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遠大師真的只有內力而不會武功?不是,這其實只是金庸的障眼法

作為少林,武當,峨眉三派各自九陽神功的佈道者,武當派開派祖師張君寶的師傅,少林派的雜役和尚——覺遠大師。

在神鵰俠侶和倚天屠龍記中的描繪居然是不列輩分的一個底層和尚,徒有內力,不會多少武功招式,因此一直寂寂無名的普通和尚。

覺遠大師真的只有內力而不會武功?不是,這其實只是金庸的障眼法

而翻開史籍,去比對一下,歷史上還真有那麼一個覺遠和尚,奇怪的是這個覺遠和尚不只是會武功,而且是以武功而聞名。一個武功很好的人被設定成內力很強但卻不會武功,金庸到底想借此說明什麼?

真正的覺遠和尚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覺遠是浙西嚴州人士,他是個半路出家的和尚,本是世家子弟,酷愛練武,精通技擊和劍術,性情曠達豪邁。不知是因為確實痴迷武術還是因為犯事,反正不知為何緣故,跑他最後到嵩山少林寺去出家了,並且還拜在寺裡一個叫恆溫的老禪師門下,老禪師賜其法名覺遠。

看起來覺遠和尚很像水滸傳裡面的九紋龍史進,家庭條件不錯,可是就是大小喜歡舞槍弄棒,一心找各路高手當師父練習本事,只不過他後面又走了花和尚魯智深的套路,出家了而已。

覺遠大師真的只有內力而不會武功?不是,這其實只是金庸的障眼法

亂扯兩句,話說回來,一個精通技擊和劍術的世家子弟,跑到了高階武術進修學校——-天下武術正宗的少林寺來了,可以預見的是這夥計的武功又更上一層樓。那麼,歷史上的覺遠和尚肯定是實打實的武術高手!

金庸小說中的覺遠大師又是啥樣的形象呢?

(節選自神鵰俠侶最終回)——楊過看這僧人時,見他長身玉立,恂恂儒雅,若非光頭僧服,宛然便是位書生相公。和他相比,黃藥師多了三分落拓放誕的山林逸氣,朱子柳卻又多了三分金馬玉堂的朝廷貴氣。這覺遠五十歲左右年紀,當真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儼然、宏然、恢恢廣廣、昭昭蕩蕩,便如是位飽學宿儒、經術名家……

這樣一看,居然是一個淵博無比的學術和尚。只要帶上假髮,穿上西裝,妥妥一個清北的文科大教授。

覺遠大師真的只有內力而不會武功?不是,這其實只是金庸的障眼法

(節選自倚天屠龍記——覺遠道:老僧只知唸經打坐,曬書掃地,武功一道可一竅不通…… 何足道這一十六手“迅雷劍”竟盡數刺上了鐵桶。旁觀眾人見覺遠手忙腳亂、左支右絀,顯得狼狽之極,果是不會半分武功,但何足道這一十六下神妙無方的劍招,卻全給覺遠用鐵桶以極笨拙、極可笑的姿式擋開了……

經過少林寺諸位高手,以及崑崙派開派宗師何足道先生的一致認定,以及覺遠本人自己的說法,他就是不知道什麼是武功,那自然也沒有練習過武功。

到底是為什麼呢?

金庸先生慣於將人文寓意於武功和內力之中,這又是他老人家的一個變化。這個手段使得非常到家。

覺遠大師沒有武功,但是內功卻非常的強,而且他練習的內功心法還是威力最強的九陽神功。

覺遠大師真的只有內力而不會武功?不是,這其實只是金庸的障眼法

因為金庸在他構造的武俠小說中的所謂武功,就是少林的佛家宗義,武當的道家哲學,都是修行的功法,峨眉派雖然也是佛家,但是摘出來作為代表女子功法修行的門派。

金庸營造的江湖不是拿著刀劍互砍互殺,而是社會學人文學營造的社會印象。

大家可以想象,在真實的社會環境中,其實一個武術大師其實也就只能憑藉著武功技能去謀生。在社會上憑藉著會拳腳,其實相當於就是四肢發達,頭腦簡單。也就意味著“不會武功”。但是學武術之人,往往堅毅耐勞,有著類似於能勇猛精進不退的心性。體健則心明,心明則易悟。最最關鍵的是學習武術的人會比較堅強,能透過提高身體的耐受性和韌性培養出好的品格。在遇到壓力遇到劫難時,能夠更堅強。

當然這種堅韌的性格也很可能會結出惡之花,譬如混元霹靂手成昆。

覺遠大師真的只有內力而不會武功?不是,這其實只是金庸的障眼法

金庸先生所謂的武功招式,其實是入世的,講的是透過學習文化知識和社會學,形成思考的習慣,擁有口才和處事技巧,這裡面最重要的就是思辨和哲學。作為智慧等級最高階的哲學,去向哪兒求呢。那麼自然就是代表佛學的少林,代表道家的武當。

同比的例子,源出武當的內家高手張松溪,堪稱是打遍天下無敵手的高手。但是金庸在倚天屠龍記裡面是怎麼描述的呢,武當七俠各有所長,張松溪最厲害的是智計,非常機敏的一個人,盡力虛化&弱化掉張松溪的武功。

覺遠大師真的只有內力而不會武功?不是,這其實只是金庸的障眼法

最終,覺遠和尚在經過金老的如椽大筆加工之後變成了覺遠大師,武術人士轉化成文化人士,武僧變成了空有內力的文僧。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