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開州區“狀元橋”發掘始末

漢豐古城始建於1300多年的盛唐時期,經歷了各歷史時代的歲月滄桑。2008年考古發掘的“狀元橋”就是這座古城文明的見證之一。

據歷史記載,“狀元橋”為漢豐古城文廟(孔廟)建築群中的一部分,位於原縣委機關大院內辦公大樓與大門之間。新中國成立後,改為中共開縣縣委機關駐地,並陸續對其建築進行了拆建或改建,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等歷史原因,文廟建築群幾乎蕩然無存。

2008年6月,漢豐古城即將因三峽水庫蓄水被淹。在開縣移民局的組織協調下,受開縣文物管理所邀請,山東大學東方考古研究中心工程技術人員劉志標、閆其新組成的12名考古人員承擔了“狀元橋”的搶救性考古發掘工作。

考古隊為摸清“狀元橋”的確切位置,在沒有任何文化堆積的情況下,僅根據知情人提供的資訊,採取人工探鏟探、挖探溝等方式,前後經過10余天的探詢,得到了古橋的埋藏範圍,最後形成南北寬17米、東西長24米總面積408平方米的發掘布方面積。

透過考古發掘發現,該橋為三橋平行南北走向,三橋中間間距約1。8米,每橋均為三墩四拱,三橋中每橋的橋墩間距均不一致,中間一橋較長一些,側邊兩橋較短一些。

在發掘過程中,考古隊特別注意填土中各種標本的收集,如瓷片、陶片、釉陶等器物殘片、殘磚、殘瓦碎片等,其目的是為更確切地判斷古橋的準確年代,以及建造、使用、廢棄時間等相關資訊。從覆蓋在古橋上面的建築垃圾與磚瓦碎片的標本分析,其年代有早自漢唐,晚至晚清甚至還有近現代的遺物,因而證實該古橋廢棄的時間在十九世紀五六十年代。

對古橋所有建築清理拆除完畢後,在解剖橋墩內填土時,收集到部分遺物標本,有青花瓷殘片、青瓷殘片、釉陶殘片等。這些標本中可辨別的器物青花瓷碗、青花碗、釉陶罐等。依據這些器物形制及其演變特徵分析,該古橋的建造年代為明末清初。

漢豐古城“狀元橋”的發現與發掘,揭示了開縣古代精湛的建築藝術,雖然古橋的形制儲存殘缺不全,有些遺憾,但它的建築風格、建築結構、建築特色依然猶存。從橋基的奠基設計與“V”字型橋墩間的支撐點到橋拱的垛頂發券,都是人類建築藝術瑰寶;花紋磚上的各式紋飾圖案,生動、形象、栩栩如生,也是難得的歷史文化遺存,這對研究漢豐古城文明和開縣建築、橋樑史具有重要的歷史價值。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