

不過,玫瑰紫釉為窯變所得,不能算完全的紫釉。真正的紫釉瓷為明代景德鎮窯所創。

紫釉亦稱“茄皮紫”,是明代的官窯文物之中除了青花、五彩、鬥彩、釉裡紅這“四大金剛”之外的又一稀世珍寶。因其數量稀少,所以尤其珍貴。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明萬曆·淡茄皮紫釉暗劃雲龍紋碗 藏於故宮博物院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清順治·茄皮紫釉暗花雲龍紋盤 藏於故宮博物院

民國許之衡的《欽流齋說瓷》中提到過,“茄紫一色始於明末,康熙繼之,皆系玻璃釉。淡者比茄皮之色略淡,深者比煮熟茄皮之色略深,故有淡茄,深茄之分。”。

紫釉又有“紫氣東來”的寓意,備受皇室喜愛,成為宮廷瓷器中十分受重視的瓷器之一。

白瓷是漢民族的傳統瓷器,最早創燒於東漢之前。白瓷是畫作及燒製色瓷的基礎瓷,是五彩瓷,青花瓷,鬥彩瓷最好的底背基礎瓷。因此,它在各色瓷中燒製量最多,市場佔有率最大。

白瓷的色度隨著朝代的發展不斷進化。唐代最有名的是邢窯的過渡性灰白瓷;北宋早期的是定窯和汝窯的白瓷;元代白瓷出現倒退現像,白中含青;明代白瓷又恢復了本像。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唐·邢窯白釉罐 藏於故宮博物院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北宋·定窯白釉碗 藏於故宮博物院

“縱有家產萬貫,不如有汝窯一片”,白瓷發展的巔峰為北宋的汝窯。汝窯白瓷瑩潤、清透,是皇宮御用瓷。據傳其白淨度是一般白瓷的100倍,就是現代最白的白瓷也無法超過它,十分珍貴。可惜的是,這種工藝已經失傳,無法再現曾經輝煌。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明宣德·仿汝釉蟋蟀罐 藏於故宮博物院

中國瓷器也調皮了,集齊七種釉色,可召喚一道彩虹!

清乾隆·仿汝釉三羊梅瓶 藏於故宮博物院

中國瓷器發展歷史悠久,品種繁多,但素雅樸實的白瓷卻從未退出過歷史的舞臺。沒有斑斕的花紋與絢麗的色彩,它用自然天成的美和高貴典雅的特性永久的吸引著國人的目光,憑藉著強大的生命力突破歷史的重圍,永恆的屹立於瓷器之林!

今天為大家盤點的僅僅只是單色釉中的部分代表顏色,然而中國瓷器的釉色遠遠不止如此。千變萬化、絢麗多彩,無需繪畫紋飾的加工,單憑釉色之美就能在世界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前人栽樹,後人乘涼。先輩們經過千百年的創造與改進才澆灌出如此璀璨的瓷器文明,這些智慧財富不僅需要今人的傳承,更需要不斷的創新與發明。“China(瓷器)”依靠的不能只是過去的輝煌,還有現在與未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