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卷子不能和對答案畫等號,重點不應落在分數上,而是要?

2019年第七十一期(總第357

期)

講卷子不能和對答案畫等號,重點不應落在分數上,而是要?

講卷子是學校中最為常見的教學活動之一。隨著電腦印表機等辦公裝置的升級,生產卷子的效率也大幅提高。於是,卷子每天就像雪片一樣飛到了學生手裡。學生做的卷子越來越多,老師講卷子的頻率也越來越高。

但是,越是最常見的事情,越容易讓人陷入到一種習焉不察,麻木不仁的狀態之中。如果我們追問一下講卷子需要遵循什麼樣的基本原則,最要緊最核心的原則又是什麼。或許,很多老師面對這個問題並不能夠立刻說出一二三四,子醜寅卯來,就更不用說談得深入了。

我們現在常常說“以學生為中心”,那我們就先觀察一下學生是如何對待卷子的。他們拿到卷子之後通常會首先關注得了多少分,哪裡丟分了。然後在老師講卷子時,聽課的重點就落在了丟分的那個題上。而且,不僅僅關注答案,還更關注是不是老師給他判錯了,能不能再找回幾分來。為什麼會關注分數,因為老師看重,因為家長看重。

再看看我們老師是如何對待講卷子這個事兒的呢。通常是要說一說平均分,說一說誰高誰低,一邊數落著“這個我也講過,那個我也講過,你們還出錯”,一邊又把卷子上的題再掰開揉碎了講一遍,講完之後,還不忘補一句,“有哪個同學的卷子判錯了,到我這裡來改分,過時不候。”如果說老師也完全是圍繞著分數來講,那顯然有一點兒冤枉,但很多老師常常會自覺不自覺地把分數當成一個驅動力,認為用分數來強調一下,學生就會重視許多。

甚至在很多情況下,因為卷子做得越來越多,根本都講不過來,於是老師就帶著學生對一對答案,或者乾脆把答案也印成片子發給學生讓自己去核對就完了,得分高的受到表揚,得分低的被嚴厲批評。

當學生和老師都把重點聚焦在分數上時,實際上已經完全偏離了學習的本質。

一旦偏離了學習的本質,就必然受到相應的懲罰。

這就是為什麼看起來卷子做了不少,每個人都看似非常勤奮、非常努力,但學習的效率、學習的收穫遠沒有期待那麼高的根本原因。

講卷子不能和對答案畫等號,重點不應落在分數上。

講卷子固然有改正錯誤,找出差距,查漏補缺等功能,但我以為更重要的是要能夠溫故知新,舉一反三,要回歸學習的本質才行。

光說不練假把式,下面我舉兩個最近的例子來說明我在講卷子這件事上是如何操作的。

期中考試結束了,按照年級的統一安排,是給兩節課的時間講卷子,但是,我講了六節課都不止,那我都講了什麼,是怎麼講的呢?

講卷子不能和對答案畫等號,重點不應落在分數上,而是要?

【例一】

(4)只有一牆之隔,轉過影壁,就是院子。我們家裡一向是喜歡花的;雖然沒有什麼非常名貴的花,但是常見的花卻是應有盡有。每年春天,迎春花首先開出黃色的小花,報告春的訊息。以後接著來的是桃花、杏花、海棠、榆葉梅、丁香等等,院子裡開得花團錦簇。到了夏天,更是滿院葳蕤。鳳仙花、石竹花、雞冠花、五色梅、江西臘等等,五彩繽紛,美不勝收。夜來香的香氣燻透了整個的夏夜的庭院,是我什麼時候也不會忘記的。一到秋天,玉簪花帶來悽清的寒意,菊花報告花事的結束。總之,一年三季,花開花落,沒有間歇;情景雖美,變化亦多。

(5)然而,在一牆之隔的大門內,夾竹桃卻在那裡靜悄悄地一聲不響,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一嘟嚕花黃了,又長出一嘟嚕;在和煦的春風裡,在盛夏的暴雨裡,在深秋的清冷裡,看不出什麼特別茂盛的時候,也看不出什麼特別衰敗的時候,無日不迎風弄姿,從春天一直到秋天,從迎春花一直到玉簪花和菊花,無不奉陪。這一點韌性,同院子裡那些花比起來,不是形成一個強烈的對照嗎?

問題:

第(4)段,作者用大量的筆墨描寫了自家小院四季輪轉的繁榮花事,這與夾竹桃有什麼關聯?(2分)

參考答案:

與夾竹桃形成強烈對照(對比/比較),突出夾竹桃的韌性。(對比、韌性各1分)

這道題本身難度並不大,只要抓住第五段結尾的話:“這一點韌性,同院子裡那些花比起來,不是形成一個強烈的對照嗎?”就基本上能夠準確回答問題了。

但僅僅得到分數遠遠不夠,這個問題牽扯到一個更重要的問題,那就是對比的寫法及其作用。因為對比是在閱讀和寫作中最常見的一種語言表達方式。於是,我又舉了若干個例子來擴充套件並深入說明這個問題。

憫農

李紳

春種一粒粟,

秋收萬顆子。

四海無閒田,

農夫猶餓死。

“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兩句本身就構成一種對比,種下去的種子很少,但收穫很多。“四海無閒田”這一句緊承著前兩句而來,如果有了“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這個前提,當“四海無閒田”時,收穫又會是何等豐富呢。然而“農夫猶餓死”,這就構成了一個更為強烈引人深思的對比,那些收穫都哪裡去了呢?農夫為什麼會在這樣豐收的年景之下“猶餓死”呢?

江上漁者

范仲淹

江上往來人,

但愛鱸魚美。

君看一葉舟,

出沒風波里。

江邊來來往往的人,都愛鱸魚的美味。但那美味的鱸魚從何而來呢?是出沒於風浪波濤中的漁民冒著生命的危險捕獲的。那些來來往往於江邊,喜愛鱸魚的美味的人,能理解這“風波之惡”,能理解這出生入死的辛勞嗎?這種對比又說明了什麼呢?

陶者

梅堯臣

陶盡門前土,

屋上無片瓦。

十指不沾泥,

鱗鱗居大廈。

那本身就是製作泥瓦的陶者,“陶盡門前土”,自家的屋頂上卻“無片瓦”。他們的生產的泥瓦都給誰用了呢?是用來建築那些鱗次櫛比的大廈了,可在這些大廈中居住的都是“十指不沾泥”的人,從這種對比中你又感受到了什麼呢?

赤日炎炎似火燒

施耐庵

赤日炎炎似火燒,

野田禾稻半枯焦。

農夫心內如湯煮,

公子王孫把扇搖。

這是《水滸傳》“智取生辰綱”一節中白勝扮的酒販子的一段唱詞。“赤日炎炎似火燒,野田禾稻半枯焦。”是自然氣象,但同在這自然氣象之下,每個人的反應又各不相同。為什麼會“農夫心內如湯煮”,而公子王孫卻能輕鬆愉快地“把扇搖”呢?這種強烈的對比又暗示了什麼呢?

北風行

劉基

城外蕭蕭北風起,

城上健兒吹落耳。

將軍玉帳貂鼠衣,

手持酒杯看雪飛。

呼嘯的北風,簡直要凍掉了耳,但這些下層計程車兵(健兒)依然要在城上站崗。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穿著貂鼠衣,手持酒杯的將軍,在玉帳之中,一邊飲酒作樂,一邊欣賞飛雪美景。那透過這種對比,作者又想表達什麼樣的思想呢?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試想一下,如果能逐一深入體會分析這些對比的具體作用,那麼,關於對比這種寫作手法是不是就可以透過溫故知新,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就會理解得更清晰更深入呢?以後如果有關於對比的問題,不管千變萬化,是不是也可以“以不變應萬變”了呢。

講卷子不能和對答案畫等號,重點不應落在分數上,而是要?

【例二】

我們家大門內也有兩盆,一盆是紅色的,一盆是白色的。我小的時候,天天都要從這下面走出走進。紅色的花朵讓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讓我想到雪。火與雪是不相容的;但是,這兩盆花卻融洽地開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我顧而樂之,小小的心靈裡覺得十分奇妙,十分有趣。

問題:

文中多處描寫了夾竹桃,請從三處劃線句中選取一處進行鑑賞。(提示:分別用了什麼修辭?寫出了夾竹桃什麼特點?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參考答案:

紅色的花朵讓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讓我想到雪。火與雪是不相容的;但是,這兩盆花卻融洽地開在一起,宛如火上有雪,或雪上有火。

賞析:作者用了比喻的修辭方法,將夾竹桃花比作“火”和“雪”,寫出了夾竹桃紅白相襯的美麗與和諧,表現了作者對夾竹桃的喜愛之情。

這個題本身難度也不大。不要說初一的學生,就是小學高年級的學生回答起來難度也不大。不過,比喻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修辭方法,有必要有更多的例子做支撐,去分析其作用與效果。於是,我又舉了若干個例子來補充說明這個問題。

詠柳

賀知章

碧玉妝成一樹高,

萬條垂下綠絲絛。

不知細葉誰裁出,

二月春風似剪刀。

作者把“二月春風”比作“剪刀”,用來回答“不知細葉誰裁出”,再結合“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絛”這樣美景的描述,正表達了作者對春天對春風的喜愛之情。

望洞庭

劉禹錫

湖光秋月兩相和,

潭面無風鏡未磨。

遙望洞庭山水翠,

白銀盤裡一青螺。

這裡面實際上含有兩個比喻,一個是把洞庭湖比喻成“白銀盤”,另一個是把洞庭湖中的君山比作“青螺”,而青翠的君山在洞庭湖中,正彷彿是青螺在白銀盤中。這樣的比喻建立在“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鏡未磨”大背景之下,如此的貼切,如此的生動,不正表現了作者對這眼前美景的熱愛之情嗎?

夜上受降城聞笛

李益

回樂烽前沙似雪,

受降城外月如霜。

不知何處吹蘆管,

一夜徵人盡望鄉。

“沙似雪”“月如霜”是兩個比喻,為什麼要用“似雪”“如霜”來比沙,比月,而不比成別的東西呢?因為“似雪”“如霜”會帶給人強烈的清冷淒涼之感,而這種清冷淒涼,正與傾聽“吹蘆管”的“徵人”的思鄉情緒相融。淒冷的心緒,不盡的鄉愁由此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了。

比喻這樣的修辭在古詩文中有很多,比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中的對音樂描寫的名句: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語。嘈嘈切切錯雜彈,大珠小珠落玉盤。間關鶯語花底滑,幽咽泉流冰下難。冰泉冷澀弦凝絕,凝絕不通聲暫歇。別有幽愁暗恨生,此時無聲勝有聲。

再比如,南唐後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中的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不必一一列舉,也不可能一一列舉,但試想一下,這樣溫故知新,舉一反三,是不是就對比喻這種修辭的作用及其效果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了呢。以後如果考試中有關於比喻的問題,不管千變萬化,是不是也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呢。

卷子不在多,而在精。

講卷子也不在多,而在透。

要回到學習的本質中來,不要只是就題目講題目,也不要就分數說分數,而要能夠有意識地擴充套件開來,要能夠溫故知新,要能夠舉一反三。

這才是講卷子最應該做的事情。

公眾號“水寒薦讀經典短篇”推薦:

圖片來自網路,如涉版權,請聯絡刪除。

歡迎分享,若公眾號轉載,請聯絡授權。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