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古人為何愛插柳枝?

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五個節氣。《淮南子·天文訓》說:“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東南風。來自南方的暖意驅散了最後一點繾綣的寒意,此時陽氣上升,萬物皆顯,鶯喧蝶舞,春色已然沸騰。

北京晚報“四時探幽”之清明節氣的報道

斜插新柳知古意

二十四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

在北京,清明節的到來,像是在宣告春天的正式登場。幾度為了應付“乍暖還寒”而穿的秋褲終於可以恨恨地脫下,和煦的薰風也不再猶豫,吹拂大地,喚出最燦爛的春景。“炸裂般的”——這是記者作為一個南方人對北京的清明最直觀的感受:明明前幾日還穿著棉衣,瑟縮在“倒春寒”中,忽然間,氣清景明,萬物生長。櫻花、杏花、玉蘭、梅花、桃花爭相開放,處處是春處處景,忙壞了一雙雙看不過來的眼睛。

春花絢爛,但若要選一種植物來代表清明,當屬柳樹。

清明時節古人為何愛插柳枝?

清明時節柳樹發芽 方非 攝

清明節又稱“插柳節”。“插柳”“戴柳”曾是清明節流行的習俗活動,通常做法是折取柳枝插於自家的大門上,其次是插於屋簷,也有插於寢室、床頭、窗戶、灶臺上的。戴柳的方式也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有的戴在頭上,有的掛在項間,也有的佩戴在衣服上。潘榮陛在《帝京歲時紀勝》中記:“清明日摘新柳佩帶,諺雲:‘清明不帶柳,來生變黃狗。’”清人楊韞華的《山塘棹歌》也寫道:“清明一霎又今朝,聽得沿街賣柳條。相約比鄰諸姊妹,一枝斜插綠雲翹。”它描繪了清代人們在清明節普遍插柳、佩柳的畫面。

“從總體上看,唐代以前關於戴柳的記載不多,這也許反映了此時插柳的做法並不普遍。”中國民俗學會副秘書長、北京聯合大學北京學研究所研究員張勃說。“宋代以降,關於插柳、戴柳的記載明顯多了起來,而且從記載來看,寒食清明插柳、戴柳已經蔚然成俗。”

“民間對插戴柳枝的原因有各種各樣的解釋。”張勃介紹道,“其中便有紀年華、招魂續魄、免蠆毒、驅不祥、明目、延年等。”在我國,有不少地方流傳著“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等諺語,也有兒歌雲:“胡不踏青,又過清明。胡不戴柳,須臾黃耇。”張勃說,人們以為清明戴柳與否,關乎人之壽夭生死,不戴則速老,乃至失去生命。“無心插柳柳成蔭”,作為最重要的清明節物,易生易活、早生早發的柳代表的是一種生命力量。先民對柳樹的旺盛生命力和強大的繁殖力很崇拜,認為它“含精靈而寄生兮,保休體之豐衍”。

除了插柳、戴柳外,一些地方在清明還會吹柳笛、服柳葉,老北京便有陽春時節吃柳芽的習俗。涼拌柳芽、柳葉餅、柳芽泡水,都是人們喜愛的節令飲食。

如今的清明,雖未見人人戴柳、食柳,但老北京“三月看柳”的習俗還是儲存了下來。北京對柳樹情有獨鍾,從普通綠化到園林觀賞,種植頗廣,已有千餘年人工栽培的歷史。陽春三月,柳枝最早吐綠,在頤和園的西堤、什剎海前海堤岸、護城河兩旁,甚至是市政道路的兩側,都可見碧綠絲絛繁盛,如幕簾般或靜靜低垂,或隨風搖曳,為清明增添了許多柔軟的綠意。

清明時節古人為何愛插柳枝?

柳色青青 方非 攝

當春天在清明到達極盛,常常會讓人遺忘,此時也已是仲春暮春之交。春光之下,潛藏著淡淡愁緒。花有落時,人生亦常有生離死別的無奈。今日再次望向庭前垂柳,或許會在心中默默攀折下一段柳條,對著這象徵著生命的精靈,許下祝福的祈願。

清明觀柳處:

頤和園西堤

什剎海前海堤岸

護城河旁賞柳色青青

追思郊遊兩相宜

原本普通的清明節氣究竟是如何發展成清明節日的?張勃對記者介紹說,初唐時期,清明還不是一個獨立的節日,只是寒食節的一部分。寒食節則是我國曆史上一個內涵非常豐富的傳統節日,通常在清明的前一日或二日,核心節俗是禁火與寒食。盛唐以來,改火活動在民間十分盛行,具體做法是:寒食節來臨時將正用的火熄滅,到清明日再取新火。一取一滅間,兩種火被賦予了“舊”與“新”的不同價值。在宮廷內,皇帝還會將鑽燧取得的“新火”分賜給臣工。

此外,寒食清明的假期在唐代也呈不斷增長之勢,清明的地位日漸凸顯上升,最終在中唐時期“一躍而上”,成為了獨立的節日。清明節的習俗深受寒食節的影響,如墓祭、鬥雞、蹴鞠、拔河、鞦韆、宴飲、踏青出遊等,都不過是寒食節習俗的延續與挪移而已。但今人大部分只知清明,卻幾乎將寒食節與臨近的上巳節(三月初三)遺忘,清明節可以說是陽春三月“最大的贏家”了。

“清明掃墓,傾城男女,紛出四郊,擔酌挈盒,輪轂相望。各攜紙鳶線軸,祭掃畢,即於墳前施放較勝。”除了插柳、戴柳,《帝京歲時紀勝》中還如此描繪了清人過清明節時的場景,與如今幾乎並無二致。既慎終追遠,又踏青暢遊,肅穆與輕快的情緒同時被淋漓盡致地表達,清明就是這樣一個促人思考逝去與新生的時間節點。

清明時節古人為何愛插柳枝?

京城花色 方非 攝

窗外日光晴暖,花團錦簇,再“宅”的人此時也坐不住了,要尋一個好去處踏青拾翠。週末在北京後花園,記者見到很多遊人“擔酌挈盒”,他們帶了熱水、茶具、酒壺上山,在花枝下對酌品茗,好不暢快,沒有辜負這滿溢位來的春光。

清明賞花,北京植物園也是一個熱鬧的地方。“今年春天來得晚,花期要比往年稍微晚個三四天。”記者隨北京植物園科普館館長王康博士漫步在植物園中,最早報春的山桃已經落了,迎春花也進入了末期,現在是連翹、二月藍、豐後梅、遼梅山杏的盛放期,在植物園如同置身明豔的花海。

“你現在看到的這個粉紅色的是‘品虹’桃,淡粉色的是‘品霞’桃。”王康博士指著附近幾樹盛開的桃花對記者說,“它們都是由植物園自主培育的品種,花期介於山桃和觀賞桃之間,豐富了春日桃花的色彩,也彌補了花期斷檔的不足”。王康博士笑著說:“為了留住春天,在不同時期、不同地點都欣賞到美麗的花朵,人類還真是費了一番心思的。”

清明踏青處:

香山、百望山、鳳凰嶺、北京後花園等處登高望遠

各大市屬公園遊園賞春

北京植物園內觀賞各色春花

忙趁東風放紙鳶

在植物園澄碧湖的東側,往右一拐便來到了曹雪芹紀念館與曹雪芹文化中心。“殘杯冷炙有德色,不如著書黃葉村。”傳說,《紅樓夢》的作者曹雪芹晚年移居西山黃葉村(即今天北京植物園內),開始了他的創作生涯。

在黃葉村前駐步,想起《紅樓夢》裡細緻地寫過一段清明。第七十回,林黛玉在清明節前重建桃花詩社,仲暮春之交,眾人珍惜芳菲,共詠柳絮,還一起興致勃勃地放了風箏。

清明時節古人為何愛插柳枝?

清孫溫繪全本《紅樓夢》第七十回 旅順博物館藏

這個時節,“春之風自下而上”,正適合放飛風箏。在朝陽公園、陶然亭公園等市屬公園,常可見到天空中裝點清明的美麗紙鳶。

在曹雪芹文化中心內,北京市非物質文化遺產“曹氏風箏”的第二代傳人,孔令民老先生正忙著教曹雪芹學會的工作人員做風箏。每週三,是他雷打不動的授課時間。從劈、刮、烤、扎竹條開始,再到糊與繪,大家會完整地跟隨孔老先生學著做一隻風箏,上週大家做的是“老鷹”,再上週做的是“肥燕”。

當年,孔令民的父親孔祥澤先生根據曹雪芹的手稿《廢藝齋集稿》第二卷《南鷂北鳶考工志》,經過細緻的研究,形成了融傳統民間文化、南北風箏扎制技術的精華於一體的“曹氏風箏”。“曹雪芹是偉大的文學家,也是做風箏的高手,更難能可貴的是,他留下的製作風箏的手藝,是為了幫助那些窮苦的人和殘疾人掌握生存技能。”孔令民對記者說。“風箏只是一個載體,我們傳承的是其中的民間藝術表達和一代文豪悲憫的心。”

清明時節古人為何愛插柳枝?

《南鷂北鳶考工志》孔祥澤的手抄稿

“每週三和孔老先生學做風箏都是我最開心的時候了!”北京曹雪芹學會秘書長、《曹雪芹研究》副主編位靈芝笑著對記者介紹,“曹氏風箏”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結合了南方的“鷂”與北方的“鳶”。南方的風比較和軟,風箏以軟翅為主,比較飄逸;而北地多烈風,風箏的架子比較硬,能扛大風。“曹雪芹把兩者結合起來,做成了軟硬翅結合的‘沙燕’,又名‘扎燕’。其擬人化的情態(肥燕喻男、瘦燕喻女、雛燕喻兒童、比翼燕喻夫妻)和雅緻的圖案,還有易於放飛的特色,都是‘曹氏風箏’的魅力。”

親手做一隻風箏,位靈芝更體會到了曹雪芹在《紅樓夢》中傳遞的一種思想,即人和物的關係。“當我們動手去做一個‘玩物’的時候,實際上也把自己的感情注入其中,物和人有了一個互動,正所謂‘以情喻物’,這是單單欣賞所感受不到的道理。從非物質文化傳承的角度,‘曹氏風箏’也是非常需要保護和傳承的文化。我們現在所做的,也是期待著有一天能面向公眾授課,帶領大家將曹雪芹的藝術與精神傳遞下去。”

兒時,在手工課上,記者也學過做風箏。春日裡,帶著親手做的風箏在山間奔跑,如今仍能想起風箏終於飛起來那一刻雀躍的心情。期待未來在某個清明時節,能放飛自己親手做的“曹氏風箏”!

清明玩賞處:

曹雪芹故居體會《紅樓夢》中的清明

曹雪芹文化中心學做“曹氏風箏”

朝陽公園、陶然亭公園等各大公園放紙鳶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