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詞中的荷花別稱之“紅衣”:紅衣不耐秋,落盡生成愁!

荷花因著“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的高潔品質,自古為古代文人墨客所喜愛。在古代詩詞中,詩人詞人們用許多美好的名字來稱呼它:“菡萏”“水芝”“芙蕖”“芙蓉”“菡萏”“溪客”……而格外形象生動的“紅衣”也是其中一種。

詩詞中的荷花別稱之“紅衣”:紅衣不耐秋,落盡生成愁!

荷花

在唐時,詩歌中用到“紅衣”一詞的並不多,檢索《全唐詩》,也僅十餘處。在這些詩中,“紅衣”並不全指荷花,如王維便有用之形容薔薇花瓣“綠豔閒且靜,紅衣淺復深”,杜牧在《齊安郡後池絕句》中用以比喻鴛鴦之羽。

菱透浮萍綠錦池,夏鶯千囀弄薔薇。

盡日無人看微雨,鴛鴦相對浴紅衣。

此處的“紅衣”即指鴛鴦紅色的羽毛,以鴛鴦相對戲水浴羽衣襯托觀景之人的形單影隻、百無聊賴。而這彩色的羽衣,也與前詩“綠池”“薔薇”等多彩之色相映為畫,以斑斕之色襯托看雨之人的孤寂與冷清。

唐代詩人崔珏以《詠鴛鴦》三章聞名,更被稱為“崔鴛鴦”,他在《和友人鴛鴦之什》中寫道:“翠鬣紅衣舞夕暉,水禽情似此禽稀。”同樣以“紅衣”喻鴛鴦彩色的羽毛。自唐以後,在詩詞中沿用此意的還有宋代王炎的“拍岸晴波蘸柳絲,一雙鸂鶒浴紅衣”,葛天民“鴛鴦對浴紅衣撲,菡萏相親翠蓋籠”等,但也並不多見。

詩詞中的荷花別稱之“紅衣”:紅衣不耐秋,落盡生成愁!

鴛鴦相對

再回頭看“紅衣”一詞的含義,實則有三:一為本意,指紅色衣裳;二則比喻鳥類的紅色羽毛;三則指荷花花瓣,代指荷花。在古詩詞中,常見後二者,其中尤以第三種為最多。

在《全唐詩》十餘處用到“紅衣”的詩句中,除1處比喻牡丹花瓣,4處喻指鳥類羽毛外,剩餘各處均代指荷花——

芭蕉開綠扇,菡萏薦紅衣。(李商隱《如有》)

莫引西風動,紅衣不耐秋。(陸龜蒙《芙蓉》)

煙開翠扇清風曉,水泥紅衣白露秋。(許渾《秋晚雲陽驛西亭蓮池》)

紫豔半開籬菊靜,紅衣落盡渚蓮愁。(趙嘏《長安晚秋》)

紅衣落盡暗香殘,葉上秋光白露寒。(羊士諤《郡中即事三首》)

荷葉團圓莖削削,綠萍面上紅衣落。(元稹《夜池》)

……

唐詩中“紅衣”還未多見,到宋時,用到“紅衣”的詩詞數量已有所上漲,宋朝詞人中,又以吳文英最常用之。及至清時,則更多。

但唐詩中的“紅衣”出現得雖然不多,但卻尤其值得注意,基本奠定了唐以後“紅衣”在詩詞中的常見用法。

縱觀以“紅衣”喻指荷花的詩詞可見出,其一,荷花以“紅衣”形象出現,多在秋季。如果說古人多用“菡萏”來稱未開的荷花的話,那“紅衣”則更多的是用來代指已經開到荼蘼,快要凋零的荷花。這時候的荷花,大多已經走在容顏老去的路上,它的比喻和聯想意義也很明確。所以我們在詩詞中所見到的以“紅衣”形象出現的荷花,所處的時節多為夏末秋初,西風漸起,或是秋之中,秋露秋霜漸冷。

“紅衣”多與“西風”“白露”相連用。上面節選的唐詩已很能體現這一點,而到唐後,這一點也繼續沿用。晏殊有寫“荷花欲綻金蓮子,半落紅衣”,賀鑄有“斷無蜂蝶慕幽香,紅衣脫盡芳心苦……當年不肯嫁春風,無端卻被秋風誤”;元代趙雍有名句“坐對荷花兩三朵,紅衣落盡秋風生”,寫出荷花花瓣掉落的動態以及秋風漸起的時節變化。

詩詞中的荷花別稱之“紅衣”:紅衣不耐秋,落盡生成愁!

荷花漸落

而在吳文英的詞中,“紅衣”則更為常見:“紅衣卸了,結子成蓮,天勁秋濃”“池上紅衣伴倚闌,棲鴉常帶夕陽還”“翠香零落紅衣老,暮愁鎖、殘柳眉梢”……均為秋時。

其二,多暗含著感傷與哀愁。“紅衣”的紅其實本能會給人以喜慶之感,但在詩詞之中,“紅衣”指向的情感卻是哀愁。在古詩詞中,“紅衣”代指荷花時,多與動勢“落”相連用,甚而“落盡”,形容則多用“狼藉”等,均是哀傷的筆觸。

唐時趙嘏已有“紅衣落盡渚蓮愁”,而在此後,姜夔寫“魚浪吹香,紅衣半狼藉”,元代白樸寫“盡翠蓋搖殘,紅衣落盡,相與伴風雨”,邵亨貞“江南秋冷紅衣落,離立西風舊恨長”,清代納蘭性德 “紅衣狼藉,臥看桃葉送蘭舟”……無不帶著哀婉之意味。

為什麼“紅衣落盡”“紅衣狼藉”會帶有感傷的情結?一源自悲秋情結,秋風起時序變化本身會帶給人憂思;二是荷花本身是夏季時分最為美好的花朵形象之一,越美好越惋惜它的凋零與逝去,因而會讓人倍覺哀愁。物如此,人如是。

“紅衣”本多情,無奈秋風生。荷帶來了一整夏的芬芳,而以嫋嫋紅衣,消逝在西風之中。紅顏漸老,紅衣凋零。

詩詞中的荷花別稱之“紅衣”:紅衣不耐秋,落盡生成愁!

紅衣漸落

然則秋風過後,紅衣落盡,卻也未嘗不是新的開始。秋固然令人生愁,少有的花也見落,但花落之後,果便生成,荷花落盡之後,馬上冒頭的還有蓮子,所以筆者也喜歡哀婉之後仍心存的希望:落盡紅衣見綠房,折來猶帶水雲香。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