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農曆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華民族的一個傳統節日。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中國就已經用土圭觀測太陽,測定出冬至,它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出的。

冬至,又稱冬節、亞歲、長至節等,於每年公曆12月21-23日交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既是二十四節氣中一個重要的節氣,也是中國民間的傳統節日。

冬至被視為冬季的大節日,在民間有“冬至大如年”的講法,所以古人稱冬至為“亞歲”或“小年”。

window。DATA。videoArr。push({“title”:“冬至,二十四節氣”,“vid”:“k3202wtbi3z”,“img”:“http://puui。qpic。cn/vpic/0/k3202wtbi3z。png/0”,“desc”:“”})

冬至的天文意義

現代天文科學測定,冬至這天,太陽執行至黃經270°(冬至點),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南端,太陽幾乎直射南迴歸線(又稱為冬至線),陽光對北半球最為傾斜。

因此,冬至日是北半球各地一年中白晝最短,黑夜最長的一日,並且越往北白晝越短,黑夜越長。

冬至是一年裡太陽最偏南的一天,是太陽南行的極致。

在北極圈以北,這一天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之下,成為北半球一年中極夜範圍最廣的一天。

對北半球各地而言,冬至也是全年正午太陽高度最低的一日。就北京市區來說,冬至這天白晝僅有9小時20分,而正午太陽高度也僅有26°42‘。

冬至這天,北半球得到的太陽輻射最少,比南半球少了約50%。冬至過後,夜空星象則完全換成冬季星空,並且從今天起開始“進九”。而此時的南半球正值酷熱的盛夏。

值得注意的是,在冬至前後,地球位於近日點附近,執行的速度稍快,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陽在南半球的時間比在北半球約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冬至是太陽的轉折點,這天過後它將走“回頭路”,陽光直射點開始從南迴歸線(23°26′S)向北移動,北半球白晝將會逐日增長。

冬至的習俗

【北方習俗】

在我國北方許多地區,每年冬至日,有吃餃子的習俗。相傳醫聖張仲景告老還鄉時看到受凍的百姓,便用羊肉和一些驅寒藥材以及麵皮,包成像耳朵的樣子,做成一種叫“驅寒嬌耳湯”的藥物,施捨給百姓吃。後來,每逢冬至,人們便模仿做著吃,形成了習俗。

【南方習俗】

我國南方很多地方在冬至這天都會過節慶賀。南方沿海部分地區延續祭祖的傳統習俗。家家戶戶把祖先像、牌位等供於家中上廳,安放供桌,擺好香爐、供品等。祭祖的同時,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靈,以祈福來年風調雨順,家和萬事興。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冬至食俗」

冬至這天,正是天氣日漸嚴寒的時候,我國人民互相問候,並透過吃熱食來慶賀冬至,可以達到禦寒的目的。一般北方多是吃餃子、喝羊肉湯,而南方多是吃湯圓,祭祀祖先。各地有不同的風俗和飲食,但是,

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希望和嚮往,全國人民都是一樣的。

廣東:吃湯圓

廣州人過冬至,許多家庭做湯圓、宰雞殺鴨,家人圍坐,吃頓豐盛大餐。冬至吃湯圓是很多廣州人小時候的回憶。

“母親在冬至一般需要起早搓粉,每人都需吃幾個肉包或一碗糖心丸才出門。每到這時,我們才知道冬至又到了。”

梅州客家:羊肉

在冬至吃羊肉是梅州客家人的傳統,這與天氣寒冷有關。客家吃的羊肉是燉的,放藥材,這是甜口的,還有放姜去燜,那是鹹口的。

江南水鄉:赤豆糯米飯

在江南水鄉,有冬至之夜全家歡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飯的習俗。

相傳,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兒子不成才,作惡多端,死於冬至這一天,死後變成疫鬼,繼續殘害百姓。但是,這個疫鬼最怕赤豆,於是,人們就在冬至這一天煮吃赤豆飯,用以驅避疫鬼,防災祛病。

安徽合肥:冬至面

“吃了冬至面,一天長一線”。在安徽合肥,冬至吃麵的風俗與節氣、氣候、農事有關。在滴水成冰的嚴冬,吃一碗熱騰騰的雞蛋掛麵,才算是過了一個冬至。

臺灣:九層糕祭祖

在臺灣還儲存著冬至用九層糕祭祖的傳統,用糯米粉捏成雞、鴨、龜、豬、牛、羊等象徵吉祥如意福祿壽的動物,然後用蒸籠分層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祭典之後,還會大擺宴席,招待前來祭祖的宗親們。大家開懷暢飲,相互聯絡久別生疏的感情,稱之為“食祖”。

現代臺灣著名學者林再覆在《閩南人》一書中描述臺灣冬節(閩南語稱冬至為冬節)之日“家家戶戶清晨要以冬至圓仔致祭祖先……從大門、小門、窗門、倉門、床、櫃、桌、井、廁、牛舍、豬舍都得以冬至圓一二粒在上面,祭告一番,以求保佑一家大小平安”。

山東滕州:羊肉湯

現山東滕州一帶,冬至這天被稱作數九,節前會給長輩送諸如羊肉等禮品,數九家家都要喝羊肉湯,對個人對長輩對家庭都為圖個好兆頭。

【冬至吃羊肉的習俗據說是從漢代開始的。相傳,漢高祖劉邦在冬至這一天吃了樊噲煮的羊肉,覺得味道特別鮮美,讚不絕口。從此在民間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習俗,以求來年有一個好兆頭。】

寧波:番薯湯果

番薯湯果是寧波人冬至必吃的美食之一。“番”和“翻”同音,在寧波人的理解中,冬至吃番薯,就是將過去一年的黴運全部“翻”過去。湯果也被叫做圓子,取其“團圓”“圓滿”之意。

蘇州:釀酒

姑蘇地區對冬至非常重視,姑蘇地區有俗語云:“冬至如大年”。傳統的姑蘇人家,會在冬至夜喝冬釀酒,冬釀酒是一種米酒,加入桂花釀造,香氣宜人。在寒冷的冬天,冬釀酒不僅能夠驅寒,更是寄託了姑蘇人對生活的一種美好的祈願。

北京:餛飩

在北京,有句諺語叫“冬至餛飩夏至面”。過去北京有冬至吃餛飩的說法,餛飩這類象徵團圓的食物可謂是冬至餐桌上的首選。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冬至三候

古人將冬至分為三候:

“一候蚯蚓結;

二候麋角解;

三候水泉動。

一候蚯蚓結。

傳說蚯蚓是陰曲陽伸的生物,此時陽氣雖已生長,但陰氣仍然十分強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縮著身體。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二候麋角解。

麋與鹿同科,卻陰陽不同,古人認為麋的角朝後生,所以為陰,而冬至一陽生,麋感陰氣漸退而解角。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三候水泉動。

由於陽氣初生,此時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動並且溫熱。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古人過冬至

冬至節,宮廷和民間歷來十分重視。

成書於

兩漢

之間的《周禮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於祈求與消除國中的疫疾,減少荒年與人民的飢餓與死亡。據說從周代起就有在冬至祭祀活動。

《史記·孝武本紀》:“其後二歲,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歷者以本統。天子親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禪。”

《後漢書禮儀》:“冬至前後,君子安身靜體,百官絕事。”還要挑選“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黃鐘之律”,以示慶賀。

唐宋時

,以冬至和歲首並重。南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十一月冬至。京師最重此節,雖至貧者,一年之間,積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備辦飲食,享祀先祖。官放關撲,慶祝往來,一如年節。”

清代

的《清嘉錄》中說:“冬至大如年”,漢人自古冬至需拜天祭祖,國內部分地區一直延續著此習俗。

關於冬至的諺語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贛)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魯、湘)

冬至冷,春節暖;冬至暖,春節冷。(湘、粵)

冬至不冷,夏至不熱。(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滿。(桂)

冬至西北風,來年幹一春。(晉)

關於冬至的古詩

《小至》

杜甫

天時人事日相催,

冬至陽生春又來。

刺繡五紋添弱線,

吹葭六管動浮灰。

岸容待臘將舒柳,

山意衝寒欲放梅。

雲物不殊鄉國異,

教兒且覆掌中杯。

《冬至》

杜甫

年年至日長為客,

忽忽窮愁泥殺人。

江上形容吾獨老,

天邊風俗自相親。

杖藜雪後臨丹壑,

鳴玉朝來散紫宸。

心折此時無一寸,

路迷何處見三秦。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裡逢冬至,

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

還應說著遠行人。

《冬至夜寄京師諸弟兼懷崔都水》

韋應物

理郡無異政,所憂在素餐。

徒令去京國,羈旅當歲寒。

子月生一氣,陽景極南端。

已懷時節感,更抱別離酸。

私燕席雲罷,還齋夜方闌。

邃幕沉空宇,孤燈照床單。

應同茲夕念,寧忘故歲歡。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闌干。

《冬至感懷》

梅堯臣

銜泣想慈顏,感物哀不平。

自古九泉死,靡隨新陽生。

稟命異草木,彼將羨勾萌。

人實嗣其世,一衰復一榮。

冬至手抄報模板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今日冬至|冬至大如年,人間小團圓

冬至保健注意事項

冬至在養生學上是一個最重要的節氣,有”三九補一冬,來年無病痛“的說法。

多食溫補少食寒涼

在飲食調養方面,宜食一些清淡的食物,不宜吃濃濁、肥膩和過鹹的食物,還不可過食太過辛辣刺激的食物。冬天陽氣日衰,脾喜溫惡冷,因此最好吃一些溫熱食物來保護脾腎,吃飯也最好是少量多餐。

注意防寒保暖

冬至到小寒、大寒的這段時間,是一年中最寒冷的季節,在此期間應注意養生“冬藏”。要注意防寒保暖,儘量減少不必要的戶外活動。

如果外出,應特別注意頭部和足部的保暖,以防發生凍瘡。天氣寒冷時,最好還要戴上帽子、口罩、手套避免寒氣的侵入。

冬至,數九寒天,

是最寒冷的。

但冬至的記憶總是溫暖的,

那是鍋裡翻滾著的白白胖胖的餃子,

是離新年愈來愈近的喜悅,

是無數平淡日子中的又一抹亮色。

願這冬日如你,

永遠豔陽高照、滿懷溫暖!

冬至安康!

- END -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