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家族興旺了400年,連續富了十三代,靠的是什麼?

-1-

在位於河南鞏義市的康店鎮,隱藏著一顆文化明珠,它就是被譽為“豫商精神家園”“中原古建典範”的康百萬莊園。由於它座邙瞻洛,背倚黃河,風光秀麗,因而也有“金龜探水”的美稱。

康百萬莊園始建於明朝中葉,明清之際初具規模,逐漸建成19個功能分割槽,分作商業、住宅、生產加工、家族祭祀等不同用途。目前保留下來的有棧房區、主宅區、南大院、作坊區、康氏家祠等10餘個部分,主體建築面積6萬多平方米,比喬家大院還要大15倍,共33個庭院,53座樓房,73孔窯洞,571間房舍。

這個家族興旺了400年,連續富了十三代,靠的是什麼?

明、清時期,康百萬、沈萬三、阮子蘭被中國民間稱為三大“活財神”;民國時期“東劉、西張,中間夾個老康”,是當時的三大鉅富。中間的“老康”就是康百萬家族。康世家族在鼎盛時期,富甲三省,船行六河,土地達18萬畝,財富無以計數,民間稱其“頭枕涇陽、西安,腳踏臨沂、濟南;馬跑千里不吃別家草,人行千里盡是康家田!”。

這個家族興旺了400年,連續富了十三代,靠的是什麼?

-2-

從現在莊園的規模和當時的傳說可以想象康世家族的富裕程度,能達到這種規模已經很不容易了,更為難得的是康世家族富裕的時間也很長。

我們知道創業維艱,更難的卻是守成之難,所以才有俗話說“富不過三代”。而康氏家族卻連續富裕了十三代,歷時四百多年。

康百萬家族又稱河洛康家,明洪武年間,其始祖康守信由山西洪洞縣遷至河南鞏縣(今鞏義市)康店鎮定居。之後,康家在此辛勤耕讀,經商傳家,家族漸漸興旺發達,乾隆時進入全盛,漸成中原鉅富。上自六世祖康紹敬,下至十八世康庭蘭,一直富裕了十三代、四百多年。歷史上曾有康大勇、康道平、康鴻猷等十多人被稱為“康百萬”。

這個家族興旺了400年,連續富了十三代,靠的是什麼?

洛河康家,一個封建舊地主,如果沒有很好的傳家理念,一定不能連續富裕十三代,並且在當地且民怨極小。

這一切有很大一部分得益於其家族的“留餘”精神。這是傳統儒家“財不可露盡,勢不可使盡”的中庸思想集中體現,也是康家教育子弟的思想法寶。

這個家族興旺了400年,連續富了十三代,靠的是什麼?

在康氏莊園中有一塊傳世名匾,被稱作康家莊園文化的象徵和靈魂。它就是康百萬莊園的鎮園之寶——“留餘匾”。“留餘”匾造型獨特,形似一面展開的上凹下凸型旗幟。上凹意為:上留餘於天,對得起朝廷;下凸意為:下留餘於地,對得起百姓與子孫。匾上共七十四個字,正文為:

“留耕道人四留銘雲:

‘留有餘,不盡之巧以還造化;

留有餘,不盡之祿以還朝廷;

留有餘,不盡之財以還百姓;

留有餘,不盡之福以還子孫。’

蓋造物忌盈,事太盡,未有不貽後悔者。高景逸所云:‘臨事讓人一步,自有餘地;臨財放寬一分,自有餘味。’推之,凡事皆然。坦園老伯以‘留餘’二字顏其堂,蓋取留耕道人之銘,以示其子孫者。為題數語,並取夏峰先生訓其諸子之詞,以括之曰:‘若輩知昌家之道乎?留餘忌盡而已。’時同治辛末端月朔,愚侄牛瑄敬題。”

大意為:留耕道人王伯大的《四留銘》中說:“

留有餘地,不把技巧使盡以還給造物主;留有餘地,不把俸祿得盡以還給朝廷;留有餘地,不把財物佔盡以還給老百姓;留有餘地,不把福分享盡以留給子孫後代。

”皆是因為老天爺反對貪得無厭,做事過份。因為太過分了,沒有不留下悔恨的。

明朝隱士高景逸說過:“遇事讓人一步,自然有周轉的餘地;遇到財物放寬一分,自然就有其中的樂趣。”推而言之,所有的事情都是如此。

坦園老伯把“留餘”二字題於匾額,掛在堂上,皆是因為要採用留耕道人的《四留銘》來告誡他的後代子孫:為你們寫這幾句話,並取夏峰先生教訓他兒子們的話,概括起來說:

“你們這些後輩知道發家之道嗎?那就是凡事留有餘地,不做盡做絕罷了”。

這個家族興旺了400年,連續富了十三代,靠的是什麼?

這種“留餘”思想,暗示其子孫做事有節制。俗話說:“十分聰明用七分,留下三分傳兒孫,若要十分都用盡,兒孫個個不如人。”

這種“留餘”思想大概就是康氏家族能夠四百年不衰敗的原因了。

-3-

在洛河康家,這種留餘思想處處體現,在康家一個普通的石頭桌案下,藏著一個“石案銘”,它被後人刻在了一塊石板上供人觀賞。而原本這個“石案銘”非常隱蔽,康家人必須用水盆或者鏡子在石案下映照才能看到。即使是教育子孫,康家也是秘不宣人,留有餘地。下面九個“留餘”,彰顯了中國傳統文化中國民的做人準則:

知人不必言盡,留三分餘地於人,留些口德於己;

責人不必苛盡,留三分餘地於人,留些肚量於己;

才能不必傲盡,留三分餘地於人,留些內涵於己;

鋒芒不必露盡,留三分餘地於人,留些收斂於己;

有功不必邀盡,留三分餘地於人,留些謙讓於己;

得理不必搶盡,留三分餘地於人,留些寬容於己;

得寵不必恃盡,留三分餘地於人,留些後路於己;

氣勢不必倚盡,留三分餘地於人,留些厚道於己;

富貴不必享盡,留三分餘地於人,留些福擇於己;

-4-

康家以德興商,立下指導商業經營的“康氏家訓”:“經商結交務存吃虧心,酬酢務存退讓心,日用務存節儉心,操持務存感恩心。願使人鄙我疾,勿使人防我詐也,前人之愚,斷非後人之智所可及,忠厚留有餘。”

這個家族興旺了400年,連續富了十三代,靠的是什麼?

短暫的富足,可以依靠手段和才智。長久不不衰,需要依靠的是良好的德行。

康家子孫正是深受家風的薰陶和影響,誠信經營,公平為本,以德領商,才昌盛數百年!

這個家族興旺了400年,連續富了十三代,靠的是什麼?

-5-

另外康家注重教育,

花大價錢聘請當地的名師任教,並且投入巨資在莊園裡建了按年齡段分設的兒童私塾和青年學館。甚至連廁所內也放有書案,擺著筆墨紙硯,告誡子弟充分利用一切時間學習;

康家不露富,不鋪張,就向他們蓋的宅院,雖然高大寬敞連成一片,但外表卻很簡樸厚實,並不是金碧輝煌;

這個家族興旺了400年,連續富了十三代,靠的是什麼?

-6-

曾國藩雲:“凡天下官宦之家,多隻一代享用便盡。其子孫始而驕逸,繼而浪蕩,終而溝壑,能慶延一二代者鮮矣。商賈之家,勤儉者能延三四代。耕讀之家,謹樸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則可以綿延十代八代。”

一個家族,想要世代綿延,子孫繁盛,興盛長久。務必要傳承尚學崇德的精神,保持“留餘”的心境。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