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安即是歸處》:季羨林先生的百年生命智慧

這是季羨林先生在90多歲時改寫的一首打油詩。改寫的初衷則是談到老年憂鬱症如何治時,季老先生為了其答覆不過於簡慢而提出的一個想法。

短短几行字,道出的不僅是對老年抑鬱症的治療之方,更是季羨林老先生豁達淡泊的處世之道。

說到季羨林,隨便去百度一下,就能看到一大堆頭銜:語言學家、文學家、教育家、佛學家、國學家、翻譯家等。

不僅如此,季羨林先生還曾被賦予國學大師、學術泰斗、國寶等讚譽。

但就是這些人人羨慕,並萬分樂意加身,甚至苦苦去追求的“桂冠”,卻讓季羨林先生極為反感,並且公開撰文要求“摘帽”。

他曾對新聞界表示:“怎麼叫泰斗?全國人才濟濟,比我強的有的是。怎麼我就成了泰斗和國寶?我有一點技術,小師都不夠,怎麼夠大師?所以,乾脆都不要。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不要欺騙人。”隨後,他又特別補充道:“誰覺得自己是大師,他就自己承認好了。”

《心安即是歸處》:季羨林先生的百年生命智慧

在《心安即是歸處》一書中,收錄了先生的三篇“辭文”,《辭國學大師》、《辭“學界(術)泰斗”》、《辭“國寶”》。在文中,季羨林先生在文中“坦言”:

環顧左右,朋友中國學基礎勝於自己者,大有人在。在這樣情況下,我竟獨佔“國學大師”的尊號,豈不折煞老身(借用京劇女角詞)!我連“國學小師”都不夠,遑論“大師”!

在人文社會科學的研究中,說我做出了極大的成績,那不是事實。說我一點成績都沒有,那也不符合實際情況。這樣的人,滔滔者天下皆是也。但是,現在卻偏偏把我“打”成泰斗。我這個泰斗又從哪裡講起?

《心安即是歸處》:季羨林先生的百年生命智慧

對於“國寶”桂冠,季羨林先生表示:“我浮想聯翩,想探尋一下起名的來源……”隨後又道:“這種事情,痴想無益,也完全沒有必要。”於是,在文中昭告天下,請求摘下桂冠。

三頂桂冠一摘,還了我一個自由自在身。身上的泡沫洗掉了,露出了真面目,皆大歡喜。

或許,這就是季羨林先生一直秉持的人生信條:真實。

人的一生,隨著閱歷的增長,對同一事物的看法也會隨之改變。但很多人為了使自己看起來“始終如一”,不惜去消除,或掩藏年少時的所為。譬如一些文人,甚至為此刪削年輕時的文章,只為使自己成為一個一生一貫正確,思想感情總是前後一致的人。

季羨林先生則主張,一個人一生是什麼樣子,年輕時怎樣,中年怎樣,老年又怎樣,都應該如實地表達出來。縱觀先生的文章,頗能找出一些思想感情前後矛盾的現象。但先生認為,在寫作的當時,自己是真誠的,所以無需加以掩飾。

《心安即是歸處》:季羨林先生的百年生命智慧

不完滿才是人生

每個人都爭取一個完滿的人生。然而,自古及今,海內海外,一個百分之百完滿的人生是沒有的。所以我說,不完滿才是人生。

——季羨林

對於處世,季羨林先生提倡糊塗一點瀟灑一點。

說到糊塗二字,大多數人都會想到鄭板橋的《難得糊塗》。曾有一段時間,“難得糊塗”四個字,成了很多人的口頭禪。那時候夏天穿流行文化衫,白底的短袖T恤上或是印著明星的照片,或是印著幾個字。街面上看到最多的就是穿著“難得糊塗”文化衫的小青年。彷彿只要衣服上有這幾個字,自己便也有了那份心境和風雅。

後來有段時間摺扇又開始流行起來,於是乎,很多小青年手上也有了難得糊塗的扇面。隨著一個瀟灑的甩手動作,難得糊塗在一開一合間時隱時現。當然,這份“難得糊塗”可就不僅僅是年輕人的獨一份了,中年大叔們對此也是頗有偏愛的。

《心安即是歸處》:季羨林先生的百年生命智慧

對於糊塗的問題,季羨林先生曾寫過一篇短文《難得糊塗》,文中把糊塗分為兩種,一種為真糊塗,一種為假糊塗。

說到真假糊塗,我當時的第一理解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為真糊塗。爭名於朝,爭利於世,心境隨得失而變的為假糊塗。不想,讀季羨林先生的文後,方知自己完完全全搞反了。

原來,鄭板橋一流的人物一點也不糊塗。只是當時的現實境況迫使他們不得不假糊塗或裝糊塗罷了。而那些個嚐到甜頭便喜不自勝,碰到釘子便憂思焚心的普羅大眾們,才是真的糊塗。

假糊塗者,時時在清醒中痛苦著。真糊塗者,雖不自知,卻不時有著自己的小確幸。

《心安即是歸處》:季羨林先生的百年生命智慧

生命本來沒有名字

一個人活在世界上,必須處理好三個關係:第一,人與大自然的關係;第二,人與人的關係,包括家庭關係在內;第三,個人心中思想與感情矛盾與平衡的關係。這三個關係,如果能處理很好,生活就能愉快;否則,生活就有苦惱。

——季羨林

在《心安即是歸處》一書中,《人生》一文有三篇。《再談人生》、《三論人生》更像是一步步的遞進,季羨林先生談及人生時,每每擱筆,卻又感覺沒有能把話說完,於是有了“再談”,又來一篇“三論”。

何為人生?怎樣活的人生才是不枉人世間走一遭?

季羨林先生認為,如果人生真有意義與價值的話,其意義與價值就在於對人類發展的承上啟下、承前啟後的責任感。

《心安即是歸處》一書中,共收錄了季羨林先生63篇文章。全書分為8個部分,涉及到人生、讀書、處世、行走、當下、孤獨、生死以及先生的人生信條等話題。

作家舒乙曾說,季羨林先生是一位有著平民作風的學術大家。他以平常心處世,他尊重所有的人,從來不把自己看得很厲害。

心安即是歸處,心安可得,心安又是最難得。 季先生曾說,只有能做到“盡人事而聽天命”,一個人才能永遠保持心情的平衡。 或者,盡人事聽天命,便是求得一份心安之法吧!

讀《心安即是歸處》,季老的通透、樸實、純粹、平淡,一生不為外物所擾,遵從己心的豁達,在每一篇文中,在每一段文字的字裡行間均能深切地感受到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