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九五後的王小波閱讀史

宗城

全文約4400餘字,閱讀約需9分鐘

如今我們紀念王小波,不僅僅是因為他是一位重要的作家,也是因為他所提出的問題並未過時,理智、包容與獨立思考的能力,在當代社會依然欠缺。王小波的意義在於,在許多人年輕時的某一刻,他會開啟一扇窗,提供給我們另一種看世界的目光。

我讀王小波是從高中開始。在周國平、畢淑敏、餘秋雨引領作文素材的年代,王小波的文字如同一股清流,給我不一樣的感受。他的文字有魯迅的風骨,但少了些魯迅的深沉,多了些玩世不恭。他是同學們私下傳閱的“黃書”,不知多少男孩的春夢始於王二和陳清揚。和學術界崇高化的建構不同,對於九五後的我們來說,王小波的作品,最開始其實是性啟蒙讀物。

▌性啟蒙與知識反叛

王小波生前是一位邊緣作家,死後卻成為一代文藝青年的圖騰。在西祠衚衕,有專門的討論版“王小波門下走狗大聯盟”。那是天涯網、人人網還未衰落的年代,我的閱讀生涯也始於那時。王小波、錢鍾書、阿城、餘華等,是那時候同學們酷愛傳閱的作家。

和傷春悲秋的抒情體相比,他們代表著一種理性、幽默的趣味,對於小鎮青年來說,那是新鮮而豐富的思想資源。事後我發現,與其說那些思想資源是原創的,不如說是“中介”。王小波想必會欣然承認,他是羅素、杜威、哈耶克、奧威爾、卡爾維諾、尤瑟納爾等大家的學徒,他曾在多篇文章裡讚揚這些作家,而他也擅於運用羅素等人的思想資源,介入中國的公共議題。

王小波最有名的書之一是《黃金時代》,我對他的閱讀也從那本書開始。最初把它當作“小黃書”,聽同學說,性愛描寫比《挪威的森林》好,我就去湊個熱鬧,結果很快被小說中那股玩世不恭、嬉皮流氓又透著股小傷感的腔調吸引,比如這一句:“革命的意思就是說,有些人莫名其妙地就會成了犧牲品。”對於十幾歲的少年來說,這是迎面而來的肅殺,是課本很少講的東西。

說王小波是無法繞開性的,《黃金時代》整個中篇就是圍繞性展開的故事。很多學者喜歡把王小波崇高化,但我覺得王小波恰恰是

解構崇高

的人,他把人從史書上、道德辭令上拽下來,回到

原始的模樣

。他就是要寫身體、寫慾望、寫正統看不上的七葷八素,從中帶出最真實的、那屬於普通人的憂傷和浪漫。

王小波不是孤立地看性,而是把性與文化、政治結合來看。當道德家們把性看作洪水猛獸,王小波指出:性自由並不可怕。對於性慾,尤其是對女性慾望的禁錮,暗含著父權制對於女性自主權的恐懼。正視性慾,健全性教育,是比把性慾汙名化更合適的做法。王小波敏銳地意識到,對性愛的正視,有助於社會在禁錮下獲取些許活力。在小說創作中,他之所以寫性,不是出於媚俗,僅僅是為了呈現真實的生存狀態。

更進一步,王小波寫性,到頭來是對極權的隱秘抵抗。從古代君主的暴政到20世紀的法西斯,王小波旗幟鮮明地反對極權,他寫性,寫人的慾望,其實是在反抗極權政治塑造的壓抑性話語,壓抑人慾是專制的基礎,極端的道德和禁慾一體化,共同維護一個森嚴的環境。王小波的寫作是對控制術的諷刺和消解,但和魯迅肩住黑暗的閘門不同,他是從絕望中看到快樂,是用一種幽默、玩世不恭的方式(今日魔法學的前身)來面對絕望。如果說,魯迅是黑暗中的劍客,王小波更像是黑夜中的喜劇演員。如果要給王小波找一個座標,他倒是很像喬治·奧威爾與卡爾維諾的中國變體。

▌閱讀王小波的世界

回到更日常的層面。王小波寫性愛、寫筒子樓,還有那些瀰漫著集體主義氛圍的單位宿舍、國營企業等,這些看似離九零後遙遠,但對於一個生在廣東小城市的青年人來說,其實並不陌生。

小城市,來來去去就那些人,圈子很小,有不少長輩,當年都是公社或者國營單位的同事,那種氛圍,跟王小波寫的很像。只不過,我們這裡沒那麼知識分子,也沒有如“反右運動”親歷者那般切身的疼痛記憶。我們的童年歲月,處在集體主義的黃昏、市場經濟的上升歲月,後來的波折,當時(2000-2008)還想不到,躺平、內卷這些詞,當時也還沒有,所以是在相對平靜又含混著壓抑與叛逆情緒的氛圍下,去讀王小波。

有一段時間,我和同學瘋狂地閱讀王小波的作品,它們宛如一場酣暢淋漓的暴雨,使人感到智性的愉悅。

在當時,王小波吸引我的還有他的

幽默感

。比如《沉默的大多數》說到“沉默”:“在我周圍,像我這種性格的人特多──在公眾場合什麼都不說,到了私下裡則妙語連珠。”王小波敏銳地發現,許多國人不是不關心政治,而是喜歡私下裡關心,那股政治熱情是被壓抑的,但只要有個苗頭,就會被點燃成熊熊大火。

許多人誇讚王小波的思想,其實如不少評論家所言,王小波

更具革命性的是語言

。王小波的思想多是舶來品,他提倡常識,將羅素、哈耶克、奧威爾等人的思想中國化。但他對於白話文的錘鍊是非常值得注意的,王小波不是一個賣弄詞藻的作家,他不工於南朝齊梁體那般脂粉氣的華麗,他筆下的漢語簡約、乾淨、很少生僻字,卻能在簡單的語言中提供詩意和哲理。

比如他寫性愛:“陳清揚來找我時,乘著白色的風。風從衣服下面鑽進來,流過全身,好像愛撫和嘴唇。(《黃金時代》)”他寫生活:“我也不能不去上班,走到灰色的人群裡去,一路走一路想入非非。活著成為一隻豬和死掉,也不知哪個更可怕。(《紅拂夜奔》)”。

他的語言節奏感很好,有音樂性,大巧不工,看起來不華麗,卻比華麗的文字更難寫。後來冒出頭的韓寒、雙雪濤,多少都學了他的語言。這是率真、清醒、不諂媚的文字,這些文字裡有風骨,僅僅是這一點,就比諸多同時代作者要更好一些。

▌為什麼我們還需要王小波

高中畢業後,我慢慢走過了痴迷王小波的階段。一來是文學層面,看到了比他寫得更好的作家,比如他自己很推崇的尤瑟納爾,覺得王小波寫得好,但沒有到心中第一流作家的地步,這是私人觀感。二來是生活經驗上,或許是意識到自由主義在本土落地的侷限,在解釋一些問題,比如勞工和性別議題上,容易成為一種“正確”但很難具體落地的辭令,而對自由主義產生了更復雜的思考,進而對以自由主義為導向的王小波,也調整了看法。

他的雜文,如今來看,大多是常識,有洞見,可總覺得點到為止,還不夠深,在解釋更復雜的問題時,就需要求索於其他著作。所以,我

走出了對王小波的崇拜

,但還是欣賞他,畢竟在中國,像王小波這樣的作家,還是很少的,他

因為稀缺而可貴

長大以後,對王小波的性描寫、性觀念,也在繼續思考。王小波對性的觀念顯然是開明的,但受制於作家本人的性別視角和歷史侷限,在他的小說裡,對女性的塑造相對並不如男性知識分子飽滿,他對於性的描繪主要仍是男性心理的,缺乏了一些女性層面更細膩的捕捉。這一點,伍爾夫、尤瑟納爾、張愛玲的性別與性愛描寫會更加直觀一些。

不過,王小波依然具有先鋒性。比起《黃金時代》,他更值得重視的作品是

《紅拂夜奔》

《東宮西宮》

。前者對傳奇故事的改寫、對知識分子與慾望、權力關係的刻畫非常精彩,後者是一部酷兒電影,由王小波編劇、張元導演,呈現了同志、雙性戀、SM等主流避而不談的話題,倒是可以視作一次對朱迪斯·巴特勒“性別操演”理論的影像詮釋。

福柯曾說:“運用一種進行詢問、監督、窺視、期待、發掘、觸控、揭發的權力,就會獲得快感;另一方面,快感興奮起來以後,就會規避這一權力,逃避、愚弄或歪曲它:權力也讓它追逐的快感侵犯自己。”

在國內,王小波是難得的對權力運作機制特別敏感的作家,他將利維坦的統治與日常行為聯絡在一起,在對情慾與權力關係的捕捉、對人們日常的壓抑與反叛、施虐與受虐心理的窺探中,王小波探尋到權力運作的真正密碼。另一方面,他的酷兒書寫,也讓更多邊緣之人有機會發出自己的聲音。

如今回看,無論是文學還是思想上,王小波有他

明顯的侷限

,但在當時,在一個

感傷、說教和正確氾濫的年代

,王小波是一個

異數

如果說王朔代表著一種大院子弟心理與市民文化雙重熔鍊的“痞子文學”,王小波就象徵著一種異議者姿態的民間知識分子立場。他把文化視作國家與市場之間的含混地帶,強調知識分子乃至獨立思考者介入社會議題、充當起第三方監督力量的重要性。

與信奉犬儒主義、沉湎於物質享受的同輩不同,王小波的思想具有強烈的精神取向和實踐動力,他呼籲智識和思辨,主張邏輯訓練,同時警惕“以絕對真理之名去進行壓迫”的話語。而王小波生前的朋友李靜注意到:“與同時代的人不同,王小波寧可使用‘智慧’而非‘啟蒙’一詞。”這說明王小波不等於一般意義上的啟蒙主義者,比起居高臨下的知識佈道,他更提倡

知識分子與普通民眾平視的關係

在中國,王小波的特殊在於,他是一位

接地氣的自由主義知識分子

,他的遺產不在於提供真理,恰恰在於

對真理的解構和重新梳理

。王小波是一位注重邏輯和提倡理性的作家,在回顧狂熱的年代時,他提醒讀者恰恰要警惕唯一的真理觀、確鑿無疑的話語,迴歸理智、常識和寬容的尺度。

在我來看,王小波不是那類最好的小說家,但他的小說趣味,我想是啟發了中國最早的論壇文學,如何用輕盈的方式,來敘述沉重的議題,讓小說用一種看似玩世不恭、歇斯底里的口吻,去談論公共政治,解構看似宏大、正確,實則可疑的口號和歷史敘述。

王小波的實踐具有重要的啟發意義,他的價值是作為一個

思想者、懷疑者

存在,同時他也是一位

白話文小說敘述的革新者

,他找到了網際網路時代

嚴肅小說如何參與公共議題

的表達方式。

如今我們紀念王小波,不僅僅因為他是一位重要的作家,也是因為他所提出的問題並未過時,理智、包容與獨立思考的能力,在當代社會依然欠缺。王小波的意義在於,在許多人年輕時的某一刻,他會開啟一扇窗,提供給我們另一種看世界的目光。

如王二般嘲笑,如紅拂夜奔般自由,逡巡在萬壽寺與大明宮的磚瓦上,想象一頭特立獨行的豬,在《未來世界》中叩問烏托邦的幻夢是否可能,王小波實踐著自由的文體穿梭術,他像是御劍而飛的酒劍仙,在文字的迷宮裡隨意穿行,藉此瓦解語言、身體、唯一真理觀的束縛。到頭來,王小波渴望追尋的,不只是一種“公共理性”,也不僅僅是自由個體對於克里斯馬型偶像、烏托邦神話的去魅,還包括回到如何健全我們自我的生命,如何在對於趣味、理性、哲學與歷史的思索中,擁抱一種更具獨立性的自我生活。

面對沉重,東方人慣於苦大仇深,而嬉皮如王二,付諸荒唐一笑。這是王小波的反抗哲學,也是他留給現世知識分子的方法論,無論在任何絕望的處境,我們都要捍衛自己笑的權利,因為沒有什麼比笑,更令渴望使我們感到痛苦的梅菲斯特們感到匪夷所思。

這是十餘年來,王小波對於我這個九五後的啟示,而在今天,當紀念王小波的浪潮層層疊疊,我所困惑的是,如果王小波活到今天,會遭到怎樣的待遇?他會繼續被當作一個勇敢可愛的知識分子,還是因為自己的表達而惹來不必要的麻煩,乃至遭遇誅心之論?

在今天,觀眾該如何看待這樣一個異見者,又是否容許一個“找麻煩”知識分子的存在?思考這些,是比單純紀念王小波更重要的問題。

今天並不缺乏純粹技藝的作家,像王小波這樣的人物卻越來越少,文學曾經大膽地介入不同議題,而如今,文學變得越來越僅僅是“文學”。所以,今天紀念王小波,也是在藉此思考文學與公共議題的關係。

而到頭來,回到我作為一個“九五”後的私人記憶,王小波的文字,既是一份舊日的回望,也代表著一股鮮活的生命力。這種且悲且喜的滋味,就如同《黃金時代》那一段流傳甚廣的話:

“那一天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後來我才知道,生活就是個緩慢受錘的過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後變得像捱了錘的牛一樣。可是我過二十一歲生日時沒有預見到這一點。我覺得自己會永遠生猛下去,什麼也錘不了。”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