漲知識,基於GIS的寧夏中衛縣地名文化景觀分析

提要:

運用數理統計方法對中衛縣域內地名的字頻、來源、文化景觀進行定量分析。藉助GIS技術,將空間資料與屬性資料相接合,進行分析,並建立專題地圖,使其地名文化景觀空間分異視覺化。研究得出,中衛縣地名景觀反映了中衛縣中溫帶大陸性乾旱氣候和兩山一漠夾一河的地形地貌的自然環境特徵,蘊含了中衛縣域內獨特的邊塞文化、移民文化、方言文化方面的資訊。並在空間上表現出,地名密度和人口密度分佈的正相關性,山水類地名分佈與地形地貌的一致性,軍防類地名分佈與長城的緊密相關性,方言類地名分佈與交通的負相關性,而姓氏類地名在各鄉鎮都較多,分佈無明顯規律。

關鍵詞:

地名;GIS應用;中衛;文化景觀

1.引言

地名是人們賦予某一特定空間位置上自然或人文地理實體的專有名稱。廣義來看,地名是人類賦予地表上一切地理實體的具體名稱,包括自然地理實體名稱,如大陸、海洋、山嶽、河流、湖泊,以及人文地理實體名稱,如區劃、城鎮、村落、建築物、道路、土木設施等實體的專有名稱。做為人類活動的產物,地名的形成有著深刻的地理、歷史和文化背景,不同區域的地名在組成上往往即有規律性,又有獨特性。這是因為任何地域內,地名既反映當地歷史時期和現實階段自然地理環境的特徵,又記錄著諸如民族興衰、社會變遷、經濟生產、軍事活動等紛繁的文化景觀資訊。可以這麼說,地名是存在於現階段的顯示地域自然環境變遷和人地關係演化的重要資訊源之一。

文化景觀一直是傳統文化地理學的研究核心內容之一。作為文化景觀的有機組成部分,地名景觀也受到多學科的關注。傳統的地名研究領域主要集中於地名的起源、演變、語源、型別劃分、地名群和反映的社會文化現象等層面,研究方法多以描述或記述為主,透過定性分析進行解釋。1990年代以來,地名研究的計量化成為地名學發展的重要趨勢,運用計算機技術,變革地名學研究的傳統手段、方法,推動地名學研究的革新。目前國外正利用GIS技術對民族地名、殖民地名等進行相關研究。國內王彬、司徒尚紀、嶽輝等人利用GIS技術對廣東地名景觀進行了分析。因而,結合文化地理學的傳統理論,利用現代技術和定量方法對地名景觀進行文化解釋,成為地名文化研究的新動向。

中衛縣地處寧夏回族自治區西部,西與甘肅省相接,北與內蒙古毗鄰,東接寧夏中寧縣,南接寧夏海原縣,屬溫帶大陸性中溫乾旱氣候,年平均降水量僅為186mm。中衛縣自古以來屬於農牧交錯帶,在歷史長河的演進中,既沉澱下游牧文化、綠洲農耕文化,也留下邊塞文化和少數民族文化,因此中衛縣的文化景觀具有多樣性和複雜性。這一點在當地的地名系統中充分地表現出來。對於中衛縣地名的研究,只有何彤慧、吳忠禮二位學者在研究寧夏地名時有所涉獵。本文試圖透過定量的方法,利用GIS技術對中衛縣地名文化景觀特徵進行研究,找出其空間分佈格局的規律性,並分析其文化內涵。

2.資料來源與研究方法

2.1 資料來源與資料選取

本研究以標示在地圖上的地名為研究物件,地圖上地名的標註的多少,由地圖比例尺大小和地圖所表達專題的不同而定,同一區域的地圖中,大比例尺地圖所標識的地名比小比例尺地圖多,在所有專題圖中一般來說,地形圖和行政區劃圖所標識的地名較為多。儘管中衛縣於2003年撤縣立市,內部鄉鎮也進行撤併和新設,但由於2003年前鄉鎮區劃數目多,山區和川區鄉鎮跨區較少,有利於研究地名分佈的分異規律,因此本研究選取寧夏回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編,西安地圖出版社2001年出版的《寧夏經濟社會發展地圖集(資料篇)》中中衛縣部分為底圖進行研究。

本研究的地名包括:中衛縣地形圖(內含行政區劃資訊)中所有縣、鎮(鄉)、村、居民點、自然地名、文化地名等。大部分是聚落地名。因為深居底層的聚落地名是區域地名系統中最能有效地反映人地關係及其發展歷史的一個子系統,它不僅反映其本身的地域自然特徵,還顯示區域內經濟、文化上的特徵,鄉村聚落地名的產生有深厚的群眾基礎,一旦產生之後,具有很強的延續性和歷史穩定性。究其原因,歸結於“鄉村聚落規模小,遠離行政中心,受統治階級意志的影響較少,命名時較多體現了地方景觀的特徵”,這就使得聚落地名“命名時所反映的區域特徵得到較好的保留,在區域歷史地理的研究中具有重要意義,為我們研究當地的自然地理環境的變遷、歷代人口的遷移和歷史時期區域經濟的特點等提供了輔助手段”。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藉助GIS技術和數理統計方法。第一步,採用Geoway資料加工平臺軟體向量化中衛縣地形圖,並輸入各單元的地名、性質、級別、所在鄉鎮等屬性資料;第二步,進行資料格式換,匯入ArcGIS, 建立GIS的元資料庫 (GEODATABASE),實現空間資料庫和屬性的數字一體化;第三步,匯出屬性資料表,藉助資料庫軟體進行地名用字和用詞的分類、數理統計分析和聚類分析,分析各類通名、通用字在某一區域產生的自然、社會、經濟、歷史等成因等;第四步,利用ARCGIS服務平臺中的SPATIAL擴充套件模組,來進行各類地名的空間分異規律研究,並與其它專題圖進行對比,分析它們之間的內在聯絡,可以以定量、視覺化的方式來表現出全縣地名景觀的空間分佈關係。

3.地名統計與分類

在本研究所採用的中衛縣地圖中(1∶45萬),中衛縣共有16個鄉鎮,共錄入地名263個,這些地名中包括:16個鄉(鎮)、128個村、107個居民點或地物點、12個站,全縣平均地名密度為0。056個/km2。將全縣以鄉(鎮)為基礎,劃分為16個區域單元,以便於統計分析。

3.1 中衛縣地名用字字頻統計

中衛縣地名所用到的702個漢字中,常見字主要有:家(23)、水(23)、灘(21)、子(20)、井(15)、鎮(14)、溝(12)、石(12)、站(12)、莊(12)、沙(11)、紅(10)、山(10)、灣(9)、營(9)、大(8)、橋(8)、臺(8)、小(8)、新(8)、梁(7)、坡(7)、上(7)、塘(7)。這24個漢字,在地名中共出現了281次,佔統計字數的40。03%。說明中衛縣地名用字上存在通用字,具有規律性。

根據字面意思,將中衛縣地名用到的漢字分為10類,分別為:水、山、植被、動物、聚落、軍防、經濟、姓氏、方位、其它,統計結果見表1。

漲知識,基於GIS的寧夏中衛縣地名文化景觀分析

3.2 中衛縣地名文化景觀分類統計

文化景觀是人類在特定的時間和空間裡,對自然環境進行利用和改造所產生的各種人類可以感知的獨特文化景象。中衛縣地名的來源充分體現了這種文化景象。根據完整地名得名原因和其反映的文化特性,將其分為9類:自然環境、對各地名得名原因進行判別、統計。多數地名來源是唯一的,如河沿、南長灘,來源於自然環境,常樂、永康來源於美好意願,但有些地名是多來源的,如曹閘,李甜井,來源於人口分佈,也來源水利設施,施廟、範廟來源於人口分佈,也來源於宗教場所,對於多來源的地名,可以最多歸於兩類,分別統計,由此得到不同來源地名的統計特徵。在中衛縣263個地名中來源於自然環境的最多,達到130個,多反映地貌、水系等情況;來源於人口分佈特徵的次之,達到82個,多反映姓氏、居住條件等;來源於水利設施的共28個,多反映渠、井和其它供水設施;來源於交通的共26個,多反映橋、車站、道路、渡口等;來源於當地人民美好意願的共26個,多表達了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和祝福;來源於古代軍防的共24個,主要反映軍事設施和軍事政策,如營、墩(當地對烽火臺的通稱)、寨,鎮靖、柔遠等;來源於經濟生產的共17個,多反映圈(養羊)、園(水果種植)、礦、公司等;來源於宗教場所的共7個,主要反映寺、廟、佛塔等;有6個地名,無法判別其來源,歸於其它。

3.3 地名的空間分佈統計

以鄉(鎮)為區劃單元來統計各單元地名的多少並計算其密度,利用ArcGIS平臺可以製作出中衛縣人口密度圖(圖1)和中衛縣地名密度圖(圖2)。

漲知識,基於GIS的寧夏中衛縣地名文化景觀分析

中衛縣地名的分佈存在非均衡性,表現出聚落稠密、集中。根據圖1、圖2可以發現,中衛縣人口主要集中的引黃(河)灌區,特別是衛寧平原,地名密度也大於其它地區,均超過0。06個/km2,尤其是轄區全在衛寧平原和揚黃灌區上游的東園、柔遠、迎水橋鎮、城關鎮、西臺鄉,地名密度遠遠大於其它鄉鎮,達到0。16/km2個以上。對比兩圖可明顯看出:地名分佈與人口分佈呈高度正相關,表現出明顯的空間不均衡性。

4

.中衛地名文化景觀特徵

4.1 自然環境的體現

中衛縣地形是兩山一漠夾一河,即南部為香山山地,地勢較險峻,北部為低緩的衛寧北山和浩瀚的騰格裡沙漠,中間為灌渠縱橫的黃河沖積平原(見圖3)。將在中衛縣山、水類地名分佈以專題地圖的方式輸出(見圖4),從圖中可以明顯看出,山一類地名,在香山山地、香山北麓臺地、騰格裡沙漠、衛寧北山地帶出現頻繁,而在黃河沖積平原偶爾出現;水一類地名在全縣中西部,不論南北和地貌類形,出現頻率都非常高,全在50%以上。但在表現型別上卻完全不一樣,在香山山地、香山北麓臺地、騰格裡沙漠、衛寧北山地區多以井、溝、泉、水的形式出現,如深井、跑水溝、一碗泉等,這類地名一方面反映地形的破碎,另一方面透露出氣候乾旱,缺水的資訊,以及對水的渴望;而在黃河沖積平原,則多以渠、灘、湖、橋、閘的形式出現,如沙渠、謝灘、北湖、蔡橋、韓閘等,這類地名,一方面反映了地勢低平,另一方面表現出當地的水量充足,以及先民們對水的開發利用。水一類地名,在中衛縣東部的新北鄉、鎮羅鎮、西臺鄉、東臺鄉、宣和鎮出現頻率較低,分析其原因,可能在於,這幾個鄉鎮地勢較平坦,地處引黃灌區下游,因此水量已不及上游鄉鎮充足,但比起灌區以外的幾個鄉,又不致於缺水到依靠泉和井來解決用水問題的地步,因此,在這幾個鄉鎮,地名命名時對水的關注就少了。

漲知識,基於GIS的寧夏中衛縣地名文化景觀分析

在中衛縣的地名中,植被和動物相關詞彙出現頻率較小,植物名稱總共出現了7種:柳、榆、葡萄、米、蘆葦、韭菜、棗,植物名稱和當地特色物產相一致;動物名稱總共出現了4種:龍、羚羊、山羊、駱駝,其中的龍是神話中的動物,羚羊是當地曾經出沒過的一種草原野生動物,山羊與駱駝是當地重要的養殖家畜。動植物在中衛縣地名中出現的次數較少,所反映的物種種類也較少,但有米(水稻)和蘆葦,與中衛縣所處的大陸性中溫帶乾旱區乾旱、物種較少但區域性有豐富水源(黃河)的生態環境相一致。

由此可見,作為文化景觀的地名景觀,往往是人地關係演化中,人對自然環境的認知和表達。在地名命名過程中自然地理環境特徵起著重要作用。因此透過地名系統的研究,可以認知一個地域的自然環境。由於地名的使用有延續性,當自然環境發生變化時,舊有地名卻不會馬上消失,利用地名的這一特性,研究者可以進一步探究當地的環境變遷。

4.2 文化景觀的體現

4。2。1 邊塞文化

自古以來,中衛縣這一地域都是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爭奪的地帶,每當代表農耕文明的中原王朝佔領中衛一帶時,都會大力修建防禦設施,建立戍邊體制。中衛縣的縣名,就是來自於明代的軍事建制名稱,中衛的地名中,出現較多的營、衛、墩、堡、柔、武、校、寨、堆、靖、勝、尉等字,以及鎮羅(虜)、勝金(關)、柔遠等詞,就是古代戍邊文化的遺留。這一現象在中衛縣北部長城一帶附近尤為明顯(見圖5)。

漲知識,基於GIS的寧夏中衛縣地名文化景觀分析

4。2。2 移民文化

在中衛的地名統計中,出現姓的地名達82個,佔所有地名的11。68%,其中共涉及到43個姓,縣域地名系統中出現如此多姓氏,這在全國比較少見。這實際上是歷史時期多次向中衛地區移民融合所造成的。由於中衛地處農牧交錯帶,是關中平原守衛的前沿。中原王朝與北方遊牧民族的每一次拉鋸,都會造成當地人口的減少。中原王朝勢盛則從中原和江淮地區徵招兵士來討伐,並屯田守衛,當局勢穩定後,便從中原和江淮徵招或流放移民來本地開發農耕,當遊牧民族勢盛侵入,則撤退兵士,內遷邊民。由於移民來源分散,多次反覆,必然造成中衛地域內的姓氏多樣化,而且不易出現家史久遠,佔絕對優勢的望族。

4.3 語言特徵

中衛縣的地名中,就單字來說,“家”出現次數為23,排第1位,“子”出現次數為20,排第4位。這種現象與中衛方言有極大關係,在中衛方言中,“家”讀“jie”,經常被用來表示權屬或附近有該姓氏的人家住,如孫家莊,胡家大岔、李家園子等,中衛縣地名中,沒有出現華北北部較常見的“格”,如“陳格莊”之類的地名,說明雖然中衛處於農耕文化和遊牧文化過渡地帶,多次受遊牧民族控制,但其在語言方面,主要受中原和江淮遷來的漢文化影響。在中衛方言中,“子”常被用來做尾綴音,很少用華東、華北、華中、東北等地常用的“兒”尾音,如在中衛方言中常見“園子”、“莊子”、“渠子”、“葉跳子”(蝴蝶)、“劉四精股子”(蜻蜓)、“盆盆子”等說法,在中衛地名中這些方言的特徵也被保留下來,如崾峴子溝、明山咀子、上井子、新莊子、廟臺子等地名。所以“家”和“子”也成了中衛縣地名的常用字,從圖5可以看出方言字地名主要出現在香山山地地區,這一地區地形複雜,交通不便,環境較引黃灌區惡劣,自古以來,鄉村聚落小,遠離行政中心,受統治階級意志和書面文化的影響較少,因此,命名時較多地保留了民間方言的特徵,並容易被延續下來。

5

.結論

本文透過對中衛縣地名和用字統計分析,並用GIS技術分析中衛縣地名景觀獨特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徵。結果顯示,反映地貌、水源、水利用的地名眾多,並在景觀上存在明顯的地域分異現象;反映歷史和文化資訊的地名也很多,體現出中衛縣自古以來獨特的邊塞文化、移民文化和方言文化及其核心—邊緣空間分佈格局。

地名屬於文化現象,它的命名、更名等也存在偶然性特點,所以完全依靠現代統計技術未免過於機械。因此採用GIS技術和數理統計分析方法研究地名,依然需要和歷史資料查證、定性分析方法相結合。

本研究中所採用地圖比例尺偏小,所錄入的地名數量偏少,反映中衛縣的地名文化景觀還不夠全面,如進一步研究,需選擇包含更多地名的大比例尺地圖。

漲知識,基於GIS的寧夏中衛縣地名文化景觀分析

作者:李建華 米文寶 馮翠月 楊顯明

轉載來源:“江西地名研究”微信公眾號

(僅交流學習,如有侵權,聯絡刪除!)

您可能還喜歡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