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上讀書會|《上海公報》的歷史邏輯和外交藝術

線上讀書會|《上海公報》的歷史邏輯和外交藝術

畫裡畫外——傳世的帛畫傑作

時間:

2月18日(週五)13:30-15:00

地點:

藝術百搭影片號

主講人:

邵琦(上海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

2月18日下午,著名美術史論家、國畫家邵琦教授為明倫文化講堂開啟“中國古代藝術與審美系列”:畫裡畫外——傳世的帛畫傑作。講座將從馬王堆出土的那幅舉世著名的帛畫說起,講述中國早期繪畫技法、造型及其審美,釋讀藝術背後的故事。

線上讀書會|《上海公報》的歷史邏輯和外交藝術

何以“破圈”:“國潮”的美學資源與文化密碼

時間:

2月18日(週五)14:00-17:00

地點:

騰訊會議(ID:971185541)

嘉賓:

張法(四川大學文學與新聞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鄧佑玲(北京舞蹈學院副院長)、劉成紀(北京師範大學哲學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談晟廣(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策展人)等

近年來,隨著中國本土文化在多領域創意傳承,傳統美學頻頻引領文化新風尚並實現海外“出圈”,在社會生活處處勃發生機的“國潮”已不再僅是傳統文化與製造業的偶然碰撞,它更意味著古典與現代在大國崛起背景下的全新有機融合。為深入研究總結“國潮”文化“破圈”的成功經驗,挖掘探索其背後蘊藏的傳統美學資源與文化密碼,中國藝術研究院中國文化研究所、藝術學研究所、《文藝研究》雜誌社聯合舉辦“何以‘破圈’——‘國潮’的美學資源與文化密碼”研討會,邀請古典美學、舞蹈學、文學、傳統文化領域的多位專家學者,圍繞相關問題展開多角度討論。

梅蘭芳1930年訪美演出與民間外交成功的“秘訣”

時間:

2月19日(週六)9:00-11:00

地點:

ZOOM會議

主講人:

洪朝輝(美國紐約福坦莫大學歷史學教授)

講座將透過第一手中英文原始檔案與資料,系統展示梅蘭芳1930年訪美演出的成功,分析梅蘭芳民間京劇外交取得成功的要素,反思梅蘭芳昔日輝煌為何難以再現的原因,探索當年梅蘭芳的成功對今日中美文化外交和文化在地化的啟示。在紀念尼克松總統訪華五十週年之際,梅蘭芳京劇外交和文化傳播的努力,有助於思考“東海西海、心同理同”的真諦、促進“西學東漸”與“中學西傳”的良性互動、尋找緩和今日中美關係張力的途徑。

國際體育與中國和世界,1895-2022

時間:

2月20日(週日)9:00-10:30

地點:

ZOOM會議

主講人:

徐國琦(香港大學嘉裡集團基金全球化歷史講席教授)

中國留美歷史學會開啟History Matters線上論壇,首次講座配合冬奧會,誠邀學會前輩、香港大學嘉裡講席教授徐國琦教授開講《國際體育與中國和世界,1895-2022》。

線上讀書會|《上海公報》的歷史邏輯和外交藝術

意願與情感——笛卡爾心理-生理學中的行動因果性問題

時間:

2月20日(週日)19:00-21:00

地點:

騰訊會議(ID:702872685)

主講人:

佘瑞丹(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所研究員)

講座中,我們將考慮心靈功能的主動性與受動性在笛卡爾的生理-心理學中的延伸,我們關心這樣一個問題:主體的意願與情感之間究竟是什麼關係?根據笛卡爾的定義,意願是心靈的主動功能,而情感是心靈的受動功能,但二者之間是截然斷裂的嗎?情感的體驗僅僅由給定的生理結構和情境所決定,還是在一定程度上也依賴於行動主體的主動參與?情感與其它受動性的心靈內容,比如我們對顏色和氣味的感知或者我們的飢餓感、疼痛感等等相比較而言有何不同?它們的不同僅僅依賴於生理結構和功能上的區分還是取決於它們和主體行動之間的關係?在日常的語境下,我們會說我要聽從自己的初心,追求自己的熱愛等等,什麼是初心,什麼是“我的”熱愛?作為受動性的心靈內容,愛恨悲喜根據定義並不來源於我的意願,那在什麼意義上可以說它們是屬於我的,而非僅僅發生在我身上?意願對這些情感傾向的認同,體現的是它的自由還是它的有限性?是否只要情感足夠強烈,就足以推動我們去完成一個行動,而並不需要意願的參與?換言之,關於行動動機的解釋是否一定需要包含意願這一維度?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進入到情感與意願關係的探討之中。

追溯現代經濟思想的起源

時間:

2月24日(週四)20:00-21:00

地點:

ZOOM會議

主講人:

Emily Erikson(耶魯大學社會學副教授)

耶魯大學社會學副教授、耶魯福克斯國際獎學金主任Emily Erikson在她的新書《貿易與國家:公司和政治如何重塑經濟思想》中深入研究了發生在1570年至1720年間的那場經濟思想革命。2月24日,我們約到了Erikson教授來與觀眾線上聊聊她這本追溯現代經濟思想起源的顛覆之作。

附:線下活動預告

北京|壓裂的底層

時間:

2月18日(週五)19:00-21:00

地點:

海淀區成府路28號PageOne書店

嘉賓:

羅新(北京大學歷史學系教授)、嚴飛(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劉蘇里(萬聖書園創始人)

一座小鎮,不在非洲,不在亞洲,不在任何一個第三世界國家,它位於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阿巴拉契亞地區——這裡有最富饒的礦產,卻有最貧困的人民。“這種事怎麼可能發生在美國呢?”普利策非虛構獎獲獎作品《壓裂的底層》,直面了這一問題。2月18日晚,歷史學家羅新、清華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嚴飛及萬聖書園創始人劉蘇里將做客PageOne五道口店,與現場讀者一起思考和討論,這本書裡所書寫的以及現實社會中“被壓裂的底層”。

線上讀書會|《上海公報》的歷史邏輯和外交藝術

北京|紀念蘇國勳逝世週年學術研討會

時間:

2月19日(週六)14:00

地點:

海淀區頤和園路5號北京大學靜園二院208會議室

嘉賓:

渠敬東(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博士生導師)、谷平蘭(蘇國勳家屬)、周飛舟(北京大學社會學系系主任、教授)、傑夫·亞歷山大(美國耶魯大學教授)等

2021年2月1日,我國著名社會理論家、中國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大學社會學系兼職教授蘇國勳先生不幸辭世。在蘇國勳先生辭世週年到來之際,在中國社會學重建四十多年後,各方賢明濟濟一堂,一方面緬懷先哲風範,另一方面重新檢討社會理論在社會學研究中的意義,並進一步討論文化中國的建設方向,甚為必要,也是對蘇國勳先生的精神遺產最好的繼承。

線上讀書會|《上海公報》的歷史邏輯和外交藝術

北京|張恨水是鴛鴦蝴蝶派嗎?一一解璽璋著《張恨水傳》分享會

時間:

2月19日(週六)14:30

地點:

東城區和平里西街51號雍和宮壹中心B座1層雍和書庭

主講人:

解璽璋(文化學者、評論家、作家)

《金粉世家》《啼笑因緣》的問世,讓張恨水的聲望達到頂峰,也讓他被歸入了“鴛鴦蝴蝶派”,甚至位列“鴛蝴”之首。儘管張恨水本人和“鴛鴦蝴蝶派”並無什麼來往,也從未在其主要刊物《禮拜六》等發表過作品,卻依然被認作“封建餘孽的鴛鴦蝴蝶派作家的代表”,遭到長久的抨擊與批評,致使張恨水在現代文學史上地位尷尬,“現代文學的課程設定中沒有張恨水的位置”。近年來,隨著張恨水被重新認識、重新評價,有人認為張恨水不只是“鴛鴦蝴蝶派”,也有人認為張恨水與“鴛鴦蝴蝶派”並無關係。那麼,張恨水究竟是不是鴛鴦蝴蝶派呢?2月19日下午,《張恨水傳》作者、文化學者解璽璋將來到雍和書庭,講述一個“不為人知”的張恨水,一個被漠視的張恨水,一個被誤解的張恨水。

線上讀書會|《上海公報》的歷史邏輯和外交藝術

北京|新書釋出:《春天來臨的方式》,遇見舊神和新英雄

時間:

2月20日(週日)13:30-15:30

地點:

海淀區杏石口路50號中間美術館

嘉賓:

顧適(科幻作家)、凌晨(科普作家、科幻小說家、編劇)、吳霜(科幻作家、編劇、譯者)、修新羽(科幻作家)

2月20日,中間美術館與微像文化聯合舉辦小說集《春天來臨的方式》新書釋出。我們榮幸邀請到四位寫作者——顧適、凌晨、吳霜、修新羽,他們將結合個人創作經歷,聊聊是如何重新挖掘幻想與中國傳統歷史的聯絡,藉由神話和民間傳說重塑一條新的探索之路。

線上讀書會|《上海公報》的歷史邏輯和外交藝術

北京|馬克思“不認為資本主義不正義”嗎?

時間:

2月21日(週一)18:00-19:30

地點:

海淀區中關村大街59號中國人民大學立德教學樓401教室

主講人:

臧峰宇(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教授)

自2月21日起,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吳玉章課程思政名師工作室、中國人民大學國家治理現代化與應用倫理跨學科交叉平臺隆重推出哲學對談課《思維的此岸:當代哲學熱點問題》。對談課將舉辦13期,共邀請26位嘉賓,視野交匯。第一講邀請人大哲學院臧峰宇教授主講,並與王立教授進行對談。

線上讀書會|《上海公報》的歷史邏輯和外交藝術

上海|舞臺上的生活:《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新書分享會

時間:

2月18日(週五)19:00-21:00

地點:

浦東新區浦城路150號融書房3樓

嘉賓:

李夢澤(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導演)、魏嘉毅(“好戲”創始人)

優秀的表演和真實的情感如何影響了舞臺上的演員?我們日常生活中的表達和舞臺上專業演員的表達究竟有什麼區別?我們無法繞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談論這些問題。優秀的表演就是在舞臺上真實地去生活、去感受,因此,這些問題的答案也能幫助我們重新認識自己。2月18日晚,上海話劇藝術中心導演李夢澤和“好戲”創始人魏嘉毅將做客陸家嘴讀書會,借《超越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新書出版的機會,和讀者聊聊舞臺上的生活。

線上讀書會|《上海公報》的歷史邏輯和外交藝術

上海|《上海公報》的歷史邏輯、時代潮流、戰略遠見和外交藝術

時間:

2月19日(週六)9:00

地點:

浦東新區迎春路300號上海圖書館東館4樓上海通志展示館多功能廳

主講人:

楊潔勉(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會主任、研究員、博士生導師)

今年是尼克松總統訪華暨《上海公報》發表50週年。《上海公報》是中美第一個聯合公報,是中美關係正常化及兩國建交的政治基礎。50年前,中美兩國如何做到衝破阻力,重新開啟交往的大門?50年後,《上海公報》對處理當前的中美關係是否仍有啟發意義?歷史匆匆而過,留下悠長迴響。為紀念《上海公報》發表50週年,由上海通志館創設的“上海灘大講堂”特邀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學術諮詢委員會主任楊潔勉首講,圍繞“《上海公報》的歷史邏輯、時代潮流、戰略遠見和外交藝術”舉辦專題講座。

上海|我們年齡的颶風——宋阿曼小說集《啊朋友再見》分享會

時間:

2月19日(週六)14:00-16:00

地點:

黃浦區復興中路505號思南文學之家

嘉賓:

宋阿曼(作家)、張定浩(文學評論家)、王佔黑(作家)

《啊朋友再見》是“90後”小說家宋阿曼的最新小說集,收錄她近三年來創作的五部中短篇小說,一部關於女性感知時間消逝的書。小說呈現出了宋阿曼的美學風格,有著清澈透明的質地,語言綿密,細節動人。宋阿曼用小說的方式,賦形了年輕時光,這是一部青春之書,也是一部告別之書。

上海|青銅騎士、涅瓦大街和乾草廣場:聖彼得堡文學空間的三重維度

時間:

2月19日(週六)14:00-16:00

地點:

虹口區公平路18號8棟嘉昱大廈一樓建投書局4樓傳記圖書館

主講人:

糜緒洋(俄羅斯科學院俄羅斯文學研究所博士生、譯者)

在俄羅斯文學傳統中,聖彼得堡有著完全不同的面容,它也是一座從建城伊始就受到詛咒、註定毀滅於洪水與迷霧之中的厄運之城。2月19日,建投書局邀請到俄羅斯科學院俄羅斯文學研究所博士生、譯者糜緒洋,與讀者們一同走進偉大詩人、作家筆下的聖彼得堡文學地標,從普希金的青銅騎士,到果戈理的涅瓦大街,再到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乾草廣場,一同探索俄羅斯文學的“彼得堡神話”。

上海|超越旁觀的行動與介入——《利馬之夢:曉宇的拉美筆記》新書分享

時間:

2月19日(週六)14:00-16:00

地點:

長寧區延安西路1262號上生新所7號樓蔦屋書店

嘉賓:

呂曉宇(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助理教授)、程衍樑(播客主播)

《利馬之夢:曉宇的拉美筆記》的作者呂曉宇在讀博期間,帶著對學術、自我和生活的困惑,進入一場秘魯大選,自此看到“現場”的魅力和“行動”的重要。為了將曉宇的經歷與思考更全面地呈現出來,也為了讓更多年輕人加入討論,我們特別在新年伊始邀請了作者曉宇和《忽左忽右》的主播程衍樑聊聊那些衝突地帶有著怎樣的魅力,是什麼吸引了自己一再進入現場;結合他本人對國際衝突的研究,參與到衝突地帶觀察的實際經驗,談談介入和行動的方法。

上海|上海文藝生活史

時間:

2月19日(週六)14:00

地點:

黃浦區復興中路597號上海文化廣場劇院大堂

嘉賓:

戴紅倩(畫家)、Tango(畫家)、Yohan Radomski(漫畫作者)

2月19日,在上海文化廣場劇院大堂將舉辦《畫上海——漫畫中的上海風情》的藝術討論會,屆時將邀請到Tango(高幼軍)、《上海16區》的創作者戴紅倩和《畫上海》策展人Yohan Radomski(王佑安),從各自的視角與親歷出發,探討他們眼中的海派風情。

上海|毛尖對話藤井樹:電影中的愛情

時間:

2月19日(週六)14:00

地點:

徐彙區安福路322號電影時光書店二樓

嘉賓:

毛尖(華東師範大學教授、作家)、藤井樹(製片人、影評人)

毛尖,堅持20年不按套路出牌的影評人;藤井樹,資深影迷蛻變而成的電影製片人。她們總是犀利,偶爾“毒舌”,常常準確……不過,如果她們午後聚談,說起那些銀幕上搖曳生姿的愛情,是不是會有不一樣的笑容和嘆息?

上海|談古論今——兩位陳老師的治學之道:《好書是可以讀一輩子的》新書推介會

時間:

2月20日(週日)14:00-16:00

地點:

楊浦區邯鄲路220號復旦大學第五教學樓5301教室

嘉賓:

陳尚君(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陳思和(復旦大學文科資深教授)

“我的讀書經驗”系列講壇,由浙江大學馬一浮書院的傅傑教授主持,邀請國內人文社科領域資深學者現場講述自己寶貴的讀書經歷,暢聊自己的閱讀心得,向青年朋友推薦他們心目中的好書。2月20日下午,“我的讀書經驗”系列講壇的兩位嘉賓代表——“兩位陳老師”,將做客上海書展進校園“大師面對面”活動現場,聊聊他們的治學之道。

線上讀書會|《上海公報》的歷史邏輯和外交藝術

上海|遊蕩在彼世和此岸之間——《雪嶺逐鹿:愛爾蘭傳奇》分享會

時間:

2月20日(週日)18:30-20:30

地點:

黃浦區重慶南路308號大隱精舍

嘉賓:

邱方哲(愛爾蘭都柏林大學早期愛爾蘭語系助理教授)、戴從容(復旦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包慧怡(復旦大學英文系副教授)

2月20日晚,《雪嶺逐鹿:愛爾蘭傳奇》作者邱方哲,學者戴從容、包慧怡,將做客大隱精舍,與大家分享他們邂逅愛爾蘭文學的心路歷程。三位嘉賓將從各自的研究和譯著出發,探討愛爾蘭古今文學傳統的互動,看語言之詩如何以瑰麗奇幻的想象,穿梭於彼世精靈魔怪和此岸王朝興替之間。

線上讀書會|《上海公報》的歷史邏輯和外交藝術

上海|我們都是馬戲團:走進“魔鬼”導演伯格曼的思想迷宮

時間:

2月21日(週一)19:30

地點:

靜安區江寧路66號美琪大戲院·方廳

主講人:

王凱梅(藝術評論寫作者、譯者、策展人)

2018年,時逢“魔鬼導演”英格瑪·伯格曼誕辰百年,一本彙集收錄伯格曼從20世紀30年代到90年代發表的80餘篇文章,囊括散文、私人信件、日記、電影批評、文學評論、講座講稿等的文集在瑞典出版。2022年2月,從瑞典文直接翻譯的《我們都是馬戲團:伯格曼文集》中文譯本,終於問世。本期“藝述電影”有幸請到本書的譯者、極地光影電影節的創始人、藝術寫作者和策展人王凱梅,與大家分享她的翻譯經驗,她多年旅居瑞典生活結下的伯格曼情懷,帶領大家進入,“魔鬼”導演複雜豐富的思想迷宮。

上海|靈魂的吟唱——非裔文學在美國

時間:

2月22日(週二)18:30-20:00

地點:

靜安區南京西路1376號上海商城東樓540室

主講人:

孫麟(上海外國語大學英語學院美國研究中心研究員)

2021年是非洲文學備受關注的一年,非裔作家在世界文學的諸多獎項中脫穎而出。美國非裔女作家傑絲米妮·瓦德榮膺美國國家圖書獎的《唱吧!未安葬的魂靈》,作為一部蘊藏著“非洲性”基因的非裔敘事經典作品,呈現著非裔文學脈絡的綿延與深邃。中信出版·大方聯合美國領事館文化處,邀請《唱吧!未安葬的魂靈》的譯者孫麟女士,一同揭開這部作品背後的“非洲性”脈絡,與讀者分享非裔文學中的文化特性、意識之根與精神核心,共同探尋美國視野下關於非裔文學的時代記憶。

杭州|虎年說虎——文物中的虎形象

時間:

2月20日(週日)15:00

地點:

西湖區北山街32號保俶塔前山路8號純真年代書吧

主講人:

石超(浙江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

虎為百獸之王,十二生肖中排第三,中國的文物中,從青銅、玉器、陶瓷到書畫,都有大量老虎的形象。虎在人們心目中有震懾避邪的作用,在人生禮儀各個場合中都在運用。2月20日下午,我們邀請浙江省博物館副研究館員石超老師做客書吧,為大家“虎年說虎”。讓我們在豐富多彩的虎文物中,貼近古人的禮儀,瞭解我們生肖虎的前世今生。

線上讀書會|《上海公報》的歷史邏輯和外交藝術

成都|願你發現自己,盡情生活——《羽來信:關於“如何過好這一生”的30場提問》新書分享會

時間:

2月19日(週六)14:30-16:30

地點:

錦江區中紗帽街八號遠洋太古裡M68-70號方所

嘉賓:

祝羽捷(作家、策展人)、馬良(藝術家、攝影師、戲劇導演)

在這個飛速前進的時代中,我們被許多事物纏繞著、挾裹著向前走,追逐著永不可及的目標,疲憊和焦慮成了常態,“套路”與“標籤”模糊了自己本來的面目,莫名的慾望淹沒了內心的聲音……我們也許需要慢下來,遮蔽喧鬧,撥開迷障,沉澱心緒,真正地看到自己、認識自己,正如青年作家祝羽捷的新作《羽來信》中所說,“我們不必事事完美,只需要為自己的生活找到一個合適的座標系。”祝羽捷與30位作家、藝術家、學者的往復書信中,也許就能找到與你相同的困惑與迷茫,並尋找到一些確定性。

成都|世界科幻經典《造星主》首發讀書會

時間:

2月20日(週日)14:30-16:30

地點:

天府新區天府大道南一段918號麓湖藝展中心·A4學術報告廳

主講人:

拉茲(四川科幻世界雜誌社有限公司副總編)

威廉·奧拉夫·斯特普爾頓的《造星主》是一部探索時間與空間,且極具開創性的科幻作品。它圍繞一個地球人靈魂出竅,遨遊宇宙的故事描繪宏觀宇宙之多元。透過主人公與異域文明的交流,探討了如生命、衰退、死亡的本質等諸多哲學命題。2月20日,科幻世界雜誌社副總編拉茲將做客A4報告廳,帶領我們挖掘《造星主》中的科幻哲學,探索人類歷史上對宇宙及外星文明的想象,尋找過去與今天的共鳴。

頂部