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峴人物八】陸游:中原未復淚橫臆

淳熙六年(1179)秋,年過半百的陸游調任提舉江南西路常平茶鹽公事,提舉司治所在撫州。這年十二月,陸游抵達任所,除了偶爾路過,這是他第二次來到撫州。而距離他第一次來,已經有14個年頭了。當時陸游在隆興(治所在今江西南昌)通判任上,好友李浩退休在家,陸游特地來撫州看他。兩位知交好友五年未見,不免“挑燈貪夜話”,據說陸游在李浩家住了二十多天。離別之際,兩人依依不捨,李浩從述陂一直送到西津渡。天公也知人意,當日風雨大作,於是陸游又在戰坪(今名展坪)住了一晚。1180年冬,當陸游從高安賑災返回撫州,途經戰坪,再次遇雨夜宿時,“故人已作山頭土”。往事歷歷在目,他感慨萬千,“十五年前宿戰坪,長亭風雨夜連明。無端老做天涯客,還聽當時夜雨聲。”

陸游在提舉江西任上只呆了一年。他來時是怏怏不樂的,一路上借酒澆愁:“溫如春色爽如秋,一榼燈前自獻酬。百萬愁魔降未得,故應用爾作戈矛。”他本來就在福建提舉任上,奉旨詣行在,滿以為朝廷要起用他抗金。沒想到走到金華的時候,卻突然接到這份新的任命。這也難怪,對於一生以收復中原為己任的陸游來說,到撫州這樣的大後方做些日常工作,非其所願。這就註定了未來的日子裡,他滿腹壯志未酬的憂憤。“秦關漢苑無訊息,又在江南送雁歸。”大雁北歸,意味著四時更替,年華老去。而大雁歸處,卻又是至今仍在金人鐵蹄下的中原故國,怎不令人愁腸寸斷?愁時多憑欄,於是他登上江邊的擬峴臺。江山如畫,原本應該壯懷激烈。然而,他卻報國無門,“中原未復淚橫臆,故里欲歸身屬官。”壯志難酬的焦慮,又加劇了他對官事簿書的厭倦。“白頭孤宦成何味,悔不畦蔬過此生。”雖然厭倦,他卻很無奈,無奈的是“家弊須微祿”,這才讓他更加痛苦萬分。

他半生宦海,“我行萬里跨秦吳”,長期漂泊在外,讓他積聚著濃重的客思愁旅。他三月《思歸》,五月《念歸》。二十年前對家人的小小承諾:“大兒挈藥囊,小兒負書笈。共作蘭亭遊,詎必群賢集”,直到如今兩鬢斑白,他都還未能兌現,怎不讓他柔腸百轉?夜闌人靜的時候,他唯有苦笑:“一片歸心向誰說。”

他來時已“五十六翁身百憂,年來轉覺此身浮。”年華老去,功業未就,難免不產生“歡情滅盡朱顏改,節物催人只自嗟”的怨艾。而疾病又讓他的情緒更加低落。他以“病叟”自嘲,這還真名副其實。在撫州的一年中,見於其詩歌的患病記錄就有13次之多,其中還有目疾、齒疾,可謂“已悲身老大,更著病沉綿。”

面對這悽苦的心境,朋友或許是傾訴的物件。可是他在撫州的朋友實在不多。老友李浩、曾季貍都已經去世。祥符觀道士黎道華,也曾學詩於曾幾,與他算是同門,在撫州也小有詩名。可是他一直稱呼他黎道士,他也只是想聽黎道士講述老師曾幾在撫州的行跡。韓籍,韓駒之孫,曾幾曾學詩於韓駒。韓籍找上門來,他只是在韓籍整理韓駒詩文上幫點忙。另外就是府學教授張貴謨和臨川主簿傅用之,似乎跟陸游有較深的交往。張貴謨,淳熙四年任府學教授,重修過《撫州圖志》。張教授平日裡或常陪同陸游登臨擬峴臺,他離任時,陸游贈以《送張教授歸獨登擬峴》。陸游離任時,傅用之趕到白乾驛送別,陸游有《別傅用之主簿》,其生平無考。排遣憂愁,遊山玩水也是個不錯的方法。然而他遊覽山水也不多,最常去的要數白鹿泉。白鹿泉就在他的提舉司旁邊,一牆之隔。相傳謝靈運在寶應寺翻譯梵經的時候,有白鹿踣地,泉水湧出,遂成一井,從此成為撫州城內一處勝蹟。而近在咫尺的擬峴臺,他倒是經常登臨,他的8首擬峴臺詩分別寫於正月、五月、六月、九月,可見他隔三差五就會去遊覽。他還於五月專程到疏山遊玩了幾天,或許是參禪避暑,只有這次還能算像模像樣的遊山玩水。沒有朋友可傾訴,沒有山水來寄託,“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何況陸游本來就愛酒。在撫州一年間,陸游總共寫了162首詩,其中28首提及飲酒,小酌那是時時發生,醉酒也不在少數,就連他自己都說“無客亦自醉”。除了醉酒,他在撫州也常做夢,正式寫入詩歌的有8次。有一次他甚至夢到隨從大駕親征,收復漢唐故地。雖然醒來後發現只是一場夢,而他卻開心得不得了,一定要寫詩以紀。或許只有在醉裡或夢裡,他才能忘卻現實的煩惱,而可以隨心所欲,縱橫馳騁吧。

儘管如此,該履職的時候,陸游還是兢業業的。而且忙起來似乎也沒那麼悽苦了。他本身就是一個關心民生疾苦的好官,有著樂民所樂,憂民所憂的情懷。淳熙七年是一個大災年。這一年的撫州,年初的一場春旱算是下馬威。到了五月,天氣更加反覆無常。先是大雨連綿,“牆西泥三寸,牆東草三尺。可憐白鹿泉,蛙龜紛狼藉。”這讓陸游憂心忡忡,他感嘆道:“微官又厚責,撫事百憂急。”好不容易雨住風停,晴空朗朗,卻又造成了一場小型旱災。正當陸游做好了準備來禱雨呢,老天都不好意思了,連下了幾天的雨,喜得他冒雨登擬峴臺觀水漲。可是他高興得太早了,這場雨連下了十多天,稍事休息後又捲土重來,最後給撫州帶來了一場更大的洪災。“行人困苦泥沒胯,居人悲啼江入舍。”百姓流離失所,陸游搖著小船,逐家逐戶去發放糧食。五月的災情剛剛安定,七月的江西又久旱無雨,他心急如焚。一天夜裡,半夢半醒的他似乎聽到外面滴滴答答的雨聲,他趕緊起床到外面看看,果然下著小雨。“潭底乖龍喚不應,驕陽似欲敗西成。虛堂永夜耿無睡,起聽四郊車水聲。”他徹夜未眠,為這珍貴的雨聲歡欣不已。可惜這場秋雨並不解渴,直到七月二十八日,一場大雨浸透了龜裂的土地,他的心才似秋涼般痛快,一口氣寫了兩首詩。

災後,百廢待興。他又抱病奔走各地,調查災情,賑濟災民。九月、十月、十一月,一連三個月,從撫州出發,崇仁、豐城、高安、奉新、南昌、進賢,最後回到撫州,他的行程在贛中腹地畫了一個大大的圓圈。累了就在村落民家、寺院禪房,甚至路邊鋪頭小憩。然而他卻發現地方官吏諸多不法,他痛心而又憤怒地警告:“小雨催寒著客袍,草行露宿敢辭勞。歲饑民食糟糠窄,吏惰官倉鼠雀豪。只要閭閻寬棰楚,不須亭障肅弓刀。九重屢下丁寧詔,此責吾曹未易逃。”救災中,陸游還目睹老百姓缺醫少藥的悽慘,他將自己宦遊各地蒐集到的100多個藥方,編成《陸氏續集驗方》,刊刻以行,這是他送給撫州人民的最後一份禮物。就在返回撫州的路上,他接到了朝廷的命令,詔他返京。他以為這次朝廷要重用他了,他激動地寫道:“扶衰歸北闕,何以報君恩。”然而,就在他急匆匆地趕往臨安的時候,卻遭到了彈劾,罪名是在江西提舉任上“不自檢飭,所為多越於規矩”。他連抗辯的機會都沒有,於是又一次在半路接到旨意,“許免入奏,仍除外官。”走到桐廬後,他憤怒又無奈地東歸故鄉紹興。這一次,他總算可以一洗滿身的征塵,消融如雪的鄉愁。他在家閒居五年後,才再次被派往嚴州擔任知州。至於“王師北定中原日”的夢想,他最終也只能寫成遺囑。而這遺囑,卻流傳至今,並將永遠流傳。

【擬峴人物八】陸游:中原未復淚橫臆

作者:熊娟

擬峴臺觀雪

陸 遊

垂虹亭上三更月,擬峴臺前清曉雪。

我行萬里跨秦吳,此地固應名二絕。

山川滅沒雲作海,亂墮天花自成態。

狂歌痛飲豪不除,更憶銜枚馳出塞。

蘆摧葦折號飢鴻,欲傅粉墨無良工。

摩挲東絹三嘆息,收入放翁詩卷中。

明朝青天行日轂,萬瓦生煙失瓊玉。

世間成壤本相尋,卻看晴山暈眉綠。

登擬峴臺

陸 遊

層臺縹緲壓城闉,依杖來觀浩蕩春。

放盡樽前千里目,洗空衣上十年塵。

縈迴水抱中和氣,平遠山如醞藉人。

更喜機心無覆在,沙邊鷗鷺亦相親。

雨後獨登擬峴臺

陸 遊

高城斷處閣橫空,目力雖窮興未窮。

燕子爭泥朱檻外,人家曬網綠洲中。

誰能招喚三秋月?我欲憑陵萬里風。

更比峴山無湛輩,論交惟是一枝筇。

冒雨登擬峴臺觀江漲

陸 遊

雨氣昏千嶂,江聲撼萬家。

雲翻一天墨,浪蹴半空花。

噴薄侵虛閣,低昂泛斷槎。

壯遊思夙昔,乘醉下三巴。

登擬峴臺

陸 遊

憔悴思吳客,淒涼擬峴臺。

一年秋欲到,兩鬢老先催。

嫋嫋菱歌斷,翩翩水鳥來。

倚欄哦五字,未穩莫輕回。

秋晚登擬峴望祥符觀

陸 遊

放翁侷促留江干,愛此樓前煙水寬。

雨昏回望殿突兀,秋晚剩覺山蒼寒。

中原未復淚橫臆,故里欲歸身屬官。

雲外飛仙故不遠,喚渠小為駐青鸞。

登擬峴臺

陸 遊

翠阜圍平野,朱樓壓繚牆。

風回半汀雁,雲護一天霜。

有地聊容拙,無方可療狂。

白頭詩興在,吟罷意差強。

別張教授歸獨登擬峴

陸 遊

小閣敞朱扉,側車暫息機。

行人呼晚渡,幼婦浣秋衣。

霜樹欹危堞,風鴉滿落暉。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