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兩口之間上合下開,撇畫向上穿插,右宜與左下齊

觀:兩口之間上合下開,撇畫向上穿插,右宜與左下齊

觀,繁體為觀,左右結構,左大右小。左半部分又分三層,分別為草字頭、兩個小“口”字和下面的“隹”。

從上圖拓本中觀字可以看出:

左半部分寫得非常緊湊。草字頭兩橫短小,左低而右高;兩豎靠攏,上開而下合,從上面來看也是左低右略高。中間兩個“口”字的排列同樣是左低右高,與上面草字頭兩個小短橫的斜勢相應;左“口”略大於右“口”,左“口”左豎與上橫不相接,別於右“口”。 “隹”撇畫起筆位置與上面兩“口”之間穿插且略偏左一點,給右邊筆畫留下位置;四橫畫分佈均停,前三橫與左豎不接,末橫與左豎相接。

再來看一下右半部分,第一筆畫左豎起筆在草字頭右橫之下,且與左邊“口”上齊;右豎略高於左豎,與前面的右上之勢相應,且長於重於左豎;中間兩小短鋒與左相接,俱不觸右;撇畫穿插與左邊後兩橫之間,略偏上;末筆豎彎鉤向右舒展。

參照上圖各名家臨寫的觀字來看:

很明顯的可以看出,黃自元與田英章“見”撇畫在左邊末橫的下邊了,與原帖差別較大。

下面再結合著王羲之《樂毅論》、柳公權《神策軍碑》《玄秘塔碑》、歐陽詢《皇甫誕碑》《蘭亭記》、顏真卿《多寶塔碑》《顏勤禮碑》、趙孟頫《六體千字文》及褚遂良《陰符經》中對此字的處理來看一看。

觀:兩口之間上合下開,撇畫向上穿插,右宜與左下齊

對比分析:

可以看到,上圖中,“見”一撇皆穿插到了左側末橫下面,與上面講的歐陽詢《九成宮》中的處理不一樣。這就需要從“見”左豎起收筆的位置來說一說,《九成宮》中此豎起筆位置略偏高,收筆位置在左側首橫略偏下,從而導致撇畫穿插到了左側第三橫的下面,正因如此,所以右豎比左豎長出很多,向下找齊,要不然就有失協調;再看上圖中對此的處理,左豎起筆位置相對略低,收筆位置在第二橫以下末橫以上區間內,也就是說收筆位置相比偏下了,所以撇畫才穿插到了末橫的下面,而右豎也不再比左豎長出很多。

再看一下左側下面“隹”的處理,透過對比可以看出,以上書法家的處理手法基本相同,主要有兩點:

1、與上相穿插。

撇畫起筆位置向上穿插在兩個口字之間,略偏左。這樣在處理上面兩個口字的時候就要注意一下了,要給撇畫向上穿插留空。從上圖可以看出,兩個口字之間是上合而下開,就像是下面張開了嘴,等著往裡面放東西。那麼怎樣使兩個口字上合下開呢,關鍵在於左口的右豎與右口的左豎,一個向左下斜,一個向右下斜,這樣就上合而下開了。

2、與右相避讓。

在縱向上左豎位置不能越過上面“左口”的右豎。四橫畫左長而右短,基本上不能越過上面“右口”的右豎位置。

再看一下“見”的左右兩豎,《九成宮》中此兩豎略相背取勢,從上圖可以看出,多數作相向處理。總之,兩豎要分向背,不能雷同,要有所變化,以別運算元。誇張一點來說相向就像是“()”這樣,而向背就像是“)(”這樣。

觀:兩口之間上合下開,撇畫向上穿插,右宜與左下齊

歡迎關注、轉發、評論!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