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岡老家的這些老古董,看著看著眼睛都溼了!

……………………………………………………………………………………………………………………………………………………………………………………………………………………………………………………………………。。。。

我家的那些老古董

武岡人網:楊進文(苗族)

古董是為人所珍視的古代器物,是先人留給我們的文化遺產、珍奇物品。今天就給大家來介紹幾件我家的老古董。

蓑衣

武岡老家的這些老古董,看著看著眼睛都溼了!

最近聽三歲的小孫女朗讀古詩《江雪》:“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山雪”。不禁回憶起來那自己曾經做苗家“蓑笠翁”的情景。

上個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在村裡耕種幾畝責任制田。春天雨水多,卻正是春耕播種的農忙季節。為了不務農時,常常在雨天裡頭戴鬥籤,身報蓑衣冒雨出門去幹農活。

蓑衣的特點是既能遮風擋雨,又保暖透氣,比穿其它材料製作而成的雨衣要舒服多了。

我曾在大晴天的清早與下午和一位堂伯父連續三天穿著蓑衣一前一後牽著一頭近2齡(年)的黃牯到屋門前田壠這塊面積有四畝掛零的”白米大坵“的冬水田(頭年冬天已經犁翻過)裡”告牛“(將不會耕田的牛學會犁耙)。一些過路的青年人不明”真相原理“,為我倆在大好天氣裡戴斗笠、穿蓑衣而感到”好笑!“。後來,青年人去問長輩才知道:莊稼漢在”告牛“時,無論是天晴落雨都是這番”著裝“。如果不穿蓑衣去”告牛“,到時遇上雨天穿蓑衣用牛時,牛會“大驚小怪”不聽使喚。其實,牛亦得要”見多識廣“。

武岡老家的這些老古董,看著看著眼睛都溼了!

說話”告牛“的過程之中,要掌握好幾句牛”語”要領:“呵起“,是指開始起步;用手揚鞭,示意“奮蹄前行,加油幹”;轉彎時,我與綠伯伯口裡同時拉著長聲對牛大喊:“轉——來………“!”唉!“是在指”叫停!“。我在前面用一根約三尺長的小竹筒套著牛鼻子與牛”齊頭並進“,伯父是一位種田“老把式“就在後面充當“總指揮”,他左手握牛綯,右手執牛鞭(竹枝)。牛綯,猶如駕車的方向盤,若要牛向左或向右轉時,就得用手拔牛綯……

我雖然“洗腳上岸“幾十年了,也用不著穿蓑衣,但對那蓑衣記憶猶新!

蒲扇

武岡老家的這些老古董,看著看著眼睛都溼了!

天氣逐漸變熱了,妻子又從櫃子裡翻出了家裡的蒲扇給我用。當我一眼見到蒲扇時,不禁吟起幾十年前流傳在城鄉的一首打油詩:“六月天氣熱,扇子不能借。朋友若要借,等到十二月!”從而說明蒲扇在炎熱季節裡的重要性。

在那實行計劃經濟的年代裡,購買一把蒲扇,不會超過一角錢。那時沒有電風扇,更談不上什麼空調了。

蒲扇,在那個時代裡的用途可大呢!主要是用於煽風解熱,搖扇驅蚊。農村裡的人燒製磚瓦,在裝滿窯後點火燃燒時,幾個窯門口的師傅使勁地搖晃著扇子。平時家裡燒煤火也需要那把蒲扇去”煽風點火“。

記得我兒時,在那炎熱的夏天裡,每到晚上是奶奶一邊輕輕的搖著老蒲扇,一邊哼著流傳過幾代人的兒歌:“桃子花、李子花、大路上行起一個妹嘰嘎,留她進來歇一下………”讓我進入夢鄉。所以,時至今日,我對那蒲扇情有獨鍾!

馬燈

武岡老家的這些老古董,看著看著眼睛都溼了!

近幾年來,男青年結婚之時又流行準備二盞馬燈,由德高望重的家務長提著去女方家取親。每見到此番情景,我則想起舊時的馬燈。

馬燈的作用與功能獨特。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之前,農村裡沒有點上電燈,而馬燈與煤油燈給千家萬戶的照明起了一定的作用。可謂“有一份熱,發一份光!“。馬燈,便於提攜,而且其防風功能強。人們提著馬燈行”夜路“(晚上出門)一般風吹不熄滅。那玻璃防風筒下,設定了一個”卡扣“。如果需要點燈時,用手一卡,那防風筒就往上移動”張口”,待馬燈點亮之後,再用手一扣,那風筒就自然滑下“閉合”。

改革開放前,我家購買回來一盞舊式馬燈。有了馬燈,於是就常備有煤油。鄉鄰鄉親有辦喜事需要馬燈者常來借用,如果對方缺煤油,除了借燈,我家還得“貼(煤)油”。事後,借馬燈的主人退來時,有的饋贈一對米花,以表謝意!

那時的馬燈驅逐了夜間的黑暗,照亮了人與人之間的心靈,融洽了鄰之間的關係。所以,我一直在懷念被風難以吹熄的馬燈。

收音機

武岡老家的這些老古董,看著看著眼睛都溼了!

在上個世紀的八十年代前,無論是城鄉用“三轉一響“(腳踏車、縫紉機、手錶及收音機)來衡量一個家庭富裕。當然這裡的”一響“,就是指收音機。

那時,收音機的款式也不多,一般為長方形。外殼平整光滑,精緻玲瓏。其顏色大多為黑色或棗紅色。其功能亦不復雜,鍵鈕為“開、關,更換音量與接收臺。當時許多時事政治、文藝歌曲就只能從收音機裡尖著耳朵聽到”隻言片語”,往往令收聽者聽得“如痴如醉“!

那時,湘桂邊界資訊閉塞,人們只能靠廣播和收音機來了解”山外的世界“。而如今,資訊發達,電腦電視與手機等等早就替代了收音機。但是,我對那曾經使用過的收音機還儲存著,聽過的那種聲音仍然在耳邊”響起“!

水壺

武岡老家的這些老古董,看著看著眼睛都溼了!

在上個世紀的中、後期,水壺挺受人器重。因為它方便攜帶,可手提背挎。那時的水壺,在城裡鄉里都十分流行。如果誰家有一個黃色的軍用水壺,那就更加顯得洋氣。

當人們去野外勞動生產,離家出門時,用水壺裝滿茶水。每當口喝時,則急忙拿起水壺”口對口直接“灌輸”!一般最後那次喝時,總是喝得個底朝天!心裡還在犯嘀咕:水壺容量過少!

我家的這個水壺曾經”失而復得“。20多年前的一個秋天,秋高氣爽,我挑著籮筐,帶著水壺去自家責任山場的油茶林裡採摘茶籽(果),回家時,粗心將水壺忘記拿了,第二天下雨,不能去摘茶籽,也就沒念及水壺,院子裡的一位堂兄進山放牛,見到茶樹上掛著一個水壺,於是順便拾起。後來,當他得知水壺是我家的,也就主動“還璧歸趙”了。

水壺,雖然早已“退休”,但是我仍然念及,猶如一位“老朋友“!

花窗

武岡老家的這些老古董,看著看著眼睛都溼了!

花好月圓之時話花窗,撫摸花窗憶往昔。

我家珍藏了一個清朝時期的花窗。這個花窗是1968年我家拆老木房修建新青磚屋時而留下來的。收藏的時間已經有半個世紀之久。至於花窗是具體是何年何月?哪個工匠精心雕刻而成,則難以考究了。

仔細觀花窗,用眼摩工藝。我家那個花窗,別具匠心,圖案清晰。鳥語花香,其鳥:引頸向上,嘴銜花莖,目不轉睛。其花:莖葉分明,花瓣可辨,常開常鮮。總之,活靈活現,入木三分。

看了古老的花窗工藝,足見我們苗家人民智慧無窮。與當代提倡弘揚工匠精神是遙相呼應的。花窗,看起來極為普通,其實不尋常。它是我們苗家人雕刻藝術的結晶!

作者簡介:筆名:先進文化,實名楊進文,男,苗族,城步作家協會會員。湖南省城步苗族自治縣人。作品散見《中國綠色時報》、《湖南林業》、《民兵生活》、《湖南日報》、《邵陽日報》等報刊。擅長寫家庭情感之類的散文。

…………………………………………………………………………………………………………………………………………………………………………………………………………………………………………………………………………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